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拉还是打,没有绝对的定理。
因个体不同而异,我写下我的大方向上的经验,大伙也都聊聊自己的打法吧。
纯业余角度:
1、发球:正手侧身位发球,回球比较长的话,正手,反手,正手侧身,一般拉一板。反手有时来不及拉就突击,或是搓一板过度一下。这是说回球弧线低的情况下。
回球不论长短,只要冒高(回球弧线高)我一般发力突击。因为一般回球都带有小旋,只是下旋强弱问题,所以突击下旋,之所以不发力拉,因为我感觉突击冒高球动作小,回球突然,而且台内高球突击效果也很好。。。
2、接发球:因为接发球要判断落点,旋转等很多因素存在,所以接发球用相对保守的技术是比较稳定的,最保守的当然是靠拍形去接,以球网为镜子,左对左,右对右来客服侧旋(用击打和拉球也可以相应的克服侧旋),球下旋强就仰点板型,球下旋弱就立点板型。球上旋就再立点板型(我说的是用最保守的技术接侧上,当然如果判断出侧上击打或出台直接拉自然更好。但击打完要做好下一板准备,对方发侧上肯定做好被你功击然后对方下一板的准备了)。。。
上面是最保守的接发球方法。说的是逆转儿接球方法,顺转的就不说了,只说业余里最常见的。。。。。。再大胆一些就是接发球用击打,或突击(来球带下旋的时候),正反手都可以这样接。
还有一种就是出台的拉接,根据来球不同旋转,或吊或冲。
这三种是球馆就常用的接发球方法。
业余选手板板拉接是不现实的,因为毕竟业余,先不说别人发球不可能板板给你出台拉的机会。就算板板发球都出台,还有落点与旋转要判断。所以我感觉业余选手要想稳定,适当的看准出台球拉接是可行的,特别是在比分领先时,我比分领先时一般只要判断出来出台就拉。
总结一下:我认为业余选手接发球,过度一板,下一板出手,这样最稳定,不是说板板这样,是最基本的接发球方法。如果对方发球,我方过度一板,如果对方没能上手,我方在这板就上手了。。。这样的组合相对稳定些。。。。当然了这是理论化的,实践中有时的确难以上手的球就多过渡一板。。。。。
不论是拉是打,要想稳定,首先要结合好,根据自己的特点,找出适合自己的拉与打的分配。。。。。。补充一句:盯球非常重要,盯住对方每次触球时的拍(从拍的变化能看出手腕的变化),盯住球回来过网后的这一跳,跳起时一定盯一眼,看这一眼重要的不是看侧旋,而是看上或下旋,从球的轨迹上感知球的旋转,判断后出手,然后根据对手的情况,出手的结果(下网还是出界了),不断校正自己的判断。。。
乒乓实际上是上与下旋的世界。。。侧旋靠板型,或击打或拉来克服了侧旋,没等吃上侧旋的劲儿球已经过网了。。。。其实乒乓重要的是上与下旋。。。。。国手成功的反拉就是看上旋盯的准。。。。起下旋的准确率就是盯下旋要盯的准。。。。。。。不是每点都盯,盯关键点,其他时间余光余住球就够了,球盯多了,出手出界或下网后,都能感觉出来这板出界或下网的动作原因。
楼主说的有道理,经验之谈。
其实归根结底一句话:关键在于动作合理、流畅。——这个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啊!
楼主说的有道理,经验之谈。
其实归根结底一句话:关键在于动作合理、流畅。——这个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啊!
的确啊,想做好很难,自己要定下自己的路线,知道往什么方向发展,少走弯路,快速提高。
反拉是一块试金石,如果像楼上说的,你的对手能经常反拉你成功,说明在业余界里已经达到一定的水平了。
欢迎光临 精英乒乓网-买正品,到精英。买蝴蝶,到精英。 (https://bbs.cnpingpang.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