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乒乓网-买正品,到精英。买蝴蝶,到精英。

标题: [原创]正手攻球重心转移之我见(不知道对不对,请高手指点) [打印本页]

作者: mdlearner    时间: 2011-10-6 22:44
标题: [原创]正手攻球重心转移之我见(不知道对不对,请高手指点)
    打球有些年数了,一直觉得自己动作还像那么回事,可是水平一直难以提高。其实自己基本功很差,尤其正手攻球的基本功。于是打算重新学习正手攻球。为了学习正确的动作,把以前看过的教学视频(孔令辉,柳承敏,瓦尔德内尔,刘国梁,施拉格,曹燕华,唐建军等等的教学视频)反复观看正手攻球部分。同时在论坛里看了一些技术帖子,也自己发帖子向各位高手询问了一些自己的困惑。现在觉得自己对正手攻球有了一个比原来相对正确一些的认识。虽然实践中还差得远,但是总算是认识上先提高,然后在练球中慢慢体会和纠正吧。

    今天又看视频,发现了一个关于正手攻球中重心转移的问题,有了一些心得。不知道正确与否,于是发表此贴,一来把自己的心得与大家分享,二来请高手批评指正。如果得到大家的赞同,说明我的心得是对的,如果大家能够提出异议,更有利于我纠正认识,提高水平。

    我们知道,正手攻球是一个全身的协调运动。引拍时需要转体和转移重心,以右手持拍为例,引拍时以转体带动手引拍,同时重心转移到右脚。而击球过程重心从右脚交换到左脚,同时转体和收小臂。这是很多技术贴中讲到的,我这样描述不一定严谨,但大致是这么个过程。

    我们先来思考一个问题,引拍时重心转移到右脚,那么是不是右腿的膝盖应该相对弯曲呢?击球之后重心转移到左脚,是不是应该左膝盖相对弯曲呢?这是我一直以来的认识。然而今天我发现几乎所有的教学视频中这一现象都是相反的。引拍时反而右腿膝盖相对伸展,左膝盖相对弯曲,而击球之后左膝盖相对伸展,右膝盖相对弯曲。这个现象起初使我怀疑他们的重心到底在哪里?但是所有的讲解和所有教学片的示范又不可能矛盾。于是我自己试着去找视频中的感觉。

    我们先来做这样的实验,自然站立,双脚与肩同宽,然后向右转体90度,这时候是不是左膝弯曲而右腿伸展呢?向左转动是不是正好相反呢?这就可以理解视频中的现象是合理的了。试着连续左右交替转体90度,是不是从右向左转体时候是右脚蹬地转体呢,也就是重心从右脚换到左脚上呢?看来教学片的动作是合理的。

    那么我以前的做法(引拍时重心转移到右脚,右腿的膝盖应该相对弯曲)有错吗?可以说视频上正手拉球都是这样的做法,引拍时重心狠狠的落在右脚上,右腿膝盖明显弯曲。拉球时重心从右脚转移到左脚,整个身体也跟着大幅度从右至左运动。但是我个人觉得这并不适合于正手攻球。因为按照这个做法做正手攻球的动作,上体除了转动之外还有移动,即随着重心移动。这样使得我的腿部压力很大,正手攻球的动作频率很慢,感觉很累。视频上的示范动作正手攻球频率很快,动作很轻松自然,而且上体基本只是转动,两腿交换重心并不破坏上体的相对稳定。

    问题的已经找到了。但是这两种有什么差别呢,换句话说这两种做法的本质差别是什么呢?我觉得是重心的转移幅度问题。如果像拉弧圈球把重心完全落在右脚上,那就出现我以前的问题了。如果引拍转体重心微微向右,以转体为主,保持上体相对稳定就可以了。简而言之就是多转动,少摆动。这样两腿的重心交换就很自然了。

    以上是我目前的个人体会,不知道是不是正确。这个帖子也并不是技术帖子,反而是需要得到认可或者反对的求助帖。欢迎大家赞同或者批评指正。您的留言会使大家清楚到底什么是正确的或者错误的,有利于包括我在内的广大初学者提高认识。


作者: Vincent0    时间: 2011-10-6 23:16
我的感觉就是右脚蹬地的同时  
用腰引拍而不是手臂自己后摆 这个很重要
然后击球是快速收苏小臂
我觉得攻球几乎不用大臂
高手上吧!!!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0-6 23:17:15编辑过]

作者: joewan4ever    时间: 2011-10-8 16:10

正手攻动作其实比较小,体会不明显。

找个削球的人给你削球,或者放不转球给你,你就放松的联系正手大力打,体会手臂不要离开身体,前臂要一直是平端着的,发力时候蹬腿、转腰、挥臂,然后要注意收前臂到额头前面。有关这个,有好多人在说。就按照86版央视乒球视频教程那位男教练的动作,收至眉心。

 

你连续打两个小时,练习几天,就会有所体会了。在发力时候重心是从一个腿转移到另外一个腿上了。


作者: 乒分秋色    时间: 2011-10-8 22:48
每个人的动作都会有点不一样,能打出稳定的攻球的人在触球瞬间是一样的,动作合理发力就轻松,反之如此!
作者: sunboy    时间: 2011-10-8 23:17
好文章,长了不少见识,谢谢楼主分享!
作者: 1_8li    时间: 2011-10-9 16:20
好文章,长了不少见识,谢谢楼主分享!
作者: 乒乓工兵    时间: 2011-10-9 20:08
楼主写的很专业,一定是高手了。
作者: tabletennisb    时间: 2013-5-3 23:42

     哥们,你写的这个真是到我心坎里啦,不瞒你说,我也正在纠正我的正手动作,原来也学过,但是教我的老师教学方法很有问题,我还没打好正手攻球呢,他就让我拉下旋,弄得我呀真是基础不过关,看似还行,但总是用不上腰腿的劲儿,发力很不协调,正手不能连续,我看视频一直很有疑问,今天看了你的帖子,终于恍然大悟,都是正常人,就算专业也得合乎常理不是,要不是你说我现在还在五里雾中。你说的这点,好多教学视频根本不会涉及,这也是好多人走弯路的原因。希望哥们你继续钻研,为我们业余朋友更多的解答一些问题!


作者: xianbuzhao    时间: 2013-5-4 01:36

lz说的重心反向移动的现象,确实非常普遍,但并不是所有的教学视频都如此,但相当一部分如此,是回合练习的病态需要,而不是比赛真正需要的攻球。之所以说病态,是因为比赛我们不希望对方接回来。

 

比赛中你用这种轻松自然的打法赢了球,只能说明你的控制能力较强,没人会说你的攻击能力强。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5-4 1:59:03编辑过]

作者: xianbuzhao    时间: 2013-5-4 01:57
QUOTE:
以下是引用mdlearner在2011-10-6 22:44:00的发言:
   因为按照这个做法做正手攻球的动作,上体除了转动之外还有移动,即随着重心移动。这样使得我的腿部压力很大,正手攻球的动作频率很慢,感觉很累。视频上的示范动作正手攻球频率很快,动作很轻松自然,而且上体基本只是转动,两腿交换重心并不破坏上体的相对稳定。

    问题的已经找到了。但是这两种有什么差别呢,换句话说这两种做法的本质差别是什么呢?我觉得是重心的转移幅度问题。如果像拉弧圈球把重心完全落在右脚上,那就出现我以前的问题了。如果引拍转体重心微微向右,以转体为主,保持上体相对稳定就可以了。简而言之就是多转动,少摆动。这样两腿的重心交换就很自然了。

   

正确重心移动的正手攻球虽然累,但是力量足,进攻性强。动作频率慢要靠多练习腿部力量,多练习重心的快速前后移动来克服。你看专业队员在挑打以后,对方快速回球以后,仍然能够做第二板进攻,说明强劲的腿部力量和快速的身体重心还原是非常重要的。

 

视频里那些自然轻松的练习,是为了照顾对手回球好多打回合的练习的需要,本质是一种半防守性质的挡带,不是攻球打法中所说的真正攻球。因为手臂的动作是攻球动作较大,为了照顾对方接住球只能靠重心反向移动来泻力。对于练习球感、反应、节奏和防守能力有一定用处,对于练习进攻和完整动作意义不大。真正比赛中你用这个动作打球,只有挨打的份。

 

典型的就是《打好乒乓球》里面那个高个子的女孩,动作最明显了,重心击球瞬间不但不前移,反而是楼主说的后座。专业选手的赛前练习,也大多是这种挡带或者说正手拨球,不是传统的攻球打法中说的真正攻球。这是练习用来熟悉球感和节奏的,实际是一种半防守型的技术,跟有威胁的正手攻球完全是两码事。突击下旋球更加接近于攻球,你看那个康丽突击下旋球的时候,重心就不再后座了。

 

这种所谓的“攻球”,借力为主,而不是主动发力为主,身体的重心力量并没有压在球上,击球瞬间并不是重心由后向前由由至左,而是相反,因此攻击力量不足。好处是回合速度快、稳定、连贯性好,特别适合对付上旋球,不容易出界(因为身体泻力的成份),很多业余甚至专业练习都是如此,便于多回合练习。但其实这是一种很不好的发力习惯。正确的手感练习应该是身体仍然要迎球,减小手臂的挥动幅度或者改向前为上斜上加大摩擦的真正的带球。

 

这种球练习多了,缺少了主动发力,缺少重心由后向前的感觉,对付弱下旋、不转球的时候,很容易因为身体的迎前不够吃不住球造成球打滑下网。真正的攻球体会重心由后向前的感觉,要发出力量,用身体重心去压球,会觉得球有力得多,要找那种压着球,压着对方打的感觉才行。适合用多球练习,不用顾虑对方能否接过来。由后向前的回合速度不够快是因为练习不够。 

 

建议楼主体会一下重心由后向前的打法,不要太在意回合。体会重心转移和完整的发力动作,要用多球从正手扣杀、突击、拉下降期开始练。多回合的练习,比较适合手感练习、反应练习、节奏练习和防守的练习,对于练习发力和练习动作完整性并没有太大益处。


作者: lilanbo    时间: 2014-7-19 18:07
“我们先来思考一个问题,引拍时重心转移到右脚,那么是不是右腿的膝盖应该相对弯曲呢?击球之后重心转移到左脚,是不是应该左膝盖相对弯曲呢?这是我一直以来的认识。然而今天我发现几乎所有的教学视频中这一现象都是相反的。引拍时反而右腿膝盖相对伸展,左膝盖相对弯曲,而击球之后左膝盖相对伸展,右膝盖相对弯曲。”

“那么我以前的做法(引拍时重心转移到右脚,右腿的膝盖应该相对弯曲)有错吗?可以说视频上正手拉球都是这样的做法,引拍时重心狠狠的落在右脚上,右腿膝盖明显弯曲。拉球时重心从右脚转移到左脚,整个身体也跟着大幅度从右至左运动。”

带着以上完全相同的问题,我baidu到了楼主您,不知三年后的今天,您对这个问题是怎样认识的呢?如有心得,烦请指教。

作者: 尛賸    时间: 2014-7-19 20:43
[em1002]
作者: wpillar    时间: 2014-7-20 14:41

说这么多






欢迎光临 精英乒乓网-买正品,到精英。买蝴蝶,到精英。 (https://bbs.cnpingpang.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