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乒乓网-买正品,到精英。买蝴蝶,到精英。

标题: 请教拉弧圈球时可以理解成先用身体撞击,再用收小臂和手腕摩擦吗?附练球体会 [打印本页]

作者: mxue    时间: 2013-5-6 17:51
标题: 请教拉弧圈球时可以理解成先用身体撞击,再用收小臂和手腕摩擦吗?附练球体会

昨天我们这举行了俱乐部联赛,大部分是业余选手,不过最后入围决赛的是2个专业队。起码是市队水平,看的是挺过瘾。

 

和业余最大的区别还是,专业队能更合理的利用身体的力量去击球。

 

我突然有个疑问想弄清楚,比如拉前冲,正常的发力顺序就是脚-腿-腰-大臂-小臂-手腕-手指

 

就是在把身体的力量甩到大臂,在未收缩小臂前,是球拍快碰到球时再收小臂,还是球拍碰到球时再收小臂

 

思路可能表达不清楚,好的前冲都说是先打再摩,那能不能理解成,收缩小臂前去用身体力量撞击球,用收缩小臂,手腕,手指来摩擦球?

 

 6.18

在此记录一下练球过程中一些重要的体会

晚上还拜读了一位大侠的帖子,说右脚时刻保持悬空,记不太清了,大概意思是指右脚不要踩实了。让我又联想到一个感觉,就是甩鞭的情况

(, 下载次数: 0)


 

 

晚上看到另一成人练球的内容,有不少收获。但有一段话暂时不太认同:

用教练的话:"无论有多困难也要坚持(左脚在前、右脚在后且右腿始终是虚的)我原来也担心这种站位反手不好发力,现在看这种担心是多余的。因为正确的反手发力姿势就是这种站位,那种右脚在前的格林卡式的反手发力方式是教练坚持不允许的(这就是格林卡正手弱的关键原因),你看看王励勤、陈杞等国手的反手动作就明白

   

    首先无数的比赛事实证明了,老外的反手就是比中国选手的反手强,特别格林卡的,我一直不看好王大力的反手其实,那反手击球为什么就不能瞬间变换一下,让右脚稍前,左脚稍后呢?说会影响到正手的连续,我想这应该是可以用训练克服的。并且近台为了正手可以左前右后,那退到远台,如果反手击球,用左后右前可以让球更有力量,为什么不用呢?突然想到了老金的远台反手攻,虽然此时没看他视频,但想象一下应该也是右前左后的姿势。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6-19 19:10:49编辑过]

作者: 尛賸    时间: 2013-5-6 19:36
进来学习了。
作者: mxue    时间: 2013-5-7 00:15

自己顶一下,希望对前冲有体会的朋友指点一下小弟

 

究竟是把身体的力量甩出去碰到球后,再收小臂,手腕,手

 

还是把身体的力量甩出去后,接触球之前就收小臂,手腕,手呢?

 

自己在培训班练过三个月,刚开始练拉普通下旋球时就不练了,结果本来不太稳定的基本攻球动作,现在也变味了,因为后来就和朋友打比赛,平常基本功都是打的不转球,一打比赛,多是下旋球

,结果把基本功也打坏了,脚也懒了,重心转移和转腰后来慢慢也没有了。

 

现在只是徒手练动作能体会到重心和转腰,一上球台,重心和转腰都没有了。


作者: sydjingying    时间: 2013-5-7 08:40
坐等指点。
作者: shilei9898    时间: 2013-5-7 10:40

实质是接触球之前就开始收小臂了,但是从意识来说一般是接触球的瞬间有意识收小臂。

虽说拉球的触球时间也很短,但在训练有素的情况下会感觉到一个明显的触球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发力摩擦,外在形式就是收小臂,手腕内旋等等,做得好会感觉到很实地打住球,并充分摩擦,这样出去的球才速度、旋转和力量兼备。


作者: shilei9898    时间: 2013-5-7 10:46
三个月应该动作基本定型了,只要坚持就没问题了。不要太追求胜负,少和颗粒胶打。看来你的攻球动作还没有过关啊,那就不要练太多了,贪多嚼不烂。要想进步就要把基础打牢,练好攻球再说。当然如果只是打打玩就随便了。祝进步!
作者: mxue    时间: 2013-5-7 14:11

谢谢回复,说的很细,我也更认可在意识上是后收小臂。先在理论上弄清一些。

 

从高中打球到现在都十几年了,没啥实质的进步。希望有一天也能体会到你说的那种感觉。

 

我现在的基本功确实不行。正手攻毛病多,攻球方向不够向前,转腰不明显,腿有点硬,腿膝盖交替向前不明显,重心转移不明显,有懒的成分,记的练球时,教练经常会提醒。后来不练了,没人提醒,毛病慢慢在放大。

 

准备找教练再练几个月基本功。把基本攻完全定下型。


作者: 山东老杨    时间: 2013-5-7 21:31
[em1002]
作者: mxue    时间: 2013-5-7 22:29

晚上陪人打了会儿球,特别注意了下转腰,球感觉是比以前有一点劲,回家看自己拍的视频,发现腿上重心交换没有了,光注意转腰了。

 

没练过拉球,找不到那种把身体甩出去,摩擦球的感觉。打了几局比赛,得分手段还是停留在基本功的框架里。球要是下旋多些就很容易下网。

 

感觉还是少打比赛吧,打的把基本动作都弄乱了,主要是没练过拉球。反应还是慢,球过来后,根本来不及去按正常过程去击打球。脚下功夫占七成也不为过啊真是。

 

看比赛视频,专业运动员,多是很及时的步伐到位,再去击球。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DE3NjEyNjcy.html

 

很喜欢这个视频里张继科的拉球动作,很MAN,很有劲。

老瓦也好看,很轻松,很游刃有余的样子。施拉格的收尾动作稍显僵,不太自然。波尔的击球干净利索。正手的高吊球记的是弧线是相当的底。

 

又快有比赛看了,能过眼瘾了[em1001]


作者: sydjingying    时间: 2013-5-9 08:48
什么比赛啊?
作者: 天下纵横    时间: 2013-5-9 18:48
看帖是学习,回帖是美德,好贴就要顶!
作者: shilei9898    时间: 2013-5-9 22:41
照你说的,你的问题还真是攻球基本功不过关,如果真想进步就一段时间不打比赛了,专练正手攻:找教练也行,多练练徒手也行(可以对着镜子练),打发球机不转定点球也行。
如果真是十几年球龄,改起来真的很难了。

作者: mxue    时间: 2013-5-10 17:35
QUOTE:
以下是引用sydjingying在2013-5-9 8:48:00的发言:
什么比赛啊?

你好,

是我们这的各俱乐部的比赛,后来才知道亚军是从正定那边过来的小孩。球路子都不错,可能是经验的事。惜败了,给观众带来了不少好看的球


 


作者: mxue    时间: 2013-5-10 17:42
QUOTE:
以下是引用shilei9898在2013-5-9 22:41:00的发言:
照你说的,你的问题还真是攻球基本功不过关,如果真想进步就一段时间不打比赛了,专练正手攻:找教练也行,多练练徒手也行(可以对着镜子练),打发球机不转定点球也行。
如果真是十几年球龄,改起来真的很难了。

有道理,打比赛真的影响基本动作,我就是后来打的多,正手攻时习惯性的往上发力。因为比赛多是下旋球。

徒手练了不少,并且徒手练的时候感觉特别好,有重心有用身体来引拍什么的。可是一上球台,就变质了,用身体引拍的动作出不来,光动手了。

 

没有条件用发球机。我在家的屋顶用线吊了一个乒乓球。有时这样打打。

再次谢谢你的回复和指点。


作者: mxue    时间: 2013-5-10 17:47
QUOTE:
以下是引用凉思在2013-5-10 14:39:00的发言:

有一点不知道喜欢听不,姑且说之:

 

虽然有那么多身体各部位的互相配合,其实身体的运用是一体的,而不是分立的?

谢谢回复,我有时真的是太在意细节了,应该还是不熟。把力从脚传到手上,这个过程。做好的话,应该是很顺畅的。

 

我只是徒手练动作时才有这感觉。一上台就不行了。球感的事吧。有时接发球,只是去碰球,不敢去主动控制。不自信和手生的原因。


作者: shalong_k    时间: 2013-5-10 19:46
 

     不是用身体去撞击球而是身体迎前,吃住球球后前臂收缩发力。

     要用转身的力量击球,而不是抡胳膊。扭腰先发力和两膝的重心移动是动作的最基本要素。

     只要感到能吃住球,是摩擦还是击摩那就随心所欲了。

     拉弧圈绝对不能去碰球,吃住球要后主动发力。

    说的有哪些地方不对,也请大家指教,我也是刚学会拉弧圈,现在在家里还对着镜子体会动作。

    原来也掉个球,现在只对镜子练了,打了十几年,动作不规范,经常是孩子老婆模仿开涮的对象,没有办法,儿子是陪练级的,老婆动作也是很规范,就是不教老子。。

    。。。积习难改。。。。一切从头开始。。。。


作者: 刘小t    时间: 2013-5-11 14:57
  强烈支持5楼观点,送鲜花一朵鼓励!
作者: mxue    时间: 2013-5-13 01:37

非常感谢您的回复,您发的文章我看了

晚上也在坛子里找了篇文章

都放在这里吧

大家共同进步

快有球看喽[em1001]

一个顶级乒乓球教练的教学语句 http://www.pingpang.info/bbs/viewthread.php?tid=258924&replyID=&skin=1

拉弧圈球的唯一秘密--发力与磨擦 http://www.pingpang.info/bbs/viewthread.php?tid=344780#TTbottom

 

 

顺便复制几句话,对我这个问题很有帮助: 1. 球拍接触球之前 小臂不可先加速收缩, 球触板的瞬间才发力磨擦-

                                                                    2.小臂发力之前的前迎力量 主要来自身体--腿的重心转移 加上转腰力量

                                                                    3.要让弧圈球暴力,应尽量采用主动迎球的手法。要有这个“迎”的意识,即一身体要迎前


作者: mxue    时间: 2013-5-13 01:38

突然想起来,有时马琳侧身迎球的动作

人都转了一个圈了。


作者: niezhengyang    时间: 2013-5-24 11:21
应该是撞和磨同时进行吧,用磨的板型去撞再加一个收尾动作来加转。
作者: mxue    时间: 2013-5-24 22:24

2者的时间差应该相当的短,暂时体会不到。

昨天去找了位教练开始重练基本功了,有自己发现不了的小毛病,最明显的是挥拍和收拍太慢了,怪不得重心和转腰出不来,动作太慢了,以至于球都快顶到拍子后,才有动作。只能赶紧动胳膊。重心和转腰的动作已经来不及做出来了。在这赞一下教练,很负责,边喂多球边一直纠正。四十多岁,原先在省队下来的,最好成绩省第四。教练的一位队友打到八一队后来因病,他的名额被王涛接替了。我想在教练身上能学到很多东西,看自己的消化能力了。

 

我的目标很明确,就是练基本功,教练也说这个过程会很枯燥,我说我有心理准备。

 

这帖子我想一直写下去,希望和各位朋友一起体会这个过程。


作者: 心兑1001    时间: 2013-5-24 23:22
不错不错,赞一个!
作者: mxue    时间: 2013-5-30 01:33

前天第二次去练,又出现个问题,引拍不够充分。小臂打开的太少。教练说以后练拉弧圈,球质量出不来。

不知道多久才能把基本功练好定型,教练老说我击球没力量,现在开始练俯卧撑了,今天能做40个。看了论坛不少关于技术动作的文章,深有体会,学习了。

 

还有右脚向右侧偏的太多,看了下柳的教学视频,正手基本功时,脚尖略向右偏,拉球时,右脚尖向右偏的更多些。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5-30 20:37:14编辑过]

作者: mxue    时间: 2013-5-30 10:37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TYzNzYxNDU2.html

不知道这个版能发视频链接吗,

我练球的视频

这是第二次,每次教练都会指出一个问题,上次主要问题是收拍还原太慢。这次是引拍不够充公。

估计怕我消化不了,教练没一次把全部问题指出来

请大家帮忙指点一下,谢谢

现在总体感觉不自然打多球时。


作者: 尛賸    时间: 2013-5-30 11:40
练习并不一定能带来完美球技,但不练,便一无所有.
作者: mxue    时间: 2013-5-30 13:01

是。这个观点非常赞同,并且练习基本动作很枯燥。不过有心理准备。只是不知道多久才能定下型。以前基本功没定型前就和朋友打比赛玩,好多习惯性的动作一时改不了。最明显的是击球习惯性的往上多些

慢慢来吧


作者: mxue    时间: 2013-6-2 17:24

6.1第三次

 

教练说我打多球,不像是在打乒乓球,像是在打很重的铁球。 肩太硬。练了几盘多球,都是肩硬。

回家看自己录的视频,发现大臂动的有点多,或者打球时,是大臂一直在使劲。 

 

试了下摆动作,故意不收小臂,只动大臂。貌似肩膀一直处在用力状态。这就是肩硬的原因吗?望有经验的朋友指点一下。

 

又试空摆动作,大臂不动,尽量只动小臂,感觉好像好一点。只能下次再试了。

 

 

 

 

 


作者: 涛声依然    时间: 2013-6-2 22:49
支持楼主。
作者: mxue    时间: 2013-6-6 22:51
我好像琢磨出来为何大臂动的多了,击球点离身体太近了,如果动小臂,自己习惯的击球点是击打不到球的。

现在练球就像是一杯盛满水的水杯。新动作在往脑子里灌,旧动作在往外出。交替着有时混在一起。想的有点多,不容易放松。

现在走路也跟着打球感觉在走。重心转换,转腰,挥臂[em1004]

作者: CXD1111    时间: 2013-6-7 21:39
基本功就是一点一滴练出来的,别太心急!
作者: mxue    时间: 2013-6-7 22:10

嗯,自己确实有些心急。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6-7 22:12:04编辑过]

作者: mxue    时间: 2013-6-7 22:14
QUOTE:
以下是引用CXD1111在2013-6-7 21:39:00的发言:
基本功就是一点一滴练出来的,别太心急!

怕以后没时间摸球了。总想进步快些,要求不高也不底吧,能把正手基本功定型就行。

 

练的这几次,都是信心满满的去,结果败兴而回。习惯性的坏习惯一直困扰着新动作。 最不顺的就是徒手挥拍相当有感觉,就是一上台啥也没了。

 

现在没事就琢磨,大概把一些基本要点的原理和为什么弄明白了,虽然明白的有点晚,但能在理论上明白后。这样多少有些好处。

 

球肯定是练出来的,需要时间的事,真是心急不得。


作者: 铁叽里咕噜    时间: 2013-6-7 22:19
看到这帖子好几天了,因为不是最近练习的重点,所以没点进来看过。今天无意中进来一看,还真不错,楼主加油,坚持下去一定会长球!
作者: 乒乓三昧    时间: 2013-6-8 09:43

你的那个教练多球给的真好,位置很固定。

你大臂用的确实太多了,手臂的放松还不够,感觉腰力没用上。

玩了那么多年改起来确实会很难啊。希望你成功。

 

练徒手的时候要假想有一个球在身前,然后蹬转、击球、还原、下一板。这样就没问题了。


作者: 我爱青岛    时间: 2013-6-8 10:44

练的这几次,都是信心满满的去,结果败兴而回。

楼主真说出我等的心里话,我经常有这种感觉的,不过咱有信心----屡败屡战,永不气馁。


作者: 我爱青岛    时间: 2013-6-8 10:46
希望楼主经常把练球的感悟写写,我先收藏你的帖子。咱们一起进步!
作者: 胖子    时间: 2013-6-8 14:21

楼主很认真

也来凑热闹说两句,上次哪里看过忘了,但是说的很传神

拉弧圈其实要领和仍铁饼一样的

楼主可以找个田径场扔扔铁饼

既练了动作要领,又练了力量,一举多得


作者: mxue    时间: 2013-6-8 23:44
QUOTE:
以下是引用sydjingying在2013-5-9 8:48:00的发言:
什么比赛啊?

是我们这的各俱乐部的比赛,后来才知道亚军是从正定那边过来的小孩。球路子都不错,可能是经验的事。惜败了,给观众带来了不少好看的球


作者: mxue    时间: 2013-6-8 23:56
QUOTE:
以下是引用shalong_k在2013-5-10 19:46:00的发言:
 

     不是用身体去撞击球而是身体迎前,吃住球球后前臂收缩发力。

     要用转身的力量击球,而不是抡胳膊。扭腰先发力和两膝的重心移动是动作的最基本要素。

     只要感到能吃住球,是摩擦还是击摩那就随心所欲了。

     拉弧圈绝对不能去碰球,吃住球要后主动发力。

    说的有哪些地方不对,也请大家指教,我也是刚学会拉弧圈,现在在家里还对着镜子体会动作。

    原来也掉个球,现在只对镜子练了,打了十几年,动作不规范,经常是孩子老婆模仿开涮的对象,没有办法,儿子是陪练级的,老婆动作也是很规范,就是不教老子。。

    。。。积习难改。。。。一切从头开始。。。。

真的是积习难改啊,今晚又去练了,还是有点大臂引拍,肘部都有些上翘,前几天意识到是击球点离身体太近,因为前几天和同学去打球了,看视频特别明显,没教练提醒后,习惯性的动作一下就全出来了,正手攻几乎全靠大臂的前后移动击球的。今晚教练故意把球喂的离我远一点,来纠正肘部后撤和上翘的毛病。练不了几盘。一时真是改不过来。叫我别打单球,练完多球去徒手体会动作。教练时不时的还会提醒指点一下徒手动作。

哎,还有就是放松不下来,脑子里想的有点多。


作者: mxue    时间: 2013-6-9 00:14
QUOTE:
以下是引用铁叽里咕噜在2013-6-7 22:19:00的发言:
看到这帖子好几天了,因为不是最近练习的重点,所以没点进来看过。今天无意中进来一看,还真不错,楼主加油,坚持下去一定会长球!

谢谢支持,这个过程有点煎熬,养成了一直在用大臂前后击球的习惯,放松不下来,自己感觉放松了吧,手腕又有点吊,现在在给自己别劲,希望早些把不好的习惯改掉。需要坚持[em1048]


作者: mxue    时间: 2013-6-9 00:16
QUOTE:
以下是引用涛声依然在2013-6-2 22:49:00的发言:
支持楼主。

谢谢支持[em1001]


作者: mxue    时间: 2013-6-9 00:27
QUOTE:
以下是引用乒乓三昧在2013-6-8 9:43:00的发言:

你的那个教练多球给的真好,位置很固定。

你大臂用的确实太多了,手臂的放松还不够,感觉腰力没用上。

玩了那么多年改起来确实会很难啊。希望你成功。

 

练徒手的时候要假想有一个球在身前,然后蹬转、击球、还原、下一板。这样就没问题了。

谢谢支持

教练是以前省队下来的,都四十多岁了,很负责。不停的给纠正。我第一天去就给教练说了,让您费心了。自认习惯毛病太多了

今天刻意的去不动大臂,只动小臂。结果腰不动了,没有放松,提醒让我放松后,手腕又有点吊,再提醒,又放松不了。想的真是有点多。

坏习惯真心不好改,最近是体会到了。

以前有一阵天天晚上徒手练,可惜当时心里没想着球,自我感觉徒手挺正规,结果一上台就啥也没了,没球感,没节奏。看来还是徒手摆动作不到家。


作者: mxue    时间: 2013-6-9 00:30
QUOTE:
以下是引用我爱青岛在2013-6-8 10:46:00的发言:
希望楼主经常把练球的感悟写写,我先收藏你的帖子。咱们一起进步!

嗯。一起进步。我只希望能把正手基本功定型后就很满足了。再继续发展可能就没有那个时间了。


作者: mxue    时间: 2013-6-9 00:47
QUOTE:
以下是引用胖子在2013-6-8 14:21:00的发言:

楼主很认真

也来凑热闹说两句,上次哪里看过忘了,但是说的很传神

拉弧圈其实要领和仍铁饼一样的

楼主可以找个田径场扔扔铁饼

既练了动作要领,又练了力量,一举多得

长这么大没扔过铁饼,电视上倒是见过,现在想想,他们肯定也是有重心转移,扭腰,把身体力量甩传到胳膊,再把铁饼甩出去,这个过程是不是有些像拉前冲。越想越像那种侧身位身体转一圈的前冲。

 

在论坛真的是长知识,非常感谢大家的提醒和建议

 

也就是这几天突然理解了为何要有重心转移,和转腰。有重心转移才能把身体重量压在右脚上,这样就能把身体的重量用上。如果正手击球,重心是在左脚上,那大概只用了胳膊的重量击球,而重心在右脚,再转到左脚时,就能把身体重量用上去击球。那球所受到的冲击力完全不一样的。怪不得专业队员击球力量那么爆。看着就羡慕。

 

还有转腰,有了转腰,才能把身体重量从后向前的转移。若没有转腰,这击球质量就要大要折扣了。

 

 

 

 


作者: 胖子    时间: 2013-6-9 14:53

从来没扔过?那更加值得练一小小段时间

1\铁饼这个运动,相对安全的

一般来说,砸到自己的概率非常之小,只要找个空旷场地,比如学校周末的操场,打中别人的概率也非常之小

2\器材便宜,可以自己练

买两三个饼也没几个钱,扔一个,想一下动作,再扔一个,这样扔2\3个之后,慢慢边想边走过去拣,或者去到那头再扔回来

这个运动量,基本不会受伤,比自己练杠铃还安全

动作自己看看电视,琢磨就行,不需要教练的,不用练太高级,前边那转几圈都可以不练,只练原地转体扔就够用

3\获益值高

扔铁饼,从后引准备,到脚底下蹬地,接着转腰发力,带动大臂\小臂,手腕加甩用力,包括最后的手指发力拨饼

所有的技术要点,乒乓球全部都用的到,一点也不浪费

......

业余打球的,学会发力,肯定上一个台阶


作者: 自然法则    时间: 2013-6-10 12:53
很养眼的帖子,顶楼主!
作者: mxue    时间: 2013-6-10 22:56
QUOTE:
以下是引用胖子在2013-6-9 14:53:00的发言:

从来没扔过?那更加值得练一小小段时间

1\铁饼这个运动,相对安全的

一般来说,砸到自己的概率非常之小,只要找个空旷场地,比如学校周末的操场,打中别人的概率也非常之小

2\器材便宜,可以自己练

买两三个饼也没几个钱,扔一个,想一下动作,再扔一个,这样扔2\3个之后,慢慢边想边走过去拣,或者去到那头再扔回来

这个运动量,基本不会受伤,比自己练杠铃还安全

动作自己看看电视,琢磨就行,不需要教练的,不用练太高级,前边那转几圈都可以不练,只练原地转体扔就够用

3\获益值高

扔铁饼,从后引准备,到脚底下蹬地,接着转腰发力,带动大臂\小臂,手腕加甩用力,包括最后的手指发力拨饼

所有的技术要点,乒乓球全部都用的到,一点也不浪费

......

业余打球的,学会发力,肯定上一个台阶

专门找了扔铁饼的比赛,看的挺爽呢,人家扔铁饼那动作真顺畅,有劲。最后出手那一下最帅。

自我感觉啊,和拉前冲有些区别,扔铁饼应该是最后出手那一下力求达到最高速度,打球应该是收尾前达到速度和加速度。

 

百度了下,世界纪录原来是1986年的创造的。

男子铁饼比赛世界纪录是前东德运动员于尔根·许尔特于1986年创造的74.08m ,
女子铁饼的世界纪录是由前东德运动员米加·赖因施于1988年创造的76.80

 

没细查,可能是女子的铁饼重量轻些,否则不可能比男子扔的还远。

 

最近球没怎么涨,说实话,太难了,难在咱现在不是一张白纸。有好多坏习惯要去改。

 

倒时开始锻炼身体了,俯卧撑,哑铃,马步

有球友建议加强下腿部力量。准备上楼时跳着上[em1004]

 

 


作者: mxue    时间: 2013-6-10 23:16

我以前也一直觉的自己看视频,用心练练,基本功可以完成定型的。因为十来年前在训练班练过2个多月,自认有一点底子,但是,架不住后来没人提醒,那一点底子也打变形了

 

要不是同学去学球,我还真没想去找教练。结论是不一样的

 

拿我自己说吧。自认徒手有感觉,但一打球就变形。被球给迁制住了

说下最近练球,教练给指出的问题吧:

1,挥拍完后,收拍太慢,挥拍后有明显的停顿。导致还原太慢。

2,最不好改的是动大臂,没有身体和大臂保持一体的意识。(这个多说几句,我觉的动大臂是完全可以的,因为上次看专业队比赛,练球时,他们有明显的动大臂,但是人家是在拉冲球,在没有基本功底子的情况下,也去动大臂,击出球的质量完全不一样的。起码我是因为动大臂,导致不去用身体找球,击球力量自然不大)

3,击球前后轨迹不是一条线。教练是让走一条线,这点自己去把握吧。孔是做的最好的。王大力练球时是在画圈。

4,小臂引拍不够充分。这个是以前习惯了动大臂引拍(真心不好改)

5,我是直板,击球时没有中指顶,拇指压的动作。以前是击球后有一点抬肘的情况。

6,打球没节奏,不会放松。徒手挥拍再有感觉,一上台打球还是不行。成人的理解能力再强,不经过大量重复的练习一样白搭。


作者: mxue    时间: 2013-6-10 23:19
QUOTE:
以下是引用自然法则在2013-6-10 12:53:00的发言:
很养眼的帖子,顶楼主!

谢谢支持,在论坛拜读了不少大侠的帖子,真的很长知识,即使最后球技没涨,但能在理论上明白一些道理。也很知足的。谁让咱就这点爱好呢。


作者: mxue    时间: 2013-6-12 14:41

昨天去和朋友打球,有一点小进步,大臂不怎么动了,明显小臂动的多,虽然打时有点不习惯,但确实有改进:)

 

最近是一直在理论上找问题。忽视了摆动作的练习,还是那句话,球是练出来的,看来要加量徒手挥拍了。

 

但引拍还是不够充分,慢慢改进。

 

和朋友打的比赛多些,刻意没怎么进攻,怕把坏习惯打出来。


作者: 清泉石上流    时间: 2013-6-12 16:19
很养眼的帖子,顶楼主!
作者: 娱乐而已    时间: 2013-6-12 21:14
精英有这么好的写手,当然人气火爆!
作者: 我爱青岛    时间: 2013-6-13 10:23

楼主加油,期待你的球技大涨。

你的感悟,我现在也在受用大臂打球的苦恼。

前几天颈椎不好,肩部发硬酸痛。现在好多了,但是去俱乐部打球后,肩部后背的肌肉就不舒服,可能比赛打球发力的支点用在肩膀上了。

我喜欢去俱乐部找球友练球,有些球友就喜欢比赛,玩的兴起,我就使劲的拉下旋,转腰做的不充分,不放松,后拉手造成肩部受伤。


作者: mxue    时间: 2013-6-13 22:25
QUOTE:
以下是引用我爱青岛在2013-6-13 10:23:00的发言:

楼主加油,期待你的球技大涨。

你的感悟,我现在也在受用大臂打球的苦恼。

前几天颈椎不好,肩部发硬酸痛。现在好多了,但是去俱乐部打球后,肩部后背的肌肉就不舒服,可能比赛打球发力的支点用在肩膀上了。

我喜欢去俱乐部找球友练球,有些球友就喜欢比赛,玩的兴起,我就使劲的拉下旋,转腰做的不充分,不放松,后拉手造成肩部受伤。

谢谢支持,咱们共同进步:)

 

多年的习惯真的是很难改,我是打了十年,坛子里有人形容是撕心裂肺的难改

 

到球馆真心想练球的不多,多是练不了几个就打比赛,你球技比我好,我不会拉下旋,碰到下旋只会搓,但搓功又不好,被别人碰过来的底球,还是习惯性的去搓,直接搓出台。

 

颈椎和肩伤一定要自己注意,特别是颈椎。一般司机容易出现这个情况。严重时躺在床上起不来。

 

球感啊,我一直在幻想,什么时候打球能有徒手摆动作时的感觉,会是什么样。有时徒手挥拍都能听到风声。放松,紧张,重心,转腰都有。就是一上台打球,不行了。有人说是被球迁制住了。

 

最近是每晚挥拍一千下,去找少动大臂,多动小臂的感觉。希望下次练球能多些徒手挥拍的感觉。


作者: mxue    时间: 2013-6-13 23:59

借用一大侠的签名,学习下

 

腕要虚,指要虚,正反无碍两面攻。握拍

手放松,臂放松,手臂弹射犹如弓。发力

身如礳,腿如簧,脚尖点地有轻功。步法

能预判,能抢先,快速还原快如风。意识

有节奏,有变化,应付自如见真功。控制

重过程,轻结果,不断修炼成正宗。心态


作者: mxue    时间: 2013-6-15 01:22
今天人少,打的单球,哎,架肩一直。一直提醒,一直改不过来。说我击球点太高, 不够迎前,一直让我迎前找上升期打球,让我这样降底击点位置。
不够放松还是,对新改的动作不自信,想的太多

作者: shilei9899    时间: 2013-6-15 10:07
QUOTE:
以下是引用mxue在2013-6-15 1:22:00的发言:
今天人少,打的单球,哎,架肩一直。一直提醒,一直改不过来。说我击球点太高, 不够迎前,一直让我迎前找上升期打球,让我这样降底击点位置。
QUOTE:
 
架肩是因为紧张,但一定要纠正,否则锁住了就很难改了。
你的教练水平应该可以,但是似乎对于教成年人不太有心得啊!

 

你让他帮你纠正一下徒手挥拍吧,我估计你这方面也有问题。

徒手熟了,感觉对了,上台练才容易。

徒手练得可以了,一开始上台用多球,可以让教练先慢一点发找感觉。可能你目前还练不好单球。

还有一定要记得先动脚,后动手,不要站得太死。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6-15 10:08:11编辑过]

作者: mxue    时间: 2013-6-15 14:31

非常感谢您的提醒

 

教练是以前省队下来的,年纪不小,四十多了。

 

还真没有让教练看下我的徒手挥拍,自我感觉应该可以。现在想下,徒手挥拍少了些细节。只注意了重心和转腰,不动大臂,多动小臂,(最近在克服只动大臂打球的习惯),却没有中指和拇指的动作。

 

很少打单球,没感觉。前段日子一直打的多球,我的动作在教练眼里,简直就是漏洞百出。喂多球时,不停的提醒。架肩了,小臂后引不够,要转腰,不要等球,打完球马上引拍,击完球后不要停留,食指放松,中指顶拇指压。

应该还是手生。

 

最关键的就是您说的,紧张。我是顾了这边,忘了那边,心里想的太多,没有放松的这个过程。只有徒手挥拍时才有放松的这个过程。

 

用右脚去找球这个心里知道,一打单球,感觉就来不及。注意力多放在胳膊上了。以前还原慢,击完球动作就停了1秒钟的样子。

 

以后练徒手挥拍时注意下细节和感觉,一上台就紧张。需要时间啊[em1057]

 

 


作者: mxue    时间: 2013-6-16 23:31

突然觉的现在练的基本功,有点像以前学五笔打字的样子。当时刚学五笔,一分钟才打几个字,每个字都要想着结构,如何拆分,字根在哪,还要想着口诀。有时聊天干脆还是用拼音,五笔打不动根本

 

现在不一样了,这些过程几乎不过大脑了,完全下意识的习惯就把字打出来了。搞的现在用拼音反倒打不出字了

 

练球时想的多不是坏事,起码能加深下印象,右脚动起来找球,别架肩,小臂收快些,打完球不要停留,中指顶,拇指压,马上还原……

 

 


作者: mxue    时间: 2013-6-18 03:30

失眠了又,这几天没有去练球,天天挥拍。突然有了新的感觉,不吐不快:

 

最近每天挥拍一千个,但挥不了几百个,手腕,手指就开始累。要不停的动来调整。后来干脆把胳膊和手放松下来,轻抓拍。这样效果很明显,挥完一千个,手指也不觉的累。前几天最后一次是练的单球,有一小会儿当时就是把胳膊放松下来,用腰去带胳膊引拍,再用腰把胳膊甩出去。记的当时撞击声也不小,一开始以为这样会使击球力量变小的。因为胳膊不主动使劲了。(也是拜读了论坛一些大侠的帖子,有说过要轻握拍。突然才会这样有意去挥拍)

 

还有一个感觉就是这样把胳膊放松下来,用腰去控制胳膊的引拍和击球,更舒服。以前一直是把注意力放在胳膊上,因为十来年的坏习惯太多了,动大臂,架肩,没有中指顶拇指压的动作。这样在把注意力放在胳膊上时,自己的重心转移,特别是转腰这个动作总是疏忽,做不出来。并且在把注意力和力量注意在胳膊上时,会影响重心转移,和转腰的力量传输。就好像转腰的力量和胳膊的力量抵消了一部分。(准确的说应该是我的发力顺序有问题),我一直击球没力量。不知道是不是这个原因导致的。

 

晚上还拜读了一位大侠的帖子,说右脚时刻保持悬空,记不太清了,大概意思是指右脚不要踩实了。让我又联想到一个感觉,就是甩鞭的情况

 

思绪有点乱,一会儿看能不能做个图把自己的感觉表达一下。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6-18 3:49:24编辑过]

作者: mxue    时间: 2013-6-18 04:11
(, 下载次数: 0)

作者: fgjdhb    时间: 2013-6-18 15:04
QUOTE:
以下是引用mxue在2013-5-7 22:29:00的发言:

晚上陪人打了会儿球,特别注意了下转腰,球感觉是比以前有一点劲,回家看自己拍的视频,发现腿上重心交换没有了,光注意转腰了。

 

没练过拉球,找不到那种把身体甩出去,摩擦球的感觉。打了几局比赛,得分手段还是停留在基本功的框架里。球要是下旋多些就很容易下网。

 

感觉还是少打比赛吧,打的把基本动作都弄乱了,主要是没练过拉球。反应还是慢,球过来后,根本来不及去按正常过程去击打球。脚下功夫占七成也不为过啊真是。

 

看比赛视频,专业运动员,多是很及时的步伐到位,再去击球。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DE3NjEyNjcy.html

 

很喜欢这个视频里张继科的拉球动作,很MAN,很有劲。

老瓦也好看,很轻松,很游刃有余的样子。施拉格的收尾动作稍显僵,不太自然。波尔的击球干净利索。正手的高吊球记的是弧线是相当的底。

 

又快有比赛看了,能过眼瘾了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如果没有教练喂多球,楼主的思路还是可以用的:先练好转腰、收臂,再练腿上的重心移动,二者都练好了后,再结合起来练一段时间,


作者: fgjdhb    时间: 2013-6-18 15:08
QUOTE:
以下是引用mxue在2013-6-18 4:11:00的发言: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重心转移.bmp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楼主的第一个图是对的,练习时多注意重心和力量在两脚上的分配,会使自己的基本技术有一个明显的提升;第二个图理解得有点过了脱离了弧圈的本意!


作者: mxue    时间: 2013-6-19 02:01
谢谢版主的支持:)

现在是逐步熟悉各个环节,和修改坏习惯。

我的目标是先练好基本功,把十来年的坏习惯改一下。希望能用半年的时间球技上一台阶,起码能打个比赛就知足了


今天练的单球,比上次好一点点。但引拍还是不足,看视频应该可以再多引一些。有点等球,少了些主动发力。不足的地方还是有,但打球的节奏比以前好些。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6-19 2:06:44编辑过]

作者: mxue    时间: 2013-6-19 19:13
上传一个前段时间多球的视频,做个对比以后。
作者: mxue    时间: 2013-6-20 14:01

突然有个新念,如果打球比喻成有甩鞭子,那引拍也是放松着快速的引吧。根据在论坛看到的理论知识,把胳膊和手放松,甚至整个腰都去放松,把手当成鞭子末梢,那是用腿当鞭子把手,用腿把身体放松着猛引,猛迎

 

时间不足啊,好想去打打球

 

感觉放松着快速引拍了也有利于增加击球质量。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6-20 14:14:05编辑过]

作者: mxue    时间: 2013-6-20 14:10
昨天在名教区看到小学员在练对攻,小家伙的基本功对打,节奏真快。也很稳,落点不好的情况下,也能很熟练的打回来。羡慕一下。比我是快很多。都是未来的高手。
作者: 明洲    时间: 2013-6-22 05:27
看帖是学习,回帖是美德,好贴就要顶!
作者: mxue    时间: 2013-6-22 10:50
谢谢支持
我的胶皮该换了,正面都看不到光泽了。昨天在网上挑套胶,现在省狂好贵啊,280。以前是一百出头,后来让店主推荐了个80多的三维。到手后准备和朋友打打比赛,呵,好久没打球了又。

作者: 自然法则    时间: 2013-6-22 16:30
不错不错,赞一个!
作者: mxue    时间: 2013-6-22 21:05
这几天徒手动作,对重心转移又有新的体会。在论坛见大侠说过,用左脚蹬地,还有用右脚找球,以前空摆,只是光注意右脚动一下,今天无意中用左脚蹬一下,把身体重量蹬到右脚上,感觉挺好。觉的能更快更充分的把身体重量压到右脚上。

以前左脚蹬地只是在脑子里知道,今天才有所体会。到上台打球时未必能马上按这种意识去做,需要练啊。

作者: mxue    时间: 2013-6-23 18:00

重心转移是不是有点像来回拧麻花,这句话好像在哪见过。特别是柳承敏的教学视频,看起来特别的像。

 

晚上没意外的话去健身房打打球,胶水已经涂了3遍,胀的都卷起来了[em1004]


作者: mxue    时间: 2013-6-24 01:25
现在打球就好比当初刚学五笔聊天

一聊,五笔半天打不出字,还是会用拼音[em1034]


作者: hotecho    时间: 2013-6-24 09:54
 坚持啊楼主,我是找不到教练,自己慢慢摸,慢慢纠正自己的错误动作,感觉好难啊。
作者: mxue    时间: 2013-6-25 01:50
QUOTE:
以下是引用hotecho在2013-6-24 9:54:00的发言:
 坚持啊楼主,我是找不到教练,自己慢慢摸,慢慢纠正自己的错误动作,感觉好难啊。

共同努力!

我说下我的错误动作吧,十几年真心不好改。最主要的是放松,还有节奏。没有放松,想的多,一紧张。坏习惯立马出来。

 

1:击球后有明显停顿,导致一连串的动作受影响,重心,转腰,都来不及做。

2:大臂击球,注意力太在胳膊上了。小臂几乎不动,最近改的有一点进步。凉思老师说要把胳膊忘掉,彻底的让它不存在,放松。我有时放松多了吊拍……

3:向上击成分多,教练还没指出来,但看视频,和自己的感觉,击球声音小,撞击的明显少。想起来十来年前教练说过击球瞬间要有一个向前的动作再略微向上。(高中时学过2个多月)

4:我是直拍,缺少中指顶拇指压的动作。打比赛时,导致击球弧线是直的。很容易下网。

5:还是步法,有人喂球还好点,练球时对方回球落点不好时,不动脚,只用胳膊去找球。

6:重心,转腰不明显。或者表面有动作,但还是用胳膊在打球。还是紧,不放松,架肩的习惯还是改不过来。

7:反应有点慢,上次看名教区人家小孩对攻的节奏好快,和人家一比,自己节奏太慢了。等一些细节纠正过来,再熟点可能好些,练球时心里一直还在想着这些细节错误。

8:引拍不够充分。练球时有碰球的感觉。没有主动发力把球打过去的意识。击球点晚,老说我在等球。

 

先说这么些,挥拍去[em1030]

 


作者: 胖子    时间: 2013-6-25 08:49

成人练球,一定要学理论,这个是成人的优势,小孩的优势是恢复快,可以大量地反复地练

从我自己学羽毛球的体会来看

陪老婆打球,最长球了,为什么呢?

我只打回定点,固定球(比如底线高球),你随便打

练长球了,光靠放人(当然是和自己差不多的业余菜鸟)底线也能放死人

练的时候,满场追着球跑,尽量地跑到,脑子里要想到什么动作是对的,尽量去运用

于是体力也练了,步法也练了,判断\追落点也练了,老婆也高兴(其实她刚学,就只是站定了回击固定来球的水平)

......

乒乓球这么练有难度,因为乒乓的来回球攻击力明显高过羽毛球,除非你就是想练防守的

但是你只要控制好了,自己回球不要追求威力,追求动作正确\落点准确,也还是可以搞一搞的

站基本固定的点,回击基本固定的来球,适合于固定动作阶段,自己要清楚正确的动作是什么,并且要练到基本固定

更提升一点,练判断来球\步法什么的,就要从固定点脱离出来,自己先动起来再说

只要你想练,和多菜的对手也练的到球的

除了我回定点你随便打之外,还可以以赛代练

就是和菜鸟比赛,比赛有乐趣,比练球兴趣高

我只用一种发球,只练一个点的进攻套路,思路还是那个思路,给自己加限制\加难度

 


作者: zjcxxzx    时间: 2013-6-25 08:50
 好文章,长了不少见识,谢谢楼主分享!
作者: mxue    时间: 2013-6-26 00:25
QUOTE:
以下是引用胖子在2013-6-25 8:49:00的发言:

成人练球,一定要学理论,这个是成人的优势,小孩的优势是恢复快,可以大量地反复地练

从我自己学羽毛球的体会来看

陪老婆打球,最长球了,为什么呢?

我只打回定点,固定球(比如底线高球),你随便打

练长球了,光靠放人(当然是和自己差不多的业余菜鸟)底线也能放死人

练的时候,满场追着球跑,尽量地跑到,脑子里要想到什么动作是对的,尽量去运用

于是体力也练了,步法也练了,判断\追落点也练了,老婆也高兴(其实她刚学,就只是站定了回击固定来球的水平)

......

乒乓球这么练有难度,因为乒乓的来回球攻击力明显高过羽毛球,除非你就是想练防守的

但是你只要控制好了,自己回球不要追求威力,追求动作正确\落点准确,也还是可以搞一搞的

站基本固定的点,回击基本固定的来球,适合于固定动作阶段,自己要清楚正确的动作是什么,并且要练到基本固定

更提升一点,练判断来球\步法什么的,就要从固定点脱离出来,自己先动起来再说

只要你想练,和多菜的对手也练的到球的

除了我回定点你随便打之外,还可以以赛代练

就是和菜鸟比赛,比赛有乐趣,比练球兴趣高

我只用一种发球,只练一个点的进攻套路,思路还是那个思路,给自己加限制\加难度

 

同感,成人确实在理论上占很大优势,论坛看了不少,书也买了不少,哎,可惜十来年的习惯真心不好改还是。习惯了。

特别是在论坛,有人交流,在理论上确实短期能明白一些。还得练啊。毕竟球是练出来的,他们专业的应该好多动作都是下意识的。因为看比赛,正对拉着,突然一方放慢节奏高吊一个,本身高吊危险不大。但对方可能会下意识的还要对冲,结果节奏差出来,只是瞬间的变节奏,这球可能就没了。

 

谢谢提供练球体会,我现在正手和人打不起来基本功,有时干脆就反手给对方喂球,少了捡球的麻烦。


作者: rsdlr    时间: 2013-6-26 02:23

几乎看了全部楼主帖子:感动--铁杆球友。楼主想法其实很好。凑热闹说一下:1、楼主基本动作(脚、腿、腰、手等)在我看过的同年纪的业余选手里不错了!2、教练是按专业动作要求你,我不想说对不对,3、但我认为你没有抓住重点,4、你的问题在腰部。 5、先把 腰部练好了,其他手脚会自然上来,重心转移的-----感觉都是后话,6、楼主过多纠缠在手脚肩臂,握拍、鞭打效果、摩擦比例等,7、看你训练视频后,感觉对你来说很难短时解决。 

8、  另外提一点另类看法:你是直板,建议改用横板握拍练习正手攻球转腰,可参考马龙教学视频、或唐建军教学中的正手握拍方法,练习时候,用“腰”击球,手臂(前、大臂)、手腕、手指均不许发力(意识上是这样),一点点都不可以,手臂是在腰部带动下去击球,手臂角度要固定,手臂就是当“木头”制成的一样,并且和肩是“焊接”固定好的。你就坚持天天练20分钟,在家里洗澡前徒手练,在球馆找陪练,不要打比赛,坚持3个月,一天都不能偷懒的,你没有任何理由说没有时间,半夜三更,睡觉前也可练的,没有效果找我来,每次身体出汗为好,另外记住用相机把练习视频拍下(5-10分钟)发上帖子来,最好一周要拍一次,发上帖子来。你看看。。。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6-26 3:09:12编辑过]

作者: mxue    时间: 2013-6-26 22:52
QUOTE:
以下是引用rsdlr在2013-6-26 2:23:00的发言:

几乎看了全部楼主帖子:感动--铁杆球友。楼主想法其实很好。凑热闹说一下:1、楼主基本动作(脚、腿、腰、手等)在我看过的同年纪的业余选手里不错了!2、教练是按专业动作要求你,我不想说对不对,3、但我认为你没有抓住重点,4、你的问题在腰部。 5、先把 腰部练好了,其他手脚会自然上来,重心转移的-----感觉都是后话,6、楼主过多纠缠在手脚肩臂,握拍、鞭打效果、摩擦比例等,7、看你训练视频后,感觉对你来说很难短时解决。 

8、  另外提一点另类看法:你是直板,建议改用横板握拍练习正手攻球转腰,可参考马龙教学视频、或唐建军教学中的正手握拍方法,练习时候,用“腰”击球,手臂(前、大臂)、手腕、手指均不许发力(意识上是这样),一点点都不可以,手臂是在腰部带动下去击球,手臂角度要固定,手臂就是当“木头”制成的一样,并且和肩是“焊接”固定好的。你就坚持天天练20分钟,在家里洗澡前徒手练,在球馆找陪练,不要打比赛,坚持3个月,一天都不能偷懒的,你没有任何理由说没有时间,半夜三更,睡觉前也可练的,没有效果找我来,每次身体出汗为好,另外记住用相机把练习视频拍下(5-10分钟)发上帖子来,最好一周要拍一次,发上帖子来。你看看。。。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6-26 3:09:12编辑过]

您的回贴看了好几遍,真心感谢。

 

转腰确实是我忽视的一个环节,包括每天的徒手挥拍,确实忽略了,以至于上台练多球时,教练不停的提醒,但注意力一直在其它方面。今天开始把转腰加到意识中去。

相应的可以把仰卧起坐加到身体训练里了。准确的说应该把注意力放在脚和腰上才对,把胳膊解放掉,无视和放松它。

 

昨天去练球了,中间隔了好几天,说我动作不如上次好。可能有周末和朋友打比赛的原因。转腰和引拍不到位,教练干脆让我拉了会儿球,让我把转腰和引拍做充分,找下感觉,然后再继续练基本功。并且发现了个致命问题,我基本功还没过关。在拉球时顺带的把错误动作也带到拉球中了,(其中就有击完球还是有停顿)。突然想起来张继科的一段练球视频,当时专门注意了下人家的还原,相当的快,击完球后,手马上还原。教练喂球的速度也快,好像是刘在喂多球。

 

一会儿上传段视频。跟以后做个比较。

 


作者: mxue    时间: 2013-6-26 23:06

这是昨晚相比稍好一点的,还是那种感觉,在教练眼里,自己还是漏洞百出的各种问题。还是被十来年的习惯困扰着。

上次的基本功视频,大家帮忙指出了不少问题,非常感谢,现在起码在理论上知道了问题在哪,努力改正中……

 

击球前放松不够,但感觉腿上的力量有些作用,转腰不明显。手腕手指先不提了,没到那个层次还。

也希望大家帮忙再指点下,即使以后没空上台打球了,也希望能在理论上长些知识。能不能用到实际比赛中,就看自己的了。

 

 


作者: rsdlr    时间: 2013-6-27 21:15

看了好几遍,若是理解:可以这样练,不要把手台起来,让手自然下坠,等腰练熟,在考虑手上动作

 


作者: shilei9899    时间: 2013-6-28 09:36

教练教的不错,动作也可以,祝贺进步。

个人意见:

1)大臂打的有点太开了,有架着的感觉,我不知道这是不是教练要求的,这样的好处是用上腰力后力量会比较大,但问题更大,比如:不容易固定,手臂容易发僵等等。我个人的建议是先不要打的这么开,先收一收,等发力顺畅了、定型了,再有意识打开一点。

2)架肩、大臂还是太僵了,容易累,不利于力量传导。

3)腰太直了,有点坐着打的感觉,对腰部的发力和紧张度体会还有待加强。

 

有教练教,就少打比赛多练球吧,太容易反复,太容易动作变形了。


作者: ojisan    时间: 2013-6-28 10:11

业余打球么,玩得开心就好了。

能上台的,都是好球。

锻炼为主,何必太认真。

 


作者: WYZ7    时间: 2013-6-28 11:22
唉,我也是野路出身,想练攻球,感觉好无力啊,有时候打着打着有点感觉,但是过一会就又没了,动作太不规范了,向楼主学习
作者: mxue    时间: 2013-6-28 11:39
QUOTE:
以下是引用shilei9899在2013-6-28 9:36:00的发言:

教练教的不错,动作也可以,祝贺进步。

个人意见:

1)大臂打的有点太开了,有架着的感觉,我不知道这是不是教练要求的,这样的好处是用上腰力后力量会比较大,但问题更大,比如:不容易固定,手臂容易发僵等等。我个人的建议是先不要打的这么开,先收一收,等发力顺畅了、定型了,再有意识打开一点。

2)架肩、大臂还是太僵了,容易累,不利于力量传导。

3)腰太直了,有点坐着打的感觉,对腰部的发力和紧张度体会还有待加强。

 

有教练教,就少打比赛多练球吧,太容易反复,太容易动作变形了。

谢谢您的宝贵意见。

1,教练没让大臂打的太开,一直让我收着,我是习惯性的………大部分时候都有抬肘情况。同感,上次现场看他们赛前拉冲,大臂动的相当明显,当时还是纳闷,怎么大臂动的幅度动这么大,原来是在拉冲。现在基本功都没定型,上台身体还是紧。需要时间去体会。

 

2,架肩每次去练球都要被教练说好几回……。也是习惯,哎。那晚上拉了几盆,回来大臂就发胀,也不知道是拉伤了,还是肌肉疲劳。晚上也没练府卧撑。

 

3,就是,腰怎么这么直,想想基本功时,腰也是这么站的。还是把坏习惯也带到新动作中了。也有提醒,还是习惯……

 

那晚打基本功多球时,脑子一团乱,就好像新动作概念和旧习惯在脑子里来回折腾。最近有点乱。


作者: mxue    时间: 2013-6-28 12:08
QUOTE:
以下是引用ojisan在2013-6-28 10:11:00的发言:

业余打球么,玩得开心就好了。

能上台的,都是好球。

锻炼为主,何必太认真。

 

打球确实锻炼身体,玩的肯定是开心,咱就这一个爱好。可是身边朋友打的都比我好,我也喜欢和比我强的打。有激情。

 

不认真不行啊,咱悟性和球感不好,记的刚喜欢打乒乓球是在高中时,一下课就往水泥台那冲刺。6分球,下雨,晚上,没拍时用板砖,玩的一样开心毁。呵,很是羡慕当台主的同学。记的当时人太多时还要挂号。能赢一个球后才能开打6分球。

然后就是买成品拍,看电视比赛,当时也不太懂,就是看的过瘾。这球竟然可以这么打。真牛。

 

后来就想当台主多打会儿,正好有个同学在培训班学球,一冲动,也去学了。刚开始好几天都没让上台,对墙摆动作。然后就是多球,单球。当时身边都是十岁左右小孩,多少有些尴尬,谁让咱喜欢呢。

 

也就练了2个多月,没练拉球,有过推侧扑。有时也能打100个以上。教练每天都是各种提醒。没定型。不学后,和别人打球,有个明显现象就是,脚不动了。学球时,身体记的是来回动的找球打的。然后这十来年就是各种变形,练也练不起来,给我的球稳了能打打,球一不正,我就是各种变形。就是这么过来的。养成了现在很多不好的习惯。

 

最近看俱乐部比赛和世乒赛,又把球瘾勾上来了,球拍在家放了快四年,都快找不到了。现在遇到的难题就是坏习惯和正常动作的混合,头大简直。

 


作者: mxue    时间: 2013-6-28 14:15
QUOTE:
以下是引用WYZ7在2013-6-28 11:22:00的发言:
唉,我也是野路出身,想练攻球,感觉好无力啊,有时候打着打着有点感觉,但是过一会就又没了,动作太不规范了,向楼主学习

我高中时有个同学,也是球友。没正规练过。但我打不过他。包括后来也是输多胜少。他的优点是,攻球力量大,并且落点还很凋钻。我和他都不会拉强烈旋转的球。虽然不是正规动作,但击球力量确实大,还都是冲着难受位置攻。所以我觉的在某个短期阶段内,动作是否标准对比赛结果影响不是很重要。

 

对于我现在身边的球友,我还是输多赢少。一个通病,就像那个论坛大侠说的,发球,接发球不好,比如我,多数只发一个落点,同为侧下的球。其它其实也会发,比如侧上,直线奔球,急长,短的,但总怕对手直接攻,很少发。没有变化,让对方不用判断也知道我发球的落点也旋转。(有时自我分析一下,也有些进步呢,下次不考虑对方的进攻,先把变化发出来!)

 

接发球我也不好,比如转与不转,看动作有时真看不出来,经常搓个半高,被一下扣死,要不就直接出台。后来看视频,听声音有很明显的差别。但自己进攻能力和意识太弱了……

搓球,搓不出来质量,不是下网就是出界。

 

拉球,本身就没正经学过拉球,我和朋友都拉不出强烈旋转的球。一般就是对搓,谁搓高了,就被对方攻死。

 

还是那位大侠说的好,动作是否标准在某个时段对比赛影响不大。

 


作者: mxue    时间: 2013-7-11 00:32

最近没怎么练球,和圈里朋友打了几次比赛,击球没力量。发现自己没有击球点,没有盯球,就看不到最佳击球点,挥拍只能是对着球匀速挥过去,怎么可能击出力量?!

 

知易行难啊,虽然也知道击球时有个三角形,但不经过长时间练习,找不到这个点。


作者: mxue    时间: 2013-7-17 23:39

昨天夜里突然知道为何,徒手相当有感觉,一上台就不行.非常喜欢马琳,金,柳那种侧身不要下一板的爆冲.一直幻想自己何时能闹这么一下.

 

可徒手再有感觉,上台还是没有那种动作,没盯球!或者说没用眼球非常快的盯紧球.只是余光感觉一下来球落点,去击球,根本没有最佳击球点,更别幻想瞬间把力量作用到球上

 

看比赛视频,有时他们侧身这一板身体的速度相当的快,感觉超不过2秒,指击球点瞬间到最佳位时,去击球的这个过程.

 

这就涉及到步法,真不是短期能做到的.要么说步法最少占六成,占七成也不为过.身体快速移动到离球最佳距离,再瞬间把身体的力量作用到球上.不经过超长期的体验怎么能做到呢.

 

以前看比赛视频,只看球有没有上台,现在刻意去盯球,眼都有点累了.

 

自认现在就是球长了眼,主动碰到我的瞬间最大发力上,也打不出那种爆球.复杂的乒乓球[em1001]

 

最后奉上马琳的经典重现,有侧身爆,台内挑(带音的),吸短,侧切.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7-17 23:47:57编辑过]

作者: mxue    时间: 2013-9-4 22:48

好久没发贴了,再练一期以后就没时间练球了,最近一直没打比赛,正手有了一点感觉,但和徒手动作还是有不少差距,球感严重缺乏。

 

今天发现引拍时身体就有点僵了,有时总觉的是心理的事,希望这期能把动作多少定下型。以后就没时间了。


作者: mxue    时间: 2013-9-5 00:41
感觉引拍应该是一个放松存力的过程,下次按这感觉试试,引拍再充分些,挥拍时再把力放出去。
作者: 菜叶子e    时间: 2013-9-7 20:58
学习了
作者: mxue    时间: 2013-9-8 00:55

教练又给指出个问题,以前大臂习惯性的后引,影响击球点,也导致小臂动作出不来,转腰动作更是出不来。击球点太靠后,只能再用大臂发力击球。

 

 

后来让我把大臂固定在身体右侧靠前一点点,感觉好多了。


作者: 南郊真人    时间: 2013-9-20 22:32
反手站成右前左后确实会影响正手的衔接,理论上讲是可以弥补,但是实战中球速太快,右脚往后撤一步或左脚往前上一步都会影响击球节奏----菜鸟之言,仅供参考
作者: 大平子    时间: 2013-9-21 15:11
[em1011]
作者: 南郊真人    时间: 2013-9-22 14:47
一般情况下接触球之前一定会收前臂的,手腕的调节是在触球后




欢迎光临 精英乒乓网-买正品,到精英。买蝴蝶,到精英。 (https://bbs.cnpingpang.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