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板弧圈球经验(回答网友提问)
有很多网友问道弧圈球技术的细节,作为一名大学校园乒乓爱好者,这里回答一些网友问题,也请网友们多多批评指正。
首先对于弧圈球的初学者来说,要充分发挥要的作用,这也是弧圈球最基本的要求,初学者开始不要用手臂发力,先用腰,接球之前后引拍,幅度不要太大,手腕于手臂保持直线,手指一定要顶住球拍,不要弯。手指一定要顶住球拍。然后用腰带动手臂,摩擦球,摩擦球时手腕千万不要动,照此练习,直到腰部用力自己感到协调为止,然后再用手臂逐渐加力,记住,一定是要带动手臂,先转腰,再收臂,肘部不要太高,手臂收拾腰干脆利落,该收就收,不要拖拖拉拉。开始练时尽量减少撞球的成分,充分摩擦球,拍立一些,在拉球之前还有一点,就是调整好自己的位置,能侧身最好,这样腰用力充分。
在球感比较好的情况下,可以增加拉球时撞球的成分,以加快球速,但摩擦还是占主导地位。若球比较下旋,就将拍立一些,若球不太转,将拍平一些。还有一点,就是自己水平不是很高的情况下,正手直板拉球不要用手腕,手腕始终对手臂保持直线不动。
对于直拍横打,我的第一个建议是尽量忘掉自己的普通反手,在高速球的情况下,两者会混淆,以至于失误。接球时拍要平一些,必要时可以稍稍下蹲,先挥臂,
再用手挽法力(这点与正手不同),尽量使排在触球过程中将球裹住,增加吃球时间,这样才能时球旋一些,有杀伤力.
以上仅仅是我个人的一些体会,我是直板弧圈结合快攻打法,网友们有不同意见景多多指教。
在练习时一定不要急于求成,要循序渐进.刚开始练习的时候要轻拉把动作做对,找到拉球的感觉,待一段时间练的手熟了,要大胆发力拉.练习的时候往往不敢发力比赛的时候好多球你是不敢轻易拉的~一定要多练少比赛,不能以比代练。
答:
你手腕放松的时候基本和手臂是直的吧(不是?那老兄你可是天生异禀。。。)如果你把手臂平举掌心向下的话,手臂不动而手腕向右运动就是手腕的外展(向身体外侧运动),反之就是内收。
正手进攻的时候,一般手腕应该稍微紧一点,基本和手臂是直的,如果你太放松了以至于手腕向下垂着,就叫做吊腕。这个是我个人的理解,如果你很认真的话,可能问问打正胶的人,他们对这个理解会比较深刻。
关于拉球发力问题
答:
现在很多业余球迷都在潜心琢磨拉球发力的问题,追求的越来越细,但还是找不到手感。其实在练球过程中,只要记住一般的发力方法,认真去练习就可以了。一个总的原则就是务求把力量全部用到板子上。
然后你只要明白,第一点一定要扭腰,第二点一定要摆臂,第三点一定要有收小臂的动作。最重要的是扭腰,收小臂,一系列的爆发一定要在同时完成。
有很多人就是追求的过细,一会想的蹬右腿,一会又觉得扭动的惯性问题没解决好。这样总把自己逼得无所适从。很多小队员发力出色,你去问他,他保证什么理论也不知道。只知道放松--紧张,摆臂--爆发,扭腰--前迎。
坚决反对在练球时,把注意力放到蹬右腿上,因为在你扭腰时只要有重心左移前移的意识,右腿不会不出力,只要不在发力时重心下挫就行。同时在练球把问题考虑的过细还会不自觉导致发力不集中的恶果。
平时多做做空动作,体会发力的感觉,练球时注意力集中和发力集中。有一些基本而无误的常识就可以了。长此以往,必会成功。
恭请大家批评指正!
未完待续,谢谢观赏
此贴不需要回贴,大家看看就可以了,我有空还要继续转下去。
谢谢。
答:
拉弧圈没有重心的转移,犹如无本之木,既不稳定,也无威力。
不但拉弧圈如此,快攻也是一样,只是快攻动作较小,不如弧圈明显。
如果用上了重心的转移,就是调动了全身的力量来击球,显然力量会打得多。
大家可以做如下比较:
坐着做拉弧圈的动作,不动腰 vs 用上重心转移,做拉球的动作
比较一下,结论就不言而喻了。
说用上重心稳,是因为用上重心时参与运动的肌群多、质量大,运动起来惯性大,不容易变形,自然就比只用手臂稳定。只用手臂,或是乱甩手腕,灵活则灵活了,可容易变形,稳定性也就差了。
说起来容易,要做到合理运用,可就不那么容易了。
首先,要保证发力的顺序:从下到上,从大到小,也就是蹬腿-->转腰--->送肩-->大臂-->小臂 。。。>手腕 (水平不到时手腕可以少用) ;
其次,发力时各部位间要保持“紧密联系”,力的传递过程有部位的先后,但不应有明显的停顿和滞后。
至于发力的主要部位,大家听得都很多了:近台在小臂,中远台在大臂、腰,台内则是手腕。
要达到好的发力,可真是不大容易,判断准确、步法到位、协调性和爆发力。。。
我们打乒乓的人容易吗?
尤其是业余选手,要“爽”一板就更不容易了,可以说是含辛茹苦、呕心沥血、坚苦卓绝,
为了“爽”到这一板,俺们。。。呵呵
最后,建议大家多看看高手的发力,最好用慢动作细细地看,好好地体会。就我而言,老
瓦的技术动作对我的帮助最大。
今天继续:
问:拉球时重心的转移
答:
首先你必须明白的是:判断是第一,判断包括球的旋转,来球的位置。你现在说的拍型,跟来球的旋转的特点而决定的。对方的来求如果很下旋的话,我们的拍形就要相对立些这样你才能击打到球的中下部,才能制造出弧线,命中率也就高,如果不是很转,或者说不下旋的,我们的拍形就可以尽量的往前倾斜些。这个需要去体会的,为什么有些人的命中率跟拉球的质量这么好就是掌握了:一个拍形只能打一种球,要用不同的拍形去处理不同的来球的。
答:
前冲弧圈:接触球的中或者是中上部,在球上升前期、后期击球,整个动作迎前为主,打跟摩擦的比例是6/4体现冲快的特点,带有鞭打的感觉。
侧旋弧圈:手腕稍微往下掉些,接触球的右侧面(右手握拍)在球的下降前期、后期摩擦球。向前上方发力。
高吊弧圈:接触球的中或者中下部在球的下降期摩擦球,真个动作以向上为主。摩擦跟打的比例是:8/2
答:
一、板形的控制
良好的握板方法是拉好弧圈球的基础,直拍不能吊拍,手腕与前臂成一直线,拍形略向前倾。拍后三指略弯曲,中指、无名指顶住球拍,以中指为主。。有一段时间我一直为自己的握拍所困扰,尝试各种握拍法,其间走了一段弯路,但对弧圈球的认识却是越来越深刻,如今我认为不论如何握拍,最重要的是拉球时拍形要控制好,根据来球旋转不同利用手腕进行微调。
谢谢观赏,未完,下周继续
[em1003]
答:
1、总想拉高点期,动做又不熟练。
2、 对短且出台的下旋,不敢"迎前",怕磕到台子。
3、 上身不够前倾,总是依挥动手臂的力量去"咬球",且击球点太靠近身体。
4、还有一个原因,即使专业球手也觉得难受。当下旋来球的旋转不好判断时(即来球到底有多转),很容易失手。
找一个好的练习者是前提.还有你们先从半台对半台,直线对直线,先轻轻的发力,整个动作不要向上,向前.而且动作要小些,完了以后熟练了,在慢慢的发力,在跟拉球不是很好的人打球的时候,有意识的去反冲他,以后就形成习惯了.
哇~!!这是弧圈球心法来的!~没有这心法,,蛮打是没用的~!
答:
1.在引拍过程中,前臂和上臂在肘关节处的夹角没有打开,而是靠拉肘向后引拍,影响拉球的发力。在训练中有意识地把前臂放下来,配合脚部的转动和重心移动,引拍效果会好些。
2.击球前 ,腰部向后转动过大,形成掷铁饼式的准备姿势,影响向前发力。在实践中,只要感到身体的重心能够移至击球一侧脚时即可。
3.击球时,球拍过于前倾,摩擦球过薄,使拉球的力量减小,准确性降低,容易打在拍边,出现人们常说的"飞碟"现象。击球时球拍不要过于前倾,同时注意手腕向内向前的转动,这样方可拉出高质量的弧圈球。
4、拉球过程中,手臂由后直接向前挥动,成近似于直线型,难以制造拉球的弧线。正确的挥动方法是手臂由右后下方,以肘关节为轴,向左前上方挥动,其挥动轨迹近似于"小弧型",这也部分地体现了弧圈球这一技术术语的内涵。
5.肩部过于紧张,动作僵硬。由于弧圈球的动作比一般攻球动作稍大些,因此要做到拉后手臂,尤其是肩部要迅速放松还原,以利于连续拉和提高拉后扣杀的命中率。
答:
1、徒手模仿拉弧圈球的动作;
2.一人发中路出台的下旋球,另一人练习拉弧圈球;
3.一人推移,另一人练习连续拉弧圈球;
4.一人正手攻球,另一人连续拉;
5.二人对搓,固定一个搓中转拉;
6.一人削球,另一人连续拉;
7.以上练习,先拉固定点,再拉非固定点;
8.上台连续拉上旋球,逐步过渡到2/3台;
9、二点对一点的推拉练习;
10.不同落点对一点的推、拉、攻练习;
11.对拉练习;
12.发球抢拉练习;
13.接发球抢拉练习;
14、拉、扣结合练。
答:
击球抬肩膀”的结症是腰腿用力方向不正确。正确的方法是向前转动髋关节将击球力量直接向前传到击球的手臂上--避免将蹬地的力量上传到后背肩部再传到手臂上。
注意击球点,多打多练,熟能生巧,自然就有一套自己的动作打法,不必刻意去纠正动作,只要打的上,球有质量,能赢球就是高手。
还没结束哟,敬请期待后续问答
[em1008]
答 :
如果是拉高吊的话,多向上用力,让海绵吃球深些,更多地延长球停在海绵上的时间
应该放松点,一定有用手腕拉,等球掉底点再拉
以稍前倾的拍形,用比拍形小一些挥拍方向挥拍,先吃住球再摩擦,先打后摩。如果球很转,要注意给球的足够的正压力,运用腰力,转腰甩臂迎前,拍子的前倾角可适当小一些,发力方向也可朝上一些。
用拍子的前1/3部分拉球。因为那部分的线速度大!
答:
关键是你太注意你的动作了,所以精力分散,以至于漏,你多拉,等你动作成行了,,就行了,那个时候到了你随心所欲的地步,你再看,球都是朝你拍子飞来的
注意转腰和前迎的动作,拉球不要过于强调摩擦,摩擦过多反而旋转变小,而且还会漏球,适当的加大撞击,给来球足够的正压力,这样的击球才有强烈的旋转和足够的速度。
不是一味的打,拉,你应该打一拍,就总结一拍,另外,你试试你拿拍子的部位变化,和用力感,给自己找个最适合的点,其实你握拍子的力度和位置也有关系的。
(插说:我觉得好多球都想把它擦过去,打的力量没有,有时候准了时,力量很大,也转,但有时只是过去了,没力量。总之是技术不熟啊 )
答:
你要注意拉与打的结合,正常情况应该是在高点期击球,要适当加大撞击,稍带摩擦,确保球落台,如果错过高点期(在下降前期)就要注意适当增加摩擦,保证一定的弧线,就是所谓的“高打低拉”,关于发力一定要注意发力的原理,就是力要从脚--腿--腰--臂--腕传到球板,将球击出,具体的理论在其他的帖子里有更详细的说明,注意在击球前要放松,在击球瞬间发力,将全身的力量传递到击球的一点上,这样击出的球就会有强烈的旋转和速度啦!多练习多体会多琢磨,相信你会有收获的。
待续..........
答:
拉在拍子的头,比较转.离你的拍柄越远越好!
答:
预备要早, 出手要快, 错过了最高点便难拉冲了, 拍前倾, 从后向前上努力磨擦球的中上近顶部, 初时由于发力不足, 克服不了下旋而下网, 练习多了便可以很暴的冲.
对与一般的,不出台的球,对于我们业余的选手来说,还是老老实实的或摆或搓或挑的好.我估计你说的是那些半出台的球的抢拉吧!
1.拉手不要太低,重心也要适当的调高.
2在来球的高点期,运用前臂和手腕手指的力量为主拉球的中后部,视对方来球的旋转可进行适当调整.
3重心要有向上"拔"的感觉.动作幅度不要太大.
这样你的球就能比较稳妥且有威胁的落到对方的球台上.
注意:此项技术建议不要作为得分的主要技术来使用.否则后果自负[em1005]
结束[em1003]
欢迎光临 精英乒乓网-买正品,到精英。买蝴蝶,到精英。 (https://bbs.cnpingpang.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