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里有关于这个问题谈论的帖子,看了很多人的回答其实我个人觉得这个问题很简单。主要是两个原因
第一,目前阶段业余里面真正的高手其实都是以前打过专业退下来的,年龄普片在45-55之间。在他们那个年代中国基本上都是直拍快攻的天下,郭跃华、江嘉良等大批世界冠军都是直握球拍,快攻结合弧圈球打法。别以为只有现在人追星,老一辈人同样追星。并且当时国人思想观念守旧,很多人不肯放弃落后打法接受更加先进的横拍技术。因此目前一大批民间高手都是直拍。
第二,在业余选手里横拍选手出成绩比直拍要慢很多。很多人琢磨不透其中的奥秘,按理说横拍比直拍更加有优势啊?并且从现在世界乒坛的格局也看的出来横拍选手更加有优势啊。其实很多打业余横拍比赛打不出来的关键原因并不是正反手单项技术有什么问题。打横拍必须过三道坎,其一正手位的高质量弧圈球,其二反手的防守和弧圈球技术。其三,这横拍最难解决也是最关键的一点就是正反手的转换衔接技术,说通俗点也就是什么时候用反手什么时候用正手,在正反转换进攻的时候不要出现漏洞,这个技术就好比武侠小说里里面的打通任督二脉,只有这点通了横拍才算真正的打好了。相对直拍来说就不存在这个问题,正手位弧圈,到了反手直接推挡,打疯了的时候全台正手。因此在业余比赛里一个直拍高手战术都是很坚定的,一手好的发球强攻再加有点质量的防守推挡就可以杀一片。但是横拍就不行那种没打通任督二脉的选手经常被人家打的找不到北,感觉正手不会用了,反手也不会用了。其实并不是单项的正反手技术问题,是因为经常被人家落点一控制就不知道用反手还是正手了等想好了最佳 击球时机早就消失了!别说业余就连专业里想完美解决这个问题都是很难的。你们看看希腊的格林卡,瑞典的佩尔森包括现在的奥恰。不要说人家正手很垃圾,其实人家单独把正手拿出来的话也不比中国队差,也许单板质量更高。但是在比赛里经常感觉正手好像不会。就是因为没解决好正反转换的衔接技术。再看看另外的欧洲顶尖高手,老瓦、波尔以及老萨就好很多,所以比赛成绩世界排名都好很多。目前世界上吧这点做的最好的就是马龙了。正反手的衔接技术几乎没漏洞,所以看他打比赛感觉相当的流畅并且打疯了的时候摧枯拉朽势不可挡。
因此从上面两点来说目前业余里直拍成绩要稍微好一些。不过这只是暂时的,关于第一点再过10年后那些老队员打不动了,新上了的级别上都是横拍了
至于第二点我就只打个比方吧。烧的一手好菜的厨子满世界都是,有男有女,但是你再看看全中国顶尖的烹饪大师有几个女的。
[em1002]
先攻下3再回头克服1和2吧
精辟
横拍无论正手还是反手,脚步和腰的力量是核心的核心,即便是近台,也要充分的转腰,尤其是正手,没有腰的话,基本上你没的打,只能是胡轮了,顶多能做到个有那么点架势,但打球几乎没有质量,呵呵。反手业务里能将快拨(借力打对方弧圈)和弹击(近台小高球)练好,基本上就可以了。
楼主说的对啊!
但是反手的杀伤力较弱,永远是直板的软肋!
楼主说的对啊!
但是反手的杀伤力较弱,永远是直板的软肋!
在业余的里面,反手快推还是有一定威胁的,而且虽然威力差一些,不过稳定性要好于野球的横版
对于这种情况建议多练习正反手的不定点摆速。还有一点很重要,就是很多业余横拍一遇到对方大角度调动就往后退台,指望赢取更多的击球还原时间。
其实这样做法是非常错误的,遇到这样的情况必须顶上去,一定要在台面处理来球。你越往后退表面上看是赢取了更多的击球时间但是你自己的击球点会越来越低,过去的球质量会越来越差,你球虽然过去了人家早就四平八稳的等你了,稍微水平高一点的选手保证把你推的满地找球!你看看许欣就知道,明明是直拍还要退的那么远,恨不得球掉地上了再去拉。只要他不改永远进不了超一流。碰上张继科或者马龙基本上没胜率,人家都是顶在前台拉,表明上看两人像是在打相持对拉。其实许欣都是被动相持。
根本没没那么复杂。
目前业余里打直板的数量远远高于横板的数量,所以显得直板高手似乎多了,其实出高手的比例都差不多。
过几年,横板球友的绝对数量高于直板的时候,自然高手就是横板的多了,不信等着瞧!
对于这种情况建议多练习正反手的不定点摆速。还有一点很重要,就是很多业余横拍一遇到对方大角度调动就往后退台,指望赢取更多的击球还原时间。
其实这样做法是非常错误的,遇到这样的情况必须顶上去,一定要在台面处理来球。你越往后退表面上看是赢取了更多的击球时间但是你自己的击球点会越来越低,过去的球质量会越来越差,你球虽然过去了人家早就四平八稳的等你了,稍微水平高一点的选手保证把你推的满地找球!你看看许欣就知道,明明是直拍还要退的那么远,恨不得球掉地上了再去拉。只要他不改永远进不了超一流。碰上张继科或者马龙基本上没胜率,人家都是顶在前台拉,表明上看两人像是在打相持对拉。其实许欣都是被动相持。
嗯,业余横板确实有这毛病,我的横板球友就是这样,反手把球撩起来或者对方做拉球的攻击动作他就开始退台了,虽然好像能在中台左拱右拉的,但缺乏速度力量,如果跟我打我可以站中台用推挡和他相持,如果他不侧身强行用正手拉的话,我会不断靠近台子逐渐加力,大家对反手横板不会拉真是吃亏,有时都可以直接推死对方,如果他先变线就惨了,正手就等着你变线了,反手技术真是横板水平的标志,会拨会弹击会撩都这是最基本的,也可以一直逼直板的反手位底线,让对方勉强侧身将球拉起,横的贴一板对方正手大角度基本就得分了,但步伐好的直板就不同了,逼底线都没用,一旦步伐到位一板拉冲都不知道拉哪个点,还有一个就是摆短了,横的真的不好摆,我觉得还是发质量高点的长球对直板威胁更大,你全台拉,不见得能保证命中率,而且质量高的长球还可以预先判断对方拉的落点,这样比较好防一些,若是发短球直板一摆基本就出机会了,业余横板退台不是不可以退,应该尽量坚持靠近球台来打,起码能保证速度,相持起来还是有优势的,横板反手会拉会拧会拨会挡会弹击,正手一般都不很差的,这种横板水平跟直板打肯定是有优势的。
直板好控制。。
对于 业余的来说, 少失误就是 最好的得分手段
对于这种情况建议多练习正反手的不定点摆速。还有一点很重要,就是很多业余横拍一遇到对方大角度调动就往后退台,指望赢取更多的击球还原时间。
其实这样做法是非常错误的,遇到这样的情况必须顶上去,一定要在台面处理来球。你越往后退表面上看是赢取了更多的击球时间但是你自己的击球点会越来越低,过去的球质量会越来越差,你球虽然过去了人家早就四平八稳的等你了,稍微水平高一点的选手保证把你推的满地找球!你看看许欣就知道,明明是直拍还要退的那么远,恨不得球掉地上了再去拉。只要他不改永远进不了超一流。碰上张继科或者马龙基本上没胜率,人家都是顶在前台拉,表明上看两人像是在打相持对拉。其实许欣都是被动相持。
对于这种情况建议多练习正反手的不定点摆速。还有一点很重要,就是很多业余横拍一遇到对方大角度调动就往后退台,指望赢取更多的击球还原时间。
其实这样做法是非常错误的,遇到这样的情况必须顶上去,一定要在台面处理来球。你越往后退表面上看是赢取了更多的击球时间但是你自己的击球点会越来越低,过去的球质量会越来越差,你球虽然过去了人家早就四平八稳的等你了,稍微水平高一点的选手保证把你推的满地找球!你看看许欣就知道,明明是直拍还要退的那么远,恨不得球掉地上了再去拉。只要他不改永远进不了超一流。碰上张继科或者马龙基本上没胜率,人家都是顶在前台拉,表明上看两人像是在打相持对拉。其实许欣都是被动相持。
嗯,业余横板确实有这毛病,我的横板球友就是这样,反手把球撩起来或者对方做拉球的攻击动作他就开始退台了,虽然好像能在中台左拱右拉的,但缺乏速度力量,如果跟我打我可以站中台用推挡和他相持,如果他不侧身强行用正手拉的话,我会不断靠近台子逐渐加力,大家对反手横板不会拉真是吃亏,有时都可以直接推死对方,如果他先变线就惨了,正手就等着你变线了,反手技术真是横板水平的标志,会拨会弹击会撩都这是最基本的,也可以一直逼直板的反手位底线,让对方勉强侧身将球拉起,横的贴一板对方正手大角度基本就得分了,但步伐好的直板就不同了,逼底线都没用,一旦步伐到位一板拉冲都不知道拉哪个点,还有一个就是摆短了,横的真的不好摆,我觉得还是发质量高点的长球对直板威胁更大,你全台拉,不见得能保证命中率,而且质量高的长球还可以预先判断对方拉的落点,这样比较好防一些,若是发短球直板一摆基本就出机会了,业余横板退台不是不可以退,应该尽量坚持靠近球台来打,起码能保证速度,相持起来还是有优势的,横板反手会拉会拧会拨会挡会弹击,正手一般都不很差的,这种横板水平跟直板打肯定是有优势的。
呵呵,都是业余爱好者。指点谈不上,相互学习共同提高[em1003]
有点同感,感觉正反手的握拍是有点不同,需要稍微调整下。至于到底需要调整多少还真说不清楚,也许个人习惯不同调整的方法也不一样吧
横拍正反手需要微调,如果不想调节的过大,就学学孔令辉的握拍,但相对比较难,孔的握拍方法直接决定了他的动作结构,业余的可能不太好掌握他动作结构的精髓。
正对虎口的握拍方式可以学习一下陈杞的握拍,呵呵。
赞一个。
呵呵,谢谢了
论坛里有关于这个问题谈论的帖子,看了很多人的回答其实我个人觉得这个问题很简单。主要是两个原因
第一,目前阶段业余里面真正的高手其实都是以前打过专业退下来的,年龄普片在45-55之间。在他们那个年代中国基本上都是直拍快攻的天下,郭跃华、江嘉良等大批世界冠军都是直握球拍,快攻结合弧圈球打法。别以为只有现在人追星,老一辈人同样追星。并且当时国人思想观念守旧,很多人不肯放弃落后打法接受更加先进的横拍技术。因此目前一大批民间高手都是直拍。
第二,在业余选手里横拍选手出成绩比直拍要慢很多。很多人琢磨不透其中的奥秘,按理说横拍比直拍更加有优势啊?并且从现在世界乒坛的格局也看的出来横拍选手更加有优势啊。其实很多打业余横拍比赛打不出来的关键原因并不是正反手单项技术有什么问题。打横拍必须过三道坎,其一正手位的高质量弧圈球,其二反手的防守和弧圈球技术。其三,这横拍最难解决也是最关键的一点就是正反手的转换衔接技术,说通俗点也就是什么时候用反手什么时候用正手,在正反转换进攻的时候不要出现漏洞,这个技术就好比武侠小说里里面的打通任督二脉,只有这点通了横拍才算真正的打好了。相对直拍来说就不存在这个问题,正手位弧圈,到了反手直接推挡,打疯了的时候全台正手。因此在业余比赛里一个直拍高手战术都是很坚定的,一手好的发球强攻再加有点质量的防守推挡就可以杀一片。但是横拍就不行那种没打通任督二脉的选手经常被人家打的找不到北,感觉正手不会用了,反手也不会用了。其实并不是单项的正反手技术问题,是因为经常被人家落点一控制就不知道用反手还是正手了等想好了最佳 击球时机早就消失了!别说业余就连专业里想完美解决这个问题都是很难的。你们看看希腊的格林卡,瑞典的佩尔森包括现在的奥恰。不要说人家正手很垃圾,其实人家单独把正手拿出来的话也不比中国队差,也许单板质量更高。但是在比赛里经常感觉正手好像不会。就是因为没解决好正反转换的衔接技术。再看看另外的欧洲顶尖高手,老瓦、波尔以及老萨就好很多,所以比赛成绩世界排名都好很多。目前世界上吧这点做的最好的就是马龙了。正反手的衔接技术几乎没漏洞,所以看他打比赛感觉相当的流畅并且打疯了的时候摧枯拉朽势不可挡。
因此从上面两点来说目前业余里直拍成绩要稍微好一些。不过这只是暂时的,关于第一点再过10年后那些老队员打不动了,新上了的级别上都是横拍了
至于第二点我就只打个比方吧。烧的一手好菜的厨子满世界都是,有男有女,但是你再看看全中国顶尖的烹饪大师有几个女的。
我觉得业余选手横版比直板厉害。
欢迎光临 精英乒乓网-买正品,到精英。买蝴蝶,到精英。 (https://bbs.cnpingpang.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