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乒乓网-买正品,到精英。买蝴蝶,到精英。

标题: [灌水]模仿波尔打法几天的体会!请指正! [打印本页]

作者: yong7399    时间: 2005-11-16 20:16
标题: [灌水]模仿波尔打法几天的体会!请指正!

以下是几天来的体会,不对的地方大家指教,以共勉提高! 1.发球,波尔的发球很有个性,他不象大多数运动员法球时重心放的很低,然后跺脚发力,他的 发球基本不借身体的力量,而是手腕发力。尤其逆旋转发球,是其看家本领,本人体会两天,基本侧上,侧下,不转都发的出来,只是旋转程度还有待加强。感觉业余选手要模仿好这个发球,要加强手腕力量的训练。鄙人现在每天用哑铃练手腕半小时。感觉欧洲选手发球狠跺脚的人较少,据我体会可能是外国运动员普遍身高马大,脚下动作大多没亚洲选手利索(老瓦例外哈)。如果跺脚太重,借助身体力量发球,不利于身体重心转换,对下一板技术的衔接可能有影响。我尝试波尔发球后,很轻微的跺脚,多体会手腕发力,结果发的球一样很转。 2.接发球,呵呵,这个感觉波尔接发球技术挺全面,而本人技术也比较全面,暂时还没想到说啥。以后再慢慢看录象体会。 3.弧圈球技术,波尔的中近台弧圈发力与大多数选手(尤其是亚洲选手)不大一样,他是以肘部为支点,以前臂发力为主。从本人这两天的体会感觉到,这种发力方式的缺点是,速度稍慢一点,但优点也是大大的,首先,这种发力方式比较节省体力,呵,业余选手要是象金泽珠和大力那种发力弧圈估计对体力是个严峻考验,其次,这种发力因为主要是前臂发力,所以动作幅度相对全身发力式弧圈要小,连续拉的效果会比较好,因为动作幅度小,所以动作还原也快,对业余选手连续拉冲的能力提高很有好处,再次,这种发力方式拉出的球旋转性非常的强烈,具体原因我感觉是这种拉球方式有点高吊的味道,这也正可以弥补其速度上的劣势。虽然这种拉球方式球速稍慢,但我感觉这种方式把旋转与速度结合的比较好,给对方的回球造成很大难度(在质量高的前提下),而且因为它有点高吊的意思,所以稳定性很好,业余选手掌握这项技术的要领一是要加强力量训练,在保持旋转的力量下把球拉的更快更爆,二是要控制弧线高度,越低越好,给对方的回球会制造很大的难度。如果你能把弧线控制好,又掌握好发力,那么这个球就会是高吊+前冲的最好结合,既有稳定性,又有冲劲。 4.对身体条件的要求,模仿波尔打法最好身材高于1米75,太矮了,护台面积小,不利于两面拉冲。经常做力量训练,加强更反手的发力训练,以及手腕发力发球的训练。 5.对技术上的要求,技术必须全面,不留死角。波尔为什么能在众多外国选手中脱颖而出?我感觉技术全面是最最基本的保障。 以上是三天以来的心得,有不对的地方请大家多指教。


作者: CYH    时间: 2005-11-16 23:40
写得很好啊,尤其是第3点关于拉弧圈球的。《乒乓世界》是连续几期介绍BOLL的正手弧圈,我觉得很有价值,有空我扫上来给大家学习一下。

另外,本贴属于技术方面的,楼主应该发到技术版去才对。
作者: yong7399    时间: 2005-11-17 10:23

不是不发到技术版啊,只是我在这个版发的习惯了,再说技术版面人气好象不大行


作者: CYH    时间: 2005-11-17 13:45
标题: [灌水]模仿波尔打法几天的体会!请指正!
还是要有章可循嘛,否则容易发乱了。
作者: 关东店    时间: 2005-11-17 15:1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yong7399    时间: 2005-11-17 15:14

并没说他不借助身体力量,而是主体力量在前臂


作者: yong7399    时间: 2005-11-17 15:16

如果腰腿发力好的话,效果就更好了被~~~


作者: dihua    时间: 2005-11-17 19:29
网上有波尔反手拉球、弹打,正手连续攻突击、台内挑打的视
频。这些技术对于业余乒乓爱好者来说,都是非常值得一学的。

可是我觉得,波尔正手拉弧圈的动作并不规范,转体先于挥臂,
部分转体的动能被明显地浪费了。很希望看到《乒乓世界》是
怎样介绍BOLL的正手弧圈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1-18 0:22:06编辑过]

作者: ppp9    时间: 2005-11-17 20:25
专业选手发球也跺脚吗?[em07]
作者: ppp9    时间: 2005-11-17 20:40
二楼快点扫啊!我好多年同有看过《乒乓世界》了,真想看看专家对BOLL的分析!
作者: 想转就转    时间: 2005-11-21 14:35
波尔身体协调性好,反应快,因此他主要是打“连续性”而不是“威胁性”。他是靠连续进攻调动对手得分,而不是靠球的绝对速度和旋转得分,因此决定他的动作要小,重心稍高,这样重心移动才会快。其实波尔是用腰拉弧圈,而大力弧圈好像肩膀的移动更要大一点,所谓的重心低和哈腰。
作者: 吸吸氧吧    时间: 2006-5-19 18:01

作者: gzs    时间: 2006-5-20 17:31
写的很好,分析的透彻,波尔最大的优点是手上的功夫很到家,正反手拉球是一绝,不但转,而且弧线底,落点刁,各种高难度的球都能拉起,不但成功率高,而且质量很高,界于高吊和前冲之间。缺点也有,步伐稍显迟钝。情绪球也多。
作者: okwwyy    时间: 2006-5-21 23:40
我感觉波尔的动作比较紧凑,虽然看起来正手动作与众不同,但其触球时的手感和板型很好,且发力集中,节奏感很好,最重要的是他打球脑子很好,这是优点,值得学习,但我不认为其动作有多好,适合大家来学习,他的动作只适合于他自己,换句话说,如果他的动作再顺一些,也许他的球更强也不好说,我看其他欧洲选手或者国内选手的动作很多都更适合大家学习。也比波尔的好看,非要学习波尔的动作,就怕学虎不成反类犬。本来波尔的动作就不顺,学的人再学不象,就更别扭了。
作者: 风刀霜剑    时间: 2006-5-22 09:42
欧洲选手中类似波尔正手弧圈动作的有梅兹、苏斯等,算是另类动作吧。其实,我非常同意楼主的观点,波尔的动作不论是正手还是反手其特点非常鲜明,那就是:简练、快速、使用。其核心是“快速”。为了达到“快速”,波尔的反手以肘关节为支点的拨、弹、拉、打动作短促有力,发力集中,还原奇快,没有一丁点的多余动作。正手的弧圈球技术更是围绕“快速”极大的简化了引拍动作。一般国内选手要想发力拉冲时,须将步法调整到左脚在前右脚在后,前后脚的距离前后差距越大发力越充分。而波尔却很少这样做,他是靠上身斜后仰式引拍来增大拉球距离(这样的引拍动作不需要过多的步法调整,身体的重心相对较高,便于发力),,再加上大臂和小臂之间的夹角很小(90度左右)便于迅速捕捉瞬时即去的进攻机会且连续性好,动作稳定,便于根据对手的站位突然变线。尽管波尔拉球的力量不是很大,但是他依靠很好的借力,拉出的球又冲又转。尤其是在中远台和我国手相持对拉时失误率明显低于国手。难怪蔡振华在48届后的总结会上号召国手学习波尔的中远台对拉弧圈球技术呢,看来波尔的技术得到了蔡的认可。
作者: okwwyy    时间: 2006-5-22 10:38
国手学波尔的技术,还是学动作,难道要这批国手改动作?蔡振华的似乎只是勉励国手们吧
作者: 风刀霜剑    时间: 2006-5-22 13:20
经过半年的拉弧圈球训练,目前拉正手位下旋来球的成功率达到了80%左右了。但是,一直对侧身拉发对方反手位下旋球后对方回搓过来的反手位出台下旋球的成功率始终很低,很是闹心!通过观看自己的拉球动作录象后,发现主要是侧身步伐不好造成的。一日突发奇想:用波尔的拉弧圈球动作试试看效果如何(本人的模仿能力惊人哟)。结果一试,成功率明显提高不少!你说怪不怪,以前练习了半年的拉下旋竟不如初次用波尔的拉球动作试拉效果好!我不敢说波尔的拉球动作是万能良方,有药到病除之功效,起码在我自己身上找到了一点妙手回春之奇妙。呵呵。
作者: 风刀霜剑    时间: 2006-5-22 13:40
其实,我非常欣赏王大力急风暴雨式的、陈杞风卷残云式的、格林卡横空出世式的、张超将军拔剑式的正反手暴冲动作,动作粗旷潇洒,真乃一大男子汉气概,(尽管我是直板)看着过瘾!相比之下,波尔的动作确实有点不入流,女人式的小家子气多了点!但是,就是这样的另类动作却使的梅兹、苏斯一役成名!细想起来,在目前国内乒坛崇尚“快”字当头的今天,说不定那一天波尔的动作还真有可能写入中国球员的训练计划之中哟。毕竟能赢球的技术才是值得推广的、才是有生命力的嘛。
作者: 迷乒华    时间: 2006-5-22 16:22
这就是乒乓的魅力,大力王可以称雄,波尔也能“三分天下有其一”,思路中合理的部分可以借鉴,倒不一定学他的动作,我来曲解一个成语:得“意”忘“形”,形是外在的,符合原理提高成功率才是根本。
作者: okwwyy    时间: 2006-5-23 09:12
说得都非常有高明。
作者: 水平一般    时间: 2006-5-23 09:25
以下是引用迷乒华在2006-5-22 16:22:00的发言: 这就是乒乓的魅力,大力王可以称雄,波尔也能“三分天下有其一”,思路中合理的部分可以借鉴,倒不一定学他的动作,我来曲解一个成语:得“意”忘“形”,形是外在的,符合原理提高成功率才是根本。
很有见地
作者: gzs    时间: 2006-5-23 17:30
大家说的很好。补充一下,技术不完全代表一切,还要看现场发挥,状态好,头脑才能超前思维,才能超水平发挥。
作者: tingspdf    时间: 2006-6-14 21:28
波尔的这种以肘关节为支点的拉球方式使球弧线很低,旋转很强,从而让对手很难组织强有力的进攻,成功地将回合拖到三板以后,而且也为自己就争取了主动,为以后自己身为欧洲选手本来就擅长的中远台僵持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提供了保证
作者: 织梦猫王    时间: 2006-6-14 21:48
其实波尔就是练功走火入魔后成为邪派高手的典范,不值得这样夸耀,再说波尔也就是勉强能和中国选手抗衡一下,偶尔发挥出色,拿个冠军什么的。他能拿大满贯才叫历害。连老瓦的1/5都比不上,大家为什么不学老瓦的技术和战术呢?
作者: 织梦猫    时间: 2006-6-14 23:36
看者非置身其中也
作者: flyxb    时间: 2006-6-15 01:11
学习高手的动作更容易找到体会:就是坚持和放弃的选择
作者: tingspdf    时间: 2006-6-16 19:02
这里谈论的是波尔不是老瓦,所有人都没有说老瓦不厉害也没有说必须去学波尔

借鉴而已
作者: linky    时间: 2006-6-16 21:0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风刀霜剑    时间: 2006-6-29 13:04
以下是引用tingspdf在2006-6-14 21:28:00的发言: 波尔的这种以肘关节为支点的拉球方式使球弧线很低,旋转很强,从而让对手很难组织强有力的进攻,成功地将回合拖到三板以后,而且也为自己就争取了主动,为以后自己身为欧洲选手本来就擅长的中远台僵持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提供了保证
有同感。
作者: 风刀霜剑    时间: 2006-7-4 20:30
以下是引用ppp9在2005-11-17 20:40:00的发言: 二楼快点扫啊!我好多年同有看过《乒乓世界》了,真想看看专家对BOLL的分析!

快去看专家对波尔技术的解密文章哟。在技术版首页。


作者: 小木头    时间: 2006-7-28 19:51
个人体会波尔的动作是值得学习的,因为波尔取胜主要是靠命中率和连续性,而不是靠力量,咱们业余选手很难有大力、陈玘等的爆发力,如果强行发力,必然导致无法回位,而力量又不是很大,对方防回来,可能我们自己就够不着球了。所以动作幅度小、力量相对小、命中率高、连续性好的动作是我们应该学习的。

期待大家指正。
作者: 北厍乒乓    时间: 2006-8-11 16:35
近一年内波尔进步很大,喜欢波尔的朋友等着瞧吧!将来中国人要擒他就难上加难了




欢迎光临 精英乒乓网-买正品,到精英。买蝴蝶,到精英。 (https://bbs.cnpingpang.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