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乒乓网-买正品,到精英。买蝴蝶,到精英。
标题:
[转帖]“瞬间”提高球技的两个细节
[打印本页]
作者:
珞
时间:
2013-7-30 09:19
标题:
[转帖]“瞬间”提高球技的两个细节
前段时间输球已经输得麻木了,到最后干脆自己安慰自己:“重在参与,不就图个高兴,锻炼身体嘛”
。但半个月前我开始反思自己:不能再这样“堕落”下去,必须分析前段时间存在的问题,否则长此以往就会逐渐丧失对乒乓球这项运动的兴趣和信心了
。
具体而言,我是分两步进行分析的:第一,“输球”的原因是什么;第二,怎样在最短的时间内提高球技并赢球。
首先,分析“输球”的原因,想来想去,无非就是这么两个原因:一、
心态不对
。赢球的时候固然没总结,输球的时候更是以“重在参与”来安慰自己;二、
打球时间太少
。除心态不好之外,打球时间少是最重要的原因。近几个月因各种原因,我一周只打一次球,想想真是可悲:每次去打球,至少有一半的时间是在熟悉球感,但问题是对手根本不给我这么多时间
,练个一两分钟就开始比赛了。试想,如此仓促的比赛,何谈“赢球”。所以,老话说“
拳要打,曲要练
”,乒乓球也同样如此,即便每天能练上半个小时也比平时不练一次练几个小时要强得多。
原因找到了,就得找解决办法了。既然我现在的情况是无法做到每天抽出时间来练球,而且这种一周最多打一次球的状况可能还要持续一段时间,那迫不得已就只好从“
瞬间
”提高球技这方面入手了。乒乓球是个全身协调性的运动,说到底,不就是
“手”“脚”并用
嘛,所以我就从“手”和“脚”这两个细节着手,总算有了初步的心得,并且很高兴地发现自己又回到“全赢”的状况了。前段时间我写过一个系列贴《“业余”迈向“专业”的10个要点》,有幸得到大家的认可。和“细节”相比,“要点”是“根”,“细节”是“枝”,“要点”更着眼于技战术意识,是个需要长期琢磨体会的过程,而这两个“细节”是具体的运用,更适用于“
短期内
”提高自己的实战水平。
说了这么多,下面我就具体谈谈这两个细节,希望和各位球友共同探讨:
一、脚先动
很多朋友都知道乒乓球运动中“步法”和“重心”的作用,而且也有不少相关的帖子,但是大多比较抽象,真正操作起来和想象中差距很大。既然我的这个帖子号称是“
瞬间
”
,那么我的着眼点就是
简单易行,可操作性强
。说白了,注意两点:
1、
养成“用脚找球”的意识
。
一定要纠正“用手找球”的习惯性动作。所谓“用手找球”,就是对手球拍触球后,自己“
稳如泰山
”
,脚不动,等到球落到自己的台面上,才开始伸手去“够”球。“
用手找球”带来的弊端是:要么回球失误,要么即便不失误,回球质量也差
。先想想自己是否无意识地有这种“用手找球”的习惯性动作?如果觉得这一点太抽象,不好理解,没关系,找一盘国际比赛的录像,看看世界顶级运动员面对来球时是脚先动还是手先动!如果你恍然大悟,发现自己真的有这种坏毛病,想要寻求解决之道的话,那也好办,我有最简单的办法,而且是最有效的办法:
对手球拍触球瞬间自己做好
预判
,这个时候切记要
强迫
“手不动”,先动脚,等到脚尖刚落地时动手
。看了这个方法,估计有朋友会大呼上当:就这方法呀,跟没说一样!如果有这种想法的朋友,我只能认为你还是没有真正理解“用脚找球”是什么意思。千万别小看这个意识上的小小转变,不信你认认真真尝试一下,就会发现要改变一个“
积重难改
”的习惯性动作是多么不容易!我说的这个动作意识上的转变完全是一个“
强迫性
”的转变,是一个
强迫性动作
。“用脚找球”,换一个说法就是“
击球前步法要到位
”,而我这样说是不是就不那么“抽象”,更形象呢!
最后,我再苦口婆心强调一下:“出手”千万别在“出脚”之前,这是一个“
强迫性
”的动作转变!
当你真正建立这个意识并自觉“
强迫
”自己“脚先动”,一段时间下来,你会发现做到这一点其实并不难,“
有意识
”的“脚先动”也会在不知不觉中成为“
下意识
”的“脚先动”,而同时你也会同样的在“
不知不觉
”发现自己“无谓失误”少了,有更充裕的时间来完成手上的动作了,击球动作也更舒展了
。
2、前脚掌着地。
既然说到“脚先动”,那么就必须要做到
最快速
地“动”,千万别用脚后跟着地直挺挺地像个木头桩子一样戳在那
,否则即便你有再强的“脚先动”的意识,你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正确的做法是:双膝微曲,身体重心落在两只脚的前脚掌上。只有这样,你才能在预判准确的前提下最快速地“脚先动”!
二、瞬间击球
前面说的是“脚”这个细节,下面说说“手”这个细节(实际就是用手“击球”)。说到“击球”,大家必须树立这么一个观念:要保证你的出球速度最大、力量最“顶”,不是靠你的动作“最大”来完成的,而是
击球“瞬间”传递到球体上的“力量”和“摩擦”最大
!
我个人很喜欢打羽毛球,而且我认为羽毛球和乒乓球在很多方面是有相通之处的,就以“击球瞬间”而言,两者是完全相同的。下面我就结合羽毛球来谈谈如何最“
有效
”地击球:
1、动作不宜过大。
咋一看可能有些朋友觉得有些矛盾:要想击球力量、速度最大,动作应该大呀?这就是我上面说的大家必须树立的观念了:球拍接触球的时间实际只是“瞬间”,你的动作再大,
实际上真正
传递到球体上的力量是否“最大”呢?原先我也一直在犯这个错误,击球前把架势摆得足足的(好像只有这样才显得自己“专业”
),但是发现实际效果并不理想:首先出球效果或说给对方造成的威胁
并不像自己想象中那么强
,其次还造成自己
动作还原“不及时”。
倘若你无法真正理解这一点的话,就会出现这么两个情况:
一是表面上你的动作很大,力量也很大,但是这只是击球前的“
假象
”,等到真正“触球瞬间”时,你的速度和力量并不是最大的,也就是象有的朋友说的“
力量在前面就用完了
”;
二是触球后拍子收不住,依然是在“加速”前行,这样你的最大力量和速度并不是在“触球瞬间”,
而是在触球之后
。关于这一点,羽毛球高手应该有这种认识:球拍击球后应该是瞬间停止,而不是继续往前挥拍,从而保证“
鞭打效应
”(就像把鞭子直愣愣地甩出去是没有太大击打力量,而倘若甩出去后往回“蹬”一下才会发出“啪”的击打效果一样),否则,
击球后的挥拍纯粹是白费力气
。
2、轻松引拍,“加速”挥拍。
既然动作不宜过大,那么引拍动作其实是个很放松的动作,这个时候千万别用死力、蛮力哟
。
而迎球挥拍的过程是一个“
加速
”的过程,从而保证“击球瞬间”的力量和速度是最大的。
3、充分发挥手腕、手指的作用。
为了保证触球瞬间的“鞭打效应”,除了前面说的“挥拍轨迹是个加速过程”之外,还应保证触球瞬间球拍突然停止,就像时速180码的汽车突然踩刹车一样(这一点和甩鞭子的原理是相同的),这个时候的“
力量传递
”是最大的。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然对手腕和手指提出更高的要求,不有句话“用手指打球的是研究生”吗!此前我的帖子中就提到横拍握拍时必须重视手指的作用,至于直拍,我后来专门请教过专业运动员,重视“手指”的作用这一道理是完全相同的:正手击球时是拇指发力,食指辅助;反手推挡时是食指发力,拇指辅助。
结合羽毛球的击球动作我再补充一点:羽毛球握拍时切忌握“实”了,正确的握拍是掌心中空,唯有击球瞬间手指发力突然紧握,从而保证最大限度的力量传递。同样道理,乒乓球握拍也不能握得太用力,也是当
“击球瞬间”手指突然发力握紧拍柄
,从而保证最大限度的力量传递。
4、
“攻球”要有“砸”的感觉,“拉球”要有“抖手腕”的动作。
乒乓球是个技术性非常强的运动,台内小球处理得好、落点控制得好等等这些自然重要,但是有效、有威胁的攻球和拉球却往往能一招置对手于死地哟
。
先说“攻球”,你得使出浑身吃奶的力气往对方台面“
砸
”,得有恨不能一拍下去立马
把球“砸”破
的感觉和气势
,这倒不是说你的动作大就能做到这一点,而是“击球瞬间”要保证你全身的力量
最大限度
地传递到球体上。
再说“拉球”,不都说“打磨结合”或是“先打后磨”嘛,“打”的目的是什么?实际上就是为了“吃”住球,但是如果你只是“吃”住球然后“打”出去,就缺少了“旋转”的威力,而且弧线不好,容错性差,自然失误也多。所以,要想拉出高质量的弧圈球,就必须要“摩”!怎么“摩”,实际上就是在“击球瞬间”要“
抖
”手腕,
充分利用“手腕”来传递力量从而制造“强有力”的摩擦。
现在发觉自己是否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得越来越“唠叨”了
,本来想着三言两语就能讲清楚的问题,硬是花了几个小时啰啰嗦嗦写出来几千字的长篇大论。干脆最后提炼一下,以免有些朋友在看了以上文字后不得要领
:“瞬间”提高球技的两个细节是“手”和“脚”,“脚”要注意“出手”千万别在“出脚”之前;“手”要注意保证“击球瞬间”的力量传递是最“有效”的
。
以上是我的两个心得,希望对各位朋友有所帮助,不足之处也请各位不吝赐教
欢迎光临 精英乒乓网-买正品,到精英。买蝴蝶,到精英。 (https://bbs.cnpingpang.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