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余打直拍单面长胶,虽然不能制造旋转,但恰似太极拳一样,借旋打旋,借力打力,对手感要求很高,也能打出很高的水平。在同级别的业余比赛中,因为大多数选手对长胶都不熟悉,所以往往能占据上风,中山精英中S组以上,传说中的那几名高手:天胶、倒板鱼,都是长胶高手,都曾入过中山日报杯业余组三甲之列。
改打左手直拍长胶后,去球馆打了几次,跟对手切搓的过程中,对长胶特有的两大技术“磕”和“拱”有了初步的认识,“磕”跟反胶的“切”差不多,但是用来对付对手拉过来的上旋球,俺感觉,用磕的技术,首先要判断对手拉过来球的落点,把手臂伸入台内,在球的上升期第一时间切球,体会一种“收力”的感觉,然后再用手腕下切,光用长胶颗粒的倒伏性能,把上旋球切成下旋球回过去,越近网越好,能够二跳不出台更好,对手拉不了第二板球,只能回搓,这样就是一个成功的“磕”。说容易打起来难,开始“磕”几个球,不是出台就是飞高,根本“磕”不近网,自然成叉烧被对手一板拍死。后来有意识地宁可下网也不冒高,这样才勉强“磕”了几个似模似样的球。看来,打长胶容易,但做高手很难,需要很好的手感。
然后又尝试“拱”,“拱”球是长胶技术的特色,也是长胶最重要的进攻手段,开始时,还以为拱是侧推,老是想从旁边摩擦球,但打多了一阵,才感觉到,长胶根本不需要有意“摩擦”球,也打不了主动的旋转,在打球的同时,长胶颗粒本身就是“太极拳”,能被动制造旋转,明白这个道理后,就不再“侧推”球了,而是象搓球一样,但是碰球的瞬间多用底板的力量,发现一个现象,用力向前下“铲”球,球呈倒香蕉形弧线飞过网,好象要飞出台,却往往能在边线碰台,给对手一种球“发飘”的感觉,同时,因为长胶的原因,对手搓过来的下旋球变成了上旋球,但对手往往迷惑于“拱”球板型象“搓”球,弄不清旋转和落点,莫名其妙就失误了。
初练直拍单面长胶打法,感觉还是很有特色,单面长胶打法应该是直拍的专利,因为只有直拍灵活的手指力量,才能把长胶“磕”、“拱”的技术充分发挥出来,而横拍就缺少这种手指的灵动。同时,对长胶“磕”、“拱”技术有了自己的感觉,体会是一定要把长胶力区分为“胶皮力”和“底板力”,“磕”时尽量利用“胶皮力”少用或不用“底板力”,“磕”球才有质量,而“拱”相反,尽量利用“底板力”少用或不用“胶皮力”,“拱”球才有质量。
对长胶有了认识,就跟一个横板拉球的小伙打了两盘球,小伙反手拨球挺稳,但明显不适应长胶,比赛时不是下网就是出届,高球也拍失误,竟然让俺3:0赢了一盘,第二盘他就有点适应了,主力进攻,结果俺2:3输了一盘,两盘下来,局数还是5:3赢下,这是对手不让分的情况下俺改打左手直拍长胶打法后赢的第一场球,还是挺有意思的,值得庆贺,呵呵。
直拍长胶打法,就是乒乓球中的“太极拳”,长胶象招式,每个人都可以学,但“胶皮力”和“底板力”就是“太极内劲”,需要长年的练习和深厚的功底,看来长胶高手,打起球来轻松,但练习的过程,也跟弧圈、快攻、削球等多种打法一样,都需要汗如雨下,一步一脚印呀。
这才是真正的体会啊
欢迎光临 精英乒乓网-买正品,到精英。买蝴蝶,到精英。 (https://bbs.cnpingpang.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