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乒乓网-买正品,到精英。买蝴蝶,到精英。

标题: 这两块729区别这么大 [打印本页]

作者: sagag    时间: 2011-5-27 18:46
标题: 这两块729区别这么大
这区别非常明显。我一直用亮的这块,粘性很强,能把球粘住不掉,非常好用。看电视比赛时观察到选手们大多用的也是那种亮面的。后来再也买不到,不知道为什么?市面上的都是另外那种看起来闷闷的,没什么粘性。对了,那块亮面的是96年的货了。现在出的启源不知道和这老729比怎么样?有玩过的多说几句。 (, 下载次数: 0)
(, 下载次数: 0)
(, 下载次数: 0)

作者: sjqka    时间: 2011-5-27 22:46
亮面这张应该是老化了吧,我也有这个的
作者: sagag    时间: 2011-5-27 23:37
QUOTE:
以下是引用sjqka在2011-5-27 22:46:00的发言:
亮面这张应该是老化了吧,我也有这个的

它新的时候就是这个样子的


作者: 无见道    时间: 2011-5-30 02:02
对,九十年代的729就是这种亮面的,而且粘性非常好,从胶皮的切面可以看出表面有一层半透明的胶质,用几年还是那么粘的。
作者: msmsms    时间: 2011-5-30 11:38
小时候确实打的是这样的拍子。。现在好像看不到了
作者: 公子烦    时间: 2011-7-17 00:14

乒联对反光、颜色都有规定的:光泽度:用EEL光泽度测量仪在45前点装置测量的结果不超过6%方为合格的胶皮表面光泽度,相应的60反光光泽度测试的衡量标准是使用ASTM程序的D523,结果必须小于等于24%。

以前国产胶皮颜色鲜亮,后来受到乒联限制,才改成类似磨砂、无反光的外观


作者: yingzhouxiao    时间: 2011-8-26 21:55
好文章,长了不少见识,谢谢楼主分享!
作者: 江伟    时间: 2011-8-28 19:02
制作工艺不一样了,以前的国套以橡胶分子表面的集团为粘性的基础,现在的套胶都向外套涩性发展,生产技术也变为橡胶分子间的S-键为张力基础。这也是不同时代乒乓球技术的发展及其变化有关,可以从老的录像中看出,中国老一代乒乓球运动员的弧圈球技术是从下到上,吃球后有明显的包压制造弧线的动作,这样的弧圈球旋转很强,但弧线偏高,用现在的乒乓球技术可以快撕快带,甚至直接暴冲回去。
作者: 关山如铁    时间: 2011-8-31 17:50
QUOTE:
以下是引用江伟在2011-8-28 19:02:00的发言:
制作工艺不一样了,以前的国套以橡胶分子表面的集团为粘性的基础,现在的套胶都向外套涩性发展,生产技术也变为橡胶分子间的S-键为张力基础。这也是不同时代乒乓球技术的发展及其变化有关,可以从老的录像中看出,中国老一代乒乓球运动员的弧圈球技术是从下到上,吃球后有明显的包压制造弧线的动作,这样的弧圈球旋转很强,但弧线偏高,用现在的乒乓球技术可以快撕快带,甚至直接暴冲回去。

精英越来越强大了!由衷地表示祝贺!
作者: 有酒喝    时间: 2011-9-6 22:39
 一茬不如一茬,一代不如一代!




欢迎光临 精英乒乓网-买正品,到精英。买蝴蝶,到精英。 (https://bbs.cnpingpang.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