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乒乓网-买正品,到精英。买蝴蝶,到精英。

标题: [原创]进攻从制造旋转开始 [打印本页]

作者: 风刀霜剑    时间: 2006-8-2 18:30
标题: [原创]进攻从制造旋转开始

众所周知,对于乒乓球而言,摩擦产生旋转。 我们可以通过对球体施于不同力量制造出强旋转和弱旋转,可以通过改变摩擦的方向制造上旋和下旋以及侧旋转。我们还可以通过改变力量的大小的同时改变发力的方向产生混合旋转。 在现实中,大多数业余球友都不同程度的已经初步掌握了搓、拉、拧、撇、挑、拨、削、磕、拱、挂、兜、挤、带、撕、切、等这些种带有旋转成分的单项技术,并且能在比赛中有选择的加以运用。然而,如何将旋转技术与常用战术和自己的特长技术有机的结合,如何从制造旋转开始为下一板的进攻创造最有利的条件,或许好多业余乒乓球爱好者朋友们还没有清晰的思路和意识。下面就结合自己的实践谈一谈进攻从制造旋转开始的体会,以期实现抛砖引玉之目的,并希望对业余球友们有所启发和帮助。

 

一)利用旋转主动或被动的制造进攻机会 在比赛中,我们可以通过各种不同的发球和接发球手法来为自己创造进攻的机会。尤其是对于前三板技术突出的业余球友来讲,通过发球时多变的旋转,来实现第三板的进攻尤其重要。

 

1、发球时利用旋转的变化来为进攻创造条件

在所有乒乓球技术中,惟有发球技术是不受对手来球制约和限制的技术。我们可以凭自己主观意志最大限度的施展自己的战术意图,发出任何线路、落点、速度、旋转及弧线的球。在高手怕短,新手怕转的今天,在发球环节充分利用制造旋转的变化来组织进攻成为 业余高手的首选。一般情况下,对手处理下旋的能力低,我们以多发强烈的下旋和左右侧下旋球为主;对手对上旋球的适应能力差时,我们当然会多发左侧或右侧上旋球来造成对手的接发球直接失误和出现机会球。前三板技术比较好的球友通常会习惯于发下旋球来作为下一板进攻的前奏。通过发出动作相似但旋转强度反差很大的转与不转球,来干扰对方准确的判断来球的旋转,从而造成对方直接接发球下网失误,或接发球方法不当导致出现冒高球而被攻击。 针对不同对手接发球技术的高低,利用顺旋转和逆旋转的手法发出左侧旋、左侧上旋球、左侧下旋球和右侧旋球、右侧上旋球、右侧下旋球来实现第三板的有效进攻,在各种比赛中屡见不鲜。当然,在发球中,充分利用速度、落点、节奏、弧线长短来配合多变的旋转必将收到极佳效果并为后续的进攻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实践证明,只要这些发球运用的熟练、合理、时机得当、隐蔽性好,就可以为发球抢攻创造条件,利于自己技术风格和特长的发挥,有效破坏对方的战术,限制对方技术特长的发挥;可以造成对方的心理恐惧,增强自己的胜利信心并稳定比赛时的情绪。显然,利用旋转的多样变化为基础的发球技术应该成为业余球友掌握的技术重点。

 

2、接发球时利用旋转的变化来为进攻创造条件

 

接发球是比赛中每一分的第二板球,是一项在被动中求主动的技术。在比赛中如果接发球不好,除直接失分外,同时还会使自己的技、战术无法发挥,造成心理上的紧张和恐惧,乃致全局失败。反之,若能得心应手的回击对方的发球,则可能取得完全相反的结果。因此,好的接发球技术是阻止对方抢先上手并为自己创造进攻机会的保证。 在实战中,对于同一种发球,我们可以针对对方的打法特点,本着出奇不意、以己之长克敌之短的原则,选择不同的接发球技术来有效的遏止对方的发球抢攻。比如,当对手起下旋的能力比较好时,一般会发台内下旋短球或半出台下旋球到我方的反手位,我们在接发球时,如果用搓接,一旦回球偏长,对手马上就会利用高质量的弧圈球来压制住自己的反手位,而后进行两条线的拉冲,自己必将陷于被动挨打的境地。如果先利用侧拧技术将球拉倒对方中路偏正手位置,由于侧拧出的球是带有明显的向对方怀里侧拐的上旋转,对方一般只能被动的将球防回去,这样就有效的破坏了对方的第一板进攻。同时,也就为自己的反攻打下了基础。 我们还可以在接发球时采取反常规的方法,比如:一直习惯于用推挡或快拨接对方发来的反手底线长球的球友,突然用削一板回接;喜欢搓接对方发的下旋球的球友突然撩一板;习惯于摆短回接近网短球的球友突然拧搓一板;都会有效的打乱对手的思路,为自己创造进攻的 机会。德国选手波尔在比赛中,频频利用自己擅长的低弧线加转弧圈球来回接半出台球;国手王皓在回接反手位台内下旋球时利用侧拧技术;都是来为自己下一板的正手拉冲创造机会,已经成为他们得分的主要手段。 一般说来,接发球是处于被动地位,所以,接发球技术掌握起来会更加困难。正因为如此,熟练掌握利用接发球时多变的旋转技术,熟练掌握好进攻前一板的制造旋转的技术手段在训练中应该给予高度的重视和反复演练。

 

3、在相持中利用旋转的变化来为进攻创造条件 进入相持阶段后,利用主动制造旋转的方法来实施有效的抢先上手和改变劣势转被动防守为主

动进攻已经成为战胜对手的主要手段。世界顶级高手中,马林就是用这种技术最多、最成功的突出代表。在实战中,对于欧洲选手在中远台大力拉冲到其反手位的弧圈球,马林习惯于利用侧挤、侧切、吸短等手法主动制造带有明显侧旋转的“怪球”,非常成功的阻止了对方的连续进攻,并能伺机反攻,一招制敌。 在我们身边有很多喜欢与你打一搓到底战术的业余球友,尽管他们很少主动进攻,但这些球友搓球的稳定性好,控制严密,失误少。他们习惯通过对搓来阻止对方的进攻,对一些拉下旋能力不是很强的球友很是有效。那么如何在与其对搓中利用主动制造旋转的方法来为自己创造更多的拉冲机会呢?具体办法是有的。不过,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有必要先明白一些旋转的基本性质。大家知道,顺摩擦可以加强来球的旋转,比如拉接下旋球;削接上旋来球。逆旋转可以抑制来球的旋转,比如对搓、对削、对拉。因此,利用同样的手法同样的胶皮处理来球时(比如对搓)就会有三种旋转的形态表现:一是双方的摩擦用力大小相同时,球呈现为不转;二是自己的摩擦用力大于对方的摩擦用力时,回球呈现为弱下旋;三是自己的摩擦力小于对方的摩擦力时,回球呈现为弱上旋。明白了上面的道理后,我们就可以在实战中找到解决上述问题的应对策略。例如,有时侯我们发现直接抢拉对方发出的强下旋球经常下网,而加力回搓一板或托搓一板后,再拉对方回搓过来的球时,即便使用同等的力量就能非常轻松的获得成功!道理很简单,因为我们懂得了,此时对方的来球肯定是不转或弱下旋或弱上旋! 上面只是列举了一些简单的示例,实战中,利用主动制造旋转(或改变旋转)的手法来创造有利于自己抢先进攻的手段还有很多,我们不妨尝试一下:在:对推中主动推一板下旋;对推中主动推一板侧下旋;对推中突然磕一板;对搓中主动拱一板;对搓中突然轻托一板;对搓中突然快拨一板;对拉中主动削一板下旋;削中(搓中)反拉;对拉中突然侧拉(或撇拉)一板侧旋;放高球时兜一板上旋再削一板下旋; 等等手法,不一而足。 以上这些技术的运用,无一不是力图通过制造、改变旋转的方法来为自己争得主动上手的先机,实现克敌制胜的战术意图,运用的好,势必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主动制造旋转在常用战术中的运用 由于每个人打法和特长技术不同,擅长使用各种战术的习惯不同,在下面的文章中将常用的战术类型提供给大家,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打法特点有意识的将主动制造旋转的技术糅合到这些战术中去,以丰富自己的技术手法并造就具有自己鲜明特色的战术组合。下面仅列举一些常用战术供大家参考。

 

发球抢攻战术  发球抢攻战术因打法的类型不同而有所差异,常用的以制造旋转为主的发球抢攻战术,主要有以下几种:  1、 正手发转与不转   2、 侧身正手(高抛或低抛)发左侧上(下)旋球。   3、 反手发右侧上(下)旋球。   接发球战术 事实上,接发球者只是暂时处在被控制状态,如果你破坏了发球者的抢攻意图或者为他制造了障碍,减弱了对方抢攻的质量,也就意味着已经脱离被控制状态,变被动为主动了。控制与反控制是辩证的统一。利用旋转变化抑制对方发球抢攻在常用的接发球战术有:    1、以积极主动的 接发球抢攻 、抢拉、挑打、劈长、拧挑、拧搓等。  2、 盯住对方的弱点处,以多变的、反常规的接发球手法来寻找突破口。  搓攻战术   搓攻战术是进攻型打法的辅助战术之一,主要利用搓球旋转的变化和落点的变化为抢攻创造机会。这一战术在基层比赛中被普遍采用。搓攻战术也是削球型打法争取主动的主要战术之一。常用的搓球战术有:   1、 慢搓与快搓结合。   2、 转与不转结合。    3、 搓中突击 。  4、 搓中变推或抢攻 。

 

对攻战术   对攻战术是进攻型打法在相持阶段常用的一项重要战术。快攻类打法主要依靠反手推挡(或反手攻球)和正手攻球(或正手拉弧圈球)的技术,充分发挥快速多变的特点来调动对方。以旋转的变化为主常用的对攻战术有:      改变球的旋转性质,如加力推后、推下旋;正手攻球后,退至中远台削一板对方往往来不及反应,可直接得分或创造机会球。

 

拉攻战术   拉攻战术是以攻为主的选手对付削球的主要战术。为了发挥拉攻的战术效果,首先要具备连续拉的能力,并有线路、落点、旋转、轻重等变化,其次要有拉中突击和连续扣杀的能力。常用的拉攻战术主要有:     1、 拉吊结合,伺机突击。   2、 拉搓结合。   3、 稳拉为主,伺机突击。 削中反攻战术   我国乒坛名将陈新华以及第43届世乒赛男单冠丁松成功地运用削中反攻的战术创造了辉煌,令欧洲选手手足失措,无以应对。这种战术主要靠稳健的削球,限制对方的进攻能力,为自己的反攻创造有利条件。它不仅增强了削球技术的生命力,也促进了攻防之间的积极转化,常用的削中反攻战术主要有:   1、 削转与不转球,伺机反攻。  2、 削、挡、攻结合,伺机强攻。 弧圈球战术   由于弧圈球战术把速度和旋转有效地结合起来,稳健性好,适应性强,许多著名选手已用它去替代攻球或扣杀,常用的战术如下:   1、 发球后抢拉。   2、 接发球果断上手 。 3、 拉吊结合。

 

以上只是就主动制造旋转在发球、接发球和相持阶段及技战术方面进行了初步探讨,鉴于乒乓球是一项技巧性很强的项目,我们需要掌握的理论和技战术技巧还很多,除旋转之外,还要在速度、力量、落点、节奏诸方面进一步提高掌控能力,并在比赛中加以熟练、灵活的运用。我相信大多数球友通过勤学苦练加巧练,一定能使自己尽快正成为雄霸一方的业余高手。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6-24 10:28:44编辑过]

作者: chaoww    时间: 2006-8-2 21:51
学习!!!!!!!!!!
作者: gzs    时间: 2006-8-3 08:50
太专业了,太经典了,太难练了---------练习中。往上推!
作者: 风刀霜剑    时间: 2006-9-14 10:48
只要有恒心铁棒磨成针哟。
作者: weimingdao    时间: 2006-9-14 13:59
练习ing
作者: 皓天外来客    时间: 2006-9-16 13:43
同意楼主的技术,但我认为学会进攻,应从近台快攻开始。
作者: ycdpq    时间: 2006-9-16 14:45
ding
作者: keyuan    时间: 2006-9-20 23:23
非常好,如果说乒乓球比赛到了高层次就是智慧的比赛,那么从旋转开始这篇文章就是告诉我们如何运用智慧取胜。而运用智慧取胜的基础又是技术。
作者: 所长    时间: 2006-9-20 23:49
收藏!
作者: luguoshen    时间: 2006-9-20 23:50

作者: luguoshen    时间: 2006-9-20 23:52
不过最好简练一些,一口气吃成胖子,
还有毕竟大家都是凡夫俗字,太深奥难理解
作者: 解决    时间: 2006-9-22 10:20
乒乓球的精髓,就在于它可以制造各种旋转
作者: 风刀霜剑    时间: 2006-9-29 09:08
以下是引用解决在2006-9-22 10:20:00的发言: 乒乓球的精髓,就在于它可以制造各种旋转
朋友说的非常好,旋转是当今乒坛的主流技术——弧圈球的基础,它以多变的旋转方向、旋转强度梦幻般的将乒乓球技术带进了一个精彩的世界,掌握的旋转的技巧,你才能真正领略到乒乓球的奇妙。
作者: okwwyy    时间: 2006-9-29 16:36
好贴,帮顶
作者: yiwu6885    时间: 2006-10-1 12:36
新手要有这样一个过程: 首先是适应旋转---  然后是利用旋转-----制造旋转.   要多练多赛才可以做到.[em04]
作者: 风刀霜剑    时间: 2006-10-10 10:24
以下是引用yiwu6885在2006-10-1 12:36:00的发言: 新手要有这样一个过程: 首先是适应旋转--- 然后是利用旋转-----制造旋转. 要多练多赛才可以做到.[em04]
非常正确!任何事物都有自身发展规律,只要按照正确的练习规律,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 wrony    时间: 2006-10-23 20:46
很专业,很经典啊
作者: 雪狼5号    时间: 2007-12-14 14:28

老师,俺可把你的文章复制下来了,好好体会一下。

——雪狼5号


作者: 雪狼5号    时间: 2007-12-14 14:30
希望您多出好文章,也希望球友们多来讨论,交流体会。
作者: 没你不行    时间: 2009-6-7 00:13
好贴,受益匪浅。谢谢楼主分享!
作者: Daniel★王    时间: 2010-3-26 10:51
精英有这样的好写手,自然人气火爆!
作者: 风刀霜剑    时间: 2010-5-3 11:24
  强烈支持8楼观点,送鲜花一朵鼓励!
作者: 横刀123    时间: 2010-12-1 21:10
[em1002]
作者: ldh0421    时间: 2010-12-2 16:25
看帖是学习,回帖是美德,好贴就要顶! 
作者: 风刀霜剑    时间: 2010-12-9 21:28
QUOTE:
以下是引用keyuan在2006-9-20 23:23:00的发言:
非常好,如果说乒乓球比赛到了高层次就是智慧的比赛,那么从旋转开始这篇文章就是告诉我们如何运用智慧取胜。而运用智慧取胜的基础又是技术。

说的非常好。


作者: laoxiongg    时间: 2010-12-9 21:41
楼主写的很专业,一定是高手了。
作者: xiafq72    时间: 2010-12-9 22:10
精英越来越强大了!由衷地表示祝贺!
作者: 乒王    时间: 2011-2-17 16:34
非常好
作者: t1234    时间: 2011-2-19 16:11
楼主写的很专业,一定是高手了。
作者: 乒论    时间: 2011-2-20 18:59
此文概括了旋转和进攻的关系,真的很经典。
幸亏t1234球友捞出此贴,否则,长期沉淀下去岂不是莫大的浪费。
作者: 凤城乒乓    时间: 2011-2-25 11:51
好文章,长了不少见识,谢谢楼主分享!
作者: feng.sy    时间: 2012-12-25 11:57
练习!
作者: 铁丁    时间: 2013-7-25 14:28
看帖是学习,回帖是美德,好贴就要顶!
作者: 大平子    时间: 2013-7-28 22:34
[em1011]
作者: 铁丁    时间: 2013-8-2 09:07
好文章,长了不少见识,谢谢楼主分享!
作者: 铁丁    时间: 2013-8-2 09:07
不错不错,赞一个!看帖是学习,回帖是美德,好贴就要顶!
作者: 大平子    时间: 2013-8-2 21:14

作者: 铁丁    时间: 2013-8-7 14:30
看帖是学习,回帖是美德,好贴就要顶!
作者: 铁丁    时间: 2013-8-7 14:31
不错不错,赞一个!
作者: 大平子    时间: 2013-10-9 15:07
楼主写的很专业,一定是高手了。




欢迎光临 精英乒乓网-买正品,到精英。买蝴蝶,到精英。 (https://bbs.cnpingpang.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