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底板弹性的简易判别法
乒乓球底板的弹性是底板质量最重要,而又最困难实现的的指标,它在大球时代更至关重要。由于使用者对底板的重量有要求,而竞赛规则对材料选择又有限制(要求85%为木料),要达到理想的弹性绝非是件容易的事。 在实验室里我们可以很精确地测定,例如用夹具夹牢拍柄模拟人手执拍,放置在有鲜明标尺的背景前,通过联动装置,在乒乓球从30cm高度自由落下瞬间,启动电子撮录机,通过慢镜回放或计算机处理,可观察到第一弹跳的高度,这第一弹跳的高度就是我们衡量底板弹性的依据。 但在市场上消费者不可能作类似的测试,一个最简单实用的办法就是一手持拍不动,(最好办法是一手将拍柄按在桌边,以免持拍手晃动影响可比性)另一只手让乒乓球从约30cm高度自由落下,看看其弹跳次数。因为若底板弹性强,自然每次回弹都高一些,最后反映下来是回弹的次数多一些。我们的科研人员作过市场调查,除非刻意追求低弹性的防守型底板外, 底板弹性大体上有如下规律: 低挡胶合板底板: 1.5---2.0 次; 中挡专业底板: 2.5 次; 高挡专业底板: 3.0-3.5 次; 玻纤/碳纤底板: 3.5---4.0 次 超弹玻纤/碳纤底板:4.5次,或4.5次以上,极少数能到5次。可惜我们跑了不少体育商城,还未找到能弹跳4.5次的。 在这里0.5次是指最后一跳不完整,高度低很多或很勉强。 另外要注意:拍的厚度、重量要类似才好比较,否则很重、很厚的拍拿来比就没有意义,因为实战中这种拍是没有人用的。当然材质要苻合竞赛规则也才有意义。 广大球友不妨以上述方法加强自我保护,千万不要盲目追求名牌,更不要迷信洋货,一句话,货品优劣惦惦(重量)看,量量(厚度)看,数数(弹跳次数)看,这样便一目了然,总之拍要轻,厚度要合适,为轻而减薄,刚度很差(刚度与厚度立方成正比,影响很灵敏), 当然一定要数数弹跳次数,至于敲击听声,这倒是次要的。千万不要为精美的包装,漂亮的商标滴塑所迷惑啊。 (新域体育研发部)
我对这个技术贴很感兴趣,于是拿自己拍做了个试验.
<试验报告>
底板:亚萨卡YE7
实验球:红双喜3星(白色)
试验结果:反弹接近3-3.5次(基本到达了"高档专业底板"的水平)
试验遇到问题和注意事项:其实在真实试验中,因为在30CM空中自然下落,球对击球的球板的水平角度要求很高,稍有倾斜就会在第二跳以后呈斜角反弹出去,从而得不到试验结果
所以文中提到的"一手将拍柄按在桌边"并不可取.为这样虽然保证了底板的稳定性,却因拍炳不规则的坡度,导致了整个拍并非水平,而是产生了一定的倾角,这样球在自由跳动的第二下就偏离了轨道弹了出去.
使用手悬空握拍虽然会因手的颤抖而导致拍面晃动,但其实只要精神高度集中,用些定力,还是可以将晃动控制到最小幅度的.而且.这样还会通过不断的调整达到拍面在一定程度的水平,从而使试验尽量接近真实值.
另外,多次的重复试验,可以保证试验结果的准确性.
大家也可以都来试试自己爱拍的弹性如何
感谢楼主朋友将自己的体验与大家分享。
欢迎光临 精英乒乓网-买正品,到精英。买蝴蝶,到精英。 (https://bbs.cnpingpang.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