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杯落下帷幕,新生代小将张继科继今年世锦赛之后又一次在决赛中战胜中生代领军人物王皓夺得冠军。前二局,张继科被王皓打了个措手不及,完全没有发挥自己的水准稀里糊涂就丢了,第三局是胜负的分水岭,张继科艰难拿下后终于开始发挥自己强大的正反手大路球强势的相持能力,横扫三局,王皓完全没有抵抗能力,再一次败下阵来。其间第四五局开局,王皓也作出许多改变的努力,无奈实力上的差距是这样的明显,终是回天乏力。
近一时期,张继科、马龙风头强劲,而马琳、王皓则屡遭败绩,内战固然乏善可陈,外战也时有输球。究其原因,虽然有年龄、体力、心理等多种因素,但最重要的原因还是技术上的。
直拍的优势:发球,摆短,搓,切,滑,撇,逗小球,发抢,等等,总体是一个:玩小球,玩算计。其最大弱点是反手攻防和正手中远台相持的杀伤力不足。所以直拍必须强调前三板的控制和以我为主的调动,以及节奏变化和进攻的突然性。
过去对付这种台内的控制小球,横拍没有特别有效的办法,只能跟着直拍的节奏和方法走,也去摆短,滑撇等,充其量再切长,主动权基本在直拍手里。这就是马琳的技术特点。王皓由于具有直拍反拉的新技术,反手可以主动上手,也具有相当的近中台相持能力,所以在一段时期内坐稳了霸主地位。
但是近一年来,一项新技术的出现改变了这个现象。这就是:反手拧拉。代表人物是张继科,但不可否认,越来越多的选手包括国外选手都开始掌握并频繁的使用这项技术了。包括王皓也已经熟练的运用了这门新技术。
反手拧拉的动作特点是利用手腕自下向上的拧力,强烈的甩拉摩擦,造成弧线较高较短、旋转非常强烈的小弧旋球。由于手腕反手转动角度比正手要大,更容易控制球的弧线落点及方向力度,并且能起台内短球,所以适应性广,容错性好,不易吃转,特别不容易吃侧旋。虽然拧拉的杀伤力并不够大,对手也可以立即用快拉快带反击,然而这正是拧拉的目的:摆脱玩小球的困扰,进人自己的节奏和特长,拼实力拼相持。
所以,反手拧拉是以雄厚的大路球实力为后盾,为基础的,专为摆脱短球、小球进人大路球的最有效的技术。如此一来,马琳类型的直拍选手便面临着小球优势无法发挥,而大球劣势凸显的被动局面。王皓虽然具有一定的大球能力,但在更强势的张继科、马龙面前,也只能束手无措,输球在所难免。
由此可以作出预测: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也许从此以后),乒坛将会是大球的统治天下,凶暴的力量、闪电的速度、超稳定的弧圈旋转、中远台正反手均衡的攻防,就直接决定了优势一方。而那种以玩小球,讲算计,逗台内为主要手段的所谓斗智型恐怕很难登上乒坛统治的巅峰。
乒坛的“大球”时代来临了!
欢迎光临 精英乒乓网-买正品,到精英。买蝴蝶,到精英。 (https://bbs.cnpingpang.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