这其实取决于你的技术习惯,而不是器材。不过我看了你的若干帖子,我还是倾向于建议你用粘性的套胶。毕竟你以前一直用它,更容易掌握。而且强调前三板的话,粘性的套胶并没什么不好的地方。应该说还有些优势:发球可能比涩性套胶更转些。
严重同意楼上意见!
谢谢楼上的朋友们。
我其实就是很想知道涩套的攻击力和相持能力如何,上次看了某篇帖子好像提到涩套中远台只要吃住球就能上台,是不是因为打多与磨的关系,另外这样的上台球和粘套中远台的上台球威力和旋转等性能是不是不太一样的。
其实就是因为是业余的,希望能在中远台提高一些稳定性,另外因为打比磨在同样力量击在球上的时候力量损失更小一些,可以用同样的力量拉更长的弧线,毕竟没有专业运动员的手臂力量,不想因为拉弧圈去锻炼手臂肌肉。
再说的简单一些就是,都是正确的动作(我现在还没琢磨明白涩套的正确拉球动作),在近台,中台,远台,打出威力相同的球,哪个更费劲一些?我想这个就是我最根本的目的,费劲就影响摆速和稳定性,我宁愿改得更省力一些,毕竟是业余的嘛。 请多给建议,谢谢拉。首先第一点,你有多大机会或者说多大的概率在中远台发力和相持?我觉得纯业余、没受过什么训练的,应该机会很小。
涩套攻击力和相持力大大不大?看看施拉格、格林卡、老萨、老金。
粘套攻击力和相持力大不大?看看王大力。
所以在这个问题上,技术是第一位的,器材是第二位的。
没有一种器材在发球、小球、快速小动作击球(如推挡、快拨)、大力拉球等各个方面都最好,那样的话,世界上只可能存在一种套胶了。那么选择套胶究竟要考虑什么?要看自己主要的技术特点。比如擅长小球控制,或者说虽不擅长,但都是从搓球开始慢慢过度到上旋(这也是广大业余球迷最寻常的打法),那么用粘套无疑可以在小球阶段让你更容易控制,而涩套往往控制不好会出高球(而且也不太转)被人打。
如果你的打法是:对方的第一个来球(不管是接你发球还是他发的球)你就撩起来,对方打你也能防住一板,然后直接进入上旋对抗,甚至中远台对抗,那么你可以考虑涩套,甚至参照老普、老施的整套配置。
我了解CYH的意思,我专门研究过业余比赛的录像,很多都是前三板就能打出机会来,一攻另一个就死了,要不另一个反扑一板(偶然中的偶然),好像还是步伐不到位的缘故。发现很多人都不愿意接发球撇长,这就是对拉出现不了的缘故,也许是对自己的对拉没有信心吧。
我想只要战术对头,形成对拉的机会还是很多的,只要对自己的中远台的相持能力有信心。当然这个要找机会练多球的。
另外,王大力的相持,我们这种上班的人靠业余练练多球怎么都不可能有他的正手力量那么大的,我就是想知道老外打法的中台远台是不是更容易练好。
欢迎光临 精英乒乓网-买正品,到精英。买蝴蝶,到精英。 (https://bbs.cnpingpang.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