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的确与天赋关系很大,专业体校的模式都是在层层选拔天才,
而我们业余只能加强理解,用正确的意识来支配身体器官的有效运动,进而实现乒乓球运动的合理化、规范化。
其中:有的人,天生协调性好,运动性强;
更多的人,则恰恰相反,发力分散,控制不住身体,学球多年难以突破和提高;
究其原因,大概还是运动原理上不通造成的。
为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
让大家对重心有个清晰而形象的认识,
同时也让大家不再为控制不住重心而烦恼,
不再让大家陷入无休止的争论,现提出本贴。
帮助大家快速明白重心运动的原理,
帮助大家明白如何保持身体平衡、如何有效发力的基本原理,
方便大家不断改善自身运动机能、提高协调性。
以下图片均为转载,仅作借鉴探讨使用。
虽不是乒乓球图片,但如果你把每一句话理解到乒乓运动中来,还有具有相当的通用性的。
能给大家带来启发是我最大的心愿!!!
祝球友进步!!!
希望球友们能在后面的跟贴中上传更多更好的专业文字、图片,供大家参考,
我将会定期整理汇总,便于大家查阅!
乒乓运动中我们要尽量多的运用力偶的概念,因为击球总是以稳定的重心(注意是稳定)为中心轴,实现身体的扭转,尽量多的运用力偶:左脚与右脚蹬转有互相促进的作用,左腿与右腿发力有互相牵制平衡的作用,腰的左半部与右半部配合会把收缩与拉伸做得更好,左肩与右肩配合会使你的重心收缩更加集中同时也会使引拍更加放松,发力更加一体化,在击球中做出漂亮、平衡而且有效率的扭转动作
击球中我们都有体会,发力越大越难控制身体,发全力的时候,要想站稳或者说保持重心稳定,就必须得利用这一原理,发大力拉球那个非持拍侧脚跺地的姿势就是为了尽可能大地增加与地面互相作用的接触面,以求足够稳定。另外,球拍与球也有接触面的问题,来球的旋转,决定了你拍子的倾斜角度;拍子的倾斜角度和加速度,决定了你的接触面大小,这就要求我们要尽可能看清来球,力求用最佳的倾斜角度、最佳的加速度来回击来球。如果没有加速度击球,球在你拍子上留下的是一个很圆的点,如果有了加速度,球在你拍子上留下了是一个被拉长了的椭圆的点。
[em1001]
重心越高,人体越容易倒,因此,在小力量击球时可以保持重心稍高,随着发力的增加,重心应该逐渐降低,柳承敏拉球时发力最大、最暴力,他的重心也是最低的。我对重心高低在击球中的应用大体感觉重心自高到低如下排列:小力量对练、快带、攻打上旋、拉上旋球、台内挑拉和拧拉、拉冲下旋、反拉弧圈。不够全面,仅供参考。飞身挑打等搏杀技术和快带等借力技术不列入此类讨论。
专业球员接发球的站位有异曲同工之妙,只有实现这样一个稳定的支撑,才便于随时启动。
学会形成稳定支撑,还要学会快速打破支撑,随时随地启动,任何的启动都是以重心的移动为前提的。接发球中启动的快慢会直接决定我们的回球质量,起动越快,给对手预留的反应时间越少,即使旋转稍差,也会实现更好的效果,变得更有效率。
重心是人体全部环节所受到的重力的合力的作用,是身体各部位合成的质点,在乒乓运动中,我们要随时找到自己做那些眼花缭乱的动作中的那个质点在哪,在体内?还是在体外?还是在一个相对身体较远的位置上?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更好的驾驭重心,随时随地保持相对平衡、实现集中发力。
你是否会联想到你击球时重心的高低对击球的作用?发力越大,重心越需要降低,这样才够稳定!
人的性别、身高对击球都是有明显影响的,所以不要随意模仿身边球友动作!一定要领会实质.
[em1001]
一定要认识到,重心在运动中经常处于体外这一概念,平时击球是东倒西歪,都是我们对重心的认识不足造成的!
你是否思考过,你在扭转迎前击球的过程中是怎样维持身体平衡的?动态中求平衡,是乒乓球运动的最大需要!乒乓比的是技战术,很多球就是让你意想不到,因此,当意外球来临,我们必须有足够的准备,并采取相应动态平衡措施来弥补身体失衡,实现重心稳定和集中发力。
重心感是身体各个部位力量叠加的合成,看了以上图片,相信大家会认真思考以下问题:1、运动要中尽可能地把击球部位和身体运动部位纳入到重心有效控制的范围之内,要尽可能地做到身体各部位更加有效叠加到重心上。2、在运动中随时随地感知自己的重心在哪里。3、能够学会自我恢复、控制和调节平衡,在应对各种意外中保持重心平稳。4、有效利用重心。5、最终实现稳定发力和集中有效发力。
简单小结一下:
1、重心是由身体各部位产生的力的合成质点,乒乓运动中要尽量保持这一质点在身体前方或说体外的某个地方,便于随时启动迎前,也有利于克服很多球友击球后仰的毛病;
2、重心的运用是以稳定为前提的,下肢的稳定支撑,是重心稳定的重要因素,另外,如果需要加大击球力度,需要在保持身体弹性的基础上,尽可能地下降重心,以保持击球稳定。
3、重心的转移并非越大越好,而是以顺畅为目的,如果重心全部压在持拍一侧身体上、再蹬转到另一侧身体,是理论上的最优方案,实践中却会使你的蹬转十分费力,造成重心转移不顺畅和节奏减慢,只要能保持重心靠近持拍侧身体即可;
4、要随时感知自己重心的位置,重心的位置是随着你击球动作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如何在动态中保持重心的稳定,就需要我们研究非持拍侧身体各部位的协调配合,只有如此,才能实现协调发力。
先顶再看。
高深
高深
都解释得这么详细了,还高深吗?[em1004]
本文题目是只扯重心运动啊。。。。
本文题目是只扯重心运动啊。。。。
在文中,关于重心运动,体操,举重,网球,跳高,跳远,你都提到了,为何单单不提乒乓球呢? 是不是还没找到有关的乓乓球文章,把它剪下后贴将过来?
主要是引导大家多学点生物静力学、运动学啥的,对更深入的认识乒乓有好处。。。
欢迎光临 精英乒乓网-买正品,到精英。买蝴蝶,到精英。 (https://bbs.cnpingpang.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