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的世界杯团体赛中第二场是张继科对阵中华台北的陈建安,决胜局中7:11输给对手了。赛后刘国梁表示对张继科“非常失望”!
张继科怎么会输给一个很没什么名气的陈建安呢?大家觉得很意外。但是,作为我们这些业余爱好者来说,又该如何看待这场比赛并从中得到启示呢?
我谈谈自己的看法,我从业余打球的角度谈三点:一是输球不可怕,二是怕的是总输球,三是输球之后要想着怎么赢回来。
一、输球不可怕
平时业余打球见到不少人输球后吹胡子瞪眼、摔拍子、骂骂咧咧的。
张继科总算是世界顶尖选手吧?但是他经常输球,而且经常是名不见经传的对手。
所以,输球有很多原因,比如初次交手不熟悉对手的球路、心情不佳、身体不佳等等。
所以,业余打球中输球也很正常,没必要影响自己对于这项运动的爱好。
一句话:要“输得起”!
二、怕的是总输球
虽然输球不可怕,但是如果对于同样一个对手,你总是输的话,那就得好好琢磨了。
这个时候你要分析一下和这个对手打球,输球的原因是什么?也就是说自己输在什么地方,对手赢在什么地方。
只有这样,自己才能从输给对手这件事上“因祸得福”,找到自己存在的不足。
否则,如果不是水平相差太远的话,还是总输,那就是你自己的问题了,起码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你打球一直没进步。
实际上在2011年的奥地利公开赛中,刚刚20岁的陈建安硬是把张继科拖进了第六局,难道张继科就没所警醒?还是因为张继科太轻视对手了[em1004]?
三、输球之后要想着怎么赢回来
这恰恰是乒乓球运动给我们带来的乐趣之一。
试想,如果你整天和一帮水平远远低于自己的球友在打球,每次都赢,那又有什么意思[em1005]?
至少这样一来你没有前进的动力。
而输球就不一样了,这个时候倘若你静下心来,不是怨天尤人,而是仔细分析输球的原因,那么恭喜你,你有了前进的动力。
所以,输球不可怕,重要的是想着找准原因,争取下次再赢回来,而这个过程中你不但提高了自己的球技,而且享受到了这个提高过程中的乐趣,多好的一件事啊!
好了,随便聊两句自己的感受,就当和大家共勉吧[em1003]。
这次2013巴黎世乒赛,日本小将松平健太也是一改以往的快速打法,而是像业余选手一样,站在前台档或者按,通过制造短和低的回球,控制球的路线和落点,让马琳和许昕忙于奔跑,无法继续上手攻击或者失误。
业余练习中经常碰到这种对付弧圈球的方法,我感觉这种球很难继续连续进攻,曾经问过教练和高手,没有得到理想的答案(他们说回高调,这样很容易被对方拍死)。没想到专业选手竟然也疏于对这种回球的练习。
欢迎光临 精英乒乓网-买正品,到精英。买蝴蝶,到精英。 (https://bbs.cnpingpang.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