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打球的观念最近发生了一点变化,之前比较追求每次进攻的旋转和力量,虽然也知道连续进攻的重要性,但是还是比较追求杀伤力,导致还原不好,第二板质量不高。
反思了一下,似乎男子专业选手的大幅度动作不太适合业余的我来模仿:大幅度,失误较多,落点控制不好及连续性不好。
今天看到版上的张怡宁的教学视频,觉得相见恨晚。这样敏捷、快速的动作,似乎更加适合以近台攻为主的我。准备先练习一段时间,试试吧。
以上。
赞同!
男子的动作需要非常多的到台保障,没有教练难以完善,一旦到台率上不去就没法用。
女子的动作稳当多了,可模仿性强。
请教,什么到台保障呢?能举个例子么?
这个要顶!
我早就有此观点,如果哪个业余球友能达到专业女运动员的水平,已经是登峰造极了
女运动员速度快,相持好,回合多,更为稳健,动作幅度小,基本玩的是近台。力量虽然不如男运动员,但已经远远超出业余男球手了
男运动员主要体现在凶和快
所以我们还是模仿女运动员更适合
身体的运用里面有许多细节是提高到台率的。
例如,腹部侧面肌群的配合,能够非常轻松地到台,如果不会,则需要非常紧张地调整落点。
观察法,看凌空的3D来球,连到台都很艰难,他们的观察法能够很简单地布置凶狠打法。
腿部配合细节更多,例如水平扭动大腿骨,取其应力弹球,等等。
虽然听不懂,但是觉得挺有道理的。呵呵
个人认为 国手女队员的模式 一个业余的人 你根本就模仿不了也学不了 你有国手女运动员的正反手基本功吗 有那样的速度吗 有那样的反应 和敏捷的步伐吗 没有正反手的基本功 就不会有命中率 国手女运动员打拼的就是基本功
业余学专业真的太难了,专业是靠长年累月的积累形成的,我们业余根本没时间打那么多的板数来练习,跟他们学一招还没学精,人已经老了。还是学业余高手或甲B水平的,比较容易看懂发力机制。
女子的反手和男子比较相差太多,不值得模仿。
我只看过萨姆索诺夫等几个欧洲选手的教学视频,很不错。
近台快攻打法应该主要学习专业女子视频,因为纯快攻打法在专业男子里面几乎绝迹,而在专业女子里面则比较普遍。
快攻对旋转和力量的控制比较少,对线路和落点的控制比较多,女子比赛因为力量小,暴冲少,回合相对较多。而很多业余选手太过于注重力量和旋转,总想练习一板暴冲,对线路和落点的控制和意识和回合意识相对比较薄弱,多看女子比赛视频,可以加强这方面的学习。
另外专业男子多用走动和跑动完成步法移动,两脚有移动先后顺序问题,非常复杂,学习难度较大,而女子多采用跳动完成原地和非原地的步法移动(很多女子比如邓亚萍等都是在跳动中击球,在回合中不停地跳动),两脚几乎同时移动,先后顺序不明显,学习难度较小。
而且用跳动的方法,更能强迫练习者增强脚下动的意识(如果是走动方法,原地他可能就不走了,如果是跳动方法,原地他还要跳),更能体会脚下动作相对于上体动作以及击球的时序关系,以及靠重心打球的感觉。
打个比方不知恰当否
业余普通水平好比是小学生
业余高手好比中学生,始终没通过高考。
专业运动员经过筛选进入了高校,当然有清华、北大、一本、二本......之分(就是1、2、3线队员)
国家队再经过高校选拔,女运动员是硕士,男运动员是博士。
结了:再差的硕士也比中、小学生强!!
水平高低跟学习模仿相关性不大,学不学得会也不能一概而论,王皓的直拍横打就是个很好的例子,现在业余打直拍的谁不会横打两下。
按单项技术而言(如台内拧,侧身暴冲,发球等),学习男运动员并没有错,毕竟业余里有个一招鲜是赢球的法宝。而有些技术,如横拍正反手衔接,步伐等问题,女子运动员的动作更容易理解和学习,特别对基本功的练习很有帮助。
业余学习专业女子打法更加不可能,你见过有谁纯业余两面摆速能达到或者接近专业队水准的?
业余讲究前三板和控制,以及得分的杀板,连续起来,最多3板,基本就能得分,所以增加单板质量,研究前三板技术的专业男子打法,确实值得我们业余学习,但是也是有选择性的去学习。
欢迎光临 精英乒乓网-买正品,到精英。买蝴蝶,到精英。 (https://bbs.cnpingpang.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