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就看到了凉思版主的大作,当时没有细看,刚刚回来看到这个帖子依然火爆,于是仔细看了一下,十几页可见凉版的用心(致敬一次!),很多见解很有见地,表示佩服(致敬两次!)。
现就个人的理解也谈一谈这个问题,希望可以抛砖引玉。
这个命题重点有两个——练球和不涨球。也就是说这些人付出了努力但是没有收获应有的效果。原因何在?本人认为最主要的一点还是练得不精,当然由此枝枝蔓蔓延展开来还有很多问题,大家如果有兴趣,后边再一一讨论。
为什么说练得不精是最主要的问题,这要从业余爱好者的练球过程和特点说起。业余球手一般都是半路出家的多,专业训练过的少,所以他们最大的问题就是动作不固定,即使练过球也没有很好的动力定型,什么都会做,什么都做不太好。甚至好多动作从专业角度来看都是错得一塌糊涂,但是由于长期使用,也能有效。记得一个国字号的教练曾说过:很多业余球手的手感比国家队的队员都要好,这绝非夸大其词。好多业余高手之所以是高手,全仗着一个手感,这样进步空间肯定非常有限。
业余爱好者中,好一些的听别人指导过一些技术动作,好多都是无师自通的,所以动作五花八门。(能来这里的肯定都是想进步、肯动脑的。所以希望我所写的、讨论的对大家有益)。
在打球的过程中,用“不会走就想跑!”这句话用来形容90%的业余球友绝不为过(当然这也是人之共性)。一种情况是:往往一个技术动作还没有练纯熟,就又练别的去了,比如,攻球还不熟就想着练弧圈,搓长还做不好就琢磨摆短,这样的结果是什么动作都似是而非,手感好的时候、遇到弱于自己的对手的时候,什么球都可以有;手感不好或对手实力稍强就啥球都没有了。另一种情况是:练球记得要领,一打记分赛就一心想着赢球,其他的都忘了,怎么舒服怎么来了——这是打球的一个大忌。业余打球是为了锻炼身体、娱乐身心,一味地练球而不比赛很多人受不了,但如果想涨球一定要养成一个习惯:日常的计分赛别太计较输赢,时刻动作要领不能忘,久而久之形成习惯就会进步神速了。
记得当年我也是半路出家,但有幸遇到一个好的教练,所以基础还马马虎虎,最初一开始练球就是一、两个月的定点正手,绝不打比赛;后来打一打比赛也找球比较正的打,尽量少和野路子打,绝不和颗粒胶打,动作不到位绝不对付,宁可失分。半年下来正手攻基本可以做到出台、脚步到位就非常稳定,威力也很好。
谢谢分享! |
对于个体而言,涨球取决于两个因素:正确的方法+长期的练习
多数业余球友的动作不标准,即使练习几十年,水平也难以提高
所以,很多人练球不涨球很正常
对于群体而言 天赋+正确的方法+长期的练习
欢迎光临 精英乒乓网-买正品,到精英。买蝴蝶,到精英。 (https://bbs.cnpingpang.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