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乒乓网-买正品,到精英。买蝴蝶,到精英。
标题: 唉,DV显示我的拉球还差得远哩~~ [打印本页]
作者: kimchi 时间: 2006-1-23 10:02
标题: 唉,DV显示我的拉球还差得远哩~~
拍了一下自己的多球,正手两点,自己看着很不舒服啊,本来还以为自己进步较大呢。。。
我是直拍,右手。
自己能发现的问题就是:还是手臂用得多,身体用的少啊。笼统的说就是发力不够集中;还有就是多球下旋球的时候失误率偏高了,失误的都是下网啊。
旁观者有说我击球点偏后的,有说我向上发力成份偏少的,有说我移动时同时引拍做的不好的,也还有水平低一点说我已经拉得已经很不错了的.....
自己分析一下:
1. 移动中拉球动作不太完整,引拍不够充分,也可能导致击球后挥拍惯性后没有到左眉骨位置的,所以看起来发力不集中,也不舒展,击球时不是拍子的最大速度时间,好像最大速度已经过了,而没有充分的引拍又可能与我移动和引拍的协调能力不好有关,快速应对时,引拍距离就显得太短了。这样看来,我是不是还是应该好好练练定点,动作定型了以后再两点呢?
2. 下旋下网率高,录像显示,的确是因为我击球点太靠后了,球已经下降的很厉害了,发力方向不变(向上和向前的比例不变)下,无疑是要下网的,再加上我发力又不集中和移动中击球的困难。那么眼下改进的方法是击球时机提前呢还是修正发力的向前和向上的比例或者两者都要注意?击球点提前对预判和步伐要求较高的,高手说了,他拉球也是拉下降前期的,但你看,他就能上台而且还比较冲的。。。唉,,,,,不是一个两个原因,错综复杂的,互相牵制的,,
有时拉得也还比较好,体力好的时候,但成功。。。。?我还刚上路呢。。。
差得远呐~~~~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23 10:05:40编辑过]
作者: gong_chen 时间: 2006-1-23 11:27
有DV辅助分析是一个比较不错的条件啊,楼主继续努力啊。
对付下旋球,一般主张先拉稳高吊弧圈,然后再逐步学习前冲弧圈。所以我推荐楼上先不要改变击球点,而是先注意引拍稍低一些,调高向上发力的比例,加大摩擦的力度。
换一句话说,先尽量让球转,而不要盲目追求低平的前冲效果。
作者: 风刀霜剑 时间: 2006-1-23 13:05
请问楼主用的什么品牌、型号的DV拍的?拍的效果如何?
作者: 真我风采 时间: 2006-1-23 13:12
球拍触球时的相对速度是其中影响最大的因素,这个速度高,拉出的球才有可能又暴又转,想要这个相对速度大,就得和击球点充分拉开距离,充分引拍,并保证击球点在身前和体侧一段距离,这样才能有充分的加速空间,于是很多人就用较大的动作来拉球,但这里面有个问题,由于球是运动着的并向着球拍撞来的,你拍离球越远、挥拍越快,击球点离身体越远,那么就越不容易把握和调整击球点的准确位置和击球一瞬间的磨擦的准确比例。如果功夫没到非要做这一步就会失误大增,就算击到球也只能有少部分各方面都蒙对了的球才能拉出较好的效果。过去的小臂发力就是体现了这些因素,而这些年,乒乓球在发展,人们对乒乓球的理解也越来越深,即使小球时代后期,也开始强调拉球以大臂为主,全身和小臂辅助发力的发展趋势,但是这一切都得根据自身的水平,有些速度快的球就算国手也不能用大动作去打,而纯业余的好多都是眼高手低,急于求成,却不知道自己其实很多方面还是非常之初级,打了一辈子球,却连最基本的技术动作和击球点都做不好的比比皆是,从动作上哪怕只接受过一般教练指导的半年的小孩,一看他们的动作和击球点就是正规,而纯业余的绝大部分看起来就是远远不如,因此,纯业余的必须考虑自身水平,从最容易的动作入手,一点点加以改进。
所以水平不到的话只能采用小引拍距离、低挥拍速度、击球点适当靠近身体来保证稳定性的控制力。这样的球当然不会质量太高,但一般人也只能这样一步步开始,慢慢来练。但是如果这一步能练好,击球时相对速度足够快,并能把握好准确的击球位置,即使磨擦的厚度稍偏差,、对于不同旋转程度的下旋都可以用相似的动作拉好,这就是速度抵消旋转,但这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太难了。所以光想大动作发大力是不现实的,而且太发力虽然能勉强能拉起来,却是在动作不合理的情况下用绝对的球速来抵消来球的旋转,对改善技术是没有任何帮助的,反而会使疲劳和受伤的机会大大增加,这样的话重复的次数只能更少,而没有大量的重复是不可能提高的。有空不防看着这个文章照着上面的练习一下噢,祝球技腾飞!!!!!!!!!!!!!!!!!
作者: kimchi 时间: 2006-1-23 15:13
以下是引用gong_chen在2006-1-23 11:27:00的发言:
有DV辅助分析是一个比较不错的条件啊,楼主继续努力啊。
对付下旋球,一般主张先拉稳高吊弧圈,然后再逐步学习前冲弧圈。所以我推荐楼上先不要改变击球点,而是先注意引拍稍低一些,调高向上发力的比例,加大摩擦的力度。
换一句话说,先尽量让球转,而不要盲目追求低平的前冲效果。
知道了,谢谢!高吊的成功率要高一些,不过我看了,多球速度快点的时候,能在移动中引好拍、找对落点是关键哪,总之问题多多,看来还是缺练!象我这样一两周一次多球肯定不够的,不过比较没有多球机会的球友来说已经够幸运了,慢慢来吧~
作者: kimchi 时间: 2006-1-23 15:15
以下是引用风刀霜剑在2006-1-23 13:05:00的发言:
请问楼主用的什么品牌、型号的DV拍的?拍的效果如何?
我的是sony的HC90E,这款弱光下的表现还可以,总之看看自己的动作是足够的了,3 million像素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23 15:21:20编辑过]
作者: kimchi 时间: 2006-1-23 15:20
以下是引用真我风采在2006-1-23 13:12:00的发言:
球拍触球时的相对速度是其中影响最大的因素,这个速度高,拉出的球才有可能又暴又转,想要这个相对速度大,就得和击球点充分拉开距离,充分引拍,并保证击球点在身前和体侧一段距离,这样才能有充分的加速空间,于是很多人就用较大的动作来拉球,但这里面有个问题,由于球是运动着的并向着球拍撞来的,你拍离球越远、挥拍越快,击球点离身体越远,那么就越不容易把握和调整击球点的准确位置和击球一瞬间的磨擦的准确比例。如果功夫没到非要做这一步就会失误大增,就算击到球也只能有少部分各方面都蒙对了的球才能拉出较好的效果。过去的小臂发力就是体现了这些因素,而这些年,乒乓球在发展,人们对乒乓球的理解也越来越深,即使小球时代后期,也开始强调拉球以大臂为主,全身和小臂辅助发力的发展趋势,但是这一切都得根据自身的水平,有些速度快的球就算国手也不能用大动作去打,而纯业余的好多都是眼高手低,急于求成,却不知道自己其实很多方面还是非常之初级,打了一辈子球,却连最基本的技术动作和击球点都做不好的比比皆是,从动作上哪怕只接受过一般教练指导的半年的小孩,一看他们的动作和击球点就是正规,而纯业余的绝大部分看起来就是远远不如,因此,纯业余的必须考虑自身水平,从最容易的动作入手,一点点加以改进。
所以水平不到的话只能采用小引拍距离、低挥拍速度、击球点适当靠近身体来保证稳定性的控制力。这样的球当然不会质量太高,但一般人也只能这样一步步开始,慢慢来练。但是如果这一步能练好,击球时相对速度足够快,并能把握好准确的击球位置,即使磨擦的厚度稍偏差,、对于不同旋转程度的下旋都可以用相似的动作拉好,这就是速度抵消旋转,但这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太难了。所以光想大动作发大力是不现实的,而且太发力虽然能勉强能拉起来,却是在动作不合理的情况下用绝对的球速来抵消来球的旋转,对改善技术是没有任何帮助的,反而会使疲劳和受伤的机会大大增加,这样的话重复的次数只能更少,而没有大量的重复是不可能提高的。有空不防看着这个文章照着上面的练习一下噢,祝球技腾飞!!!!!!!!!!!!!!!!!
谢谢,不错的,有启发的,高手也说过的,动作彻底纠正也需要一个过程的,不过对于一个业余选手来说,如果用不太正规的动作拉的很熟练,也已经很不错了,慢慢来吧,边熟练边纠正。。。。
作者: 真我风采 时间: 2006-1-25 13:52
好的祝你进步吧
作者: 真我风采 时间: 2006-1-25 13:52
好的祝你进步吧
作者: lijun0509 时间: 2010-3-31 20:57
强烈支持楼主观点,送鲜花一朵鼓励!
欢迎光临 精英乒乓网-买正品,到精英。买蝴蝶,到精英。 (https://bbs.cnpingpang.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