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乒乓网-买正品,到精英。买蝴蝶,到精英。

标题: [原创]11月月赛心得 [打印本页]

作者: 直板横打工会    时间: 2011-11-6 13:32
标题: [原创]11月月赛心得

   

 本次比赛我共打了五场,最终获得1400分组亚军。回想起比赛过程,真是饶有趣味,收获也自然不小。

     小组赛被分到了三人小组:范厚荣、赵捷、我。第一场对范厚荣,由于我热身时间过早,在场下坐等了另外一组比赛开始到结束,身体已经有些发凉。上来开打就有点不进状态,再加上范厚荣和我打法有近似之处,比别的球友更了解此种打法的长短,我以两局微小差异的比分先输掉了第一场。第二场对赵捷,和这个阳光、活泼的小伙儿以前比赛过,虽然上次输他了,但对他的技术特点和打法已有了相当了解,所以这次不会感到陌生,赵执直板,正反反长打法,发球偶尔倒板,回合中并不倒板,由于我平时注意和长胶选手积累经验,所以对付长胶不会感到很别扭。赵的发抢打不出来,稍显急躁,有几板勉强上手攻球未果,让我捡了几分后,我开始用薄磨擦轻拉赵的正手位,有意让他把球拉长,和他打正手对拉(我在下面练得心理有数),可是感到赵却极不适应这一板过渡,因此第一局很快的114就胜了。第二局,形势不改,只是我在比分领先的情况下,有些走神,又被对手抢回几分,118又胜了第二局。之前,加上范、赵二人比赛成绩,形成三人都是胜一场负一场,这样比小分优势我以小组第一名成绩幸运出线。得出经验:小组赛中,尽量多胜小分,遇到同胜负而拼小分时占优。

 晋级八进四淘汰赛对老高:对于打法特点,双方彼此都十分熟悉,可以说是近似一场内部练习赛。只不过老高的发球有提高了,而暴冲这一板又精进了。和他的较量,越来越喘不过气了,一次比一次难打。我只能避其锋芒,展开我两面拉弧圈的长处打落点、打线路,使老高不能站定了暴拉我,增加难度系数。打稳,打实,这也是我最近练球的目标。经过双方的一番较量,我又幸运的以21取胜。证明了最近的练球基本对路。

 半决赛中遇到李志鹏。李执横板,双反。从来未与之交过手,看来又是挑战基本功的时侯了。练球过程中感到对方正反手拉球都很稳健、扎实,判断该球友应属于两面拉打法,但比赛一开始,证明我的判断是错的,李属于削球反攻型打法。刚交手几球有些不适应,平时本人和削球手打得少,并且李志鹏削球转与不转,我还有些判断不准。随着回合的增加,逐渐适应对手,并且发现对方体重较大,通过变换落点让对方多跑动,变换节奏让对手增多失误,虽然李在最后搏了几板,抢回几分,但还是让我两局以微弱比分胜出。

 决赛中挑战于顺洪。为什么要用挑战两字,是因为我在下面和于交过几次手,胜少负多,并且也确实感到,于之打法有克己之处。可是于今天一上来,先跟我对拉中远台,这么打的话,他占不了什么便宜了,所以在丢了两分后,实战经验丰富的他迅速改变战术,我误入对方圈套,节奏也被于打乱,他的台内挑拉线路多变,轻灵飘逸,象我这种力量型打法,有点象大炮打蛟子的感觉,现在想起当时的场面,犹如小时看电视台放《动物世界》节目中羚羊摆脱猎豹的追赶施展展转腾挪的功夫,可惜啊,前面的是技术高超的羚羊,而我还没有练到猎豹的功夫,只能看着羚羊表演了。

 比赛结束后,又和几名球友摆了数局,领教不同风格球路,增加见识,锻练身体,广交朋友。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1-6 17:55:07编辑过]

作者: 跳绳    时间: 2011-11-6 13:50

沙发


作者: 爱似流星    时间: 2011-11-6 15:10
  强烈支持楼主观点,送鲜花一朵鼓励!
作者: 南山    时间: 2011-11-6 21:10

恭贺取得佳绩,哈哈,看来背背球谱很有必要哈。[em1002]


作者: 壁虎行空    时间: 2011-11-6 22:17
祝贺陈超,我是输给于洪顺后和李志鹏争第三名的,第一局我以较大优势胜出,第二局他搬回一局,决胜局中对李志鹏削球转与不转,我还有些判断不准,主动失分比较大,最后在9平后他连发二个丁宁式的砍式发球,我全打高了。
作者: 直板横打工会    时间: 2011-11-6 22:22

非常感谢!唱歌有歌谱,下棋有棋谱,打球有球谱,一定要做有谱的人,办有谱的事,有谱的感觉真好!


作者: tnlby    时间: 2011-11-7 08:46
[em1002] 
作者: 直板横打工会    时间: 2011-11-8 04:27
QUOTE:
以下是引用壁虎行空在2011-11-6 22:17:00的发言:
祝贺陈超,我是输给于洪顺后和李志鹏争第三名的,第一局我以较大优势胜出,第二局他搬回一局,决胜局中对李志鹏削球转与不转,我还有些判断不准,主动失分比较大,最后在9平后他连发二个丁宁式的砍式发球,我全打高了。

同时祝贺阿斌本次比赛晋升前四!

对于李志鹏用丁宁式的下蹲发球有几点看法:1、与之交手两局,他一共用了此种发球方式两次,第一次搓球冒高失误,第二次反拉失误,但险些上台,估计他再发一次,必将被我反击,李看到后没有再发此球,属聪明之举。2、此球为侧上旋、略长,但李的发球速度不够快,容易被对手抓到反击。阿斌反手接球习惯于搓球,所以被他连发两个得手,下次再交手可以考虑用上旋接发。3、李志鹏体重较大,用此下蹲式发球还原较慢,因此自身也有所顾虑。

一点粗见,不知对否?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1-8 4:51:35编辑过]

作者: 壁虎行空    时间: 2011-11-8 13:53
我是直接拍的,全冒了。
作者: 阿郎    时间: 2011-11-8 14:02
主席牛!
作者: 直板横打工会    时间: 2011-11-8 14:49

阿郎猛!


作者: 老史    时间: 2011-11-8 14:53
真牛![em1002]
作者: 直板横打工会    时间: 2011-11-8 16:21
老史很牛[em1001],给俺拍的片子,肋条骨一根儿一根儿的都能看清楚.[em1004]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1-8 16:22:36编辑过]

作者: 撑顶转    时间: 2011-11-8 19:43
楼主写的很专业,一定是高手了。
作者: 艺灵鸿    时间: 2011-11-13 11:56
  强烈支持楼主观点,送鲜花一朵鼓励!
作者: 芭蕉    时间: 2011-11-14 15:34
[em1003]
作者: sht4006    时间: 2011-11-14 21:1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直板横打工会    时间: 2011-11-15 13:28
QUOTE:
以下是引用sht4006在2011-11-14 21:13:00的发言:
有图更给力

11月月赛图文报道






欢迎光临 精英乒乓网-买正品,到精英。买蝴蝶,到精英。 (https://bbs.cnpingpang.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