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乒乓网-买正品,到精英。买蝴蝶,到精英。
标题: [原创](讨论者欢迎,捣乱者莫入)菜鸟也谈如何拉出下旋球---读《下旋弧圈的原理》有感 [打印本页]
作者: kaishui 时间: 2012-7-28 12:57
标题: [原创](讨论者欢迎,捣乱者莫入)菜鸟也谈如何拉出下旋球---读《下旋弧圈的原理》有感
最近看了一个帖子叫《下旋弧圈的原理 》,对里面提到的观点抱怀疑态度。在本人读大学的时候曾经亲自体验过朋友拉出的下旋球,但是由于本人实力有限,目前还做不到。 那个朋友是驻济高校的乒乓球比赛第一,用的是横板纯AC配两面狂三。他基本功相当扎实,每个假期都跟专业队的朋友练个把月。我陪他练球的时候亲自体验过他拉出的下旋球,那是相当难接。但是我觉得用“兜”出下旋球来形容更形象。 本人的观点:1.拉出下旋球的外部原因是空气的阻力。2.拉出下旋的自身条件是能在“中台至远台”拉出“非常”强烈的高调侧上旋、弧线要低、速度也不能太慢,类似波尔的低弧线的高调弧圈球。这样虽然在出手的时候确实是侧上旋,但是由于旋转特别强,在空气阻力的强烈作用下落到对方台面上时就变成了侧下旋。这点类似于“子弹”出镗后受空气阻力产生的旋转。这样一来,近台拉出的是侧上旋落台仍是侧上旋,但是退到中远台同样的动作拉出的球落台就会变成侧下旋。 菜鸟纸上谈兵,欢迎大家讨论。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7-28 17:54:21编辑过]
作者: 真锅练铁 时间: 2012-7-28 13:40
说实话,对楼主的观点实在不敢恭维!
作者: nblg0823 时间: 2012-7-28 13:42
我看这是不可能的,纯属扯淡,不要以为碰你板上下网的就是下旋球了,侧旋球,你以防上旋球的板形照样会下网的了。至于你说的中远台“兜”,我碰到过一专业的,那倒是有下旋的成分,但那不能说是拉过来的,是接触了球的下面的了,和空气阴力无关,至于你说的子弹出去旋转,那也和空气阴力无关,那是镗线的作用。至于侧宁球,倒是能宁出下旋球了。但这也和空气阴力无关了。
作者: 雨化田 时间: 2012-7-28 13:4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ax88 时间: 2012-7-28 13:59
很有技术含量的帖子,必须顶!
作者: 风与筝的缠绵 时间: 2012-7-28 14:12
如果能再分析得深入一些,就更好了!
作者: kaishui 时间: 2012-7-28 14:22
请问3楼,我在挡他拉的球的时候,平挡下网但是用推下旋的手法就刚刚好,这是为什么?当然你可以说无图无真相。但是我要说的是他拉出的球明显是螺旋形的弧线而不是通常的拱形。当然也你可以说我是胡说八道,说我眼瞎。不过欢迎参与讨论。
作者: kaishui 时间: 2012-7-28 14:29
回复2楼,希望不要用这些没营养的回复。你哪里不敢恭维?希望能听到你自己的观点,谢谢。
作者: 真锅练铁 时间: 2012-7-28 14:34
以下是引用kaishui在2012-7-28 14:29:00的发言:
回复2楼,希望不要用这些没营养的回复。你哪里不敢恭维?希望能听到你自己的观点,谢谢。
说实话,一个菜鸟的大大地干活,哈哈。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7-28 15:54:43编辑过]
作者: kaishui 时间: 2012-7-28 17:48
我是菜鸟怎么了,你也不是什么好鸟,就知道胡说八道。什么素质!
作者: cocoan 时间: 2012-7-28 17:48
纯文字很深奥,看不懂,没法发表看法[em1004]
作者: 真锅练铁 时间: 2012-7-28 18:22
以下是引用kaishui在2012-7-28 17:48:00的发言:
我是菜鸟怎么了,你也不是什么好鸟,就知道胡说八道。什么素质!
说实话,对楼主的观点实在不敢恭维!
作者: ppyeah 时间: 2012-7-28 19:18
引拍是不是比较高?拉球后是不是惯性往左下侧(右持拍)?
作者: 天下纵横 时间: 2012-7-28 20:08
看帖是学习,回帖是美德,好贴就要顶!
作者: niudao 时间: 2012-7-28 20:44
应该就是侧旋吧
作者: 乒乓迷途 时间: 2012-7-28 21:27
以右手持拍为例,当对方拉过来的是强烈侧上或者是强烈上旋转时,自己想象自己拉球的引拍动作,蹬转提,对方的球速非常快,当自己刚要转腰时,球已经到自己的球拍附近了,于是下意识下,球拍早早的碰到了球,大家想一下这个触球点,是不是在球的侧下?而这个接触点是,人体是在转腰,那么会带动大臂往外展,对方是侧上,或纯上旋,在你近手点,大臂外展下,相当于你顶住了对方的球,又顺着对方的转加了转,然后球回过去。如果对方是侧上,那么顺着转回过去就是侧下了。球好象就是兜过去一样,然后在球回过去的同时,你的拉球动作也完整完成了。
这个瞬间过程实际就是顶住了对方的球,顺着转回过去, 其实也没加上转,让对手的侧上的转 外转了一下,回过去,就是侧下。
小弟不才,个人只是这么理解的,希望批评指正。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7-28 21:36:41编辑过]
作者: godzc 时间: 2012-7-29 00:49
楼主能把原理说说吗。我认为如果是拉弧圈,不可能会拉出下旋,如果是大家解释的可能产生下旋效果的动作,就不是拉弧圈。
作者: ok了 时间: 2012-7-29 00:57
但是退到中远台同样的动作拉出的球落台就会变成侧下旋?呵呵,是地球人做不到
作者: zjf11567 时间: 2012-7-29 01:04
拉球的侧下部
作者: zjf11567 时间: 2012-7-29 01:04
我们这经常这样拉
作者: godzc 时间: 2012-7-29 01:18
拉球侧下部只是触球部位,你的动作方向呢?往前上或者往上,那你触球什么位置都是上旋,只是转速问题。如果动作方向向前就是击打,如果向下就是磕和切的动作,那就都不是拉弧圈。
作者: 真锅练铁 时间: 2012-7-29 01:22
以下是引用乒乓迷途在2012-7-28 21:27:00的发言:
以右手持拍为例,当对方拉过来的是强烈侧上或者是强烈上旋转时,自己想象自己拉球的引拍动作,蹬转提,对方的球速非常快,当自己刚要转腰时,球已经到自己的球拍附近了,于是下意识下,球拍早早的碰到了球,大家想一下这个触球点,是不是在球的侧下?而这个接触点是,人体是在转腰,那么会带动大臂往外展,对方是侧上,或纯上旋,在你近手点,大臂外展下,相当于你顶住了对方的球,又顺着对方的转加了转,然后球回过去。如果对方是侧上,那么顺着转回过去就是侧下了。球好象就是兜过去一样,然后在球回过去的同时,你的拉球动作也完整完成了。
这个瞬间过程实际就是顶住了对方的球,顺着转回过去, 其实也没加上转,让对手的侧上的转 外转了一下,回过去,就是侧下。
小弟不才,个人只是这么理解的,希望批评指正。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7-28 21:36:41编辑过]
楼上是说到正点上了。大赞一个。
在乒乓球中,当人们说来球是上旋或下旋,通常是对接球者而言的。上旋球,对接球者而言(或从接球者的角度来看),其自身的旋转是向下的。而,下旋球,从接球者的角度来看,其自身的旋转是向上的。
通常,纯弧圈球的产生,是通过那位拉球的球手,用其球拍面从球面的前中上部向其施加摩擦击打力而导致的。而侧弧圈球的产生,则是通过那位拉球的球手,用其拍面从球面的侧中前上部向施加摩擦击打力而导致的。不管是纯弧圈球或是侧弧圈球,在其飞至到对方球台弹起后,从接球者的角度来看,球的自身的旋转是向下或向侧下方进行的。这个弧圈来球,在弹起后,虽其自身是向下或向侧下旋转的,但对于接球者来说,他/她得用以下的方式来处理,才可行得通。如暂且不谈以削球的方式处理来球的话,以反胶的打法对付弧圈来球的方式通常是:(1)围挡;(2)快带;(3) 对拉。
在以上这3种方式中,先来谈谈对拉。在对拉时,接球者的板面对飞来的弧圈球表面所施加的向前上方的摩擦击打力一定是已经足够大了(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把球对拉起来),从而在接触来球的表面时,完全地扭转了来球的自身原有的向下旋转,使拉回的球的自身只带着接球者在其上面所施加的向上旋转。这样对拉回去的弧圈球,其自身无疑地是属上旋性的。而,在以围挡或快带方式处理弧圈来球时,如果接球者的板面对来球的表面所施加向前上方的摩擦击打力不够大,而不足以扭转来球的原自身的向下旋转,那么,以这样的方式处理回去的球,对于那位当初拉弧圈球过来的球手来说,是属下旋性的,因为这样围挡或快带的回球,在他/她看来,其自身的旋转是向上的。反之,如接球者的板面对弧圈来球的表面所施加向前上的摩擦击打力足够大,足以扭转来球的原自身向下的旋转,那么,以这样的方式处理回去的球,和对拉时的情形相似,是属上旋性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7-29 3:19:13编辑过]
作者: yuminggj 时间: 2012-7-29 08:10
以前国家队专门研究过正手拉侧下旋,把这个当成一个新技术进行突破,从国家队几个试练队员的情况看,正手侧下旋弧圈动作比较大,不易于衔接,而且球速比前冲弧圈慢很多,一旦适应,非常容易被反拉,所以就放弃了这项技术的钻研。反手,尤其是直板横打可以拉出侧下旋,运用最娴熟的就是马琳,在2004年世界杯时用反面拉侧下,外国运动员一挡就下网。但是后来他的技术被研究明白了,他反手一拉这种速度慢点的下旋球,对手就侧身反拉,这也是马琳2004奥运会输给老瓦的一个方面,绝招被人破了。。。
作者: 学三 时间: 2012-7-29 09:55
其实我觉得主要是退台后,由于引拍空间大,击球点比较自由,高手常常会用上旋的手法摩擦球的右侧底部,注意这时拍面朝上,几乎与地面成30度角,拍子有左向右上方发力,就可以拉出强烈的侧下,这时球体本身就是下旋旋转,而非楼主说的碰台后由上旋变成下旋,不知道我说的和楼主看的情况是否一致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7-29 9:56:40编辑过]
作者: nngx 时间: 2012-7-29 15:23
双方队员都有道理,的确也是有这个情况的
作者: refealance 时间: 2012-7-29 15:52
这个确实不好理解。至于拧出下旋,这个我到感觉很正常。拉出下旋球,我还是觉得可能是假动作的成分居多吧
作者: 头骷髅缺有洞 时间: 2012-7-29 16:40
其实就是接触球的侧下部兜过去,和空气阻力什么的扯不上边。
作者: 学三 时间: 2012-7-29 17:38
强烈支持27楼观点,送鲜花一朵鼓励!正解
作者: Fir2355 时间: 2012-8-21 11:48
z
作者: babybanks 时间: 2012-8-21 12:15
有两个字来形容这个,民科
作者: 天际 时间: 2012-8-21 12:35
有谁能发出完全“不转球”?转不转只是相对的,拉下旋也一样,一般是手腕球拍内扣拉球侧下部,大动作和一般拉球“类似”所以不是上旋球效果,相对成为“下旋球”了,还有的球落台不太起跳类似打滑。
作者: camice 时间: 2012-8-21 15:56
不会是因为旋转太强,造成球打拍下网,然后楼主以为下网的球自然是下旋吧。
作者: gooceo 时间: 2012-8-21 20:10
其实直拍比较能打出来吧,我见到一个,在远台时,平行站立,球过来时,拍子是斜上70度,球接触拍子瞬间把拍子立起来,有一定借力的感觉,但却实实在在的“提拉”回去的,但因为球接触拍子的角度问题,所以回去的球旋转有些类似于削回去的感觉,但速度却是拉球的速度…………大概是这样了,不知道说的是不是和楼主说的一样。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8-21 20:11:02编辑过]
作者: zwg12666666 时间: 2012-8-22 12:43
4楼是退役一级运动员说有应该就有了,23楼典故都出来了,更厉害
作者: xl971205 时间: 2012-8-22 13:31
既然是拉球【弧圈】就不会是下旋
出下旋那就不是拉弧圈,假动作而已
作者: 低密度健康 时间: 2012-8-22 14:34
以下是引用乒乓迷途在2012-7-28 21:27:00的发言:
以右手持拍为例,当对方拉过来的是强烈侧上或者是强烈上旋转时,自己想象自己拉球的引拍动作,蹬转提,对方的球速非常快,当自己刚要转腰时,球已经到自己的球拍附近了,于是下意识下,球拍早早的碰到了球,大家想一下这个触球点,是不是在球的侧下?而这个接触点是,人体是在转腰,那么会带动大臂往外展,对方是侧上,或纯上旋,在你近手点,大臂外展下,相当于你顶住了对方的球,又顺着对方的转加了转,然后球回过去。如果对方是侧上,那么顺着转回过去就是侧下了。球好象就是兜过去一样,然后在球回过去的同时,你的拉球动作也完整完成了。
这个瞬间过程实际就是顶住了对方的球,顺着转回过去, 其实也没加上转,让对手的侧上的转 外转了一下,回过去,就是侧下。
小弟不才,个人只是这么理解的,希望批评指正。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7-28 21:36:41编辑过]
这位仁兄说的比较明白了。说的再明白一点,一方暴冲,一方退台后,板面大致向上在来球下降中后期顺势兜一下,这其实接近削球了。只是楼主的朋友用了一个类似拉球的延伸动作,但他一定是摩擦球的侧下部,并且在身体的右侧部干的,且手腕内扣板头朝左。干完之后,在顺势做一个随动拉球的动作。楼主被假象所蒙蔽,做出的推理有误。我再补充一句,楼主的朋友要么装傻,要么就是在耍你。他自己不跟你解释,搞得你瞎琢磨,实在不够朋友。总之,下旋球是搓,切,劈,削出来的,如果他用拉球的动作搞出来的,那一定是后续假动作,这和发球高手们的假动作迷惑对手类似。我也是菜鸟,一点拙见欢迎讨论。
作者: 庄周迷蝶 时间: 2012-8-22 20:20
按击球原理来说,绝对不可能拉出下旋球。凡是拉球,必是强弱不等的上旋球。
欢迎光临 精英乒乓网-买正品,到精英。买蝴蝶,到精英。 (https://bbs.cnpingpang.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