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乒乓网-买正品,到精英。买蝴蝶,到精英。

标题: 正手弧圈求纠错 [打印本页]

作者: topil    时间: 2012-9-16 22:36
标题: 正手弧圈求纠错
今天打球遇到一个教练指点了下我弧圈球的错误动作,由于时间短,有几点不太明白,请大家帮忙分析一下。
1 右肩偏高,发力结束后右肩高于左肩。我是右手持拍。是因为向上发力太多,向前不够么?还是转腰不到位就收臂了?
2 上身僵硬,发力前不够放松。
3 击球偏晚

另外,如何判断来球的长短来调整站位?感觉这个点老找不准,有时球过来高了,胳膊就只能抬起来接了。
请问如何有效的针对错误123来有效改正? 谢!
作者: bbcwl3713    时间: 2012-9-17 08:53

楼主拉弧圈比较紧张

 

暴力一点就会放松,

 

凶恶一点击球就提前了,

 

身体侧45度对球台,注意引拍右肩就能沉下去了


作者: zpfch    时间: 2012-9-17 09:04

右腿向后拉开,上半身前倾要更多,重心要更下沉,右大臂肩膀沉下去

个人意见:既然要正手暴冲,就别想着下一板,全力扫出去!!!    如果你全力扫出去以后由于重心够低发力够强那么你反而更容易回复到预备姿势

总体来说:文字难以说清楚,请你从打钱站位的预备姿势练起,记得趴下去,打的时候也要趴下去,再体会趴下去以后好处在哪

跑位置主要靠预判  最主要的是你自己的套路球预判,再慢慢提高

 


作者: topil    时间: 2012-9-17 10:12
现在就是有点找不到沉肩、放松的感觉。。。。。。。 打着打着上半身就架起来了
作者: 方人    时间: 2012-9-17 10:45

我的体会的别练爆冲    先把加转弧圈练好  其他的就什么都会了

 

放松和手上制造旋转的能力比较重要


作者: 直板老狠了    时间: 2012-9-17 10:53
精英有这么好的写手,当然人气火爆!
作者: csysunt    时间: 2012-9-17 18:52

可能需要注意下,不能用大臂打球,大臂相对于身体保持静止,用的是甩屁股和收小臂的力量

 

我个人认为:脚步用于找球,甩腰(甩屁股)用于找到最佳咬球角度,收小臂用于咬住球并甩出去

如果来球位置合适,就不用找球,此时如果只咬球不甩球,借来球之力把球撞回去,就是攻球,如果咬住球的一刹那,向上甩就是高调,向上甩的一刹那压拍向前甩就是前冲

把这三点一一攻破,就可以放松发力了

 

我属于打野球,说的不一定对,希望高手指正,我也就能提高了[em1003]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9-17 19:18:31编辑过]

作者: fgjdhb    时间: 2012-9-17 21:34
有些球的长短没有判断好的话,或者步伐来不及调整,那就需要身体和臂的微调来实现。
作者: xianbuzhao    时间: 2012-9-18 00:56
QUOTE:
以下是引用topil在2012-9-16 22:36:00的发言:
今天打球遇到一个教练指点了下我弧圈球的错误动作,由于时间短,有几点不太明白,请大家帮忙分析一下。
1 右肩偏高,发力结束后右肩高于左肩。我是右手持拍。是因为向上发力太多,向前不够么?还是转腰不到位就收臂了?
2 上身僵硬,发力前不够放松。
3 击球偏晚

另外,如何判断来球的长短来调整站位?感觉这个点老找不准,有时球过来高了,胳膊就只能抬起来接了。
请问如何有效的针对错误123来有效改正? 谢!

你说的问题我也都有过。

 

1.右肩偏高是自己录像的时候发现的,拉球之前右肩是下沉的,但是拉球完成后右肩耸肩。

后来对着镜子左手按着右肩,让右肩不动,反复找拉球完成后右肩保持比手肘低的感觉,拉球的时候蹬腿提高身体重心有助于让右肩保持在低位(如果再耸肩,手又比肩高的话,球拍就太高了)。然后用这种感觉慢慢自己抛球拉球。

 

之所以耸肩,往往恰恰是误听了别人说的大臂不动造成的。拉球的时候,大臂相对于肩是动的,也就是肩关节是动的,但肩部相对于身体是不动的。人们说的大臂不动(可能说的是不发力)造成很多人怕大臂动,肩关节锁住,大臂出去的时候就带着肩部相对于身体向前向上去了。所以要点就是放开和解放大臂。

 

2.上身僵硬,发力前不够放松。除了心理(以前总怕球过来自己反应慢,所以精神高度紧张,现在知道绝大多数球都不能反应过快,要球出来后先身体跟过去,听到落台声音后再引拍击球还来得及)和身体的放松以外,我是两个问题。

 

一个是还原姿势不对,我是看张继科的接发球的准备动作来当作初始动作和还原动作,结果还原的时候,手臂向前伸出太多。还原的时候,应该是肘部自由落在腰部后侧一点点,拍子在腹前一点点,可参考石川佳纯的预备姿势,她接发球的时候左手在体前扶着拍子,而不要采用波尔和张继科的预备姿势作为还原后的姿势。

 

另一个问题就是发力问题。拉球的时候,要把节奏掌握好,也就是拉球过程中的发力,不要在初始阶段就发力(两个恶果,一个是爆发力出不来,一个如果判断失误来不及纠正容易漏球),先慢拉让拍子对准球,然后集中在拍子触球前20-30cm左右才开始猛然加力,要有抽球和扇球,或者楼上球友说的甩球的感觉(用上手腕,而不要像很多人说的那样锁腕,想象一下抽鞭子抽出声音来,就用这种感觉去抽球),反手要有弹击,或者说拳击里面直冲拳的那种节奏感。这样你的爆发力就出来了,爆发力一出来,动作完成后自然有个迅速弹回的后座力,就有了相对松紧的感觉,自然也就在该放松的时候放松了。看看张继科拉削球的慢动作,体会发力和动作在各个不同阶段的时间和速度(发力)分配是有很大差异的,而不是一个匀速的过程。

 

这种相对于紧张的放松,才是攻击的时候需要的放松。那种整体速度均匀的放松,并不能制造爆发力,只是练球的时候回合比较多,节省体力罢了,对防守可能有一点用处。

 

3.击球点晚,是一个相对的概念。除非近台快攻(估计你的教练是打快攻型的),否则击球点晚并不是一种错误,而是一种打法,尤其男子拉球打法,击球点都相对比较晚一点,要的是动作准备充分后,出球的力量和球速,而不是快速回球的频率。如果看从侧面录制的男子比赛,大多数拉球都是退台在中台或者中远台拉下降期。很多人说的拉上升期或者下降前期,是他们自己的感觉而已,真正拍子触球和准备击球有个滞后,就是说他们在那个时候看准了球准备击球,但真正拍子触球,如果你从侧面看录像,大多数都是在下降期的,除非早就判断准确,在台内拉球。

 

开始练攻球和拉球,最好击球点晚一些,拉下降中期。这样有充足的时间去准备和完成动作,对球的弧线也有一个完整的认识,然后在保持动作完整发力协调的前提下逐渐把击球点往前提,最后过渡到近台。我发现很多从近台快攻开始学的人,都有击球急躁过早的毛病,动作的定型需要的练习量也很大才行(因为近台借力击球不需要身体发力,你要他转腰发力,初学者往往也来不及,就算做出来了,也是因为定点练习,他预先知道你要喂球到哪里,所以你的球还没出手,他就已经开始引拍击球了才来得及的,对养成先判断,后引拍击球的正确击球节奏不利,这种人看着练球回合很多动作很标准,一旦你改变落点和节奏,他就失误了,如果你是一个擦网然后上台的球,这种人绝对接不到,因为球擦网前他的拍子已经对着球原来的路线击出,球一旦变向根本无法调整)。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9-18 21:10:56编辑过]

作者: casa    时间: 2012-9-18 10:06
楼主的疑问和其他球友的解答令俺收益匪浅!!!

作者: fgjdhb    时间: 2012-9-18 10:38
9楼写的真好,顶一个!
作者: topil    时间: 2012-9-18 20:17
  强烈支持9楼观点,送鲜花一朵鼓励!
作者: 李中于    时间: 2012-9-23 19:17
楼主介绍得很具体,学习了,谢谢!
作者: 李中于    时间: 2012-9-23 19:17
楼主概括得太精辟了,收藏了!
作者: 北大西门    时间: 2012-9-28 10:06
QUOTE:
以下是引用xianbuzhao在2012-9-18 0:56:00的发言:

你说的问题我也都有过。

 

1.右肩偏高是自己录像的时候发现的,拉球之前右肩是下沉的,但是拉球完成后右肩耸肩。

后来对着镜子左手按着右肩,让右肩不动,反复找拉球完成后右肩保持比手肘低的感觉,拉球的时候蹬腿提高身体重心有助于让右肩保持在低位(如果再耸肩,手又比肩高的话,球拍就太高了)。然后用这种感觉慢慢自己抛球拉球。

 

之所以耸肩,往往恰恰是误听了别人说的大臂不动造成的。拉球的时候,大臂相对于肩是动的,也就是肩关节是动的,但肩部相对于身体是不动的。人们说的大臂不动(可能说的是不发力)造成很多人怕大臂动,肩关节锁住,大臂出去的时候就带着肩部相对于身体向前向上去了。所以要点就是放开和解放大臂。

 

2.上身僵硬,发力前不够放松。除了心理(以前总怕球过来自己反应慢,所以精神高度紧张,现在知道绝大多数球都不能反应过快,要球出来后先身体跟过去,听到落台声音后再引拍击球还来得及)和身体的放松以外,我是两个问题。

 

一个是还原姿势不对,我是看张继科的接发球的准备动作来当作初始动作和还原动作,结果还原的时候,手臂向前伸出太多。还原的时候,应该是肘部自由落在腰部后侧一点点,拍子在腹前一点点,可参考石川佳纯的预备姿势,她接发球的时候左手在体前扶着拍子,而不要采用波尔和张继科的预备姿势作为还原后的姿势。

 

另一个问题就是发力问题。拉球的时候,要把节奏掌握好,也就是拉球过程中的发力,不要在初始阶段就发力(两个恶果,一个是爆发力出不来,一个如果判断失误来不及纠正容易漏球),先慢拉让拍子对准球,然后集中在拍子触球前20-30cm左右才开始猛然加力,要有抽球和扇球,或者楼上球友说的甩球的感觉(用上手腕,而不要像很多人说的那样锁腕,想象一下抽鞭子抽出声音来,就用这种感觉去抽球),反手要有弹击,或者说拳击里面直冲拳的那种节奏感。这样你的爆发力就出来了,爆发力一出来,动作完成后自然有个迅速弹回的后座力,就有了相对松紧的感觉,自然也就在该放松的时候放松了。看看张继科拉削球的慢动作,体会发力和动作在各个不同阶段的时间和速度(发力)分配是有很大差异的,而不是一个匀速的过程。

 

这种相对于紧张的放松,才是攻击的时候需要的放松。那种整体速度均匀的放松,并不能制造爆发力,只是练球的时候回合比较多,节省体力罢了,对防守可能有一点用处。

 

3.击球点晚,是一个相对的概念。除非近台快攻(估计你的教练是打快攻型的),否则击球点晚并不是一种错误,而是一种打法,尤其男子拉球打法,击球点都相对比较晚一点,要的是动作准备充分后,出球的力量和球速,而不是快速回球的频率。如果看从侧面录制的男子比赛,大多数拉球都是退台在中台或者中远台拉下降期。很多人说的拉上升期或者下降前期,是他们自己的感觉而已,真正拍子触球和准备击球有个滞后,就是说他们在那个时候看准了球准备击球,但真正拍子触球,如果你从侧面看录像,大多数都是在下降期的,除非早就判断准确,在台内拉球。

 

开始练攻球和拉球,最好击球点晚一些,拉下降中期。这样有充足的时间去准备和完成动作,对球的弧线也有一个完整的认识,然后在保持动作完整发力协调的前提下逐渐把击球点往前提,最后过渡到近台。我发现很多从近台快攻开始学的人,都有击球急躁过早的毛病,动作的定型需要的练习量也很大才行(因为近台借力击球不需要身体发力,你要他转腰发力,初学者往往也来不及,就算做出来了,也是因为定点练习,他预先知道你要喂球到哪里,所以你的球还没出手,他就已经开始引拍击球了才来得及的,对养成先判断,后引拍击球的正确击球节奏不利,这种人看着练球回合很多动作很标准,一旦你改变落点和节奏,他就失误了,如果你是一个擦网然后上台的球,这种人绝对接不到,因为球擦网前他的拍子已经对着球原来的路线击出,球一旦变向根本无法调整)。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9-18 21:10:56编辑过]
 
 
9楼人不错!


作者: shilei9898    时间: 2012-10-6 16:46
精英有这么好的写手,当然人气火爆!
作者: 蓝色西湖    时间: 2012-10-6 23:14

     我来说说自己的想法,不一定正确,供参考。

     击球后右肩比左肩高,可能有两个原因:

     1、与击球时间晚有关。由于准备不足,没有留足充分的击球距离(空间),结果被球顶住了,那么,此时解决的办法只好抬高右肩(右肘)来压住球,同时重心往左侧压低,造成击球后右肩高的问题。这种现象在步伐不到位的时候,也会出现,靠身体调节弥补步伐、击球时间等不足。

     2、击球收小臂向上过多有关。在拉弧圈的时候,引拍过低,右脚蹬地后伴随重心跃起,而重心转移往左但没有向前,这样也会出现右肩高的问题。

     解决的办法主要还是要侧身到位(或者说留出足够的击球空间),盯住来球,重心向前转移,主动向前手小臂,有种追着球打的感觉,尤其要注意手臂直接向前用力,不要乱划圈。有足够的击球距离,追着球向前打,肩膀就不可能架起来。

    另外两个问题,9楼的兄弟答复的非常到位,完全赞同。乒乓球发力绝对不是一个匀速过程,一定要体会击球瞬间加速的感觉。不要球一过来,自己右臂就开始发力,这会造成几个问题,一是身体越打越僵硬;二是发力不集中、拉球不够爆;三是缺乏调节能力,球一擦网擦边,手已经出去了,十有八九拉丢或者拉到拍子边缘。球盯住了,再出手,心里有底了,就不会着急乱出手,慢慢就学会放松了。 击球时间晚真不是问题,我在练习多球的时候,就经常退到中远台拉下降中后期,体会摩擦的感觉。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10-7 20:52:47编辑过]

作者: sunyong72    时间: 2012-11-29 23:07

买个鞭子和一个陀螺,到公园和老头一起抽,一周后把抽陀螺的感觉用在拉弧圈球上,再听听那个教练怎么评价你






欢迎光临 精英乒乓网-买正品,到精英。买蝴蝶,到精英。 (https://bbs.cnpingpang.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