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乒乓网-买正品,到精英。买蝴蝶,到精英。

标题: 新材料有缝球惨遭专利门,无缝球将供不应求。 [打印本页]

作者: 拍骡子屁    时间: 2013-6-26 22:55
标题: 新材料有缝球惨遭专利门,无缝球将供不应求。
这次专利发明人有两位,柳仁淑和托马斯·沃尔海姆他们的专利将非赛璐璐材质乒乓球直径定为38.5-48mm,重量在2.0-4.5克。壳的厚度在0.2-1.3mm之间,球缝从2半-16半都列为其专利范围,几乎所有可用制造非赛璐璐原料囊括其中。也就是说,凡生产新材料有缝球必须交纳这个专利费用,这项费用估计每球可达0.1-0.2欧元之间(即人民币1-2元)这种收费,让人对销售、生产新材料有缝乒乓球望而却步。这将使得2014年7月全世界乒乓运动员和爱好者无球可打。
     这个新材料有缝球发明专利申请,从2006年申请,2008公示。现已在申请国全部通过,由于当时还没有无缝球,因此新材料无缝乒乓球,不在此专利范围之内,不受此专利约束。中国首创新材料无缝乒乓球发明人,已在欧盟、美国、日本、德国等也申请了专利。因而由中国人发明的新材料无缝乒乓球面临极大的机遇。我们希望不要让外国厂家捷足先登,抢得先机。听说外国几家厂商(包括蝴蝶,尤拉,斯蒂卡)正在和我国新材料无缝球厂家洽谈无缝球购销问题。我们衷心的希望中国的厂家抓住千载难逢的机遇,生产销售新材料无缝球。即使现在开足马力生产,它也将会在全球供不应求。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6-28 13:42:51编辑过]

作者: dede1976    时间: 2013-6-26 23:38
zhen真假?
作者: 沙发    时间: 2013-6-26 23:49
看看,新鲜
作者: joehe    时间: 2013-6-27 08:38
精英有这么好的写手,当然人气火爆!
作者: v小糊涂神v_1    时间: 2013-6-27 08:40
新鲜啊,真新鲜,严重怀疑这其中有傻啦啦的影子
作者: ziqian9999    时间: 2013-6-27 09:38
这种专利不利于这项运动的发展
作者: 苏锦    时间: 2013-6-27 09:45
和业余的没啥太大关系,剥削专业队。
作者: 飞斧    时间: 2013-6-27 11:11
楼主写的很专业,一定是高手了。 
作者: lcfyyl    时间: 2013-6-27 14:27
 红双喜继续造老材料有缝球被,ITTF布允许 也是坑那些专业的,关我们业余的毛事情

作者: K9999    时间: 2013-6-27 14:45
毁吧就,早晚都改打羽毛球……
作者: 郑观西    时间: 2013-6-27 15:39
刚看了一下这个专利的权利要求书,感觉要绕开这个专利还是可以的。
作者: ycwoolf    时间: 2013-6-27 15:50
中国不存在专利这个词
作者: ycwoolf    时间: 2013-6-27 15:51

在山寨之都,说专利,是个笑话


作者: niudao    时间: 2013-6-27 19:42
红大妈是想进军世乒等高级别赛制,没有专利,怎么搞
作者: -风云-    时间: 2013-6-27 20:46

与业余无关。


作者: walkerhi    时间: 2013-6-27 22:23
楼主是palio的工作人员?
作者: walkerhi    时间: 2013-6-27 22:24
看这话的意思是,与其把专利费给老外,不如给palio?


作者: shaonantjnk    时间: 2013-6-27 22:45
业余的还打赛璐璐的球不就完了,没有3星标志就没有呗,自己弄个1-3方块标志。。不是说新材料有缝球和赛璐璐的性质基本没区别么,只是材料、直径和厚度有区别。那么业余直接存赛璐璐的打不就完了。专业的打新材料呗。怎么也不可能会打无缝球的,这和国际乒联的推动乒乓球普及是完全违背的。我在无缝球改良宣告完就预言了,觉得不会打大家认为的无缝球,而是打新材料和现在赛璐璐性质类似的有缝球。除非研发的无缝球能比现在的球更适合欧洲人的打法。
作者: zjzj20081001    时间: 2013-6-27 22:54
都是改革搞出来的。
作者: 霸王追魂枪    时间: 2013-7-13 21:40
这个专利本身能够审核通过就是一个天大的笑话,审核这项专利的人肯定对乒乓球行业根本不知情,这种东西也能叫专利,那人人都可以随便把可能出现的东西都提前注册成专利,难道专利的审核不需要考虑它是否是大众所共知的东西吗?难道只需要看一下是否别人注册过没有吗?这样的专利也能成为专利的话,人们是不是必须抢着注册各种所能想到或出现的专利呢?这就好像人们也可以注册一个饮料瓶的专利,大小为从100ml到2000ml,采用不同于现在采用的塑料材质,几乎囊括所有可以做成瓶子的材质,形状也有方形圆形等几乎所有能够想象出来的形状,瓶壁厚度从0.01到1.3毫米之间,瓶体结构从一块到1600块都是他的专利,专利费每个瓶子1~2欧元,以此类推,是不是我们生活中所有类似的情况都能注册成专利呢?那么人类最终会因高额而且无处不在的专利费使经济陷入崩溃,唉,真真是可笑之极,这种乒乓球都能成为专利,明明是公共熟知的产品形态,随便变一下材料和尺寸等就能成个人专利吗?即使是能称为专利,也只能限于乒乓球所采用的新材料,而且这种材料必须是经国际乒联批准可以作为比赛使用的符合规定性能和要求的,至于有缝的制作工艺和球体的尺寸,这些东西完完全全不能作为“专利”,否则专利就是对大众普遍权利的侵犯,这是一小部分人以专利的名义侵犯大众本身具有的权益,这是无法原谅的恶行,作为正直的乒乓球友们,我们难道不应该尽自己的努力去消灭这种公然侵犯大众固有权利的行为吗?大家都行动起来吧,我们在自己接触到这个问题的地方不断的发出自己反对的声音,大家的舆论一定会起到一定的作用的,这种侵犯大众权益的专利本身就是不合法的,什么半数,厚度,尺寸大小,这些是属于公共权益的东西,而且所谓的新材料必须是自主研发出来的以前没有的材料,如果是在已有材料中找寻出能够制造乒乓球的材料,这是许多人都能够做的,因此不能成为个人专利,只有他们个人研制出的新型材料,并且是符合国际乒联规定的合格的乒乓球,这才能将这种材料称为新材料,才能算是专利,而且专利仅限于这种新材料本身。
作者: hudieboerst    时间: 2013-7-15 20:29
不错不错,赞一个!
作者: 我ai旅游01    时间: 2013-8-9 12:1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zmh2003    时间: 2013-12-23 17:15
kankan
作者: sunjunpingku    时间: 2013-12-23 23:46
很养眼的帖子,顶楼主!
作者: Cadence    时间: 2014-1-20 21:57
怎么可能有这种无机的事
作者: 国球二赤方    时间: 2014-5-13 13:12
好文章,长了不少见识,谢谢楼主分享!
作者: goldjyb    时间: 2014-6-25 09:31
楼主写的很专业,一定是高手了。
作者: sunzhi391    时间: 2014-9-15 16:05
玩个球 还这么复杂
作者: mmvrc    时间: 2014-10-15 22:00
各位一定不知道这位柳仁淑( In Sook Yoo)的老公是 Dr. Joachim Kuhn,此公是ITTF器材委员会的成员,负责球的检测和批准。
如果说这后面没有沙拉拉,我都不信。

作者: xg868888    时间: 2014-10-19 09:07
[em1001]




欢迎光临 精英乒乓网-买正品,到精英。买蝴蝶,到精英。 (https://bbs.cnpingpang.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