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乒乓网-买正品,到精英。买蝴蝶,到精英。
标题: [原创]关于拉球收小臂? [打印本页]
作者: xinshen 时间: 2011-9-7 20:03
标题: [原创]关于拉球收小臂?
我刚开始学拉弧圈球。看网上的介绍,以及教练的说法,拉球都是要收小臂的,可我怎么觉得,拉球时光转腰和挥大臂,不收小臂(大臂和小臂的夹角不变),这样拉球更稳,命中率更高,不知怎么回事?
作者: xinshen 时间: 2011-9-7 20:20
作者: 乒分秋色 时间: 2011-9-7 20:20
你的球没高质量
作者: xinshen 时间: 2011-9-7 20:31
标题: (最新消息:买家已收件)快递慢,货在路上,买家已经要求退款
但是比收小臂稳的多,特别是拉下旋球。
作者: 乒乓如潮 时间: 2011-9-8 08:44
[em1002]
作者: zs730712 时间: 2011-9-8 08:54
蹬腿转腰是对的,恭喜楼主[em1002]
但是拉球不收小臂,你的击球何谈威胁[em1004]
关于蹬腿转腰(以腰控球)、快速手小臂等问题,下一步我想写一个专贴谈谈[em1003]
作者: zs730712 时间: 2011-9-8 08:56
还有,“挥大臂”容易产生歧义[em1004]
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是小臂带动大臂还是大臂带动小臂”的问题,有时间的话我也准备写个帖子谈谈自己的观点[em1003]
作者: 挥拍有益 时间: 2011-9-8 11:24
以下是引用zs730712在2011-9-8 8:54:00的发言:
关于蹬腿转腰(以腰控球)、快速手小臂等问题,下一步我想写一个专贴谈谈
期待着![em1003]
作者: xinshen 时间: 2011-9-9 20:05
期待
作者: hefeijimmy 时间: 2011-9-9 21:07
等着看版主的大作。
我的理解,不靠快速收小臂,加速度是不够的。
所以,球就很难真正转起来。
你所言下旋稳定,其实更多的是捞上来了而已,表面上看是有弧线,但是你会发现,你这种弧线没有下扎的特点。
严格来说,是假弧圈。
真弧圈,随着球快落台,会快速的下沉,也就是到了末端的曲率会增加很多。
这样的 球就有很大杀伤力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9-9 21:08:28编辑过]
作者: 余业余业123 时间: 2011-9-9 23:59
我的体会是,要真的做到收小臂,此时的弧圈和不收小臂比较最大的差别在步伐!收小臂要求到位要早,此时首先是重心击球,然后有时间去收小臂。而所谓不收小臂,是因为到位晚了,等重心击球完毕蹬地动作已经来不及接着做完,因此也就无法完成收小臂。
即不收小臂的弧圈要想暴还剩下唯一的途径,那就是用腰,因此就有了弧圈的产生方案问题。
弧圈的产生
1、收小臂是首选,暴的特点是落台前球有俯冲的味道
2、转腰的弧圈我亲眼见过,暴的特点和前面一致,但对腰有较高要求
3、身体回转的弧圈是末选,首先是动作大还原慢。但最主要的是养成了到位慢半拍的毛病
总体来看
到位早也罢,收不收小臂也罢,暴的第一要求是身体素质。
我曾经专文谈过
大家都会拉弧圈
但能暴的没几个
[em1003]
作者: xinshen 时间: 2011-9-11 21:43
!
作者: yangxiteng97 时间: 2011-9-11 23:49
精英越来越强大了!由衷地表示祝贺!
作者: xinshen 时间: 2011-9-27 19:45
把大臂小臂看成一个整体保持不动,只挥肩膀,这样行吗?
作者: a- 时间: 2011-9-30 19:23
哥们,你说的我7,8年前就体会过了,我也曾经有你那样的困惑。正如你说的那样,保持大臂和小臂的自然角度,拉球稳定而且更容易吧下旋拉起来,其实这个动作也是有收小臂的,只不过是收的小而已(大臂带动下小臂接触球有加快一抖的动作,仔细体会一下)假如按教科书说的用小臂发力你会发现下旋球拉不起来而却不稳。我曾经练过一段时间用小臂发力(转腰,蹬地,大臂,小臂,手和手腕,这样力量次序传递到手)感觉球拉出去很爆,但很不稳定,而且很累人,坚持时间不长就放弃了这种拉球方法。我像说的式我们业余打球图的就是快乐,我们追求的式稳定,准确,连续,而这个动作这几点全有。最好我断定这就是正确的动作,因为有很多世界名将就是这么拉球的,我曾经反复看过孔令辉的教学片,他的正手攻,也是大臂小臂的角度都不变,小臂不收,拉球也是。不要怀疑要相信自己的感觉,这样拉球一样很转,落台下扎,(球不转原因很多,不一定式动作的关系,比如摩擦的厚,或者作用力贯穿球心,球就不转)拉球不要想着收小臂的问题,我现在式这样拉球的,蹬地转腰,转腰带动大臂,腰先发力然后大臂发力,小臂放松就可以,不要去管他小臂放松就可以。小臂其实也发力了,但要再大臂的带动下发力,所以我更注意大臂的发力,大臂一定要有向前送的动作,这个很重要。以上式我的体会,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作者: firedphoenix 时间: 2011-10-1 07:39
快回小臂、外展手腕,都是增加出球速度、旋转的重要手段——俺现在都快忘记这两种方法了,先把稳定性找一找再说,呵呵
作者: gc88185577 时间: 2011-10-1 12:13
楼主写的很专业,一定是高手了。
作者: xinshen 时间: 2011-10-4 20:58
以下是引用a-在2011-9-30 19:23:00的发言:
哥们,你说的我7,8年前就体会过了,我也曾经有你那样的困惑。正如你说的那样,保持大臂和小臂的自然角度,拉球稳定而且更容易吧下旋拉起来,其实这个动作也是有收小臂的,只不过是收的小而已(大臂带动下小臂接触球有加快一抖的动作,仔细体会一下)假如按教科书说的用小臂发力你会发现下旋球拉不起来而却不稳。我曾经练过一段时间用小臂发力(转腰,蹬地,大臂,小臂,手和手腕,这样力量次序传递到手)感觉球拉出去很爆,但很不稳定,而且很累人,坚持时间不长就放弃了这种拉球方法。我像说的式我们业余打球图的就是快乐,我们追求的式稳定,准确,连续,而这个动作这几点全有。最好我断定这就是正确的动作,因为有很多世界名将就是这么拉球的,我曾经反复看过孔令辉的教学片,他的正手攻,也是大臂小臂的角度都不变,小臂不收,拉球也是。不要怀疑要相信自己的感觉,这样拉球一样很转,落台下扎,(球不转原因很多,不一定式动作的关系,比如摩擦的厚,或者作用力贯穿球心,球就不转)拉球不要想着收小臂的问题,我现在式这样拉球的,蹬地转腰,转腰带动大臂,腰先发力然后大臂发力,小臂放松就可以,不要去管他小臂放松就可以。小臂其实也发力了,但要再大臂的带动下发力,所以我更注意大臂的发力,大臂一定要有向前送的动作,这个很重要。以上式我的体会,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作者: fukezhou 时间: 2011-11-20 04:00
看到这里我实在看不下去了,都2011年了。球早变大了。国家队拉弧圈动作早就改了。已经向西方学习了,怎么现在还在讨论收小臂,你们不观察专业运动员怎么拉球的吗,国家队教练不承认,我不知道他们怎么想的。怕丢人,还是技术保密?但你们不会自己观察吗。拉弧圈收小臂是老式拉法,还有中国乒乓界有个最大错误,就是拉球用腰发力,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其实是转髋发力,力是腿发出的,髋是发力支点,腰的作用就是把力传到手臂用手臂将球摩擦出去,小臂只是顺势收下,你们自己多看看专业运动员拉球。特别是马龙,张剧科。怎么还有人放着以前的老拉法不放,西方早就怎么拉了,其实那么拉很简单。蹬腿。髋作为发力支点。腰一扭手臂将球吃住摩擦出去。球力量大,旋转强。我练这种弧圈很久了,现在练成了,平常练球时中台对冲有的半专业的都不是个。不信回去练吧。如果需要我可以仔细将。最后再说句,练球千万不要用腰瞎发力。肯德基员工上班第一天就是教怎么样搬东西,也就是不要瞎用腰。否则腰会伤的。
作者: shilei9898 时间: 2011-11-20 09:35
以下是引用hefeijimmy在2011-9-9 21:07:00的发言:
等着看版主的大作。
我的理解,不靠快速收小臂,加速度是不够的。
所以,球就很难真正转起来。
你所言下旋稳定,其实更多的是捞上来了而已,表面上看是有弧线,但是你会发现,你这种弧线没有下扎的特点。
严格来说,是假弧圈。
真弧圈,随着球快落台,会快速的下沉,也就是到了末端的曲率会增加很多。
这样的 球就有很大杀伤力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9-9 21:08:28编辑过]
说的比较靠谱,武术里面讲究“寸劲”,乒乓也是一样,光轮大臂一会儿就麻了,就不会打了,小臂更有持久性。
说老实话,光抡大臂的稳定性不行,之所以你觉得比用小臂稳定,是因为你还不会用小臂而已。
当然,如果你的力量素质很好,动力定型做得很好,加入大臂发力弧圈会更暴力,比如王励勤就是这样。
作者: cbhgzx 时间: 2013-3-13 15:52
好文章,长了不少见识,谢谢楼主分享!
欢迎光临 精英乒乓网-买正品,到精英。买蝴蝶,到精英。 (https://bbs.cnpingpang.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