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会有完美的测评。动作结构不同,手感诉求不同,技术水平不同,参照对比不同,不存在某种感受对所有人做到全部真实,但我相信手感上的共性和阅读对表述的认同。
关于萨姆现役球板TIBHAR FORCE PRO,是我近来打得时间较多的球拍,答应过几位朋友在使用足够一段时间后作一小结,加班完毕,现在答复。就像希望使用瓦碳的人放弃对比,清零思想一样,请抛开之前对SAMSONOV ALPHA,萨碳蜘蛛网的认识,放松体会这支低调的萨板之作,简单木讷的外表下暗潜锋芒。
正文:
FORCE PRO最初面市时,外观不够诱人,做工不够精细,虽然价格不高,但如果不是萨迷,很难会在众多备选器材中选择此板。当世乒赛转播中,李晓东教练提到中国队员反映“老萨的球过来非常转”的时候,我开始对这只板子有了兴趣,但对TIBHAR旗下7夹的性能并未抱有过高期待,入手更多是由人及物基于对老萨的喜爱。对比09年老萨夺得世界杯男单冠军前后使用蜘蛛网时期的录像,在12年换作FORCE PRO后,几场比赛给人感觉似乎发力更加集中,正反手两面拉的速度(相比蜘蛛网的一速体现)力量(击球声响)都有所提升,动作的流畅与美感也更具观赏性,并且战绩不错。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我认为SAMSONOV FORCE PRO简单木讷的外观设计使人对其性能上的价值产生了严重低估。
我的第一块FORCE PRO ST柄90克,拿到手里做工比想象中好些,版面算是标准,比STIGA横板长度稍短,宽度稍圆,但幅度不大。此前曾将TAS(TSP AGRIT SPEED)逐一放在红黑,CL,TI5.4反手,感觉都算满意,遂将39度狂三,TAS贴上试打。
正手感受:和39度狂飙匹配!板身比CL CR WRB薄,我挑的CL非常通透,有一些酥脆的通透感,相比,FORCE感觉比这类CL稍硬(一方面是面材关系,感觉FORCE的面材对来球的回弹更直接,按击打的感觉讲,指向性更直接。另一方面是WRB的CL确实比实心的更通透,整体硬度上FORCE和较薄的实心CL区间类似,请注意:在使用几次打开以后,FORCE PRO会比实心CL更持球一点);稍圆的版面使得版面重心很稳,90克的FORCE贴胶会比90克的实心CL挥拍轻松;作为7夹甜区已是不错,对拉球的稳定性,攻防的转换都有益处。请注意以下重点:FORCE虽然面材的回弹显硬,从而关乎形变无从谈起,不能讲是局部还是整体,但板身整体对持球是有纵深感的,我曾经说过,一块好的CL,或者一块好的STIGA在持球上是有层次感的,FORCE这一点类似,虽然面材偏硬,但只需中等力量,便能感受到整个板身触球回馈的层次感,不是横向的形变,而是纵深的层次感,从而保证作为7夹,旋转和弧线绝对不输。请注意:面材偏硬,击打时对出球有很好的手感和指向性,从而FORCE PRO可以定义为弧快板,而不仅仅是像蜘蛛网定义为弧圈板;板身触球随着发力程度呈现有持球的层次感,旋转和弧线作为7夹表现优异,尤其是当打磨结合,加速制动完成时,出球体现出一速快二速扎弧线急坠的效果,非常棒!以及稍显圆润的版面带来不错的甜区和良好的稳定性,有助攻防这三个特点。
试打7夹,必须提及不同程度发力下的区别,以及击打和摩擦中的不同。一块好7夹,至少能够满足你不同技术的需要,FORCE PRO可拉可打,是完全称职的弧快好板。而一块烂7夹,基本上就一个性质一个特点,总会有一项性能还算不错,然后省略了其它性能。
FORCE PRO作为弧圈板是有内涵的:纯粹借力的防御——板身有一定的硬度和顿感,可以帮助被动防御和攻防转换;半借力状态的快带——完全依赖底板性能不可,硬板的瞬间对使用者手腕摩擦的控制要求更高,要靠真功夫;第一板起下旋——需要些许适应,适应那种迎合来球时间空间部位,调整版型,利用底板刚性支撑和持球顿感的感觉,特别需要注意的是第一弧线偏长,如何调整版型。适应后带起下旋不但不会掉球,旋转质量也不低;中等力量拉球——底板的力量开始显现,快速收臂时一速骤然加快,并带着侵略性的力量感,加入手腕摩擦后球质旋转不输主流7夹,包括CL,比奥恰更高一档;中远台发力拉冲——越是发力,小臂手腕用的越好,一速急追攻球速度,球也越转,并且尽管一速很快,第一弧线较长,但球转得足够扎,整体效果更像是攻球的速度力量冲过去一个旋转极强的球。但真的是拉球,这是我要的效果:发上力球质很重,并且是一速快二速扎的效果。但鉴于底板设计,这个球质是速度力量旋转的综合体现,并非OC那样靠尾劲造成的2跳。FORCE的正手表现,可拉,可打,指向性很好,底板持球有顿感,有纵深的层次感,有基本功的很快可以找到加转的方法,借力好,封堵方便,台内的软球鉴于底板偏硬的刚性不可能像吉他或EG接发球表现那么好,需要使用者自己手法控制,总体而言,FORCE的正手弧圈综合性能不输于我打过的任何一块底板的正手,底板的力量感,弧线的急坠,一速快二速扎,就像李晓东提到的7夹里的超强旋转性能都让人惊喜。并且延伸了萨板擅长防御的特色,在攻防转换中良好的防御和富有侵略性的攻击力会意外打出几个漂亮球,还可以很装逼的淡定的会心一笑。这是让我中毒的主要原因。
至于发球,搓球,这些利用摩擦的环节,FORCE和狂飙的搭配不输CL,并且手法上也不需要过多调整,甚至在发急球时,FORCE效果更具突然性。正手的击打,FORCE表现和实心CL一样扎实,发力时底板的顿感会给出球提供更加可控的稳定性,作为弧快板,快攻方面的性能完全超越萨姆蜘蛛。
反手感受:
第一次试打,反手上的是TSP AGRIT SPEED,这块套胶是我比较推崇的套胶,有传统日套的扎实,弹性和力量,有内能感,胶面还比较咬球,摩擦能力和弧线都不错。但也有缺点,一是重量偏重一点,二是硬度偏硬一点,如果再轻一点点软一点点会更完美。T A S在FORCE PRO反手的表现可圈可点,首先放在反手迎合了正手的39度狂,整体球板手感通透,并对正手39度狂有良好的支撑。T A S的强项在于拉球有稳定性前提下的质量,弧线合理,旋转较强,而力量是反手套胶里比较大的。T A S在中等力量以下会感到海绵稍硬,一旦加力海绵确容易打透,对于反手基本功好的人来说,这块套胶拉,打,弹皆宜,上述种种性能在FORCE PRO上都可以得以体现,底板和TAS算是匹配。不足应该在作为反手的重量方面。建议反手能力一般的,选择AGRIT SPEED的薄海绵版本,轻透一点。
目前反手配置的是变革EL P,也是目前最满意的一套配置,正手还是39度狂。变革EL P红色海绵,硬度适中,挤压与回弹有力不虚,在蛋糕海绵里论硬度中等偏硬一点点,论韧性相当出色,这种带有韧性的海绵最能实现反手弹打的稳定,与摩擦所需要的吞吐感,可以制造良好的弧线和不错的旋转,并不牺牲速度和力量。EL P在弹击时,出球利落,对来球不算太强的旋转有一定免疫,可以直接起板。拉球摩擦时海绵的韧性很好的参与到持球里,胶面和海绵的一体化不错,可以比较容易的包住球,臂腕发力也容易将球拉穿拉透。(这一点上变革给人感觉更利落,AGRIT SPEED胶面咬球作用不错,而变革是靠海绵韧性,弹性作用和出手速度会更快,并不损失稳定性)
反手的弹击、反带等技术,因为变革EL P的作用,手感通透,加摩擦方便,底板支撑较好,表现没有缺陷。
由于海绵韧性强,触球反弹力比较好,FORCE又是偏硬的板子,因而第一次用时,反手开始会有显硬,持球感太快,发力易出界的现象,调调板型找找感觉,稍微适应即可改观,不需质疑。另外,新款的内能套胶多少在开封后都会有些缩,EL P缩减并不明显,但我个人习惯是在底板上帖上一层海绵护边(将宽度剪到底板厚度),帖上内能套胶裁剪。所大的一圈,既有余地,又不过多。正手帖狂三时,把海绵护边去掉,狂飙刷两次胶水自然会大一圈。这种尺寸在心理上对击球稳定性通常也有利。
尾声碎碎念:
1. 底板自然属性决定了FORCE PRO作为7夹的鲜明秉性,忠诚而富于侵略性。有真实、扎实的手感。清晰,直接,不颤。非常适合打磨结合,在速度基础上旋转和弧线平衡得很好。一旦加力,配合动作的制动,一速体现出攻球的速度,弧线急坠,打磨出的球旋转有力。最容易拉出穿越效果的不是类似OC的夸张2跳,而是像FORCE PRO和蝴蝶SK7 A这类一旦加力就一速快二速窜的利器。FORCE PRO在TIBHAR品牌中的地位,不应该低于CL在STIGA中的地位,综合性能超越奥恰洛夫纯木是事实,这块板子是我近期和未来会常打的板子,实战效果也得到了验证。
2. 配置建议:选板,由于底板面材偏硬,且整体不缺乏刚性和支撑力,重量建议不要大于90克,85—90克之间手感会更好。反手建议变革EL P,AGRIT SPEED也不错,但希望选薄海绵版本,一可以轻,二可以透,比MAX更适合。FORCE基本上不挑胶,不挑胶的含义是,配差点的也不会很难打,但跟最佳配置还是没法比的。
3. 老萨本人目前应该是AN柄FORCE PRO,两面变革套胶。
4. 出球一速比较快,但没快到生硬失控的程度,随着发力档位加大,底板纵向持球感增强,越发力摩擦,球出界越少,力量大多转化成速度和旋转。
5. 板身坚挺,回弹还有一定的弧线,在被动防守时感觉会比较方便,突然转到进攻会有出人意料的效果。
6. 再次提示我测评的基础:正手39度狂三刷薄两遍蓝鲸2(高膨胀),反手变革EL P刷薄两遍海夫企鹅(低膨胀,仅作粘合用),习惯晾干时间20分钟以上。
7. 最后一句我想说,一个底板的感受离不开合适的配胶,球拍是底板和套胶组成的整体,没有单独论及的好底板与好套胶,都要组合的来看。另外,底板的性能可以做主观测评,但具体的用法还需要自己慢慢体会,合适的用法遇见合适的性能,才会展现最佳的效果。就像老萨那样,可以行云流水,也可以雷霆万钧,FORCE PRO可以做到。
說是主觀,其實是客觀.
很多人想要裝神弄鬼搞客觀,結果既不主觀更不客觀.
久不見西山兄,拜讀了!
过奖了,呵呵
好难回答。。真的好难讲。。
感动。。
嘿嘿。。
說是主觀,其實是客觀.
很多人想要裝神弄鬼搞客觀,結果既不主觀更不客觀.
久不見西山兄,拜讀了!
感动~~
感动啊,叫大大的兄弟都认识我很久很久了,可惜我分不清谁跟谁,呵呵呵
不错的底板![em1002]最下面的一个图,是一把主板,两把副板吗?[em1005]
不错的底板!最下面的一个图,是一把主板,两把副板吗?
ST主,ST副,AN藏,呵呵
过奖了,呵呵
谢谢几位兄弟讨论,第一,利润率高的板子和套胶多的是,这块板没有找托的必要。第二,精英看到这个评价纯粹躺着中枪。第三,这板子我不同意外硬内软的说法,因为内软的板子没有使用价值。四,不同配置胶皮会得出不同结论,这点很正常,所以我的测评帖详细讲明套胶,甚至胶水粘合方式。第五,关于ALPHA也好,萨姆蜘蛛也好,STIGA也好,蝴蝶也好,经典的板子大多我也都打过,发测评贴有一说一,读者水平也不同,也都有自己的看法,没有需要都同意的必要。第六,但是关于FORCE PRO硬7夹和软5木ALPHA手感类似的说法,本人对您的手感表示惊讶,也相信各位都用过的朋友自有公论吧。
得為西山兄說句公道話,他是托的可能性太小了.
如果為自己順手的板子說幾句滿意的評價就是托,那豈不是感受評論只能寫些負面的才行?
一人一手感,各自表述,難不成和每個人的見解看法都一樣才不是托?
看看評測賞心悅目,不愛看的大不了走遠就是,何必扣人托字大帽子!
話說回來,改日如果發現西山兄是托,非幹死他不可!
请教兄弟给FORCE PRO两面搭配的什么套胶?竟然能把一只扎实有数的弧快板子打得摩擦不持球,击打又乱颤?6.3厚度,标重90克的7夹,会颤?哈哈
好感动,不上精英器材版很久了,竟然还有人记得几年前在一个帖子里驳斥过啥。。我的第一篇ALPHA测评贴大概发表在8年前,但对兄弟当年发帖的啥说法确实没有印象,ALPHA本来就是小众板子,我也说过有些挑胶皮,适应是需要的,但忘了你当时说的啥?而且如果不是太极端的说法,本人向来没有要驳斥谁的态度,本来玩器材感受就因人而异,除非胡说八道的看不过眼
得為西山兄說句公道話,他是托的可能性太小了.
如果為自己順手的板子說幾句滿意的評價就是托,那豈不是感受評論只能寫些負面的才行?
一人一手感,各自表述,難不成和每個人的見解看法都一樣才不是托?
看看評測賞心悅目,不愛看的大不了走遠就是,何必扣人托字大帽子!
話說回來,改日如果發現西山兄是托,非幹死他不可!
哈哈,确实有过器材界朋友送我新品包括底板和套胶让我选,然后要求发表测评。即使如此,也没有提出要求写成软文的要求。同样即使如此,我也不会因为免费送,就对没甚兴趣但标价数百的底板有兴趣。所以,白给不要的事情咱做过,懒得作文的事情咱做过,唯独这当托儿的事儿,要不是某些兄弟提及,咱还想不到。但我相信泱泱大国,不缺托儿的,到处都有看似繁花锦簇实则空无一物的文章。
哈哈,确实有过器材界朋友送我新品包括底板和套胶让我选,然后要求发表测评。即使如此,也没有提出要求写成软文的要求。同样即使如此,我也不会因为免费送,就对没甚兴趣但标价数百的底板有兴趣。所以,白给不要的事情咱做过,懒得作文的事情咱做过,唯独这当托儿的事儿,要不是某些兄弟提及,咱还想不到。但我相信泱泱大国,不缺托儿的,到处都有看似繁花锦簇实则空无一物的文章。
我也常拿到器材商提供的試打器材,但與您一樣,絕不寫軟文.共勉了!
不建议此拍。
拍子硬挺扎实清爽无形变,适合小动作。
防守非常好,远好于进攻。
防中压制,防中转攻,借力进攻挺好。
适合不温不火,耐心等机会,类似萨的人打。
若主动进攻要特别注意动作的技巧,动作幅度和力量过大过猛容易失误。
不适合有激情的、情绪易冲动、或希望爆发的人打。
最近萨的比赛可以看出拍的一些特点,包括优点和缺点。
没想到这帖子那么久了还有人在看。我一直在用,目前配置是正手39度狂三,反手变革FX-P。。
体会很深啊,楼主。挺拔小众,但小众有它好处-就是假的少,不像cl假的太多,一直想找一款底板替代cl,看来是不二选择,还有每个人手感不一样,有人喜欢变形大的拉球,我喜欢变形小的板子拉球,例如clcr,现在用clcr拉球很爽,用同事的eg拉球没有那种力量感。硬板子配软点套胶就行了。这种板子低劲足,拉球力量感会大点(我是业余选手力量不行。)问一句楼主哥哥,1、an柄舒服还是st柄舒服,这两种柄哪种出汗不会有飞拍的感觉?因为现在用clcr FL Master 柄,出汗抓不住的感觉太大了。2、这板板面是正常大小的么 和cl比较。3、这版底劲足么?是不是越发力力量越大的感觉?多谢
欢迎光临 精英乒乓网-买正品,到精英。买蝴蝶,到精英。 (https://bbs.cnpingpang.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