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从正式打球到现在 3年时间 小时候都是在家楼底下水泥台子上打个热闹
横板双反打法 水平还可以吧 入门以上级别
基本上就是“自己琢磨琢磨 研究研究 就可能有新收获 可能涨球”的这个水平 另外就是对器材啥的开始有自己的要求了
主要是打横板 反手还不咋地 就不敢说自己厉害
不过正手厉害 哈哈 经常能打出神来之笔的高级球 (装X了 有点儿)
进正题了。。。。
没打过几块板 都是好用就行 不用总换
从最开始的瑞克特DJ200 到MC-2 再到纳米OC(瓦碳之前的主板 用了两年 版面凹凸了 收起来了)
一个偶然的机会 弄个瓦碳 一直打到现在 半年多了
板子整体性能不错 手感好(适合喜欢震手的朋友)
DONIC SENSO中空手柄设计 ST柄横截面是接近椭圆形的 而且手柄比较细
但是虎口拍肩有点儿宽大(PS:水滴瓦碳没有这个问题)
配胶方面
正手黑色S1 比MAX薄一个档的厚度 无机胶水粘贴(由于有品控不稳定的很复杂的一些说法 建议黑色)
反手推荐配一块海绵比S1稍硬 但套胶整体不要太重的(一定要红色的哦 哈哈)
现用的是爱博炸弹BOMB爆破 底皮比较薄 胶粒细长而且倒塔粒型的那款 海绵43-46度 灌胶使用
刚开始用的时候 听论坛里有人说瓦碳有这个特点 双反胶 其中一面需要比较硬的海绵 这样整体才好用
套胶配了一圈下来 确实是这样 反手海绵加硬之后(BOMB之前是BARACUDA 高人推荐 但自己就是用不来)
正手S1受到的支撑力和进攻杀伤力明显加强 但手上控制感并没有减弱 这一点真的很神奇
老瓦当年配置也是 正手铂金JO+反手金JO(各位大侠 是金JO比铂金JO海绵硬吧 本人不确定)
实战效果(基于本人上述配置)
发球 这个主观上认为主要还是套胶的作用比较大
正手S1发球 带侧向旋转的球比较转 薄摩擦纯下旋一般
反手发球基本不用
小球 控制稳健 基本够用 不至于能把对手摆短摆到死 但也不会无缘无故冒高挨揍(判断失误 吃发球 不在此列)
摆短的旋转不好说 一是技术水平还没达到能够体会摆短的旋转强弱 二是横板打法觉得没必要
正反手劈长 线路很好 很底线 对手移动如果稍慢 很可能会被顶住 但速度不是很快 所以前面说“可能”
正手拉攻 起下旋注意迎前 用海绵吃住球 比较容易
这里想说一点 用S1薄摩擦 发球一般 但是起下旋 薄摩擦拉 也挺好用的
进入相持后 中近台控制线路和落点真是没话说 连续性也很好
近台攻球 纯击打 出球干脆 控制落点手上感觉依然清晰
退到远台 只在练球的时候体会过 底劲中规中矩 没有本人上一套配置“纳米OC+灌胶狂飙”给力
攻击力方面 想一板过需要动点脑筋
要是想一板过 正手拉冲得有意识地加点侧旋 板型多加点儿前倾 这样球贼 弧线还比较短 就不容易防守了
至于反手 除了近台弹击之外 别的攻击指数很一般
拉球速度还可以 就是看着挺吓人 球拉得风生水起的 其实球质并不厚
防守 这板子是老瓦后期用的 所以借力打力 是最大卖点 同时也需要相当提前的意识 主动上手打对手的回头
不能用那种封堵式的防守 尤其正手 再怎么说板子也薄(5mm多点儿)还震手 防重板不扎实
反手的封堵还算及格吧 由于反手生理结构比正手稳定 板型调好了防一板还可以
小结
瓦碳虽是碳板 但是属于短切碳纤维 就是“软碳类”
纯木味道比较重 各方面适应起来并不难(这话说得比较官方了 但这一特点确实是事实)
总体来看 这板子适合横板双反 中等以及中等偏上水平 反手比正手还尚有差距 主要靠反手过渡 正手解决问题的打法
所以我觉得横板双反双面都能拉能冲 正反手均衡的横板高手 可能不会喜欢
还有一点 瓦碳基本都不重 我这块买的时候卖家量过92克 应该属于不多见的
买到手拍肩打磨之后86-88左右(打掉不少 自己估计的)使用上面的配置 不重 摆速够快
以上 个人的一点使用体会
欢迎使用同样瓦板的朋友批评指正 交流心得
其实新球板用着涨不涨球先不说 关键是顺手 人拍合一
近期应该不会再换板了 不过反手配胶还是会继续摸索
最后感谢器材版的版主之一 :mcgrady116
之前通过站短联系了好多次 麻烦了
在这个板子的性能和配胶方面给予很多指导和建议
瓦碳反手就上金jo没错的,相当好用。
正手我用的是特供的铂金,感觉发力稍有沉重感,想一板解决问题还真是不易,不知用S1的效果如何
瓦碳反手就上金jo没错的,相当好用。
正手我用的是特供的铂金,感觉发力稍有沉重感,想一板解决问题还真是不易,不知用S1的效果如何
正手S1其实就是粘套转涩套之后好上手 基本上没有什么不适应
至于一板过的问题 我觉得是没有灌胶狂飙那么大的把握
不过这小一号的力量和旋转倒是让球路更短 更贼了 比较灵动
另外特供铂金JO 海绵是不是比市场版的硬啊 所以打着不顺手?
反手用金JO 我倒是可以试试
这段时间增加体能训练,渐渐感觉瓦碳上的铂金jo越来越顺手了,力量明显增大
看来还是自身的绝对力量以及发力方法限制了套胶的发挥
打了半个月瓦碳最大的体会就是,球比原来听话多了,即使发力也不容易失误,心里非常有数
这段时间增加体能训练,渐渐感觉瓦碳上的铂金jo越来越顺手了,力量明显增大
看来还是自身的绝对力量以及发力方法限制了套胶的发挥
打了半个月瓦碳最大的体会就是,球比原来听话多了,即使发力也不容易失误,心里非常有数
[em1002] 所见略同
就是这句“球比原来听话多了,即使发力也不容易失误,心里非常有数”
欢迎光临 精英乒乓网-买正品,到精英。买蝴蝶,到精英。 (https://bbs.cnpingpang.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