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红双喜天弓Ⅲ分享体验贴
在写本次天弓Ⅲ分享体验贴前,首先先感谢下上海红双喜公司和精英乒乓,这次能够获得“天弓Ⅲ”的试打,感到很高兴,不好意思啊,最近家里有点事情,所以体会发的晚了,愧对大家了,在此鞠躬道歉,请见谅,诚恳的说声对不起,以下是本次试打的一点体会,供球友们参考,欢迎批评指正!
在写之前请允许我写一点我记忆中的情节,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上海人,对红双喜是再熟悉不过了,小的时候打球,开始用的就是老红双喜成品拍,PF4伴随了我很长一段时间,随着技术和年龄的增长,红双喜的狂飙和天极系列走进了我的生活中,特别是狂飚Ⅲ几乎伴随了我整个学生时代,还有G555相信还有不少球友记得吧,反手套胶的代表作,经典是无法抹杀的,工作了,公司在徐汇区,几乎每天都能路过红双喜公司,憧憬着有朝一天能进去亲眼看看,那时候买的器材全都是红双喜的,红双喜的套胶中,狂飙系和天极系,一直维持着这很高的市场占有率,而反手方面却一直没有很强劲的拳头产品,随着时间的流逝,国内乒器市场战火纷飞,红双喜推出的新产品却不多,如今”天弓“和”天弓Ⅲ“来了,而且还是高调登场,很高兴我心中的红双喜又回来了。
评测内容概要:
1.外观-包括包装、胶皮、海绵
2.黏合-海绵切割、手感体验
3.性能-反手推挡、反手快带、反手弧圈、反手相持、反手摆短
正手推挡、正手快攻、正手弧圈、正手相持、正手摆短
4.比较-多尼克S1、省狂3、银河日胶、岸度黑煞、银河月胶、银河阿波罗Ⅱ
5.小结-本次体验的得失、感受
6.建议-对个人认为需要改进的地方提出改善方案
评测人打法简介:
直板弧圈+快攻+横打(横拉)
评测人器材概要:
直板岸度炭烧OFF- 、海夫无机胶水、红双喜”天弓Ⅲ“以及对比套胶
以下仅供参考
1.外观篇:
① 包装
天弓Ⅲ的产品包装,是传统的包装形式,和狂飙Ⅲ一样的方法,正面灰底银字,简洁大方,还有点淡淡地水墨画味道,特别是“天弓”字体柔美而又不失力度,充满了中国韵味。英文LOGO中,字母A衍生出的一条弧线,很像弧圈的轨迹,又好像炮弹飞行的弧线,反面主要是“天弓Ⅲ”的简介和一些技术指标和参数,正反两面都比较引人注目的是“高弹柔性海绵”和“控制+选择”字样,让人一看就有一种期待的感觉,我申请的是35度的天弓Ⅲ,不过没有明显的标注套胶的度数,这点有点莫名。
② 胶皮
打开包装后,映入眼帘的是一块八角型的套胶,有点类似普狂哦,呵呵,印字和狂飙系天极系的布局相同,防伪标签的位置也一样,红色的胶面拿在手上光看时,显得晶莹剔透,非常漂亮。轻触胶面感觉要高出标称的35度,应该和“高弹柔性海绵”有关吧。胶面微粘,小球处理方面拭目以待吧。
③ 海绵
天弓Ⅲ使用的是红色的海绵,一改以前狂飙系和天极系海绵的配色,不过那一条条淡淡的切割纹,让人很快的就和狂飙Ⅲ联系在一起了,海绵的发泡不太均匀,气孔有大有小,手感不知道怎么样,按压海绵比硬,感觉不太像35度,倒有点省狂39度的味道,可能使用新工艺的海绵,手感硬度会有个”触觉误差“吧。但用在反手时会有什么样的表现呢?天弓Ⅲ海绵上的度数、厚度、生产日期使用的是激光喷码,这和普狂尼狂的方式一样,由于是试打的套胶,海绵上还有个”试打非售“的印章。从侧面看,胶粒为粗壮的圆柱形,胶面厚,胶粒排列也比较紧密,齿粒也比较长,估计击球的速度力量和应该不错。就是不知道放在反手会不会太硬了。
2.黏合篇:
使用海夫的无机胶水在套胶上刷了二遍,底板上刷了一遍后进行粘合。剪裁时感觉天弓Ⅲ的海绵要比运海20#海绵来得脆,刻刀划过后分离比较方便,就是有点崩边现象,感觉和S1剪裁时的情况很像,天弓Ⅲ剪裁后边缘还是比较圆润的,怎么感觉和S1的海绵这么像啊?
撕下了护膜,胶面有微粘性的感觉。黏涩结合的胶面是为了考虑在速度与旋转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试着颠了下球,弹性很好,应该得益于粗长齿粒和“高弹柔性海绵”吧,但手感不算很清晰,小球处理上不知道会怎么样?
3.性能篇:
① 反手推挡
既然是反手套胶,那还是先从反手位进行测试吧,我直板反手的推挡应该还算是不错的,不过"天弓Ⅲ”击打出去的球,感觉弧线总是有点高,而且不能发较大的力,不然很容易出界,在10月底系统的比赛中,反手位的推挡失误了好几回,随后主动调整了下击球的时机,稍稍发力,就很容易完成回球动作,只是偶尔有失误发生,主要原因还是在于“高弹海绵”+粗长齿粒的缘故,再加上胶面比较厚持球时间短,看来还要好好再适应下。
② 反手快带
我在比赛中,正反手转换速度一直是强项,在相持过程中,反手位突然变线是我的得分手段之一,“天弓Ⅲ“在这一环节上表现几近完美,不用怎么发力,旋转和速度都表现得不错,至少在速度上要比我原来快上不少,反手位快带得分率提高了不少。
③ 反手弧圈
“天弓Ⅲ“在反手位的弧圈表现上,也有可圈可点的表现,只可惜直板反手弧圈,我还不是很强,呵呵,我在反手位弧圈起球,通常会带点侧旋,小力量起球,成功率极高,就是弧线控制有点高,速度也出不来,容易被对手拍死,中等力量起球时,旋转很明显的加大了,攻击力大增,大大考验对手的防弧圈能力,但同样,对手防过来的球,我也很难接,当手腕进一步内扣(王浩式),加大力量起球,失误也同时大增,可能平时反手用的都是比较软的套胶,”天弓Ⅲ“比较偏硬点,控球总是不理想,看来还要努力练习反手位的弧圈能力。
④ 反手相持
相持球,相信很多人在比赛中经常会碰到,这个时候既要考验技术,又要考验耐心,我通常的打法是正手相持,打对手右侧或左侧,并观察对手的位移,只要偏离中线1/3,就突然转换到反手,打对手反方向前台1/4位置,然后视对手情况而定,”天弓Ⅲ“搓出去的球并不是很转,弧线比较的低平,球不容易冒高了(我的老毛病),而且速度比较快,”天弓Ⅲ“使我正手切换到反手动作更加细微,动作一气呵成,对手很难快速反应到位。感觉真棒!
⑤ 反手摆短
反手摆短中最难控制的就是落点和高度,”天弓Ⅲ“小力量下的落点控制堪称精确,指向性很好,我反手位的小球很容易冒高,”天弓Ⅲ“让我的冒高现象至少减少了2/3,当然前提是控制好力量。
⑥ 正手推挡
测试完反手位的表现,再试试正手位的表现吧,正手击打时,速度上还是比较快的,由于较厚的胶面、粗长齿粒、高弹海绵,使得击球距离和借力都很好的体现出来了,但手感不是很清晰,加大力量后稍有改善,但始终不是很满意。
⑦ 正手快攻
在正手位的快攻,必须具有力量、速度和突然性,要不就很难得分,”天弓Ⅲ“在力量足够的情况下,速度还是不错的,但还不是很快,落点也可以控制的不错,在转换到快攻环节的时候,需要很注重板型的控制,我在初期测试中,曾经有过多次打飞或下网的情况出现,在注意板型控制后,这种情况大大减少了,虽然是业余选手,动作还是要好好注意的。
⑧ 正手弧圈
呵呵,我的强项来了,先用小力量试了几板,能明显感觉到弧线比很多涩套要高,不过球却比较得转,这对对手的防守是一种考验,二跳前冲的不是很快,熟悉了几板后,开始发力拉球,球飞行的弧线很长,而且低平,速度上大大加快了,球很“冲”,防守好的选手也很难调整脚步进行封挡,虽然二跳速度比较一般,但也已经足够了。
⑨ 正手相持
正手位的相持和反手位的表现相当,旋转不是很强,弧线低平,落点控制精确,速度也比较快,就是杀伤力不大。
⑩ 正手摆短
正手位的摆短也是我的强项之一,同样”天弓Ⅲ“小力量下的落点控制堪称精确,指向性很好,呵呵精确制导,但手感清晰度还是欠佳。
4.比较篇
对比套胶:
反手:岸度黑煞、银河月胶、银河阿波罗Ⅱ
正手:多尼克S1、省狂3、银河日胶
① 反手胶的PK
VS 岸度黑煞 我感觉”天弓Ⅲ“速度要高于岸度的黑煞,论手感,不如黑煞来的清晰,小球上要胜过黑煞,旋转要稍稍落后一些,不过”天弓Ⅲ“的整体感觉要好于黑煞。
VS 银河月胶 感觉”天弓Ⅲ“的速度要快于月胶,手感上要稍稍差点,小球上”天弓Ⅲ“要胜过月胶,旋转和月胶持平吧,我感觉月胶用在正手更好,而”天弓Ⅲ“更适合反手。
VS银河阿波罗Ⅱ 感觉”天弓Ⅲ“的速度上要更好些,手感逊色一点点,小球上要领先不少,旋转差不多吧。
② 正手胶的PK
VS 多尼克S1 速度上”天弓Ⅲ“更胜一筹,手感上稍稍落后,旋转不如S1,小球和S1持平吧。
VS 省狂3 感觉”天弓Ⅲ“在速度上和省狂相差无几,手感和旋转同样要落后点了,小球也和省狂差不多吧。
VS 银河日胶,感觉”天弓Ⅲ“速度上相差无几,手感和旋转稍稍落后,小球要强于日胶。
5.小结篇:
通过这段时间的试打,我感觉”天弓Ⅲ“除了在手感上略有欠缺外,不失为一块优秀的反手套胶,虽然适应还需要一个过程,相信“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同时我还觉得”天弓Ⅲ“作为正手套胶的话,也能很好的胜任,”天弓Ⅲ“其实是一块适合正反手的利器。
6.建议篇:
① 红双喜的”天弓Ⅲ“采用的是普通的包装方式,我觉得是否可以考虑采用真空包装的形式,更有利于套胶的保持、保管。
② 红双喜的”天弓Ⅲ“在外包装上并未在明显的位置上表面度数,这点希望能够进行改善,最好能够增加醒目的度数说明。
其他的实在是找不出什么缺点了,只希望红双喜能够做的更好,带给我们球友更多的欢笑,预祝红双喜开启崭新的未来。
图片上有:35度的。
但是,没有说明省狂三和日月套胶都是多少度的。
欢迎光临 精英乒乓网-买正品,到精英。买蝴蝶,到精英。 (https://bbs.cnpingpang.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