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自己对胶水了解不多,如果不是换套胶,基本上是粘上了就懒得取下来。感觉刷胶、等待、再粘上,是一大堆工序,太麻烦,有时准备的时间比打球的时间还长,也就没有了意思。最主要的还是水平所限,未尝到传说中灌胶后的爽爽的感觉。自己目前手上拥有的胶水,是小半瓶朋友送的729。所以在申请力度胶水试打时,也就是凑凑热闹。感谢精英和北京胜际联合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胜联科技”)的信任,为完成这篇作业,想了很长时间,但对于胶水感觉能写的东西不多,那就按自己的思路凑上些文字!
关于胶水:
在论坛得到过不少底板和套胶试打的机会,每次刷胶时,都是根据自己的感觉,把底板和胶水大致刷匀即可。正好上一期的《乒乓》(2012年第5期,总第17期)有篇胶水扫盲帖,算是知道了刷胶的正确方法。
前段时间又在论坛看了体博会期间精英王总采访胜联科技刘总的视频(http://www.pingpang.info/bbs/viewthread.php?tid=412133&skin=0),视频约22分钟,通过这个视频,了解到力度名字的由来,是力量和速度的简称;知道了力度是侧重于业余球友,让业余球友更好地享受打球带来的快乐;搞懂了刷胶和打球的关系,所谓的刷几次胶,并不是一个定量的,需结合实际情况,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关于力度
1、外观
上个月13号收到的胶水,包装应该是费了一番劲,烟盒加满满的胶带,严实得密不透风,胶水安全送到我们的手中,胜联科技的贴心服务也一并收到。
力度Ⅱ号胶水瓶为红色,瓶身大大的“力度”、“LIDU”字样是品牌的名称,也是胶水性能的宣告;“高弹型”三字是对这款胶水的补充说明;瓶身下侧的小字是对胶水的全方位介绍,客服电话可以让你随时骚扰!
瓶身两侧一大一小两个凹槽,带磨砂,手拿着方便,细心的设计。
由上向下看,瓶盖上仍然有“力度”。拧开,取出刷子,刷子还有“力度”,名副其实,这刷子拿在手上有厚重感。胶水红色中泛着乳白色,晶莹,无杂质。
2、味道
胶水(包括无机胶水)对身体都是有害的,只是是否属于可接受范围。正如刘总所说,从制作工艺上讲,可以把胶水的刺激味道全部消除。但如果真那样的话,人们就容易无意识中吸入过多有害气体,反而对身体不利。力度的味道相对自己手中的胶水要小,略刺鼻,香味较浓。刷上胶后,再闻底板,就只剩淡淡的清香了。
3、灌胶
相对于自己来说,更确切的应该是刷胶,对于灌胶还没概念。为了测试胶水的膨胀性能,第二天中午牺牲了部分午睡时间,把以前从CQ2上撕下来放了很久,卷曲得不行的银河太阳和KTL黑金刚拿出先刷刷,刷了两遍,15分钟后,套胶被摆平了。
周日下午,再把两套器材(另一套为金亚劲功王底板,狂3和银河金星)拿出来,撕开,胶皮都卷了起来,两个底板刷一遍,四张套胶均刷3遍,之后放于阳台。由于北方干燥,加上太阳比较大,20分钟后基本干完,套胶都由卷曲变为展平;但一直没有出现其他球友帖子中的向另一个方向弯曲,不知是胶水用得不够还是套胶性能老化,不解中(高手可以帮忙分析下,先谢)!
4、试打
器材被武装好之后,就迫不及待想体验效果。好不容易等到周一晚上的业余联赛最后一场,由于对手水平比我们队还差,所以轻取,也赢了业余联赛的唯一一场。本想再练会球,但又急着赶晚上的火车,所以没打爽,力度的体验也就放下了。
出差就是一周,不过出差中把本文的图片提前做好,也算省了点事。周末回来,手痒痒的,约球友不成,和老婆到单位练了一个多小时算是细细体验了力度的效果。上周日下午,约球友打了一下午,算是对力度有了深切的感受:
(1)通透性不错,手感上佳,防守过去的球落点心里有数。
(2)力量和速度,较以前有较大提高,符合“力度”的初衷。
(3)弹性更大,发球抢攻一板感觉很爽。
5、粘性
较自己手上的胶水要小,便于经常撕下胶皮。
6、小结
力度Ⅱ胶水比较适合我这种懒人,即便十天半个月不灌胶,性能对我来说也已经够用了。我想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也有可能陷入灌胶的“深渊”,更爽地体验乒乓球带来的快乐。胶水虽小,但不可小瞧,球场对垒时,水平相当时,也许它将决定比赛的胜负。其实胜负是次要的,主要是打出自己想要的感觉。在这方面,胜联科技充分分析了业余球友的需求,研究出了力度胶水,目前已是第二代,力度更懂胶水、更懂乒乓球的奥妙,更懂业余球友需要!
写在后面:
再次感谢精英和胜联科技,由于水平所限,只简单写出了自己的感受,有不对地方,欢迎大家指正!
欢迎光临 精英乒乓网-买正品,到精英。买蝴蝶,到精英。 (https://bbs.cnpingpang.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