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乒乓网-买正品,到精英。买蝴蝶,到精英。

标题: [讨论]关于学习弧圈球 [打印本页]

作者: 007黄金眼    时间: 2011-6-14 02:31
标题: [讨论]关于学习弧圈球

《大部分快攻技术中都会包含摩擦的因素,但我们却不能混淆快攻与弧圈的概念,反过来,弧圈技术中也会有击打的因素,不然球不会往上或往前冲。弧圈与快攻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关键是看我们对弧圈与快攻技术的理解是否透彻,是否从本质上认识了它。非如此,难能掌握技术的精髓,也不能辨证的处理技术的向前发展。

    再从弧圈的两种不同技术手段说开,加转弧圈是以摩擦为主要方式的击球手段,你能说强调摩擦就是加转技术的全部吗?它只不过是在发力摩擦时时向上的成分大点而已,而前冲弧圈是以向前的摩擦大于向上的摩擦,但并不等于是先打后摩。任何片面的认识和极端的结论都有可能使原本清晰的弧圈概念和技术要领变得混沌和模糊起来,这样的结果,就会使得初次接触弧圈的人弄得无所失措和茫茫不知所然,连入门都感到困难。》

 

上面是一个关于弧圈技术讨论贴内容

 

我很理解贴子所说的原理分析~也很体会其中的意思~~但是对一般学习弧圈的球友来说最好是把怎么样去学习弧圈的方法,由浅入深的表达清楚,要从学习者的位置去说明白.

 

比如,我认为:学拉弧圈首先要会在空中制造流觞的弧线,开始没有必要引导所谓的发力。洽洽要分解动作原理,找到球的位置,重心移拉球侧前脚掌,上身俯下,拉球手后下引拍;慢蹬转拉球侧前脚掌,上身向前仰起,肩、肘协调将持拍手划出空中弧线,这个动作过程必须是放松,自然的。喂球要落点稳,节奏慢~耐心配合训练者,如果这样能做到正确迎球了~那训练者的手型,拍型就基本对了~努力地坚持多回合~相信旋转也有了,可以充分理性地体会到摩擦球的感觉。只有在这样的前提下,才可以加速身体和小臂前移,收缩产生拉球力量。


作者: 远望    时间: 2011-6-14 06:07
楼主写的很专业,一定是高手了。 
作者: 沧海888    时间: 2011-6-14 09:58
学习了,自己就是老掌握不好摩擦点
作者: 山路    时间: 2011-6-14 11:16
版主分析的通俗易懂,“放慢节奏、注意脚步移动、腰、手、肘、肩的协调、放松、判断落点、主动迎球”讲的太对了,我就要对照这标准去练,呵呵,相信肯定能有好的效果
作者: tllbaobei    时间: 2011-6-14 11:56
 经过上次对弧圈球的练习,再看校长的对弧圈球的理解,受益匪浅
一直以来我的正手所谓拉球,都没能制造足够的旋转,难得能打出有质量的球
究其原因,主要就是拍型和击球部位,以及击球时躯体没能迎前,身子有些后倾所致
反而玩的比较少的横板正手弧圈,由于拍型相对固定,用的少,没有形成固定的坏习惯,质量较高
通过空挥球拍实验,发现只要引拍动作正确,横板的握拍方式决定了其要想产生我直板那种撞击过多的错误板型是比较困难的
我也发现了我直拍正手撞击过多的问题,粘套薄摩擦的弧圈方式较难适应,所以选择正手胶套的时候一直使用的是涩性外套
最近新进了一款胶套,据说无论是薄摩擦还是打磨的弧圈动作都能出质量不错的球
这次粘胶套的时候也是学习王皓,正手将近贴满,更利于横打,下次要好好实验下[em1012]


作者: 007黄金眼    时间: 2011-6-19 12:05
QUOTE:
以下是引用沧海888在2011-6-14 9:58:00的发言:
学习了,自己就是老掌握不好摩擦点

希望你进步~~


作者: 007黄金眼    时间: 2011-6-19 12:11
QUOTE:
以下是引用山路在2011-6-14 11:16:00的发言:
版主分析的通俗易懂,“放慢节奏、注意脚步移动、腰、手、肘、肩的协调、放松、判断落点、主动迎球”讲的太对了,我就要对照这标准去练,呵呵,相信肯定能有好的效果

有一个问题看来是要注意的~就是挥拍既然不用发大力,挥拍手不要太过,甚至停留在空中,貌似训练视频里很容易看到这样的现象,在以后的练习里我们可以意识到这个问题。


作者: 007黄金眼    时间: 2011-6-19 12:19
小蔡玩家~也不错~~也是乐趣无穷啊!
作者: 007黄金眼    时间: 2011-6-24 12:07
还有个细节,就是拉出手惯性引拍不要太过面门,球脱板后手马上要复位到开始状态,不管对方回球速度是怎么样,就这个地方要注意节奏变化。快!也来得及,慢!也可以作好充分准备。
作者: 艺灵鸿    时间: 2011-6-30 05:34
还没学这步呢[em1004]




欢迎光临 精英乒乓网-买正品,到精英。买蝴蝶,到精英。 (https://bbs.cnpingpang.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