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非常纠结于到底该用马软?还是用马碳?在论坛里看了很多评论,自己也琢磨了好久,还是拿不定主意,终于决定发个帖子,诉说一下我的纠结,也请各位大侠给小弟提点建议,在此先谢过了。
小弟我是右手直板双面反胶,推挡+直板横打,正手省狂三40度,反手蝴蝶EL
我从小打球,野路子出身,大学期间曾有幸跟随教练练过一段时间,动作改的好很多了,不过由于是半路出家,缺乏系统、正规、连续的练习,所以动作不算很规范,练球的时候给人感觉打的挺好,但打起比赛来或者发力进攻时,动作就容易变形,也就是连续性差,自认为这是基础不牢的结果。
由于从小养成的习惯,我打球时习惯性的退台,所以之前使用YEO、马软的时候觉得退台以后没有力量和速度,后来改用马碳。
我用过一段时间马软,给我的感觉是连续性好,容错性好,比马碳要持球,比马碳要好控的多,但速度要慢一些,由于我自身动作不够规范、发力不太好,所以进攻威胁不大,很容易被对手防回来,加上我又习惯退台,退台以后就只能被动挨打。
后来使用马碳几个月了,很喜欢它的速度和力量,完全不觉的软了,但新的问题就是不持球,脱板快,控制差,发下旋球和搓球不转,推挡经常下网,失误比较多,拉球的时候几乎没有吃住球的感觉,这些问题跟网上关于马碳的评价基本一致。我现在用马碳基本没有相持和连续,要么一板解决战斗,要么自己直接失误。刚改用马碳的时候,球友们都一致觉得球速明显快了很多。
我用马碳以后,发现对付那些击打为主的对手要更容易,比如使用颗粒胶的对手,完全可以跟他们对功,毫不手软,而且成功率很高,但如果应对旋转强的对手就不太行了,因为马碳不持球,脱板快,不好控制,所以遇到旋转强的,一碰就飞。不知道这是不是我自身存在技术缺陷的原因。
我现在很喜欢马碳的进攻强硬和速度感,但又怀念马软的连续易控,自知基础不牢,最近一段时间一直纠结于一下两个选择:
1、暂时放弃马碳,改用马软,提高连续性、稳定性,提高上手成功率,尽量减少退台,努力改善自身发力以提高进攻速度和威胁;
2、坚持使用马碳,通过规范动作来减少失误,努力适应马碳的特点。
希望用过马软和马碳的大侠们说说你们的经验和感觉,给小弟提点建议,不胜感激啊,也希望我的这些感受能够给想要尝试这两块底板的朋友提供一些参考。
会不会跟我的正手胶皮有点关系?我用40度的省狂,会不会硬了点?请问你的马碳配胶是怎样的?
我也是轮流用这两块板,马碳近台好,喜欢退台马软好.不过我正面是用黑煞+,弹性比较好而且比较软,主要打单面.
感觉马碳不持球应换软点的胶,可试试同牌子的新出的天弓和天弓3.
马碳薄,对配胶挺敏感的。如果觉得硬、不持球,可以考虑
1、降低正手省狂度数,
2、正手换更透的天极系列可能更好,
3、改变反面配胶的硬度、厚度,
只要能透板,马碳的正手弧圈是相当有威胁的,控制也很好。倒是纯击打一般
调节一下两面胶皮搭配,充分发挥马碳的特性,不要轻易放弃了这样的直拍经典。
以前我和楼主同样的困扰,我的决定是用马软碳:
1、别看都是呀撒卡的板子,都是碳素,马碳和马软完全就是两种类型的拍子。马碳硬而弹,马软是柔中带刚的感觉,这种差别不是套胶能弥补的。
2、马碳适合的打法就是技术扎实,打法成熟,追求暴力弧圈的类型,但控制相对要差一些。看看马琳的打法就知道了,一板暴冲,对手恐怕连球都碰不到。而马软是出名的易控,易上手,容错性强,拉打皆宜的拍子;如果要说缺点,就是这个板子中近台还好,退台后攻击力稍差。如果单从好打而言,马软无疑更适合业余;所以,如果是说练技术,首选是马软,而不是马碳。
3、如果技术本身就不行,想用换胶皮、多练习来达到提高的目的恐怕南辕北辙吧。
4、如果说到比赛,业余用软碳一般来说效果好于马碳。业余比赛,首先得减少失误,也得控制好减少对手上手机会,即使对方上手了也很好防,有机会了来两板,这些都是软碳的强项;用马碳当然冲的好了固然爽,但自身失误可能更多,经常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
呵呵,当然以上结论是基于本人菜鸟的技术评价,高手可以忽略。
欢迎光临 精英乒乓网-买正品,到精英。买蝴蝶,到精英。 (https://bbs.cnpingpang.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