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乒乓网-买正品,到精英。买蝴蝶,到精英。

标题: 是否可以考虑把本版名中增加“快攻”? [打印本页]

作者: 胖子    时间: 2013-5-23 22:05
标题: 是否可以考虑把本版名中增加“快攻”?

实际上,正胶、生胶打法,进攻也都是以快攻为主,而快攻作为中国传统打法,又不局限于正、生

尤其是在广大业务爱好者中,反胶快攻其实是最普遍的打法

所以,建议把快攻加到本版名中,比如改成:正胶、生胶、快攻区

这样子,一个这3种放一起,虽然好像并不是严格的科学分类(有器材、有打法),但是其实这3真的密不可分

二个是可以扩大咱们的队伍,这3样尤其是快攻,在业余爱好者中拥有最广大的群众基础

。。。。。。

顺便说说个人及点体会


作者: 胖子    时间: 2013-5-23 22:10

在精英注册后,一直来的少,最近看电视转播,突然来点兴趣

来精英看帖,看到几个有趣的问题

比如:

业余的,为什么经常弧圈打不过快攻?

。。。。。。

其实,看问题,要看大方向

其实,打法的进步,是非常依赖于器材的进步的

比如在木板胶皮拍的时代,能够有快攻吗?肯定是不行的

攻球是有的,但是真正快起来,快攻作为一个打法从基本定型到发展到高峰

全部都是依赖于海绵胶皮拍的出现


作者: 胖子    时间: 2013-5-23 22:15

最早的木板拍时代,专业和业余,有多大区分和差别?

其实就那么回事吧,就好像中国古文里讲的:手熟而已

但是进步到快攻,由于连续进攻的需要,就需要相当的身体条件为基础

这种身体条件,已经需要根据乒乓球运动的特点,而专门进行训练和强化

中国队有很多传统练法,体育大学乒乓球教材里,大多写的有

。。。。。。

从此开始,逐步专业和业余体现出差别

差别在哪里?什么原因?

其实就在于长期的特定方向的身体、技术训练

这种长期的积累,已经不是靠个人业余时间可以简单追赶的了


作者: 胖子    时间: 2013-5-23 22:20

社会分工的发展规律:

分工越是精细,专业和业余的差别就越大

所以美国搞高科技的人的名言: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

。。。。。。

快攻时代,据说李振侍原本是业余,后来自己苦练也进了国家队

但是进入弧圈时代,这种事情不会再有了

那么从这个角度反推出来一句比较让人泄气的话:

纯业余的连弧圈,其实远没有练快攻那么容易,很难达到什么太高的高度


作者: sjqka    时间: 2013-5-23 22:23

这个我可以帮你转达一下建议,但是板块名称更改还要跟软件公司协商,比较繁琐


作者: 胖子    时间: 2013-5-23 22:24

所以,这才会有很多感叹,业余的圈里,弧圈经常难打的过快攻

什么原因?

一般都还不是单一板球的质量不够高,而是需要连续出几板高质量的弧圈的时候,你业余的身体条件根本难以支持

反倒是练快攻的,在业余身体条件之上,还能搞多几下

这不差距就来了么,哈


作者: 胖子    时间: 2013-5-23 22:32

从发展的历史来看,快攻主要解决的是它前一个时代“对搓防守”的问题

可以说,传统的快攻的绝招、精髓,其实都是对付下旋的

对上旋,一个是难度很大,另个是基本没什么现成的经验,需要自己摸索了

对上高一点、慢一点的弧圈,还稍微好点

但是对于低平、快速的弧圈,就很难

尤其对于正胶来说,来回起来,上升期、高点期抢不到,击球点都头痛

所以,这也是为什么我觉得,现在大家业余练快攻,千万不要抱着正胶不放,反胶快攻一样好搞的 


作者: 胖子    时间: 2013-5-23 22:40

对于业余爱好者来说

不必追求纯粹的正胶快攻,以快攻为主就很好,反胶的余地大,弧圈来了,我能对付个一两下

如果过度的这一两下,能有好的落点,在业余圈里,很快就可以转主动了

。。。。。。

业余练弧圈的,多半爱烧器材

其实呢,烧器材是业余选手很大的乐趣,从来就有,但是随着专业和业余差别越来越大,烧的也会越来越厉害

总希望能搞到好的器材,打出高质量的一板(一般都难有追求高质量的N板的)

其实,高质量的一板,最重要的基础是步伐到位,力量、发力技巧等等,真拿到暴力的板,经常发现自己打不动也


作者: whuedu    时间: 2013-5-24 06:24
个人认为反胶打快攻少一板有杀伤力的快点,突击也不大给力,节奏上会比正生慢许多
作者: 运海12#    时间: 2013-5-24 08:59
个人感觉,改了之后会很乱
作者: 胖子    时间: 2013-5-24 14:20

反胶也可以点,就是不要用太粘的

......

其实随着器材的进步,任何一种新式击球方法出现之初,都是追求旋转的高质量

随着这种追求进入瓶颈,就会转而追求保持一定质量而能够快速\连续

海面胶皮拍出现之初也是从削\搓进步到快攻

反胶成熟后,打法也是从弧圈起步,从尽量摩擦(发挥新器材摩擦强的特点)制造高质量旋转而开始

记得90年代看球,即使电视解说,也都是要把谁谁的弧圈有多么转的数据拉出来讲一下

现在已经根本不讲了吧


作者: 胖子    时间: 2013-5-24 14:28

现在的方向已经朝着一个新器材阶段的后半段转化

就我个人这次看了张\王的比赛,感受很深,无论直板横板

就是在保证一定旋转质量的前提下,尽量增加撞击的比重,追求快速抢先上手,并能够保持快节奏连续进攻

所以,乒乓技术,是随着新器材的不断出现,两种哲学交替成为主流

一个是追求一击致命,另一个是追求保持连续打击

......

从阶段上来说,正胶\快攻,是属于前一个器材阶段的后半程,追求的应该是保持连续打击为主,以抢先发动为辅

而弧圈,尤其是业余圈子,是属于新一个器材阶段的前半程,追求的是尽量提高出球质量,争取一击致命

当然从专业领域,弧圈也已经开始进入后半程发展


作者: 胖子    时间: 2013-5-24 14:32

所以我觉得正胶或快攻,尤其上业余圈子,练这个打法,完全没有必要过度追求器材,更完全可以容纳反胶

快攻在发展期,也是不断技术创新,但是放在今天来看,尤其对于业余圈子

快攻打的不是手,是腿啊!!!

......

步法到位,发力合理,找好击球点,争取保持连续

到争斗的时候,甚至应该有意识地简化旋转,把来回今早带入撞击的节奏


作者: 胖子    时间: 2013-5-24 14:37

随着反胶\弧圈正式进入发展的后半程,我胡邹两句预测下一个器材阶段:

随着球改大,并且还要进入新材料的球,甚至不排除球进一步改大

海绵胶皮也会变化,我预计的变化方向是朝着无颗粒发展

就是说在蛋糕化的同时,反胶的背面颗粒会逐步消失

但是新一个器材循环中,肯定也是先从制造旋转开始

不过就是不知道这次是哪个,下旋搞过了,上旋也搞过了,哈


作者: whuedu    时间: 2013-5-24 16:55
没说反胶不能点,是说反胶的快点不如正生有杀伤力/节奏快,当今反胶好手里能找到快点和刘web一样质量/杀伤力的例子么?反胶正手台内对不太转的下旋一般是爆冲,很少有用点的,典型的是马琳,为什么?同样作为进攻的发起点选择动作更大/还原更难的爆冲而非更易连接的快点?答案很显然是反胶快点杀伤力不足,和击打时精准程度的欠缺
作者: sjqka    时间: 2013-5-25 22:01
反胶也有快攻打法




欢迎光临 精英乒乓网-买正品,到精英。买蝴蝶,到精英。 (https://bbs.cnpingpang.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