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乒乓网-买正品,到精英。买蝴蝶,到精英。

标题: (转贴)突破正手攻球的基本动作的三大关卡 [打印本页]

作者: jesting    时间: 2006-4-21 08:25
标题: (转贴)突破正手攻球的基本动作的三大关卡

球友们理解理论之后,真正需要的,其实是学习“最直接、有效的练习的方法”。这个方法必须是简单明了,还要有层次的划分,让球友只要照着方法循序练习,就能按部就班一次就练对。

  这半年来我从指导球友们的经验得知,就算我站在他们面前不断地讲解、示范,效果仍然有限。事实上我已经试过了非常多的方法,一直在实验、苦思,想找出答案。就像科学家一样,实验再实验。这也是我为何看到網友云中客先生的文章后,会有这么多的感触。(有興趣我可以轉貼)

  到了今天,我已经很有把握,在一两小时内,就能引导球友做出正确的近台正手攻球的基本动作——程度再差、动作再怪,也难不倒我了!呵呵……接下来我会把几个练习的方法跟大家分享。

  职业球友的练习,是从脚、腰开始才是手,而业余的,却行不通。试了很多次,难度太高,学习时间较长。我最后实验出的方法,会是从手开始,再来是腰,最后才是脚.

先让我来整理整理近台技术、正手攻球的基本动作的三大关卡。


  正手攻球第一关——借力击球  说真的,这真的是正手攻球的精随所在。学会借力击球之后,正手攻球就已经学会了百分之八十。不会借力击球,谈再多“以腰带手、小臂不要主动发力、重心转移”……都是白谈。而真正体会到借力击球之后,小臂动作就会很自然地温和起来,腕部也会自然相对固定,拍子跟球的撞击就会打透,声音就清响,不再会胡乱磨擦。再快的来球,都能轻易“快速截击”。学会借力击球,自然也就懂得控制最佳击球点。这些都对了,你就再也不会把手后拉去引拍,也不会总是要等球出台才能击球……这就是为何我说,借力击球,是通过正手攻球技术的第一关了。这是多么重要啊!

  正手攻球第二关——以腰带手  小臂动作正确了,不乱发力了,腕部、大臂都固定住了,再谈以腰带手,就变得非常轻松容易。这是第二个关卡。运用转腰击球的真正涵义,就是不让你乱发大臂力量。转腰速度快,柔和稳定,可达到以柔克刚的效果,也可以以快制快。就如网友所言,以腰带手来“截击”弧圈球。呵呵,这是轻松无比的事情。各位可能没想到,克制弧圈球的技术之一,“快带弧圈球”,就是近台正手攻球的变化型。七早八早就解放大臂?解放腕部?那肯定是大绕远路,事倍功半。打起球来,累啊!

  正手攻球第三关——重心转移  学会借力击球,以腰带手……正手攻球的基本要义,就剩下重心转移这回事了。这关就简单多了。重心转移就是讲腿的动作。除了腿腰发力的配合,正手攻球也要借助重心转移的方式来控制击球方向。转腰带手之余,让身体还有往击球方向前迎的力量。

对以上要义都能体会之后,接下来我会引导大家,如何实践。请大家先放空自己,跟着我的方法练习看看,只要几小时的时间,保证会让您有所收获。


  借力击球练习  许多文章都提到,正手攻球必须借力使力,利用反弹力量来击球。怎样才算是借力呢?听起来容易,但是一上台,身体不听使唤,手臂太早发力,或者,击球点太晚。明明是台内的球,却等它弹出台外才去击球。知道要去借力,身体就是不能配合。我示范给很多朋友看,他们就是看了一百遍也做不出来。原来关键不是他们不知道要去借力,而是不知道怎样才能借力击球。想借而借不到。后来我想出一个办法,来让球友们轻易就能体会借力击球的要领。  1. 预备姿势:身体靠近桌台边缘。越靠近越好。就算贴着桌边 也没关系。勇敢靠近桌台!  2. 身体稍微前倾,肚子内收(是彎腰哦 可不是叫你駝著背),两脚与肩同宽,两脚站立要左脚稍前、右脚稍后。  3. 把手伸入台内,小臂与大臂夹角约110度,控制拍子的高度 越低越好, 比网子低更好。拍面竖起垂直于地面(小臂一定要伸入台内)。  4. 请朋友在桌子对面发球,过来你的正手位置。球速不能太慢,球带点上旋即可,不要发下旋球(麻烦找发球利害一点的,球的落点、速度要够稳定)。  5. 把拍子当作是一面墙,让球来碰拍子,不可用手臂出去击球,让球自己反弹。  6. 不可以提高拍子高度来碰球,请把拍子逼近球的落球点,来 碰球。如果碰不過網代表拍子離擊球點太遠 請往前站些 (不是把手伸長! )   7. 注意一定要用碰的!否则此练习就宣告失败。  8. 只要拍子足够接近球的落球点,你可以发现,只用碰的球就能轻易过网,而且球带有弧线。请重复以上动作,直到每一颗球都能顺利碰过网。不要求碰进台,只要过网即可。熟练之后,可以控制拍型前倾角度来使拍子可以把球碰进。——不要偷偷退台喔! 请贴近桌台,勇敢地往前站!  呵呵,过关了吗?恭喜您。那要开始练习收小臂了吗?不……请把整只手臂固定好,别动!还没轮到它呢。  以腰帶手练习 9. 延续以上碰球的要领。请把整只手臂固定好。当然,手腕肯定是不能乱动的!简而言之,先把整只手“残废”掉。  10. 光是碰球没力道?来点儿劲吧。且慢!怕您手臂乱动,破了功。请用左手抓住右手大臂!没办法,我信不过您,哈哈,买个保险。  11. 手臂都抓住了,怎么动啊?嘿嘿,别忘了,您还有腰啊!就用腰的转动来让拍子前后移动碰球!一开始慢一点,慢慢来,温和一点。  12. 大臂被抓紧,如果乱动,你的左手马上会知道,请立即处罚右手!捏它一把,警告它不要乱动。如果您控制得好,用腰转动控制拍子前后运动,就能轻易把球碰过网,而且腰转的速度,就能控制球速。呵呵,这就是以腰带手,借力击球了。  12. 耶……不知不觉,您已经连过两关了!继续练!把转腰的节奏感觉出来(左手继续抓住右手大臂,球还是用碰的)。  13. 以上动作都顺畅了,您可以慢慢地挥动小臂来控球。慢慢挥喔!不要搞什么收缩加速,因为光借力击球,以腰带手就很够了。您会发现:好象是腰在击球,而不是小臂。小臂作用,只是拿来微调用呢!   谁说要退台才能击球?您这不就做到了手在肘前,手在台内,手不后拉(大臂被抓住了,您还能后拉?那不是你骗我,就是你欺骗你自己了…),击球点也在台内,低的球也不需要摩擦過網.... 转腰引拍,以腰带手击球,以力借力……哇,全做到了!神奇吗?

重心交換练习

14. 先徒手练习重心交换的动作, 转腰 小臂 动作先省略. 15.上半身一样保持前倾 肚子内收 两脚站立与肩同宽. 16.利用两腿弯曲程度的不同, 把臀部右側移动到右脚跟的上方! 此时上半身姿势必须保持直立 否则会变成扭屁股. 有感觉右腿比较吃力 左腿比较虚浮吗? 呵呵 那就对了! 17.同样的, 把臀部左側移动到左脚跟的上方,你会感觉到 左腿吃力 右腿虚浮. 18.重复16 17 的动作 呵呵 这就是重心交换啦. 19.熟悉重心交换的动作之后, 把转腰动作配上去! 腰往右转的时候 又配上 重心右移的动作, (控制臀部位置就对了) , 腰转正的时候 就把重心往左移动.

熟练了 你就可以请人发球给你试试看了! 可别又忘了 以腰带手 借力击球 的要领喔! 错了 就请重头练起吧!


击球点练习

正手攻到了一个地步, 可以这样练习: 站位先靠近桌边, 跟对手来回对练(用腰打就够 小臂不必发力 球速中等) , 然后 每打几球 就退一步, 球速不变, 对手发力也保持不变. 退到中台之后 再往前进 . 这主要是让您练习控制击球点. 另外, 越是远台的正手攻, 有正确用腰带手的打法 比 拉大臂的方式 还要稳定 省力!


正確的正手攻

正手攻一定要先能做到完全 不带摩擦, 撞击声要透 ! 撞不出声音的正手攻 , 姿勢上铁定是出了问题.

如果您还是压抑不了拉大臂的方式打球, 腰没感觉, 小臂不出力就打不好, 每一球都得退台拉 不摩擦打不过网..... 呵呵 , 那就请您按着帖子的练习方法 试试看吧.

还得提醒一点, 正手攻球的基本动作 绝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养成, 每次都得练习. 如果上台对练 发现不对劲 就请重新练过. 不要急着找人比赛.

小弟我每次都会先找人对练 近台正手攻球基本动作, 顺手了来加摩擦 退台. 周遭碰到的 业余球友已经没几个人正手攻 比我标准, 但是 我仍坚持 每次都练. 毕竟我们是业余出身, 定型不容易, 就像是医院的患者.... 要定期服药复建的 呵呵.

所以不要一天两天 练顺了 , 就以为神功练成... 还远的呢.

想直接跳级 练拉球 弧圈 ? 算我求求你.... 转腰都不会, 再怎么练 也是旁门左道. 前冲不够冲, 加转不够转, 那还不如 打正手攻 以快制快 以快制转 呵呵...


為何要練正手攻球基本動作?

我的心得是,腰是乒乓技术中最重要的基础,任何想要增大击球质量的动作,如小臂、手腕,甚至是大臂加力,都应该建立在转腰发力的基础上。就如盖房子,腰就是地基,有了稳固的地基,才能再把墙壁、梁柱一一盖上去。

  为何大家这么强调从近台快攻来建立腰的基础? 我想原因就是,近台快攻基本动作的练习可以暂且把全身肌肉都放松,所以多余的动作(挥大臂、耸肩、抬肘、手后拉、挥拍过左耳、引拍太高、翻拍、乱使腕力、上半身晃动......等)都去除,只用转腰+重心转移的力量就能轻易把球打了过去,小臂只要微调,不需要发力。正确地练习近台快攻基本动作(在此强调“正确”两个字),可以让你养成转腰的习惯,多余的动作就会慢慢去除(无法短期去除),就如倒吃甘蔗般越来越甜美,动作越来越顺畅,发力也就会越来越合理,达到击球快速稳定、发力集中、快速还原、收放自如、四两拨千斤的境界。不过这是慢慢养成的,不是练了一天两天就能成事;要有恒心毅力。

  直接从拉球动作来感觉用腰是比较难的。因为拉球靠腿、腰、肩、大臂、小臂、腕、指力等发力传递,不像近台快攻基本动作那样单纯,很容易一个环节错误,就给练错,不小心就走回头路,或者误解,感觉错误。要理解腰的动作也比较辛苦,容易绕远路......毕竟许多业余球迷都打了好几年的球,要直接从拉球动作去改,真的很难很难。

[此贴子已经被风刀霜剑于2009-5-12 11:35:31编辑过]

作者: wg    时间: 2006-4-21 09:25
楼主:
       真是太精彩了,说理透沏,层次分明,方法也简便可行,今天就照此训练.巳收藏此帖,慢慢照图索驴.细嚼慢咽,谢谢!
作者: okwwyy    时间: 2006-4-21 10:00

仔细看了楼主转贴的大作,很有同感,非常感谢楼主能转贴这样的高质量的文章。原作者说的这些训练方法和道理也是我一直在做的,有些是我不久前才认识到的。作者的理论和方法抓住了正手攻球的几大关键之处,可以想象在作者亲手指导下的球友掌握正手技术是相当快的,我也见到过某些教练甚至第一次教一个没打过球的人,都能使之在第一堂课结束后正手攻球的感觉比好多人练一个月都好。楼主思路清楚、论述条理性强,对于广大业余爱好者的学习来说是很有效的。看得出,作者如果是个业余教练,应该是个很有经验,很有水平的教练了。 对作者的下面一段话,本人特别支持: “小弟我每次都会先找人对练 近台正手攻球基本动作, 顺手了来加摩擦 退台. 周遭碰到的 业余球友已经没几个人正手攻 比我标准, 但是 我仍坚持 每次都练. 毕竟我们是业余出身, 定型不容易, 就像是医院的患者.... 要定期服药复建的 呵呵. ” 太有道理了,好多业余的就是因为以为自己动作不错了,不定期重建,结果慢慢把动作打散了。越打越不象样。 此贴子不加精,实在不象话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4-21 10:04:03编辑过]

作者: 真我风采    时间: 2006-4-21 15:52
楼上版主说的好啊,好文章就是要鼓励的啊同意!!
作者: coolsnake    时间: 2006-4-21 20:44
治疗业余正手攻顽疾的灵丹妙药!

顶!!!!!
作者: wm2005001    时间: 2006-4-21 23:32
好啊!
作者: 织梦猫    时间: 2006-4-22 00:21
好帖啊
作者: kpyx    时间: 2006-4-22 00:41
ding
作者: hhiww2000    时间: 2006-4-22 14:04
我也有这样的毛病!!!详细看完后受益匪浅!!!谢谢分享!!!!!![em02][em02][em02][em01]
作者: 织梦猫    时间: 2006-4-22 19:24
好啊
作者: CHENGJ    时间: 2006-4-24 20:02
精耕细作,好贴,收藏永远。
作者: iceman    时间: 2006-4-25 10:30
好贴,顶起,让更多的人都看到
作者: 织梦猫    时间: 2006-4-25 19:27
同意
作者: walking    时间: 2006-4-26 16:22
好文!但有一事不明:
如果来球是下旋球,该怎样练正手攻呢?难道也不动小臂与手腕吗?
作者: 横打研究中    时间: 2006-4-26 18:03
好贴,学习ing。[em05][em05][em05]
作者: 织梦猫    时间: 2006-4-26 22:12
以下是引用walking在2006-4-26 16:22:00的发言: 好文!但有一事不明: 如果来球是下旋球,该怎样练正手攻呢?难道也不动小臂与手腕吗?
下旋需要拉
作者: 笑傲乒湖    时间: 2006-4-27 15:27
标题: 关于肘位置的问题
在练习正手攻时,我常有这样的现象,一个动作做完后还原时,肘的位置总是不能自如地回到初始位置,有点趋前,严重影响第二个动作。请问该如何解决?你的帖子帮了我的大忙了,谢谢哦!
作者: 织梦猫    时间: 2006-4-27 20:17
徒手
作者: 笑傲乒湖    时间: 2006-4-28 11:38
标题: 肘的问题
我正手攻球时,肘的动作是没有前后拉肘现象,但一个动作做完后,肘总还原不到位(有点靠前),严重影响第二个动作的完成,郁闷,请指教!
作者: 织梦猫    时间: 2006-4-28 20:11
练习徒手啊
作者: linky    时间: 2006-4-29 10:5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织梦猫    时间: 2006-4-29 21:02
很好啊
作者: ycdpq    时间: 2006-7-14 21:06
jing ha
作者: 水哥    时间: 2006-7-14 22:54
有道理,精辟,只是苦于没人陪我练呀
作者: 乒乓爱好着    时间: 2006-7-15 13:28
好啊,我支持
作者: 器材狂TW    时间: 2006-7-15 19:32
顶,好帖,俺的良药!!
作者: adzxj    时间: 2006-7-18 08:33
太精彩了!!我前几天法的求助的帖子,正是要改正这样的问题!!谢谢楼主!!收藏慢慢体会!
作者: ycdpq    时间: 2006-7-18 16:19
[em07]认真照此练了两次 大有收效 严重推荐
作者: up2008    时间: 2006-7-19 12:50
一看就知道是经过实践检验的,很具体.多谢!
作者: 大力球手    时间: 2006-7-19 15:18
感谢楼主
作者: pizitian    时间: 2007-4-13 21:47
学习精华
作者: liuyz    时间: 2007-4-14 15:15
内容很精彩!
作者: ch00202821    时间: 2007-4-15 00:27
这文章 我也看过  不过我好苯 学东西好慢    始终做不太到 尤其是打比分 全读忘记了
作者: wh0901    时间: 2007-4-17 21:19
说得太好了.学习中!
作者: doctor-yu    时间: 2007-4-19 16:35
好啊
我以前觉得自己的近台攻不错,自从打弧圈球后感觉就不会攻球了,现在又想从新练,但总觉得动作变形,这次真的是找到了练的好方法!
作者: 水哥    时间: 2007-4-19 21:54
高,实在是高,楼主真是高人
作者: qiahon004    时间: 2007-8-1 18:49
好文章,顶一下
作者: RareTerm    时间: 2007-8-1 21:51
反复看了几遍,收获很大
作者: 记忆王    时间: 2007-8-2 15:10
不错
作者: 老球迷    时间: 2007-8-6 10:28
我是一边看一边体会的,说的有道理!
作者: PPGuy    时间: 2007-8-7 22:04
好贴!

我觉得角掌的移动很重要,力量就可以从地上起来
作者: coolble    时间: 2007-8-8 13:45
打球打了这么多年都是瞎打,唉
作者: 一念之间    时间: 2007-8-17 11:13
好贴!
作者: jwh1208    时间: 2007-8-20 11:34
说来容易做来难,专业的这样做是不错的。
作者: chenyueming    时间: 2007-12-15 23:27
标题: 高!
我的启蒙教练球打得好,但没有你説得透彻!好啊!
作者: SEAN8    时间: 2007-12-16 11:42
好铁要顶
作者: insert2008    时间: 2007-12-16 18:53
收藏啦!这种好帖我怎么现在才看到呀????!!!!!
作者: sdwf2000    时间: 2007-12-17 14:50

仔细拜读了几遍,很有收获,不过提点自己的看法,请大家指教:

1、在借力击球环节中,手腕固定,球拍垂直,在落球点,去挡球,指的是不是直拍打法,因为感觉横拍好象有点别扭,不易做到;

2、在以腰带手中,我想步伐调整应该很重要,作者没有提及,否则根本做不到所述动作;一些浅见,请大家讨论讨论


作者: huahua5625    时间: 2007-12-18 15:05

写得太好了,打印出来随身带!


作者: 无天1220    时间: 2008-1-3 10:21
好贴值得一顶!
作者: 文曲星    时间: 2008-1-3 11:02
听君一席话,胜打一年球啊
作者: ZDS    时间: 2008-1-27 20:52
[em01]非常好[em01][em01]
作者: 善待知己    时间: 2008-2-10 11:34

不错,体会中


作者: 历下迷糊    时间: 2008-2-21 22:22

好帖


作者: mao2yong    时间: 2008-2-22 14:01

同感!不会近台攻球就开始拉球的业余球迷不是少数,这样的人真应该多看看此贴!

受益非浅!


作者: 求学似渴    时间: 2008-5-20 09:59

说得太好了,一语中的,道出了我的毛病,谢谢了!


作者: zqfquake    时间: 2008-5-20 14:49
lz真是有心人
作者: 超转    时间: 2008-5-21 14:48
能看出别人动作有毛病,知道毛病出在哪里是一个境界,能知道原因是一个境界;知道如何纠正才是指导业余选手提高的良师益友。很同意楼主的见解,对业务选手就要在现有的基础上去逐步接近规范动作,放弃重练只能使他们失去兴趣。
作者: bbi_wyf    时间: 2008-5-23 08:44
好贴!

作者: bbi_wyf    时间: 2008-5-23 08:47
标题: 好贴,精彩
好贴,精彩
作者: bbi_wyf    时间: 2008-5-23 08:49
好贴
作者: 自有沉浮    时间: 2008-5-26 09:58

作者: fwm311    时间: 2008-5-27 09:29
好帖顶!!!!!!
作者: 阳光杀手    时间: 2008-6-1 21:23

很好,受益匪浅。

 


作者: 第六感    时间: 2008-6-10 23:42
茅塞顿开
作者: 开弓箭    时间: 2008-6-12 11:09
这么好的帖子 一定要顶一顶
作者: office书僮    时间: 2008-6-17 09:14
讲的很好啊,基本功练好了,打球事半功倍啊
作者: qazplm    时间: 2008-6-21 20:30
好帖啊

作者: hpyvw1225    时间: 2008-6-22 15:44

受益匪浅

我的转腰动作练习了两年才真正体会出来,中间也找了不少教练,一怪自己不懂脑子,二怪教练只讲道理、指导无方。

 

 

好帖子!


作者: 瓶子鱼    时间: 2008-6-30 14:56

很有体会,我正手练了一个星期的标准攻球,碰到单位打比赛,呵呵,把一个坚持打了一年多的同事攻的很惨,主要就是腰腿的力量,不费力,球速还快,现在正在巩固中,呵呵呵,教练正在给我纠正反手,每天打1000多个。


作者: 金龟子    时间: 2008-7-9 16:41

楼主有才,看得过隐[em50]


作者: luzg    时间: 2008-8-6 22:49

好文章,不顶不行啊


作者: 军军乒乓    时间: 2008-8-7 11:43

仔细看过,很有帮助,谢谢


作者: 良良发    时间: 2008-8-7 13:54
治疗业余正手攻顽疾的灵丹妙药! 顶!!!!!

作者: henry_sr    时间: 2008-8-7 16:09
写得非常好,受益匪浅
作者: chenjian    时间: 2008-8-7 21:43

好啊

 


作者: xyj2915    时间: 2008-8-7 22:32
受教了,谢谢
作者: hpyvw1225    时间: 2008-8-10 14:38
道理基本明白,主要是没有合适的人员陪练
作者: xiachongz    时间: 2008-8-14 10:11
好文.多谢.
作者: eblanc    时间: 2008-8-19 09:28
学习了,强
作者: aidapingpang    时间: 2008-8-21 10:59
有创意
作者: ava_2008    时间: 2008-8-21 12:41
真的是太好了,学习学习
作者: 阳光杀手    时间: 2008-8-21 17:16

到底对不对,前臂不用发力?

 


作者: lei647414510    时间: 2008-12-1 22:53

收下了

 


作者: 亚伦aaron    时间: 2008-12-10 01:35
好贴得顶呀!!!
作者: 夜空繁星    时间: 2008-12-10 08:13
收藏了,一篇实用性很强的文章 支持
作者: zhongyun    时间: 2008-12-10 08:47
说的很有道理,由浅入深容易理解
作者: zxjel    时间: 2008-12-11 23:54

慢慢体会!


作者: zjp5700    时间: 2009-3-26 13:28
好文章,长了不少见识,谢谢楼主分享!
作者: a276307828    时间: 2009-3-27 11:30
谢谢分享,学习了!顶一个,
作者: txp1224    时间: 2009-5-12 13:17
楼主辛苦了,谢谢分享!
作者: 庖丁剔骨刀    时间: 2009-5-12 16:47
好文章,为了少走弯路,一定要认真学习,谢谢分享!
作者: txp1224    时间: 2009-5-27 11:11
有启发
作者: 本支百世    时间: 2009-5-28 23:03
好帖好帖!
作者: mrcqs    时间: 2009-5-29 09:50
好帖!顶!!!!!!!!!!!!!!!!!!
作者: 乒魔    时间: 2009-8-18 09:45
楼主概括得太精辟了,收藏了!
作者: 发不转下旋    时间: 2009-8-18 10:41
楼主说的太透彻了!给我们业余选手怎样加强基本功指出了一条明路,会使我们少走一大截弯路,后悔才见到这么好的帖子,如果早见到的话至少一年前就把基本功练得有模有样了,谢谢!好贴!!
作者: 哎呀..吓一跳    时间: 2009-9-20 00:10
好文章,长了不少见识,谢谢楼主分享!
作者: 哎呀..吓一跳    时间: 2009-9-20 00:26
好贴,受益匪浅。谢谢楼主分享!
作者: njzy    时间: 2009-9-27 13:02
看帖是学习,回帖是美德,好贴就要顶!




欢迎光临 精英乒乓网-买正品,到精英。买蝴蝶,到精英。 (https://bbs.cnpingpang.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