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用过,飘过……
老冯是谁?我刚买了sp7,打正、生、长胶非常好。可以说,目前没超过他的。
你給他打个电话。[em1011]
中山阳光体育XXX有限公司?
神秘的中山冯记
文/夏娃
“冯成记”的开创者——冯成(仙逝于2004 年)
今天的乒乓球产业聚集地,如果以市而论,1983年12月才撤县设市的中山,可与天津、上海、广州这三个中国的特大城市并列四强。而聚集在这个中等城市的与乒乓球相关的生产厂家中,成明体育用品有限公司是一个另类。它的另类特征之一,是全世界所有做乒乓球器材的人都知道它的存在和能量,而所有打乒乓球的人却对它几乎一无所知,就是在“万能”的互联网上都很难找到它的痕迹。
2007年6月,一位器材发烧友在一家专业乒乓球网站以“世界最大的乒乓球拍加工厂被挖出来了”为题发帖爆料——
号称世界第一加工厂的香港成明公司及其联营加工厂“冯成记”在google中被发现。
成明体育用品有限公司
董事长:冯永逸
公司地址 : 香港九龙旺角**大厦***室
成立年份:1985
厂房:中国内地,广东省, 中山市
联营公司: 冯成记制造有限公司(香港)、Sunflex International Limited(香港)
目标市场:东南亚、非洲、澳大利西、中国(内地)、日本、韩国、北美、中南美、北欧、台湾、西欧
千岛之国的印尼,凡是有人居住的岛上,就有“冯成记”的乒乓球拍
从英国宫廷游戏演变成体育项目的乒乓球,从19世纪末发展到20世纪中叶,在英殖民地的香港,仍然是普通人消费不起的贵族运动,制作奢侈品一般的乒乓拍也因此养活了不少小工厂。那时候从内地到香港规定每人只能携带5港币,火车票钱才1块多,而一支球拍就能卖到5块港币,所以一周生产一两支球拍就能养活一个小家庭作坊。当时这些小工厂都是手工制造球板,已经可以用最古老的方法制作颗粒胶皮。
1952年,24岁的冯成离开了哥哥开的橡胶制品工厂,创办了冯成记球拍厂。“冯成记”在香港虽然不是最早,当时也不是最大,却最先领了厂牌。那是1956年,香港的工业全部正规化,政府要求所有的小家庭作坊必须拿到牌照才能出口。“冯成记”第一个领了厂牌,成为香港第一个能做出口生意的乒乓球拍厂,大部分球拍发往英国,在当年香港政府出口商品目录上,乒乓球器材类就用了“冯成记”产品的编码。
到了六七十年代,“冯成记”代工的产品已经遍及世界。在印尼长大的香港金运乐国际贸易公司总经理郑纪益形容说,印尼是一个千岛之国,当时凡是有人居住的岛上,就能找到“冯成记”的乒乓球板。80年代中期郑纪益跟贾岩等人合伙在香港办公司专营乒乓球器材,这位一向骄傲好强的前中国国手对也是打乒乓球出身的贾岩说了句,“咱就别想做到老冯那种程度了。”第二年贾岩随郑先生去德国参观慕尼黑体育用品博览会,在全世界的乒乓球器材商中,果然是“冯成记”的展位最大,另外就是一家展览乒乓球的公司可以与之比肩。
80年代,贾岩见过身材魁梧的冯先生坐在大奔里,前面开车的司机戴着白手套。那时候在香港,坐奔驰、劳斯莱斯也都是有钱人,而“冯成记”的工厂规模也确实非常大,1975年买了3000多平米的地盖起了厂房,乒乓球拍每天一个货柜一个货柜地往外拉。
欢迎光临 精英乒乓网-买正品,到精英。买蝴蝶,到精英。 (https://bbs.cnpingpang.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