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大师把长胶分为14种技术,如下:
防守(7种)搓、撇、挤、削、挡、磕、刮
进攻(7种)拱、弹、抽、打、挑、带、拉
一、防守技术:
1、搓
使用定义:接对方发很转的下旋球时使用,一定要搓到对方反手位的底线,增加自己进攻的机会。
应用要点:
(1)长胶本身搓下旋球有一定难度,一定要搓到对方底线,注意变线;拍形不能太平,也不能太立,要看对方来球判断。
(2)要用手腕,有“送” 的动作
(3)要注意亮点板,对方搓过来的球要找机会去打
(4)不能连续搓球,容易出高球
小结:长胶搓球应少用,尤其忌讳连续使用,搓球只在对方不熟悉长胶性能或相持中突然运用一板,令对方来不及调整动作时,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2、撇
使用定义:接对方发的很转的下旋球或对方搓过来的下旋球均可使用。
应用要点:
(1)球拍由后向前,由左向右,最好右脚向前跨半步,有一个晃动,让对方判断失误(因为向反手位切,其实向右手位切)
(2)速度要快,击打球的起点,注意用力
小结:撇为常见的较为有效的招式。握拍要后仰(亮板),角度按照对方来球的强度而定,球拍从后向前,由左向右击球,这样撇过去的球速度上比搓球要快的多,不但是直线且落台后不起跳并迅速下滑,对方很难借上力,给对方侧身进攻造成被动。
3、挤
使用定义:接对方发到己方反手位的上旋球或侧上旋球时,可以用挤的手法回球。
应用要点:
(1)球拍举高点,触球的中上部
(2)球拍由后向前,由右向左击球
(3)击球时间稍微早点
小结:球拍与台面角度为90°,击球时间早
4、削
使用定义:接对方发到己方反手位的急上旋球或急下旋球时使用,或退台时缓和一下
应用要点:
(1)拍形不要太平
(2)从上往下有“切”的动作
(3)击球时间要晚
小结:要稍微退台,用长胶削一板,向下的动作要比反胶球拍要大,能很大程度上避免接发球的失误。
5、挡
使用定义:对方进攻弧圈或推挡过来的球都可以挡回去,无论正手位还是反手位都可以使用挡。
应用要点:
(1)对付上旋球时,拍形要稍微立起,大约与台面90°
(2)不要加力,适当减力
(3)注意变线,落点越短越好,要根据对方站台位掌握落点
小结:球拍与台面成90°,要根据球的旋转强度调整自己的拍形,击球时不要用力,保证能“吃”上球使球产生足够的平动力,在击球部位上要保证能够击球的后中部。
6、磕
使用定义:与挡不同的是击球时由上向下减力去触球,能防住较转的弧圈球。
应用要点:
(1)由上向下磕球,球拍产生摩擦
(2)注意“两抬一收”的使用(即抬起脚后跟、抬肘,收腹),正手位磕球一样动作
(3)注意不要退台
(4)学会减力
(5)磕回对方的空当
小结:防弧圈球要做到“两抬一收”,下磕球产生摩擦,回到对方空当。
7、刮
使用定义:此项技术只限于用在回击正手位的短下旋球
应用要点:
(1)刮到对方反手位,逼对方搓回,如果对方侧身,可给到正手位
(2)触球中下部,球拍要稍微亮点(视对方来球旋转强度,如果不转可立拍,如果旋转强度较大可亮点拍)
(3)注意右脚要上步
小结:握拍要后仰(亮拍),击球时由上向下,由右向左,回球的速度较快飘且上旋,最好能够回到对方反手位长球,迫使对方搓球,给自己增加进攻机会。
二、进攻技术
1、拱
使用定义:通常把长胶用力回球叫做拱,主要用于对付下旋球。
应用要点:
(1)击打来球起点,要早
(2)拱两条线,不能总是拱一条线
(3)注意发力,制动
(4)发下旋回下旋,拱后找机会进攻
小结:握拍后仰与台面成钝角约120°,视来球的旋转强度和弧线的高低适当调整,击球时由下向上,右后向前,在来球高点附近击球。
2、弹
使用定义:凡是中路或反手位中短下旋球可用弹击回球
应用要点
(1)弹击过去是下旋球,而拱过去的是上旋球
(2)球拍与球台90°
(3)用手腕,可打亮点
(4)发力用七八成力即可,全力容易失误
小结:握拍时稍微后仰亮拍,向后稍微引拍,击球时向前抖腕发力,注意制动,这样回过去的球是急下旋且飘,使对方很难对接,注意落点。
3、抽
使用定义:主要是抽击下旋球,握拍后仰,击球时向后引拍,然后向前发力甩腕形成鞭打,击打来球的中下部。
应用要点:
(1)来球下旋球,
(2)甩手腕形成鞭打
(3)如果为上旋球,球拍应为80-90°之间,加上摩擦
(4)反手位,要亮板,甩腕
小结:对方发或者来球是上旋或者不转时,握拍略前倾与球台面的夹角为80°左右,向前摩擦比快带稍微大些,切勿发全力
4、打
使用定义:和“抽”的区别是,对方回球较高事用打
(1)高球发力时稍微加摩擦,向前发力
(2)调整步伐,视来球调整,找落点
(3)击来球最高点
小结:遇到下旋高球时候一定要亮板打,遇到上旋高球时,应稍微下压板打而且要打球的中上部,不要发死力,要中等力量打,这样打过去的球很快,又沉,又飘,使对方极不适应。
5、挑
使用定义:也叫挑打,一般是指用来处理台内小球时所使用手法
应用要点:
(1)先上步,如是下旋球,亮拍,如上旋球或不转球,稍立拍加摩擦,注意展位还原。
(2)击球中下部
(3)用手腕,向上翻手腕,不要抬肘
(4)发力叫挑打,不发力叫挑
小结:击打正手位小球时,要先上右脚,如是下旋球,球拍略微上扬为110°,击打来球的中下部,迅速抖腕收小臂,如果击打上旋球则球拍为90°,击球时迎前收小臂略加摩擦
6、带
使用定义:对方拉弧圈球到正手位时,可以使用快带的技术回击来球,此项技术难度较大。
应用要点:
(1)触球起点
(2)球拍与台面角度为70-80°之间,小摩擦
小结:不退台,手抬高,摩擦来球的中上部,击球时间越早越好,否则容易出界。快带弧圈球与磕的区别是,快带的球速比磕快,且飘,但没有磕的下旋球程度高,由于球的落点比较活,使对方的连续性收到较大限制。
7、拉
使用定义:主要对付削球时使用,一般是为过渡创造机会,诱使对方犯错误。此项技术较少使用。
应用要点:
(1)亮板
(2)击球时间稍晚
(3)不要发力
小结:拉球时握拍要后仰,摩擦要充分但不宜太发力,以防对方削不转球,只要是拉住对方球,就会制造进攻的机会,由于长胶速度慢,应和托一起使用。
欢迎光临 精英乒乓网-买正品,到精英。买蝴蝶,到精英。 (https://bbs.cnpingpang.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