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个话题我聊了一下对于“迎前”的看法:迎前就是用身体找球。
今天,在来聊相关的一个话题:转腰。
对于业余打球,尤其是是初学者,“转腰”甚至比“迎前”更重要。
原因是:如果你能做到我此前帖子中说到的“有意识转腰、无意识引拍、下意识击球”的话,如果你的单板质量够高的话,在一般水平的业余比赛里也就足够了。
毕竟一般的比赛回合不会太多,所以发球接发球阶段就显得更重要。
当然,如果要进一步成为“高手”,还得“迎前”。
就像上一个帖子里我提到的:“迎前”是一种意识,它需要手、脚、重心(也就是整个身体)都需要迎前。
也就是说这是一个整体协调动起来的意识,不能化整为零。你说光靠“手”迎前不对,容易出现用手去“够”着打球、发不出力的情况,那么光靠“脚”迎前就对了吗?如果重心没有跟上,不是同样出现击球时“身体后仰”的情况吗?
所以,迎前是一个“整体”的意识,它包括了判断的准确、步伐的移动、重心的控制、击球的质量等等。
所以,我个人认为“不会迎前就成不了高手”!
接下来,再来谈谈“转腰”。
这个难度就相对低得多,不是说你会转腰就能成为高手,但是你不会转腰,就基本属于还没“入门”阶段。
除非你已经60岁以上,怕闪了腰(这也就是为什么老年人喜欢用长胶,因为相对用腰少,主要靠手上功夫),只要你在60岁以下,就应该学会“转腰”。
当然说到转腰,大家也耳熟能详了。
为什么要转腰?简单地说,就是在击球时能用上身体的力量,提高击球质量,而不是单靠抡手臂打球,同时,用上身体的力量也增加了对球的控制能力。
说到转腰这个话题,我个人认为关键点还是在于“转”这个动作,说白了,不是你是否“转”腰了,而是你会不会“转”、“转”的质量怎么样。
下面,我结合平时打球常见的两个现象解释一下,大家就完全明白了。
一、假转腰
以弹簧来打个比方,把弹簧压下去,实际上是一个储能的过程,松开弹簧,这个时候积蓄的能量就爆发出来了。
同样道理,转腰也是一个储能的过程,挥拍也是一个储能的过程,如果在腰部回转之前,就已经挥拍击球了,那么前面的转腰所储蓄的能量就没用上,白“转”了。
所以,要想用上腰部的力量,应该是腰部回转之后瞬间击球,这样才能保证击球质量。
二、转腰方向
业余打球不少人引拍过于向下,有时候是无意识,有时候意识到了,但是总觉得向后引拍(不是向下)很别扭,也就是说纠正自己的引拍动作总是效果不大。
以我个人观点来看,兴许原因是出在转腰的方向上。
因为往往有这种情况的朋友,往往腰部回转的时候向上更多,换个说法就是重心起伏较大。
不是说腰部回转向上多点就不对,但是要分清情况。
比如,你是在拉强下旋时,腰部回转确实要在向前的同时向上发力,而这个时候引拍也确实向下更多。
但是你不能面对什么来球,不分青红皂白,都是一律向下引拍、向上发力吧[em1004]?
对,你可以说我手感好,什么球我这样处理都行[em1002]。
而且,我也确实见过这种“球油子”,手感极佳,管你什么上旋、下旋、不转,他都可以用同一个动作(只是调整一下击球瞬间的拍型)制造弧线保证球上台[em1002]。
但问题是这种“高手”不是一般人能够企及的,因为他们都具备了十多年、甚至几十年球龄磨练出来的极佳手感[em1002]。
所以,我个人观点还是从初学阶段学会合理的转腰。
那么,什么是相对合理的转腰呢?
我个人认为转腰应该大体在水平稍向上的这个接近水平的平面上转腰,换个说法就是重心起伏不要太大。
为了形象说明这个问题,我刚才在论坛上找了半天,总算找到一张“巴乔版主”做的一张图片,现借用过来让大家感知一下。顺便说一下,我们论坛上是有不少好东西的,就看你会不会用[em1001]。
好了,关于这个话题就聊到这里,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不足之处也请批评指正。
直拍横打的技术要领吗
水平转腰才能发上力
欢迎光临 精英乒乓网-买正品,到精英。买蝴蝶,到精英。 (https://bbs.cnpingpang.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