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有幸得到双鱼CQ2试打机会,刚在器材版块凑了些文字,再转于我们版块,权当凑帖:
一、感谢......
在这里非常感谢精英网和双鱼公司,感觉和双鱼公司非常有缘,春节期间的中国玘试打活动有幸获奖,这次全新快板力作CQ系列试打活动再次得到幸运女神眷顾,于8月8日收到期待中的CQ2。由于最近比赛机会及练球机会较多,所以也更想多体验下CQ2后再上评测。今天是最后期限,争取赶在9月1日之前完成这篇试打报告。
由于水平有限,所以更多的是感性介绍,若需详细数据,请看论坛中高手的评测。但个人又想把这评测写好,让大家看着不乏味,所以就按着自己的方式写下评测,图片多上点。感谢各位收看,请放心拍砖!
二、关于“炭烧”和“烧炭”
最早听说炭烧,是通过《乒乓》杂志了解到的岸度炭烧。顾名思义,炭烧板解释如下图所示。
双鱼推出试打活动后,通过兔子开版主介绍,对CQ系列有了比较详细的了解,当时也理所当然认为其主要技术是“炭烧”二字。最近看双鱼版块,有人提到双鱼的叫“烧炭”,感觉很可笑,自己再仔细回个头来看介绍,再看自己收到的拍子包装盒,赫然写着“烧炭”二字。再仔细一想,这也许是双鱼为了区别其他品牌,故意把二字倒过来的吧!无论是“炭烧”还是“烧炭”,个人感觉应该是一回事,其英文名都为“temper”。
三、外观
此次快递速度比上次中国玘快了不少(亏了这次提前咨询兔子开版主能否将上次的EMS改为圆通快递),也让我少思念了几天。快递一到,即打开包装,第一感觉是此款底板做工上较中国玘更为精致。亮点有以下几点:
1、拍柄较为鲜艳,给人眼前一亮,红色平行四边形的图案简约而不简单。
2、和拍柄形状相统一的柄标以蓝色为底,再配以白色的双鱼商标和大大的黄色“玘”字,显得高贵而大气。
3、柄标两面均有,待粘上胶皮后,区别不出正反,即便胶皮贴反了也无所谓,那面正面打着顺手就用那面(个人感觉,拍子的正反面应该仅是一个感观上的区别,与底板性能无关,和羽毛球拍一样,不知正确否?请高人指点)。
拍柄比中国玘握着舒服,中国玘以前用的时候老把手的皮磨坏,CQ2解决了我的这个问题。
4、圆形的尾标设计,与柄标统一,依然突出双鱼、玘。记得上次收到中国玘后,就感觉要是再整个尾标就好了,没想到这么快就如愿!
5、从拍柄及拍面侧面均能看到不少气孔,最近看银河新推出的超级纤维系列介绍,拍子也设计有气孔,这应该是个新技术吧,据说可以减少拍子的形变。
6、简洁的拍面设计,交待清楚了拍子的系列、款型、结构和类型。个人感觉,拍面不用设计得太花哨,因为大多数时候它是被盖起来的。
四、试打体会
自己目前以银河Y-1为主,此底板虽然性能不怎么样,但用了两年多,还是感觉打着更顺手,偶尔再用下中国玘,所以主要将CQ2与这两块底板作比较。
试打贴的胶皮主要以自己常打的正手狂3、反手729-5为主,因为自己目前手上有两块新胶皮,所以试打最后将CQ2胶皮配置定格为:正手银河太阳专业版(红色),反手KTL黑金刚(黑色)。这也将成为以后相当长时间陪我打球用的宝拍。
由于最近市里举行业余联赛,每周有两次比赛,再加上我们队水平垫底,所以主要以练球为主,也用CQ2打了不少比赛。以下只是个人主观感受,仅作参考:
1、CQ2 PK中国玘
(1)进攻:两块底板性能应该不相上下,进攻都相当给力。和水平相当的朋友打,基本能达到一板冲死的效果。一起打球的球友用了后,对两款底板的的进攻都赞口不绝。
(2)防守:CQ2较中国玘更为稳,以前用中国玘防弧圈易出台的球,用CQ2防守更为沉稳,手里也更有底。
2、CQ2 PK银河Y-1
(1)进攻:用了一次CQ2后,感觉到了发球抢攻及拉球的威力,就此准备把银河Y-1放入箱底,这块服役了两年多的、我的第一块非成品拍就此成为历史。
(2)防守:由于水平原因,自己打球时以防守为主,也许是打习惯了银河的原因,所以用CQ2防守时还是感觉力道不好控制,不容易将球放到自己想要的位置。
五、综合分析
此款底板进攻、防守能力俱佳,较适合以弧圈快攻打法为主的朋友。
根据个人感受,此款底板价格应在300大洋左右为宜。为了确定CQ2的价格,在taobao商城搜了下,人民币245元,还送球板袋一个,性价比相当高。
再将价格与中国玘作了对比,记得上次试打期间中国玘价格为186元,可能现在活动已过,价格又提高了,CQ2较中国玘更有价格优势。
感觉CQ2性能并不比中国玘差,所以双鱼此款炭烧(烧炭)底板,值得你烧!
六、一点小建议
在双鱼taobao商城,看此款底板介绍,经常是“炭”与“碳”不分,建议在相关介绍内容中最好统一!
PS:由于在外出差,明天可以在车上睡觉,所以今天晚上凑了些文字,权当作业,还好,在9月1号开学之前完成了作业!
宝宝很可爱
呵呵,大家观察都挺细的!
欢迎光临 精英乒乓网-买正品,到精英。买蝴蝶,到精英。 (https://bbs.cnpingpang.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