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站位:
两腿间距离与肩同款或者比肩稍宽,身体稍微前倾(具体角度不要太大否则会影响移动的速度,具体前倾角度在5度左右即可),身体重心落在两前脚掌上,引拍时(以右手为例,以下皆同),身体向右转,重心放在右脚上,以身体纵轴为圆心,以腰为中心,用腰来控制大臂的旋转,手臂的转动要自然,(这个时候很多教练都说沉肩坠肘,这已经是古老的教学用语了,主要是为了身体的紧凑),个人认为:右肩稍底,小臂自然下垂的说法更容易让人理解,拍型前倾,直拍用手腕控制拍型:拇指用力压住球板,食指稍微放松,中指顶住球板背部,横拍用小臂控制拍型,板型前倾的角度因来球的旋转不同而调整。引拍的角度:比来球略低即可,很多人都是引拍过低,这样冲球时就会失去很多的力量。
击球原理:
击球时,腿先发力向左蹬,保持身体的前倾,膝盖内扣,重心会自然的从右向左转换,保持身体的前倾,方向面对来球,腰发力带动大臂的转动,把力传递到小臂,击球的瞬间,小臂加速收缩用力击球。击球时,手要握紧球拍(这是前世界冠军邓亚萍告诉后人的秘诀,不过击完球要立即放松),乒乓球是个时刻变化的运动项目,所以小臂于大臂的夹角要根据球的不同而不同,从力学的角度分析:半径越大,加速度越大,力量越大。所以很多直拍的运动员都有引拍手臂尽量伸直,然后用身体带动手臂的发力。也就是说:大臂与小臂的夹角越小,半径就越小,力量越小,但是距离短,有利于衔接。现在的指导方向是尽量的放开手臂(自然,不一定非要伸直),实现:幅度大,力量大,加速快,跑动范围大,然后保证衔接的拉球方式。关于拉球的基本动作我们在练习和模仿的时候应该注意以下几点问题:
1、注意身体迎球的方向与来球方向相同,用腰控制大臂,力量从脚下开始进行传递,过程:腿--腰--大臂--小臂--手腕的方向不可颠倒
2、引拍时身体和手臂要放松,只有放松了才能有力量,要记得力量从放松中来。拉球时身体要协调发力,不可发死力。
3、击球点必须保持在身体的右前方,太远太近都会影响发力的机制。从而影响球的质量。
4、身体要时刻保持迎前,用步法来调节击球时的击球点。身体重心要时刻保持在前倾的纵轴上,不可后坐。
5、身体要紧而不僵,松而不迟,眼睛盯住来球。右脚确立位置后,如果需要调整到更好的角度,以左脚做出调整为前提。欢迎光临 精英乒乓网-买正品,到精英。买蝴蝶,到精英。 (https://bbs.cnpingpang.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