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乒乓网-买正品,到精英。买蝴蝶,到精英。

标题: 这两天看了马琳打球,发现一个奇怪的问题 [打印本页]

作者: julyidea    时间: 2006-8-2 21:15
标题: 这两天看了马琳打球,发现一个奇怪的问题
因为我是打直板,所以看球的时候对马琳的一些技术动作关注的比较多。
这两天看球,发现马琳在拉球之后,常常会蹲下来,我不知道这是为什么?
我拉球的时候一般都是站着的,有时候拉的猛的话,脚可能还会踮起来,所以有些不理解,我不知道其它运动员是不是也是这样的,这样做的好处是什么呢?
作者: gzs    时间: 2006-8-3 09:01
1;能够更好的发力。2;调整重心,保持平衡。3;调整身体的姿态,减少不必要的步伐。4;增大攻击的范围。
作者: gong_chen    时间: 2006-8-3 13:36
重心低一些更有利于发力,因为可以很好的用上腿的蹬地力量
作者: julyidea    时间: 2006-8-3 20:33

可是拉球的时候挥拍方向是向上的,一边蹲着一边向上挥拍会不协调的啊?

我怀疑马林那招是不是在攻球啊,攻球的时候使用那样的姿势是不是有利于发力呢?


作者: gong_chen    时间: 2006-8-3 21:03
如果你在立定跳远,你是掂脚尖跳的远呢,还是蹲下跳的远?
作者: julyidea    时间: 2006-8-3 21:24
可是他的姿势是挥拍以后才蹲着的,一边挥拍就一边往下蹲
作者: 大建    时间: 2006-8-4 08:14
你说的马林的那个姿势从理论上并不正规,应该是属于"特色"动作,但从实际效果来说却很有威胁,对于象马林这样的高手,可以通过对球方向旋转的判断和手的调节来控制住球的落点和速度,业余选手要模仿难度比较大,最好还是尽量练习正规拉球动作.只有基础打好,才能衍生出特色的东西.反过来又可以看出,在竞技体育中,不管黑猫白猫,抓住耗子就是好猫,只要你能随心所欲将来球球打到对方台上才是乒乓的最高境界.其实包括马林在内,还有波尔\梅兹等人的动作也有很多不"正规"的地方,但都没有妨碍他们成为顶尖高手.
作者: gong_chen    时间: 2006-8-4 12:01
无论正规的动作,或某些人临时应变的动作,高手在发力时普遍重心是比较低的,是半蹲(个别状态下是深蹲)姿态。

人站的很直,膝盖没有弯曲的,普遍是业余爱好者的情况。
作者: 日单桧    时间: 2006-8-5 13:10
重心低一点容易发力,照顾台面要好一些,
作者: 后浪    时间: 2006-8-5 18:16
我想学横板,可直板顺手,呵呵
作者: 大时代    时间: 2006-8-8 13:04
这招我会 
 其实个人感觉就是一个前冲弧圈,我实验过,也经常依靠这招得分,大家可能只看到他下蹲没有注意到手臂的上扬甚至略往前冲的动作.
 要领:当来球过网时,判断好落点,双脚可以平行或者左脚稍前,持拍手自然弯曲至于腹前,身体前倾,在击求球时右脚蹬地(注意是先以前脚掌蹬地用力向上),手臂有右后向前上挥出,在击球瞬间手碗有个内旋的动作,结束动作完成后可以发现大臂和身体成150度夹角,上臂和前臂也是150度.此时重心在两脚之间(右脚落地是用脚跟,这点很重要)
 一般这招的出球路线是直线居多,突然性大,对手防不胜防.光从动作上来看似乎象高调但球的轨迹却是前冲或攻球的路线.如果深蹲力量足几乎过去的球就回不来了,当然也要视水平而定.呵呵 
作者: 多球    时间: 2006-8-8 21:26
以下是引用大建在2006-8-4 8:14:00的发言: 你说的马林的那个姿势从理论上并不正规,应该是属于"特色"动作,但从实际效果来说却很有威胁,对于象马林这样的高手,可以通过对球方向旋转的判断和手的调节来控制住球的落点和速度,业余选手要模仿难度比较大,最好还是尽量练习正规拉球动作.只有基础打好,才能衍生出特色的东西.反过来又可以看出,在竞技体育中,不管黑猫白猫,抓住耗子就是好猫,只要你能随心所欲将来球球打到对方台上才是乒乓的最高境界.其实包括马林在内,还有波尔\梅兹等人的动作也有很多不"正规"的地方,但都没有妨碍他们成为顶尖高手.

马林这个动作一般都是在打暴冲的回头时使用的,而且都是在近中台.主动的时候,或步伐到位的时候是不存在的


作者: fz821223    时间: 2006-8-8 22:3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cloudy2166    时间: 2006-9-6 11:58
哈哈,这个问题,没有人替楼主回答对!问题很简单,马林是在拉前冲,小腿用力蹬地,身体重心主要是前窜而不是上窜,这个惯性使得小腿似乎下压了,其实 重心还是基本往前平行移动的,我最近也在做这个动作。  大家多看看比赛录像,大凡前冲,高手们都是小腿看起来似乎下压了!
作者: 所长    时间: 2006-9-6 14:34
那是因为小马的脚下没到位,或还原不及时情况下的救急动作,千万别瞎模仿。
作者: cloudy2166    时间: 2006-9-6 16:35
不同意所在的观点,请多看看高手们的比赛录像吧,这个动作忒多了
作者: whyskid    时间: 2006-9-6 17:15
这个动作拉不了前冲,马琳用这个动作主要是回击对方正手拉的斜线球时减力变直线.一般马琳站位近台脚步没有足够时间调整的时候才会用这招,属于非常规特色技术.
作者: cloudy2166    时间: 2006-9-6 17:18
不同意,大家多看看比赛
作者: 所长    时间: 2006-9-7 08:03
今天又仔细看了一下2005世界杯半决赛马琳-波尔的比赛,马使用那个动作都是在无法正常发力且为增加回球质量情况下做出的,虽然还算有效,但还是建议大家在能发力的情况下最好别使用。
作者: 水中望月    时间: 2006-9-9 00:45
你站着拉才怪了
作者: welltodo    时间: 2006-9-9 21:32
那是暴冲动作。
作者: chaoww    时间: 2006-9-10 12:02
马林的正手不是很正规,但是还是出了名了,大家还是少学为好,那只适合他,不一定适合我们啊。要找到自己最好的拉球方式。
作者: neal_wu    时间: 2006-9-10 13:32
我认为,那种动作是个人喜欢,你看着会很别扭,但是对于马琳来说,可能是他觉得发力最舒服的姿势。 这种感觉我在乒乓球中还没有。但是在篮球中我有这种感觉。 你看篮球中那些三分神射手,有2个动作是一样的? 基本功过了,就看自己发挥了。
作者: gyzdwhgj    时间: 2006-9-12 23:25
这个问题马林的教练吴敬平已经说过是马林不得已而为之的动作。在谈论击球点是说“对方搓来的球又低又长,拉完后要复原已不可能 ,只有博杀,马林拉这种球时重心低,但拉的是最高点或下降前期。”
作者: tingspdf    时间: 2006-9-13 09:56
能用上腿部力量
作者: yicong    时间: 2006-9-14 09:25
吼吼,马琳以前没这毛病,现在是老了,懒了
作者: weimingdao    时间: 2006-9-14 14:01
看过
作者: yeda    时间: 2006-9-14 17:24
屁股向下,给胳膊手臂一个向上的作用力,[em07]
作者: keyuan    时间: 2006-9-15 13:07
我看了许多录像,大多数是在防守时,脚步不到位时用。这时伸长手臂甚至伸直都可以,效果很好,原先不能够够到的球都能够接到,人往下蹲正好把强烈的上旋球借力压低了。虽然动作不好看,但是非常实用,其实是一种技术创新,也是马林防御好,经常能够回击别人看来不可能回击到的球的原因。存在就有其合理性。在脚步到位时马林的动作是向前的。
作者: 日单桧    时间: 2006-9-16 13:29
对 其实是动作不到位没办法 才这样的 和韩国的"柳"不一样 韩国都是不要回头球的一板过 倒地甩拉~~~
作者: 小桥流水48    时间: 2006-9-17 14:21
同意所长的看法,马琳在救球!
作者: ssj117    时间: 2006-9-21 20:34

别听他们瞎说,经过我对拉弧圈的自身感受到,这和击球点密切相关,简单说当你正常拉、打时一般击球点在身体右侧略前(快攻型的或台内攻球,特点打球上升期),或在身体平行处击球(此方法虽击球略晚但球上台成功率极高,各位可以试试),在对方磕、切或像长胶回球后球不走时,身体及脚步来不及跟上,相对击球点在身体前侧,打上升期或平行位均不可能,此时只有蹲下利用手臂的长度打球的下降期,可以注意下此时球拍击球均在身体前很远处,可见,这是马林自我调节的一种方法。另外,击打身体前球时必须手腕下掉,弥补手臂前送造成的拍面上仰的问题,确保击球拍面与正常拉打一致的拍形,否则不作调整,即使击中球,90%球会出界。


作者: 乖乖虎    时间: 2006-9-21 22:12
我觉得是他在发力拉球后的惯性动作所致。由于拉球要求向前,身体向前扑,惯性非常大,如果能蹲下来,缓冲一下,降低重心,可以防止由于动作大造成的惯性过大而向前摔倒。我也经常在发力的时候向下蹲。不知道理解的是否正确。
作者: tyrone56    时间: 2006-9-22 09:44
这说明马林老了,步伐跟不上了
作者: ssj117    时间: 2006-9-22 19:21
这种动作我也常做,那是步伐上不去的原因,又想继续发力拉,避免过渡的一种方法。此时一般球在身体右前侧略远处,并处于下降期甚至低于桌面了。




欢迎光临 精英乒乓网-买正品,到精英。买蝴蝶,到精英。 (https://bbs.cnpingpang.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