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乒乓网-买正品,到精英。买蝴蝶,到精英。

标题: [原创]乒乓技术篇:是否需要收小臂 [打印本页]

作者: 四季为乐    时间: 2012-9-2 11:37
标题: [原创]乒乓技术篇:是否需要收小臂
 

在拉弧圈球的时候,有一部分业余爱好者时常会有这样一个疑问:“拉弧圈的时候是否需要收小臂?”有此疑问者,无疑是对乒乓球有一定观察、思考并对乒乓球有相当理解的人,没有观察、思考与理解,是不会有这样的疑问的。

那么,拉弧圈球是否需要收小臂呢?

1.  何谓收小臂

所谓收小臂,是在人体持拍击球时以肘关节为中心加快挥动小臂的过程,收小臂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击打质量,收小臂的最大特征就是人体手臂的大臂与小臂之间的夹角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也就是说,大臂与小臂之间的夹角明显地变小。

2.  教材如是说

如果我们去看乒乓球的教学书籍,书中是有明确地说明的,那就是需要收小臂。比如某教材中有:“通常击球的中部或中上部,前臂和手腕在即将触球时迅速内收……”所谓前臂内收,就是说的收小臂。

3.  为何要收小臂

拉弧圈球,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球的质量决定于球拍与球接触时的瞬间速度,球拍的速度越快,击打出的球的质量就越高。收小臂的作用就是在击球的瞬间加快手臂的速度,从而加大球拍的运行速度,最终达到提高击打质量的目的。

4.  是否必须要收小臂

那么,在拉弧圈球时,是否必须要收小臂才能提高击打质量呢?答案是否定。

随着弧圈球技术的发展,其技术要领也有了变化。当代的弧圈技术要领,主要是靠腿、腰部发力并以人体的转动带动手臂运动从而导致球拍的运行。这样的击打方式,物理学可以告诉我们,球拍的运行速度与身体的转动速度成正比、与球拍到身体旋转轴的距离(旋转半径)成正比。因此,我们就可以通过加大旋转半径的方法来提高球拍的运行速度从而达到提高击打质量的目的。

也就是说,在拉弧圈球时,我们完全没有必要收小臂,因为收小臂的同时也就缩短了旋转半径,特别是在击球前就收小臂,就会导致击打质量的下降,而且收小臂的提前量越多,其击打质量也就下降越快,收小臂反而降低了击打质量。

所以,拉弧圈球时没有必要收小臂。

5.  不收小臂的案例

不收小臂,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马琳与王皓。我们从比赛录像中可以清楚地看到,他们在正手位拉弧圈球时整个手臂几乎是直的,击打球的瞬间,大臂与小臂的夹角也无明显的变化,这就证明,他们在拉弧圈球时是没有收小臂的。

另外,张继科与马龙在正手位拉弧圈球时,尽管手臂不是直的,但在击球时,其大臂与小臂的夹角也几乎没有明显的变化,也就是说,他们在正手位拉弧圈球时也无明显的收小臂的动作。


作者: fgjdhb    时间: 2012-9-3 21:50

一、楼主写的很辨证,我想来想去,感觉还是用以前的答案来回答比较合适:

小臂收缩的一个重要作用在于控制弧线(千万不能忽视):

横板正手攻球,以撞击为主,只要高度合适,完全可以运用重心转移实现击打,并少收小臂;

但小臂收缩的意识必须要有,尤其是触球后的收小臂意识,这样会帮助初学者更快地过渡到拉球阶段,并掌握拉球技巧。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3-2 13:09:41编辑过]

作者: fgjdhb    时间: 2012-9-3 21:55

二、另外,要想不收小臂拉球,其实是完全可以的,我们在实践中可以把收与不收这两种拉球方法做个比较。

不收小臂拉球,必须以肩关节为中心实现鞭打,但肩关节实在是太灵活了,不容易控制,对击球也容易失去控制,最终导致上台率低,如果你确定要强加控制你的肩的话,那你的肩关节又很容易受伤。。。请楼主三思!!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9-3 22:03:21编辑过]

作者: fgjdhb    时间: 2012-9-3 22:01

      三、刚才还想到一点,索性一起说出来,供参考:如果初学者不收小臂进行学习的话,那他的攻球和拉球是很难练上一个台阶的。

      楼主说的马王二人不收小臂。恰恰相反,我感觉在他们的学习阶段,这方面的意识绝不会比我们差;如果用国家队来比赛视频来解释某些单项技术,更是不可取的:因为到了他们那个境界,很多动作都是多个动作的合成,很多动作前期有假动作,后期也有假动作,为了求变、求隐蔽、求突然性、求暴发性、求对手意料之外。。。。。。

      说了这么多,只有一个建议:初学要规范,学有所成后,用哪种方法都可以。

随心所欲的境界,其实不正是我们追求的吗?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3-2 13:28:10编辑过]

作者: fgjdhb    时间: 2012-9-3 22:07
四、当代弧圈理论中的确有不收小臂一说,并且也能把球拉得很转,但并不能肯定一种、否定另一种,各种学说利弊均有,适合于不同的人吧。建议楼主把<是否要收小臂>一文与<再论是否要收小臂>中的文字合并起来,你写的真的很好,这么好的东西,相信乒友们一定会广泛参与讨论!能与朋友们畅聊乒乓,真是我等一大幸事!!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3-2 13:26:31编辑过]

作者: fxbfly    时间: 2012-9-3 23:01
高深的我不懂 也不深论  如果半径是决定因素的话 那身高臂长的人都拿冠军了  个人感觉中近台还是在腿腰力量出来身子转动,肩肘前送,胳膊抡起来拍子触球之后收一下小臂为好,可以加转 可以调节   至于远台就无需收小臂了 因为弧线靠腰就能调节了   国家队的用远台动作在近台也能拉 说明时机合适 所以爆冲一板 无需刻意加转,自然就不收小臂摩擦了 而这样的球职业的也需要退台对拉 没人站在近台封挡    还有一点,职业的以拉上旋为主 都是退台对拉 而业余的呢 拉球大多时候是起下旋 水平差的高调,再熟点的直接拉前冲  而第2板好多人就打了 接着拉前冲的很少 能相持对拉的业余比赛中少见 多半都是平时练球时候玩玩而已了    简单点说 我觉得业余的 只要能熟练拉高调 前冲 能熟练的掌握高调前冲的时机,当然正反手都要会,还有步伐不能太差,站不准自然拉不狠,不收小臂,业余的拉不太转,无论正反手。  别人信不信不知道,我现在就这水平,反正我信了。
作者: a210345376    时间: 2012-9-3 23:12
好文章,解答更精彩!
作者: jssyxhb    时间: 2012-9-4 15:52
好文章,顶。
作者: 郑观西    时间: 2012-9-4 16:12

楼主去观察一下花样滑冰的选手怎么做旋转就明白了,开始是双臂张开的旋转,角速度并不快,然后忽然双臂一收,角速度明显就加快了。拉弧圈同样原理,假设线速度不变(也就是作用到球的力不变),旋转半径小了,角速度自然加快,也就是你转腰和还原的节奏都快了,你的节奏就可以压倒对手的节奏。

更何况在抡大臂的时候收前臂完全可以有合力的作用,增加对球的作用力。

综合以上观点:1、就算击球质量不变,收前臂可以加快转腰和还原的速度

                    2、收前臂可以与蹬腿转腰抡大臂起到合力的作用。

另外再补充一下,学球一味模仿国手的动作不见得有用。国手的手感超群,细微变化不容易看出来。比如你看很多国手的摆短,好像就是拿球拍直直得往前捅一下,手腕动作都没有,但照样能摆出极强的下旋,这是人家手感太好了,细微的调节在你看不到的地方。你照着这个捅的动作去学摆短试试,能练好摆短?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9-4 16:37:28编辑过]

作者: fgjdhb    时间: 2012-9-4 16:26
QUOTE:
以下是引用郑观西在2012-9-4 16:12:00的发言:

楼主去观察一下花样滑冰的选手怎么做旋转就明白了,开始是双臂张开的旋转,角速度并不快,然后忽然双臂一收,角速度明显就加快了。拉弧圈同样原理,假设线速度不变(也就是作用到球的力不变),旋转半径小了,角速度自然加快,也就是你转腰和还原的节奏都快了,你的节奏就可以压倒对手的节奏。

更何况在抡大臂的时候收前臂完全可以有合力的作用,增加对球的作用力。

综合以上观点:1、就算击球质量不变,收前臂可以加快转腰和还原的速度

                    2、收前臂可以与蹬腿转腰抡大臂起到合力的作用。

写得不错,比喻恰当


作者: 我是6    时间: 2012-9-5 00:28
不错
作者: 余业余业123    时间: 2012-9-5 11:21

我曾经在"会收小臂"前经历过收小臂

 

收小臂要有一个前提:肘固定,肘在腰附近[em1001]

 

欢迎指正[em1003]


作者: fukezhou    时间: 2013-2-28 15:26
很赞同楼主的观点。这也说明楼主对乒乓球研究到了一定的程度,可以说真正的懂球了。做到这一点不容易,写出来更不容易,现实生活中多少乒乓球迷受着收小臂观点的危害,(楼主说的马王二人乒乓已臻化境,很多东西在他们眼里已经不单纯是用规范的技术来解决了,有些就是无招胜有招、随心所欲)对这句话我自己能说说这句话的人你没懂现在的乒乓球,马王二人的动作是在乒乓球改大球后教练给改的,哈哈。在说说我自己,我以前攻球和拉球都是收小臂的打法。后来用两年时间改为现在的全身发力方法。而我们球馆的教练就是收小臂的打法,我刚改时他说我瞎练,我现在基本改过来了,不过改的太难了,两年间我打比赛不用正手,到正手球都是防,现在就在我正手没太成熟的情况下,我打教练是什么情况知道么,我以前在他面前过不了4分,现在基本持平,只要我防住他第一板上手,打上正手相持他就完,而且这么拉球命中率高,旋转强,力量大,我媳妇根本不会打球,我教他这么拉球。她很快就学会了,好学啊,她拉的球很多男的都接不好。
作者: fukezhou    时间: 2013-2-28 15:32
再说一句,有些话在这里争论没用的,如果你所在的城市有正规的球馆,那么你去那里看看那里的教练是怎么教球的。一定要是正规的教练。
作者: jchang    时间: 2013-2-28 21:07
我不同意楼主的说法。说说我自己的情况,自己从小打球,至今二十年有余,这球馆中水平中上。本人拉球最大的问题即是不收小臂,本人深知不收小臂的问题,逐一说明如下
1 不收小臂的稳定性较差,击球时小臂伸展,因此球距离身体较远,难以控制,可能稍微动一动,手调整一下方位,求就跑到另一个方向去了。
2 动作大,连续性差。在拉高调时,球拍朝上走过多,造成身体向左歪,还原慢,连续性差。
3 动作虽然大,其实球的力量很小。主要原因前面已有说明,没有小臂加速,因此是个花架子。
4 落点单一,无论什么球,拉过去基本都是左半台。
以上是我的认识,当然不同人有不同情况。在多个球馆打球,许多高手,教练均认为我这问题比较明显。奈何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功,幸好近日练球很多,有点向质变转化的感觉。恰又见此文,遂不吐不快。
作者: 尛賸    时间: 2013-3-1 18:07
楼主写的很专业,一定是高手了。
作者: chen_6f    时间: 2013-3-1 18:25
不错不错,赞一个!
作者: 铁叽里咕噜    时间: 2013-3-1 23:01

看了两派的意见,似乎都有道理,各有各的的好处,还是搞不大明白[em1017]


作者: xianbuzhao    时间: 2013-3-1 23:47
QUOTE:
以下是引用fxbfly在2012-9-3 23:01:00的发言:
高深的我不懂 也不深论  如果半径是决定因素的话 那身高臂长的人都拿冠军了  。

 

乒乓球是一项全面技术,不存在决定因素。否则,收小臂最猛的,或者球馆最专业的教练,岂不是世界冠军了?

 

乒乓球除了绝对的更快、更猛、更刁钻、更稳定、更转之外,本身又有互相牵制的因素,是一个辩证的。高手的所谓高级技术未必就比所谓的基本技术难学难练,只不过更新一点,以前的人没想出来,别人更难适应罢了。单项技术之间,除了都可以增强手感之外,很难说哪项必须是哪项的基础。

 

无论是跟坚持旧技术的教练死练,还是抱着开放心态积极学习新技术,都可以达到业余很高的水平。但如果想再上一层,那么掌握旧技术的要能适应别人的新技术(新的世界冠军大多数是首先采用新技术的),掌握新技术的也要弥补和适应很多已经看似过时的旧技术(很多所谓基本功好的业余球友,反而不适应早期流行的颗粒胶和长胶等),而且乒乓球是不断发展的,现在我们学习的所谓的新技术,用不了几年,就会成为大家都能适应的旧技术。

 

乒乓球击球是一个多关节多身体部位的动作,都有各自的特点,又很大程度上可以相互替代,既有合力和加速作用,又有互相牵制问题(人的对肌肉收缩的神经刺激总量是有限的,这就是为什么说李晓东的发力要同时一说是有问题的,同时发力神经刺激分散,起的合力作用有限)。单个关节练习到一定程度,可以达到多关节90%的速度(比如弹击,几乎只用手腕,但速度力量并不是只有多关节的几分之一。陈玘击球手腕几乎锁定,但比手腕加上合力的人的力量并不弱),对于业余也足够,因此哪个关节为主,并不是那么重要,各有个的特点。之所以现在有这么多矛盾,都是以前的高手自己的体会,他们未必尝试了其他各种方式,或者只是浅尝即止,一尝试还没练好,一看稳定性差或者力量不够(没深入练习自然稳定性和力量速度都不够),就做出定论了。再说乒乓球并非以绝对力量和速度制胜,超出对手的意料才是制胜和得分手段,这点上业余选手对落点的控制,更有利于比赛得分。而专业选手要敢于突破传统,做出违反常规的动作,才能更容易地取得优势。

 

大臂拉球不稳,一个是你听别人总这么说,一个是你没花功夫练,把练正手攻的时间花在大臂拉球上,一样可以练的很稳。

还原够快,是因为你对别人说法的理解不够全面产生的误解,大臂拉球只是引拍以后,拉球的时候大臂几乎伸直,而不是所有过程都是大臂伸直,击球后还原的时候,肯定是收臂靠近身体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3-2 0:08:57编辑过]

作者: 十三幺    时间: 2013-3-2 00:15

我觉得要收,收了才能激发出更大的爆发力


作者: xianbuzhao    时间: 2013-3-2 00:20

另外一个,乒乓球“力量”和“速度”跟我们物理层面的相同词汇是两个不同概念,很容易造成人们的误解。乒乓球的“力量”指的是球速,速度指的是攻击点早,或者回球频率快。

 

因此,那些特别惊诧小孩子击球力量可以大于大人的现象就很容易理解了。这里面“会发力”“会协调发力”只是其一。最主要的还是因为乒乓球的质量太轻,需要的是击球速度而不是绝对力量。击球速度由我们的肌肉力量来推动我们的体重和臂重加上球拍质量,这里面球拍质量占的臂重很小,因此主要肌肉力量用于克服我们自己身体的质量惯性了。小孩子虽然绝对力量小,但是身体和手臂的质量更小,因此达到一定的速度并不难。而由于生物细胞的产生能量的差异度比起个体质量差异通常要小,因此肌肉比例相同的情况下,小个的动物通常速度和灵活性要比大个子要好很多。这些小孩,随着年龄增长,击球速度(所谓的力量)是不会随着体重或者收臂的绝对力量的增加同比例同步增长的。


作者: GXQ    时间: 2013-3-2 11:48
越来越糊涂,已经搞不清弧圈该怎么拉了.盼望神一样的人出现指点迷津.[em1004]
作者: jchang    时间: 2013-3-2 12:28
对于业余来说,既不可能有专业的教练,也不可能有专业队员那么多打乒乓球的时间。想通过不收臂练习达到收臂练习的稳定性与力度,非常难!
作者: fgjdhb    时间: 2013-3-2 13:32

大家聊的火热,继续关注哈

很多专业教练关于拉球都有过详细文字论述。其实大家争论有一点要必须要认识到:拉球究竟是哪个部位带动哪个部位?认清这个问题,答案自然就有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3-2 13:37:26编辑过]

作者: fgjdhb    时间: 2013-3-2 13:34
QUOTE:
以下是引用xianbuzhao在2013-3-2 0:20:00的发言:

另外一个,乒乓球“力量”和“速度”跟我们物理层面的相同词汇是两个不同概念,很容易造成人们的误解。乒乓球的“力量”指的是球速,速度指的是攻击点早,或者回球频率快。

 

这个写得好
作者: 庄周迷蝶    时间: 2013-3-2 16:57

收不收看需要了,有时收,有时不收,不是一个定式,两种动作都要会才行。


作者: 狙击手007    时间: 2013-3-2 17:24
不收前臂拉球 就是甩掉膀子挥大臂拉球&nbsp; 那会是啥动作&nbsp;&nbsp; 看国手拉球收不收前臂就看拉球动作结束后 前臂是不是过头肘是不是在头右前&nbsp;问&nbsp; 国手拉球有前臂不过头的吗&nbsp; &nbsp;楼主说的我不赞同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3-2 17:34:52编辑过]

作者: wfuzyp    时间: 2013-3-2 19:28
不收前臂,快而不转。
作者: 上仙    时间: 2013-3-2 19:39
QUOTE:
以下是引用狙击手007在2013-3-2 17:24:00的发言:
不收前臂拉球 就是  那会是啥动作   看国手拉球收不收前臂就看拉球动作结束后 前臂是不是过头肘是不是在头右前 问  国手拉球有前臂不过头的吗   楼主说的我不赞同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3-2 17:34:52编辑过]

 

您这里,倘若,拉前臂是A ,甩掉膀子挥大臂拉球是B 的话,据我所知专业还有十多种方式,CDEFGHIJKLMNOP,并不存在以下情况:不是A就必然是B,两者必居其一的现象。

 

其他方式,大概许多人闻所未闻,找个比较年轻的省队(不是省队集训过的,是正规省队里面)或者国家队一问就知道了。

 

另外,前臂过头未必就是收前臂,我们前面讨论的,是主动发力收前臂,被动地被甩到某位置是不算收前臂的。比如,有的人冲线的时候点一下头的(这样能够让额头提早触线),您能说凡是头部过线的必然点了头吗?据我所知有的跑法头部往后拉,并不主动发力点头的。(躯干任何一部分触线都有效,有的跑法并不是突出额头)

 

跑步我不懂,有知道的请解释一下。

 

这个例子不好,又例如,弹响指,中指确实弹了下来,中指有主动发力吗?请用左手压住手掌的中指根部再弹一下,就会发现中指其实是弹性势能瞬间释放带来的动能驱动下被动地移动,并不是主动肌肉收缩所为。

 


作者: GXQ    时间: 2013-3-4 11:12
QUOTE:
以下是引用庄周迷蝶在2013-3-2 16:57:00的发言:

收不收看需要了,有时收,有时不收,不是一个定式,两种动作都要会才行。

庄周终于出来说话了,很有道理。[em1002]


作者: deepwater213    时间: 2013-3-6 01:57

像我们这种业余的,步伐和还原都慢死了。。要是不收小臂用大臂甩,下旋速度慢的球还能拉拉。

 

碰到过来的球很拱,落点又不一定,速度要是再快点,你甩大臂不收前臂肯定被球顶死。。也就是等你甩到一半的时候球已经顶住你大臂了,完全没有击球距离了。

 

也就是说拉冲下旋球的时候你可以动作大,不收,只要能稳定, 随你怎么拉。。上旋球除了到了某种级别以上,再考虑不收前臂吧。。估计要进入国家队才能考虑这个问题了。。

 

我们根本没这个能力不收小臂


作者: xianbuzhao    时间: 2013-3-6 04:40
QUOTE:
以下是引用deepwater213在2013-3-6 1:57:00的发言:

像我们这种业余的,步伐和还原都慢死了。。要是不收小臂用大臂甩,下旋速度慢的球还能拉拉。

 

碰到过来的球很拱,落点又不一定,速度要是再快点,你甩大臂不收前臂肯定被球顶死。。也就是等你甩到一半的时候球已经顶住你大臂了,完全没有击球距离了。

 

也就是说拉冲下旋球的时候你可以动作大,不收,只要能稳定, 随你怎么拉。。上旋球除了到了某种级别以上,再考虑不收前臂吧。。估计要进入国家队才能考虑这个问题了。。

 

我们根本没这个能力不收小臂

你站位离台太近,当然会被顶到。你看看那些从侧面拍的视频,国手对拉的时候,都距离球台多远?

 

国手那种大臂拉球,主要是中远台,或者近台的高球前冲(这时候对方往往在远台,回球的频率并不快,你有充分的准备时间),近台的低球要拉起来,或者近台的快速来回拉,肯定也是需要收小臂的。女子拉球很少大臂拉,因为她们主要是近台为主。

 

拉球收小臂为主等等观念,都是小球时代近台快攻打法结合一点弧圈遗留下来的经验,在当今打球时代大开大合的超一流的打法不是一个概念,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传统理论和教练的说法,跟现在我们看到的男子比赛出现比较大的差异的主要原因。


作者: 钓鱼岛打乒乓    时间: 2013-3-6 07:06
收小臂拉球转,这是我的体会




欢迎光临 精英乒乓网-买正品,到精英。买蝴蝶,到精英。 (https://bbs.cnpingpang.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