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乒乓网-买正品,到精英。买蝴蝶,到精英。

标题: 〔原创〕涩性套胶和粘性套胶的手感差别。 [打印本页]

作者: zhoujiab    时间: 2006-4-24 16:45
标题: 〔原创〕涩性套胶和粘性套胶的手感差别。

以前正手一直使用国产套胶粘性套胶,如狂飙3,感觉拉球心里有数,易起球,旋转好。后来,想尝试一下外套的滋味,买了挺拔雷辟,涩性套胶、内能海绵,300大洋。开始很不适应,带不住球,拉球没数,搓球冒高。打了几天,自己还是很不适应涩性外套。300元的挺拔雷辟闲置无用。

近日,买了一块新版CL,实验配置,将挺拔雷辟贴上。打了一个小时,感觉自己逐渐找到了一点使用涩性套胶的感觉,球友说:我的球有些变化,球速快了一些、弧线直,不好接。

打了几天,感觉到了涩性套胶的好处。其实涩性套胶的存在是有它的道理。欧洲选手绝大多数用涩性套胶,我们的国手反手也用涩性套胶。相比粘性套胶,涩性套胶配上内能海绵,出球干脆利落、速度快、力量大,球要冲一些,涩性套胶借力较好,反带、快带较好。也可以摆短。看看波尔就知道了,弧圈一样转,控制一样短。

涩性套胶和粘性套胶在使用时,手感有很大差别。粘性套胶可以直接摩擦带球,用力和不用力时都有较大的摩擦力。拉球时,板型可以下压一点。

涩性套胶击球时,一定要先打后拉,先用力撞击、把球吃住,板型要先亮一点、加转时再前倾,这样拉出的球又转又冲。“先打、后拉”,符合现代弧圈球的要求。我以前拉弧圈只转不冲,威胁不大。用了涩性套胶以后,逼着我先打后摩,拉打结合,使我的弧圈有所改进。使用涩性套胶扣杀很爽,速度快、力量大、弧线直。可拉可打的球,要打;拉球时,要先打后摩;对于较转的下旋球,板型后仰,要先将球兜住,再拉起。

涩性套胶一样可以控制、摆短。涩性套胶,当不用力时,摩擦力较小,不易吃球,且出球速度快,只要手感好、用力、角度得当,一样可以打好台内、网前小球。较粘性套胶,板型可以立一点(不然易冒高),可以向前用力一点,球速度快。

涩性套胶,当充分发力时,摩擦力增大,一样可以制造强烈的旋转。

以上是我使用涩性套胶的心得,供大家交流。用不当之处,请大侠指正。

蔽人左手横板,正反反长,正手向波尔学习、反手向福原爱学习。


作者: hukuianyue    时间: 2006-4-24 18:23

谢谢楼主的介绍,我也是刚买了一片Palio内能型套胶-HK1997(涩)才开始用涩性的,希望找到你说的感觉.


作者: 织梦猫    时间: 2006-4-24 20:57
好帖啊
作者: SAGA-QD    时间: 2006-4-24 21:52
写得很好啊
作者: 织梦猫    时间: 2006-4-25 19:54
是啊
作者: panjd    时间: 2006-4-25 22:37
很有收获,谢谢![em01]
作者: snowttb    时间: 2006-4-26 18:14
太感谢楼主了,我的SRIVER差点扔了
作者: CYH    时间: 2006-4-26 18:53
涩套和粘套能长期共存,自然是有客观原因的。粘套在速度力量方面不如涩套,但是起球容易,旋转强,第一、二弧线有差异,在近台使用还是有 优势的。而涩套的情况正相反,速度快力量大,但弧线老实,旋转也不如粘的,更适合力量和相持的打法。

楼主对使用粘、涩套在板型方面的体会是正确的,但是,“先打、后拉”这个说法可能会引起误解,我认为实际是一个连续的动作。[em02]
作者: kelly_wz    时间: 2007-5-14 22:21
好帖,长见识。
作者: 水平一般    时间: 2007-5-15 09:48
我还是喜欢正手粘套,反手涩套
作者: wenzhiwei    时间: 2007-5-17 06:37
长了见识
作者: 清新隽永    时间: 2007-5-25 23:36
偶也试试涩性胶
作者: jch_00    时间: 2007-5-26 18:37
写的很不错
作者: ainini    时间: 2007-5-30 17:41
顶一下先~
作者: ainini    时间: 2007-5-30 17:43
顶一下先~
作者: eyesonmewp    时间: 2007-5-30 22:32
我用cl+sriverEL,跟楼主有同感,可惜没楼主有才阿,呵呵
作者: 吃转    时间: 2007-7-5 09:51
以下是引用zhoujiab在2006-4-24 16:45:00的发言:

以前正手一直使用国产套胶粘性套胶,如狂飙3,感觉拉球心里有数,易起球,旋转好。后来,想尝试一下外套的滋味,买了挺拔雷辟,涩性套胶、内能海绵,300大洋。开始很不适应,带不住球,拉球没数,搓球冒高。打了几天,自己还是很不适应涩性外套。300元的挺拔雷辟闲置无用。

近日,买了一块新版CL,实验配置,将挺拔雷辟贴上。打了一个小时,感觉自己逐渐找到了一点使用涩性套胶的感觉,球友说:我的球有些变化,球速快了一些、弧线直,不好接。

打了几天,感觉到了涩性套胶的好处。其实涩性套胶的存在是有它的道理。欧洲选手绝大多数用涩性套胶,我们的国手反手也用涩性套胶。相比粘性套胶,涩性套胶配上内能海绵,出球干脆利落、速度快、力量大,球要冲一些,涩性套胶借力较好,反带、快带较好。也可以摆短。看看波尔就知道了,弧圈一样转,控制一样短。

涩性套胶和粘性套胶在使用时,手感有很大差别。粘性套胶可以直接摩擦带球,用力和不用力时都有较大的摩擦力。拉球时,板型可以下压一点。

涩性套胶击球时,一定要先打后拉,先用力撞击、把球吃住,板型要先亮一点、加转时再前倾,这样拉出的球又转又冲。“先打、后拉”,符合现代弧圈球的要求。我以前拉弧圈只转不冲,威胁不大。用了涩性套胶以后,逼着我先打后摩,拉打结合,使我的弧圈有所改进。使用涩性套胶扣杀很爽,速度快、力量大、弧线直。可拉可打的球,要打;拉球时,要先打后摩;对于较转的下旋球,板型后仰,要先将球兜住,再拉起。

涩性套胶一样可以控制、摆短。涩性套胶,当不用力时,摩擦力较小,不易吃球,且出球速度快,只要手感好、用力、角度得当,一样可以打好台内、网前小球。较粘性套胶,板型可以立一点(不然易冒高),可以向前用力一点,球速度快。

涩性套胶,当充分发力时,摩擦力增大,一样可以制造强烈的旋转。

以上是我使用涩性套胶的心得,供大家交流。用不当之处,请大侠指正。

蔽人左手横板,正反反长,正手向波尔学习、反手向福原爱学习。

同意,涩性的胶皮球冲,弧线底.反带弧圈效果好.
作者: 安阳郝文杰    时间: 2007-7-5 12:23
我现在正用外套拉弧圈,感谢
作者: lx198836    时间: 2007-7-5 17:00
反手用涩的还行
正手还是要用粘的
作者: 瓦片991    时间: 2007-7-5 23:21
粘套厚重涩套轻灵。
作者: luxer    时间: 2007-7-6 00:31
没用过涩胶 受教了!
作者: maro    时间: 2007-7-6 15:06
我还是用粘的
作者: givefree    时间: 2008-7-26 19:55
涩套唯一的缺陷,我觉得就是起下旋困难。
作者: jinshuaitao    时间: 2008-7-27 22:45
我两面涩
作者: 我要练球    时间: 2008-7-28 01:09
总结的很好
作者: wangfengwf    时间: 2008-7-28 09:10
我正粘反涩。反手改涩一年,技术突飞猛进,主要是上旋相持能力提高最多。体会:一定要加大正手侧身攻的使用比例。反手起下旋,要发全力甩出去,旋转极强的。
作者: unhappy    时间: 2008-7-28 10:18
我狂飚王正手狂3反手EL2.1!
作者: cqcsyq    时间: 2008-8-5 13:12

我长期用涩套,与楼主的体用一致,主要拉打结合,向前的力大于向上的发力就对了.


作者: wzane    时间: 2008-8-5 14:19

涩性套胶在反手起下旋比较难


作者: 小水爱乒乓    时间: 2008-8-5 18:24

我直板,正粘反涩。正手喜欢粘性的,对于半出台的球,发力拉冲比较有数;反手喜欢涩性的,否则上旋球没法打,嘎嘎


作者: 终南枫    时间: 2008-8-8 10:19
很好
作者: 董义祥    时间: 2008-8-8 10:48
标题: [原创]我的反手弧圈球是如何练成的---处男作献给我们的奥运

    话说那是是十年前的事情了,当时我刚毕业参加工作,用的还是729.一次到体校去玩,由于没带拍子,抬头看到一个很破的拍子放在窗台上 ,破的连边都 被 撞开裂了。就 随手拿起用了起来。

   哇塞,平时的反手推挡怎么变了感觉,反手快 带?!我要求朋友发 反手下旋的,呵呵,脚步到位后 ,用拍面 抵住球,反手一拽,就在案子上 把 极其下旋的球拉了回去,天呐,那个时候反应快 ,边拉的时候边观察对方站位,然后决定把 球拉到什么位置去,感觉就是用 拍像皮筋把球套上了,然后想向哪里送 就向哪里送。

   遗憾的是后来工作变化,打球 时间少了,而且当时不知道那个拍子上的奥秘,后来挣钱多了一点,也买过 好 一点 拍,但 一直没配上那个手感的拍。

  最近,一位高手到 我单位上贵网查看论坛和订货,给我讲涩性套胶和粘性套胶区别,国产和外国的各 品牌区别,才知道问题所在。 今天是奥运在我国开幕,我帮助我那朋友在贵站上 订购了HK1997涩性 套胶,试试。他说F1太贵,而且太 脆,不知道大家知道两者性能区别多大?

谢谢各位看完我的小文,

百年奥运,盛世中国,我辈努力,振兴中华!

 


作者: 董义祥    时间: 2008-8-8 10:55
QUOTE:
以下是引用wzane在2008-8-5 14:19:00的发言:

涩性套胶在反手起下旋比较难

首先要 上 步法,然后用力把球抵住,就是把 球 吃下,然后你想向哪里拉就 是你的事情了


作者: 小水爱乒乓    时间: 2008-8-8 15:48
实话实说,hk1997涩性的距离真正的涩性套胶,比如bryce距离还是比较远的。用惯了bryce,再用HK1997,觉得胶皮哪个粘啊,出球那个迟钝啊,手感那个温柔啊,呵呵
作者: 董义祥    时间: 2008-8-8 18:58

    涩性套胶击球时,一定要先打后拉,先用力撞击、把球吃住,板型要先亮一点、加转时再前倾,这样拉出的球又转又冲。“先打、后拉”,

      今天下午按照上文体验了一下霸道,很便宜的拍里奥套胶,呵呵,正手拉弧圈时,按照上面方法拉,转是转,就是弧线高,最后找出点感觉:直到球出拍了才压平拍型,结果球压着网落案上。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8-8 18:59:45编辑过]

作者: 小水爱乒乓    时间: 2008-8-8 19:11
总觉得业余的选手,正手用粘性的比较好。业余的步伐差,预判差,很多时候挺容易错过拉前冲的最佳时期,这时候用粘性的套胶拉稳稳的拉一板旋转强烈的低弧线的加转弧圈球,还是比较适合业余打法的
作者: DK555    时间: 2008-8-20 11:44
受教了
作者: 狂飙王!!!    时间: 2008-8-20 13:26
感谢楼主分享经验~~  顶一个

作者: Ian    时间: 2008-8-27 22:22
好贴,看来是比较有体会了
作者: 5933ok    时间: 2008-8-30 11:12

使用体会


作者: DK555    时间: 2008-8-30 18:46
QUOTE:
以下是引用hukuianyue在2006-4-24 18:23:00的发言:

谢谢楼主的介绍,我也是刚买了一片Palio内能型套胶-HK1997(涩)才开始用涩性的,希望找到你说的感觉.

我用了HK1997有一个星期了感觉不错!好打好拉!


作者: 宣医人    时间: 2008-8-31 23:35
好贴
作者: henry_sr    时间: 2008-9-3 09:13
学习
作者: 文炎    时间: 2008-9-4 15:31
心有同感 性質不同 手法也要不同
作者: WEISUN01    时间: 2008-9-4 17:02

学习中。。。。。。


作者: beau_8461    时间: 2008-9-5 03:34

对楼主的先打后拉深表赞同。

但是至于是否要先让板型后仰,然后再压板型一说表示存疑

我以前用的是狂三,后来改用SRIVER,期间没有任何不适应,第一次用SRIVER的时候,感觉就象是以前用过一样,似乎完全没有不适应的过程。但用过SRIVER之后,由于换拍,我又用了一次狂三,却发现自己已经完全没有办法再用狂三了,日系套胶的吃球感在四十度的狂三身上,完全找不到。

 


作者: 闻道乾坤    时间: 2008-12-2 15:50

好贴,学习了

 


作者: 樵夫    时间: 2008-12-2 22:03

本人原来正粘反涩,但是人家都说我的反手拉球比正手转,但是比赛中对方常常搓不转半高球到我的中路,我侧身不好,使用粘胶拉起来的球没有多少威胁.最近改为同楼主一样正反反长,这些天正为正手的胶皮配置犯愁呢!

昨天我正手用哈蒙特,反手C8打败了县一流高手,感觉同楼主所言极是,感谢楼主的无私奉献,希望在同一种打法上与楼主共同学习提高.

 


作者: 夜空繁星    时间: 2008-12-2 22:40
SRIVER-EL MAX用在正手如何?有使用过的朋友吗?
作者: zhongxin213    时间: 2008-12-10 10:44
学习
作者: huole    时间: 2008-12-10 21:21

我的反手涩性快拨 快带没得说 非常轻松爽快

 

比较郁闷的是 不好卸劲 对方发力拉高速弧圈的时候 一旦我没有提前做准备 就比较囧了 即使控制拍型 也是一准爆弹出界

 

可能跟海绵内能有关?我用的是拍里奥双弧涩性36-38度


作者: 闻道乾坤    时间: 2008-12-16 11:47

学习了

 


作者: wzane    时间: 2008-12-16 12:05
学习了,顶
作者: zhaimin    时间: 2008-12-16 12:25
标题: 谢谢楼主的介绍
谢谢楼主的介绍
作者: mrcqs    时间: 2008-12-16 14:54
好帖子!最近刚换了一只拍子,改了涩套。得好好体会!
作者: sujun690    时间: 2008-12-20 12:29
好贴,支持了
作者: bullet    时间: 2008-12-20 12:54
谢谢楼主分享经验!
作者: bluemaple    时间: 2008-12-31 17:11
 好贴
作者: sujun690    时间: 2008-12-31 20:07
支持一下
作者: WSL2788    时间: 2009-2-3 13:47
好贴.
作者: nervmy    时间: 2009-2-3 14:40
多謝提供...
作者: 王小    时间: 2009-2-5 13:03
d
作者: 小小の球迷    时间: 2009-2-5 21:06
QUOTE:
以下是引用givefree在2008-7-26 19:55:00的发言:
涩套唯一的缺陷,我觉得就是起下旋困难。

我刚换涩套在正手,一开始感觉起下旋确实很困难,不如粘性套胶,但是起下旋我逐渐往下引拍,结果还是大有改观的。。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作者: 杀手豪    时间: 2009-3-8 09:49
  强烈支持楼主观点,送鲜花一朵鼓励!
作者: njzy    时间: 2009-3-19 14:38
写得很好,可我就是适应不了涩套,正手一直用狂三,反手一度试过涩套但始终不适应,浪费了银两和时间。
作者: xl971205    时间: 2009-3-19 16:14
我还是喜欢正手粘性的
作者: guminchun    时间: 2009-3-19 21:54
看帖是学习,回帖是美德,好贴就要顶!

作者: jiuweitutu    时间: 2009-4-1 23:13
QUOTE:
以下是引用CYH在2006-4-26 18:53:00的发言:
涩套和粘套能长期共存,自然是有客观原因的。粘套在速度力量方面不如涩套,但是起球容易,旋转强,第一、二弧线有差异,在近台使用还是有 优势的。而涩套的情况正相反,速度快力量大,但弧线老实,旋转也不如粘的,更适合力量和相持的打法。 楼主对使用粘、涩套在板型方面的体会是正确的,但是,“先打、后拉”这个说法可能会引起误解,我认为实际是一个连续的动作。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貌似全说反了


作者: 米米    时间: 2009-4-1 23:31
我也很赞同楼主的说法[em1002]
作者: 反手偏左    时间: 2009-4-1 23:56
正在尝试反手涩

作者: 悲秋客    时间: 2009-4-2 14:22
学习了
作者: halo    时间: 2009-4-2 15:26
目前也正在适应反手的涩套。感觉SRIVER比紫尼稍带点粘性。
作者: 蓝懒    时间: 2009-4-2 21:4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alexdyf    时间: 2009-4-3 01:40

涩性套胶的关键----------------------出手触球的板型

一般建议用在纤维板上


作者: tonyxia    时间: 2009-4-24 14:32
楼主说的一点都没错。自从我用了bryce speed 粘性套胶就再也没碰过,速度完全不是一个级别的,可是摆短就差了点,有利必有弊
作者: 王小    时间: 2009-4-24 22:02
[em1002]
作者: deniel021    时间: 2009-4-24 22:13
不错不错,赞一个!
作者: 网上飞    时间: 2009-4-25 02:3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先锋乒乓    时间: 2009-4-25 03:57

可不可以详细谈谈配上CL的使用体会


作者: 先锋乒乓    时间: 2009-4-25 03:58
反手建议都用涩性的好!出手的确非常干脆!
作者: cannibal1985    时间: 2009-5-17 00:16
好文章,为了少走弯路,一定要认真学习,谢谢分享!
作者: 雪中行    时间: 2009-5-17 00:31
QUOTE:
以下是引用wangfengwf在2008-7-28 9:10:00的发言:
我正粘反涩。反手改涩一年,技术突飞猛进,主要是上旋相持能力提高最多。体会:一定要加大正手侧身攻的使用比例。反手起下旋,要发全力甩出去,旋转极强的。

请问起下旋,反手这个甩,我想问,甩的瞬间,拍型是由垂直变前倾吗?还是由前倾变垂直向上,甩?
作者: 灼焰寒冰    时间: 2009-5-17 10:12
好贴啊!
作者: 阿甘医生    时间: 2009-5-17 10:45

很好的帖子,无机时代,先打后拉的弧圈球技术更加重要。


作者: karew    时间: 2009-7-31 11:47
不错,学习了,和我理解的粘性和涩性的区别是一样的[em1001]
作者: zjdaye    时间: 2009-7-31 17:32
  强烈支持楼主观点,送鲜花一朵鼓励!
作者: shawking    时间: 2009-8-2 09:46
反手准备换EL2.1,看看感受是否和LZ一样..
作者: 高航    时间: 2009-8-18 18:43
好文章,长了不少见识,谢谢楼主分享!
作者: jyd1980625    时间: 2009-10-25 12:01
精英有这么好的写手,当然人气火爆!
作者: 我是南风    时间: 2009-10-25 12:10
很好!!

作者: Dick502    时间: 2009-10-25 12:48
  强烈支持楼主观点,送鲜花一朵鼓励!
作者: wacaw    时间: 2009-10-25 13:17
其实涩套蛮舒服的,越来越喜欢涩套了
作者: yk886    时间: 2009-10-25 15:32
很养眼的帖子,顶楼主!
作者: ck7933289    时间: 2009-10-25 17:12
好文章,长了不少见识,谢谢楼主分享!
作者: 暴力横打    时间: 2009-10-26 19:39
楼主概括得太精辟了,收藏了!
作者: alexdyf    时间: 2010-1-2 01:09
精英有这么好的写手,当然人气火爆!
作者: zaixian007    时间: 2010-1-2 09:41
楼主写的很专业,一定是高手了。
作者: lintongtc    时间: 2010-1-2 12:39
太有借鉴价值了!
作者: sqxx07    时间: 2010-1-4 14:18

作者: bhcy    时间: 2010-4-21 11:02
看帖是学习,回帖是美德,好贴就要顶!




欢迎光临 精英乒乓网-买正品,到精英。买蝴蝶,到精英。 (https://bbs.cnpingpang.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