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乒乓网-买正品,到精英。买蝴蝶,到精英。

标题: 打好乒乓球 实践出真知 [打印本页]

作者: 耕宇电脑杨    时间: 2013-7-31 14:06
标题: 打好乒乓球 实践出真知

2012年 过年 [em1003]小区楼下多了张乒乓台 闲来无事 门口花了二十几块钱 [em1004]两块板子 一个乒乓球 和儿子打了起来 从此走上我的乒乓之路

打了几天 来了位老爷爷级别的 我们就一起打 打的球 好老力道 说起他的乒乓板 要千元以上 很是惊呀![em1021]第二天 就上街就花了百来元 买个红双喜三星 晚上就一直和老爷爷打 慢慢地就叫他师傅了 前面加了个姓 李师傅[em1007] 李师傅很有耐心 天天陪我打 一 二个小时 就是俗话说的抄抄球 抄了一个多月吧 自觉水平渐高 相出去走走[em1010]

怎么走? 第一个想到群的力量 就如以前学钓鱼一样 七找八找 找到了常州乒乓大联盟群 一下子找到了家的感觉[em1014] 找人随便聊 终于聊到了球友 相约群活动 带上李师傅 七拐八拐 找到球馆 场子满大 人不是很多 但......这个....那个.....不管它 打了!抄板上 和李师傅对打起来 不 对抄!过一伙 群友慢慢的都来了 大包小包 脱衣穿裤 这个汗....直滴啊[em1004] 打个球....先写到这儿...有事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8-3 10:53:02编辑过]

作者: s11111085    时间: 2013-7-31 15:20
挺有意思[em1007]
作者: 白瓦特城    时间: 2013-7-31 15:27
好,请尽快更新.
作者: 耕宇电脑杨    时间: 2013-8-1 11:17
<谢谢鼓励!>打个球 还有这么复杂的啊 心思已不在自已的球台[em1013] 接下来更是惊呆 只见一中等个 痩痩 眼镜男 一屁股坐在登子上 把板取出 "哧"一面胶面 撕下来 "哧"又一面胶面 撕下来 [em1017]这是做什么? [em1017] 取出胶水 过后的我 才知这是刷胶![em1004] 另几个球友 如此反复 都做了一遍! 他们如此 那个 十分钟后 才开始上台对练 [em1020]他们球打的太好啦 对拉! 事后知这名眼镜男 网名叫"口水" 常州业余中的矫矫者 .............即然来了 总规要打打的噢 约上"口水" 一点没有架子 一口应下 我先发球了[em1012] 下旋 嘿嘿 球回来啦! 去接色 没接到! 第二发更转点的下旋 嘿嘿[em1034] 球回来啦! 去接色 没接到! 余下的节目就不多谈了 1:11 收场 这一场球 完全颠覆了我以前 多打球就能成为好球手的观点!走上了 回家 查资料 看视频 请教练 找球友 的相对可行的 乒乓之路 待续![em1043]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8-3 10:53:45编辑过]

作者: 耕宇电脑杨    时间: 2013-8-1 14:40

回家 上网 重买板子 红双喜6星 到手膜都撕不清 重到则[em1004] 打打试试 木呆呆的 重新对比下 网上的价格 差距大了 "假货" 第一次对掏宝有假货有个全新的概念 价格离谱的 试都不用试 肯定是假货 在此也给后来者一个提醒!不要贪便宜[em1013] 重新购买 买了个省训紫椴 花了八百多大洋 正海夫 反暴冲王 比假红双喜6星轻多了 打起来也好多了 此板陪了我一年多 直至丢失[em1027] 胶皮倒是换了N多次 打的最多的 还是普狂 便宜且好用!

回家 上网 找学习视频 上精英看论坛 学习别人的经验 看了很多 视频方面 个人觉得<唐建军乒乓教学视频>最好[em1003] 论坛方面<最近一年的打球心得与总结>对我最有帮助 直至今日[em1002]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8-3 10:54:07编辑过]

作者: 耕宇电脑杨    时间: 2013-8-1 15:02

各项准备工作做好 上阵实战[em1016] 还是靠群的力量 球友的力量 找到离我最近的球馆 进馆 碰到了天天泡馆的7老师(乒友之间互称老师[em1012]我是电老师) 7老师打球在我进球馆 已有2年左右 年纪较大 50左右 直板 以铁搓见长 人好技一般 左推搓右推搓 把我这个刚进球馆的我 调得东倒西歪 好是难堪[em1004] 7老师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小伙子还早呢 要练练"[em1010] 

练就练 找到馆主 买了张训练卡 600元/20次 每次1小时 便宜吧[em1007] 重心放低 蹬腿 转腰 ---打!如此反复 周而复始 就一张卡 我就把正反手攻及正手拉 搞出个大概 性子急 没办法 馆主也拿我没办法 叫我别急 但我急啊[em1007] 一晃一张卡 练完了 基本的都会拉[em1001] 和7老师 也能稍稍对战拉[em1012] 但总不能一直找7老师打吧 当然球馆还有很多球友 但普遍比7老师 水平高 对我这个刚入门的基本三下二下就把我弄了 唉.....我也不能总找人家吧.....当务之急 找水平相当的初学的球友....今天就到这儿了..........[em1032]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8-3 10:54:26编辑过]

作者: 耕宇电脑杨    时间: 2013-8-2 11:36

<没人跟贴 我还继续> 找球友 自报家门 进入了另一个群 自称为菜鸟群 找到了紫小区 5张桌子 地方还可以 没地胶 白光 要求不高 打球都是一些 老爷爷级别的 但优点是不容易掉球 接手很好 找他们练练基本功 还是不错的 心想[em1001] 一会儿 来了个老师傅 见我一个人 就叫我 一块儿玩 呵呵 没有前期准备 拿块板就上 不想这个老师傅不是这种类型 而且左一个 右一个 一直调动我[em1004] 没打几个球 我的脚就咼了下倒地 不痛 坚持打 你调你的 我接我的 他调 我拼命接 回想起来我在这个小区 和他打的是最多的了 也煅练了我的脚步 虽没有规章 但脚会动了 打完回家[em1043]  脚痛啊[em1022] 涨啊[em1021]  现在我抛出我的第一个乒乓理论:打球前一定要热身 打球时更要注意 周周边边 保护好自已 业余打球 球能涨最好 最终结果是煅练好身体!而不是伤了自已  这次受伤 我趟在床上两天 不能下地 足足一周没打球 网上查下资料 我还算轻的 严重的需要一个月 且很可能 长期不能运动 等等有空再写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8-3 10:54:52编辑过]

作者: 幸运常在你我    时间: 2013-8-2 12:55
挺好
作者: gzhh1976    时间: 2013-8-2 13:49

来顶一下电老师,最好加上标点符号啊。


作者: cccfreesky    时间: 2013-8-2 14:17
初学要慢慢来,一个动作一个动作的来,不怕输,哈
作者: 奋力一挥    时间: 2013-8-2 14:52

也来顶一下电老师。

风趣幽默~~~~

乒乓球之路一路走来很艰辛的。贵在坚持~~~~~~

预祝实力更上一层楼~~~~~~~~~


作者: 狂奔的蜗牛1    时间: 2013-8-2 15:08

加油 电老师

这样子的经历也是一种收获

总会提高的..

HOHO


作者: 52闲人    时间: 2013-8-2 22:37
这个好,顶~~~~
作者: gjtjj    时间: 2013-8-2 23:36
[em1002]
作者: 耕宇电脑杨    时间: 2013-8-3 10:52
<谢谢花哥 地哥  牛群 还有莫名哥.......>一周过后 手痒啊 妈妈坚决不让我打了![em1008] 偷偷出去打了贝 还是紫小区 注意前期准备 注意边边草草[em1004] 打了几次 便碰到了网上的球友:医 雀 医球友正手攻 姿势协调有力 陪练起来 我不需要发力 便能打球碰过去 很是轻松 雀球友直板单桧正反反长 左推右哈 不方便的球便毛子子碰碰[em1014] 实用型打法 哈球结实有力 小有名气 紫小区冠军 长期与我陪赛 不陪练[em1012] 至今与他还有不小的实力差距!  与一帮人练练赛赛几次后 便有人提出我的动作太难看 失误率太高 不够标准 还问我在哪里学的?  答:丽馆啊 似乎都媸之以鼻  我立马明白了什么(后期与丽馆主讨论这个问题 馆主回答也算合理 年纪大 老法 主要只起起萌作用)  看来当务之急找个好的师傅...........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8-3 10:56:38编辑过]

作者: 耕宇电脑杨    时间: 2013-8-3 14:54
<写写 忆忆> 开始在群中 不时抛出 当地谁是高手的疑问 并示有拜师的意愿 也许我聊天的水平还算好  有个页老师(这里不讲我师傅的网名 更不讲真名 怕我现在水平辱没了师傅的威名)愿意收我[em1012]说他就欢喜....... 这样我就算拜到师了 哈 哈 哈  在此大笑三声 一切尽随我意[em1050] 页师傅 年轻时是省队的 现在还年轻 未婚 所以 师傅的技术是先进的 经过一番按排 同他另二个徒弟 一同训练 师傅练球 与前面的馆主 训练有些差别 师傅不光送点送的好 快慢节奏 随意可控 他的要求 也与馆主不一样 师傅要求 不要求你上台 但必须把动作 做到位 做完整 在一个动作 没完整前 不能动脚 或有拖泥带水的动作[em1002] 至今受益! 我做动作 师傅立马 知道你内在什么地方出现了问题 送肩了吗? 收小臂了吗? 放松了吗?[em1010] 一次次 被师傅说得无语 讲到你心头!  由于种种原因 训练只进行了五次 至训练完 我的正手攻 还是没找到完全的心得[em1004]  直至今天 对正手攻依然没有掌握 正手攻是所有动作的基础 有一手好的正手攻 就具备了一定的杀伤力 特别对付怪胶 发个弱下旋 不管对方是 正胶 长胶 生胶 防弧 什么皮回接 什么动作回接 你只要闭着眼 用正手功的加强板----哈 一锺定音( 有特殊情况 不作细说) 成功率相当高 球友们可以试试 可能会有意外心得收获[em1007] 师傅在最后一课给我讲了现在一直记着的一句话"出去打球 任何时候 打不到球 先从你的脚上找原因 其次才是动作"  写到这儿 抛出我打乒乓球的第二个观点: 想打好乒乓球 在乒乓上真正有所建树 一定要找个专业的教练 且长期闭门训练 不能参加比赛 !  我已是半老头了 乒乓 对我来说 只是找个事做 找个事想 让我智不弱 体不弱 至此义无反顾地溶入到了江湖乒乓之中 对专业乒乓不再幻想 那苦不是我能吃的[em1015]  球友们就是我的老师 深深的体会 网络就是我书本 深深的感触   [em1020] .....................待续!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8-3 14:56:49编辑过]

作者: 乒分秋色    时间: 2013-8-3 15:27
技术很重要,心态更重要!有了好的心态能体会运动中的乐趣和技术的进步!
作者: 起步阶段    时间: 2013-8-3 15:34
好文章,长了不少见识,谢谢楼主分享!
作者: madaha123    时间: 2013-8-3 21:19
吾就满稀饭听这种“实践后出真知”的故事的。
作者: dulala521    时间: 2013-8-3 21:4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耕宇电脑杨    时间: 2013-8-4 11:41
<谢谢网友点评 下面可能会多一些 我对技术上的一些认知 望球友批评指正> 隔夜看唐建军教学 看老瓦的实战 然后在紫小区 一周四五天 天天蹲 注意练单项 一直练到夏天结束 在此过程中 发现一个问题 这些老爷爷级别的 有几个 经常和我打一会儿便说胳博疼 便不打了 在我离开紫小区 过一些时间 再回来时 发现有几人 已经是绷带绕臂![em1028] 查了相关资料 及自我的认识 业余打球 打的最多的是:正手攻 而正手攻 靠的是什么 这里我就谈谈对正手攻不成熟的认识:正手攻 站位前台 板准备动作时 就已在台上 蹬腿 转腰动作 只是很轻微的 达到重心转移的目的即可 主要精力还在手上 转腰时连带大臂 即可视为肘和身体是整体的 小手臂随动 手腕调节板型 在来球的高点前期(不要找高点期 这个时间点太短 难以把握) 碰撞来球 以借力方式击球 这样打球轻松自如 主要精力 就是跑点找点 我目前的问题 就是小手臂不会发力 一发力就下网 如果我加磨察就出台 所以如果对方来球无力 则我回球也无力 [em1004]如有球友好心指出出现这问题的可能性 不胜感谢![em1008] 还是回到前面老球友 练球受伤的问题的原因: 动作不对 大臂未与身体成一体 甩大臂 特别是出现机会的时候 发死力 大力抡 (虽然现在打球理论是需要适当打开大臂 但非一概念 后续拉球会论) 而造成受伤 再所难免! 在此提醒 各类级别的乒乓烧友们 打乒乓最好动作相对合理 不然球打不好 还伤了身体[em1003] 在你还不会用脚 用腰 用小手臂  发力前 不要去动手腕 一旦你提前用腕 会对腕有高度依赖 造成动作变形 结果一样:球不好看 也打的相对不好 伤了身体!.............................................................................................待续吧[em1001]
作者: wbdzyd    时间: 2013-8-4 20:10

    正手攻球的练习需要下大血本才行.先经过教练指导掌握基本动作后(徒手动作),然后上发球机或有陪教开始一步步一板板的慢打.一开始50板最后连续500板.先少后多,先轻后重,先近后远,先慢后快.直到熟练为止进入摆速练习的结合技术,这个时间可能漫长到需要6到8个月.

    我的经验彻底掌握正手攻球的练习板数与年龄有关,越年轻动力定型越好越快,从入门开始到巩固阶段最关键,小孩大约需要10万板,中年人20万板,中老年人30或50到万板.听了别惊讶,这还是需要天天5000板才行.不过练成了不会忘记丢失了.变成了一伸手的"自动化"击球动作,而且准确不变形.

   当你用正手攻球的感觉没有用手而是用身体,而且是直接向"前"发力,没有感觉到向"上"发力,球的落点方向与手关系不大而是随着你的身体转向位置决定的时候,那你的正手攻球基本上就是"自动化"了.失误基本消失,如有失误那跟技术无关而是步伐原因了.

 


作者: 低密度健康    时间: 2013-8-4 20:24
QUOTE:
以下是引用wbdzyd在2013-8-4 20:10:00的发言:

    正手攻球的练习需要下大血本才行.先经过教练指导掌握基本动作后(徒手动作),然后上发球机或有陪教开始一步步一板板的慢打.一开始50板最后连续500板.先少后多,先轻后重,先近后远,先慢后快.直到熟练为止进入摆速练习的结合技术,这个时间可能漫长到需要6到8个月.

    我的经验彻底掌握正手攻球的练习板数与年龄有关,越年轻动力定型越好越快,从入门开始到巩固阶段最关键,小孩大约需要10万板,中年人20万板,中老年人30或50到万板.听了别惊讶,这还是需要天天5000板才行.不过练成了不会忘记丢失了.变成了一伸手的"自动化"击球动作,而且准确不变形.

   当你用正手攻球的感觉没有用手而是用身体,而且是直接向"前"发力,没有感觉到向"上"发力,球的落点方向与手关系不大而是随着你的身体转向位置决定的时候,那你的正手攻球基本上就是"自动化"了.失误基本消失,如有失误那跟技术无关而是步伐原因了.

 

有道理!学习了!

  强烈支持22楼观点,送鲜花一朵鼓励!
作者: 耕宇电脑杨    时间: 2013-8-5 12:17

<谢谢22楼指点 再问个直接点的问题: 正手攻 是碰球前收 还是碰球后收 还是一碰就收?>

一天天过去 打球已有大半年 丽群开始组织比赛 我是常客 自然参加 一组四人 第一位估计比我打的时间还要短 业余比赛 搓开头 搓来搓去 搓东搓西 因常与铁搓7老师交流 所以搓功还好[em1007] 对手自然是搓不过我 搓不过就开始拉 拉到了! 唉 一度陷入被动 脑子开始紧张 紧张是无用的 最好的方法 抢先上手 我抢拉 两个也都拉到了 两个都是新手 谁拉谁得分! 这下对手也紧了 想比我更快上手 我发球 他都想抢[em1004] 自然失误连连 自此我更加注意 发球的角度 搓球的角度 让他动 怎么位 怎么没有[em1010] 一路搓到底 让他拉去吧 赢了第一场 我人生的第一场 相对正规的比赛 我还是赢的[em1011] 第二场 对种子选手 唉 这个就没法说了 就如做梦一样 完败 但以现在观点 与种子选手打就是练手 把你所会进攻技术 全试验一遍 做好下场的准备 与其做梦 不如有小得 [em1006] 第三场 对一个学球至少三年的选手 我依然沿用 对付第一位 选手的方法 铁搓 因为我知道 与他打不转相持 我肯定是没得混的 只能在搓上压制他 减少他的成功率 我当时想法就是 不管什么球过来 我都搓 哪怕是球绝对可以拉 我也不拉[em1014] 结果是决胜局9:11失利[em1020] 这个结果 我已经非常满意 对自已的搓功 有自信了 我真正输的是输在吃发球上的 一局至少吃三个[em1004] 吃不吃发球 是经验 一年不到 吃点发球 正常[em1012]下面我说说我对于搓的一点心得 对 要先说明下我是横板正反反反:搓短用的是身体去搓 用身体的顿的那么一下 把球搓短搓转 搓中要带点推 不然搓不出角度 顿出转 推出角度 搓长才需要小手臂的作用 尽量让球在板上时间长点 小手臂加转 带点撇出角度!...........................................待续![em1001]


作者: 奋力一挥    时间: 2013-8-5 16:59
&nbsp;哈 哈 哈&nbsp;&nbsp;在此大笑三声 一切尽随我意
作者: wbdzyd    时间: 2013-8-5 22:01

<谢谢22楼指点 再问个直接点的问题: 正手攻 是碰球前收 还是碰球后收 还是一碰就收?>

    不知道你说的"收"指什么动作,是收小臂吗?

    没有这样的感觉吧.正手攻球其实就是:右手随着身体向右转体45度角时向后引拍到与身体平行,当球飞行到侧前方位置时(人\球\拍成等角三角形),右脚用力蹬地带动大腿\腰\大臂\小臂\手持球拍以约80度前倾角度向头总正上方击球,同时用力收缩小臂,手腕有一点点下压的角度(击球速度快或力量大时,平时保持不动).拍子挥到头部左上方随势收拍并快速还原.


作者: jnjsc6215    时间: 2013-8-5 22:24
楼上兄弟高手[em1039]
作者: 重逢    时间: 2013-8-7 00:29
看帖是学习,回帖是美德,好贴就要顶!
作者: 耕宇电脑杨    时间: 2013-8-7 11:20

<再次感谢22楼 是指的收小臂的时间[em1008] 感谢花哥再次光临> 这几天 真热 室外天蓝云白阳耀 受不了 [em1007]球友间 晚间想互交流 弄点啤酒 也把身体弄得有点 疲备 堆文码字的积极性缺少了点 今天写下 我在初学的五月至十三月间 一直坚持做的

1必练

:空板弧圈练习100下!在向后引""时,手臂放松,这时是呼气,而在向前挥""手臂用劲,这时吸气!负重据需要

2:转腰部练习,每天100下!注意:只是腰部发力,和回收

3必练:反手拨负重100下 持板反手拉300

4:侧跳步练习:用前脚掌做左右两边的弹地移动练习100下,适当加大间距

5必练180度 转踝练习100

6:前后的移动练习,掌握身体重心的平稳移动,往前移动时是由脚跟向前脚掌的滚动,往后移动时是由前脚掌滚向脚后跟,也是哪只脚在前面,哪只脚就先移动,往后移动反之。

7N字移动练习 将前后左右的步法集合起来进行练习,沿N字母的方式反复进行。
 
8:结合实战模拟练习100
 
9.发球,正反手击球。
10必练.正压200 反压200 拈球200 高点200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8-7 11:21:57编辑过]

作者: powerqin    时间: 2013-8-7 15:05

顶楼主,学习了。。。。。。。。


作者: 奋力一挥    时间: 2013-8-7 15:30

弄酒~~~~~~~~弄鱼~~~~~~~

顶!!!!!


作者: wbdzyd    时间: 2013-8-7 21:06

    个人感觉你练的有点偏全了。其实初学者没有必要一开始把全部技术都要练习一遍。业余爱好者如果真想练的比较基础一些的话,那是需要几年时间的,过多项目的练习说明心理上有急于求成的想法。本人开始学习时就是主攻“正手攻球”一个动作。把全身心都放在这一个动作上。连发球都没有练。结果二个月才有个基础,四个月基本成功。六个月基本无失误,八个月应用自如了。当然这包括了正手攻球的移动、摆速练习。正手攻基本结束才开始反手推和直拍横打练习,同时每天练习发球400个。

    总之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是有效的方法。因为只有采用大量的反复的枯燥练习才能给肌肉和大脑以牢固的刺激,最终形成“动力定型”。每个动作都弄几百下,与该动作相关的肌肉与神精还没有得到足够刺激就结束了。结果是天天练但效果没有集中练习好。还是那句话,对于成年人来说,哪个动作没有十几万板是不可能形成动力定型的。

    以上是个人经验和感觉,只供参考。


作者: 耕宇电脑杨    时间: 2013-8-8 10:54
  强烈支持32楼观点,送鲜花一朵鼓励!
作者: 耕宇电脑杨    时间: 2013-8-8 11:41

<感谢22楼的长期关注 对于你的32层的说法 我完全同意 你这样的路是基础打的好 楼层起的高 但前期做地基时是枯燥 艰辛 寂莫的 我师傅刚开始就让我走这个路 但我吃不了这个苦 我试图走出我自已的路 一路欢笑 一路进步 最终强身健体!>

丽馆一战 师傅也观战了 一路搓 搓 搓 不主动起球 你是不会进步的! 虽说师傅没有完全明白我当时的战略 我也不会主动说明 师傅的话 永远是对的 师傅让我起 那我就开始起 实战中起[em1007] 当时的实际水平 已能起球的地步 而且正手较暴 反手为零 我学球一直有个原则  尽量从最薄弱的环节学起 这样效果最是明显 实战最起效果[em1001] 最弱的环节 当然不是指那些高难度的非常规动作 至今我还是一直注重最基础的环节 在基础的环节找相对弱点 [em1001] 开始学反手起板:上拉 侧拧 直弹(侧拧至今使用率还是很低) 从定点拉起 然后两点 然后多点 最后不定点 多球 球友对练 实战练习 参照正手的拉 反手拉也有点模样了[em1014] 这里的参照指:打球的用力 最好参照"三节棍原理"体会鞭打效果 正手位小手臂为第三节 反手位手腕为第三节 这样打出去的球 绑绑有力 在反手练的有点好了 许多我球友 肯定会像我一样 正手变得差了 甚至不会起了 在这个时候 有些球友自然会选择一样 而我一直在坚持两边同时进行 这个路需要反反复复好几次 正手好了而反手会差 反手好了而正手会差 先不谈脚步的原因(这是很重要的因素 后面会谈) 这里面有个节奏的问题 就像跳舞一样 正手更象三拍的 反手是二拍的 两样不能同时兼照 网上曾有个贴子是建议 把正手位的二拍做熟练后并后一拍 而我自已思考下来是 把反手加一拍进去 目前效果还是不错的 正手拉节奏:蹬转收 反手拉节奏:挺转甩 抛出观点就想休息[em1005] 可能是心中更想看到球友们 对此的评价 不然就没动力[em1008].........................................待续[em1032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8-21 16:43:38编辑过]

作者: wbdzyd    时间: 2013-8-8 15:57
你确实练的太多了。反手横打练习程序都是从平挡开始的,最少一个月,最后能够发力打不失误时,可以练习到快拨二个月直通反手打,这三样非常熟悉且能应用自如时,才能走向反手直拉、侧拉、反撕、台内拧等技术,因为平挡是一切反手技术的基础和铺路石,可能练习中发现平挡熟练后会时而自动出现反打或快拨动作。这是必然的。因为平挡是动作基础,它们三个之间只是手型手腕和动作大小变化而已,没有特殊的界限。就像正手攻球练熟悉后再学习快带、小拉球、前冲和高吊弧圈一样,会感到有熟悉的感觉比直接学习一项新技术似乎轻松一些。
作者: 耕宇电脑杨    时间: 2013-8-8 16:55

感谢22楼的兄弟 感谢35层的发言 你说的与我做的 和感受的 非常有共鸣[em1038] 专门叠一楼来感谢你 ![em1008] 我现在是横板双反 直板最初2002年初 打过一些时间 开始学直板横打时 手指痛的哇哇叫 所以定型了横板 现在用的板是阿迪的C500 皮是TENZONE SF 两面都是 涩套 对于22楼兄 35层的发言 我是完全赞同的 学技术 就要是要学基础的 对于乒乓来讲 就是正手攻 和 反手拨 而正手攻 和 反手拨的基础定型手感 又来自于 正手挡和反手挡 我做的时候 也确如22楼兄 做的一样 反手是从反手挡开始的 且这个时期花的最长 至今依然在做 平时赛前练球我是最喜欢的 甚至于有点讨厌对方讲"开始"[em1005] 比赛到至今 我从未看重 因为我的乒乓之路 还早! 学球至今 断断续续 才一年半多一点 我依然在技术层面 不断探寻 虽然目前 相同时间学习的球友 比赛上我占优 但在技术层面和前景上 依然没看到阳光 我急进了 急进终归会付出代价! 虽然现在我的水平 一直处于涨进之中 个人感觉从未停止过 想来其中原因 是不是我一直注意基础的训练[em1017] 给我点阳光 我就会灿烂 [em1007] 谢谢22楼的兄弟!


作者: gonna    时间: 2013-8-8 22:30
看完了   

有点累!

楼主写的很生动!

排版一下可能更好一点!

[em1002]


作者: 耕宇电脑杨    时间: 2013-8-9 10:48

《累的 哈哈 主看红字 提提意见 黑字一目十行 便可! 发贴的主要目的是帮助自已进步 如有对

球友有借荐意义的 自然是更好》

自从 学了正反手起球后 一段时间内 球友间交流 都会起 输球越来越多 但依然在坚持[em1001]

 期间参加了另一个群的 团体赛 碰一怪板选手 直板单面长胶 对手发球过来 我就起 再过来搓一

板 再过来推一板(冒高 一板扣死弹死) 搓一板 推一板是对付初级长胶选手的有效方法 连胜两局

 以为胜局已定 缺乏赛场经验 开始有所放松[em1004] 最主要的原因 对方在发球上起了变化 开始

全部发 出台 追身球 使得我起板 踉踉呛呛 失误居多 一下乱了阵脚 却还是死脑筋地起起起 漏

漏漏 [em1007] 现在想来甚是可笑 至于以后的比赛 我越来越懂得 真正的比赛最需要关心是对手

 而不是自已 自已有什么技术 心明肚知 对手的变化 却是很有可能一直在变![em1015]  结果被

逃汰 连累了和我一起打拼的兄弟们[em1010] 甚至于 赛后有人提醒 你的搓功 满好的 为什么不用

了 [em1012]

赛完 回家 依然开始 混迹于 紫区和丽馆 但重心越来越偏向 丽馆 紫区好些老球友 开始经不起

我的连续正手攻 而丽馆 却有许多几十年球龄的 老球友 跟他们

打。。。。。。。。。。。。。。。。。。。。。。。。。。。。。。。。。。。。。。。。。。。。。

。。。。。。。。。。。。。。。。。待续。。。。[em1060]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8-9 10:49:26编辑过]

作者: 奋力一挥    时间: 2013-8-9 11:19

我和我的小伙伴们都惊呆了~~~~~~~

加油!!!!!!


作者: 狂奔的蜗牛1    时间: 2013-8-9 11:57

加油~~

原来帖子可以收藏

哈哈 我每天过来看看

赶紧的更新哈

打球需要一步步的总结

是对自我技术心理很好的分析和经验

 


作者: 狂奔的蜗牛1    时间: 2013-8-10 11:59
求更新
作者: 耕宇电脑杨    时间: 2013-8-10 16:41
《谢谢花哥 牛群 一如即往来关注的我长期水贴[em1004] 午间丽群 庆祝五洲杯好成绩 酒未全醒 贴子继续 》一如前说 丽馆长来长往的球友 大都是上了年纪 球龄上十上三十的都有 球熟人好 以快攻为主 眼疾手快 左推右挡 绝不退台 很是难缠 无论是发球 接发球 相持 都无以当上风 至今如此 甚至长时间内也如此 弧圈看对手 刚开始不知你有多转 但稍打几下 便立即给对手下马威[em1005] 依然是推拍结合 速度不减 强势地给对手以压力 但这些大球友 特别喜欢放水 放水期间玩玩高难度动作 学学小弧圈 搞得我都能经常性赢他们几局 不过结局是一样的“输字当头”[em1010] 日长夜久 对他们的套路 日渐清晰 发球套路多样(有些还存在遮挡 不抛球 ) 接发球以推 挑 撇为主 摆短居然还很少[em1004] 碰到机会球 晃接居多 高球不全部一板拍死 这时会放短[em1015] 相持以打角度为准则 左边右边 让对手甚是难受 唯一的弱点:吃弧圈 对弧圈适应不是那么强 虽然能推能拍几个 如对手实力强 连拉二三板 大球友们一般处于下风 本人与他们交手 完全是报一种学习的心态 不论他们如何放水 如何晃我 发球如何不抛 都认真去打 赢了是他们放水 输了完全正常 球后会与他们交流下心得 [em1001] 直至今日 实践中还是只能尽最大可能 接好发球 在他们晃 撇中 起个弧圈 在他们机会球时 尽量站住 不被晃到 能碰到球(向球友们提个问题 为什么至今被他们晃到机率依然很大 可能性是什么 怎么解决[em1017]) 在我的机会球时 一板攻死他们 [em1012] 这是我的得意之处 如机会球在中前台半高 伤杀力相当了得!。。。。。。。。。。。。是不是酒喝多了。。。。。开始吹牛了。。。。。。。待续吧。。。。。。。。。[em1008]
作者: 狂奔的蜗牛1    时间: 2013-8-11 09:20

哈哈 木有吹牛 机会球在中前台半高,杀伤力真的了得的

 


作者: 杨华    时间: 2013-8-12 07:37
mm
作者: 奋力一挥    时间: 2013-8-12 08:56

新的一天开始了

可以继续更新了


作者: 耕宇电脑杨    时间: 2013-8-13 13:45
《近期较忙 实战中接二连三 胜了一些以前重未胜过的对手 人却变得郁郁了 贴子继续》 随着时间的推移 2013年到了 球馆的重心也基本投入到丽馆 毕竟是球馆 水平也高点 经常也会有顶尖高手光临 与之切磋三五局 找找差距 也听听他们的指导:“吃发球 脚步太乱 人太紧”。。。。。不一而足  指出一点 对照下 慢慢地改之 先与水平低一点的球友对战中改。。。。。。对于选择对手 大部分球友总喜欢 找自已高的球友 甚至于越高越好 而在我看来:球友就是球友 不管谁叫我 我都不会说“不” 一来我也是这么过来的 深知当初自已一无是处时 找个对手的难处 二来与比自已水平的差的球友对战 能很容易把自已刚学的或者需要加强的技术 轻松地应用进去 因此选择球友个人观点:都爱乒乓 都是球友 互勉共强 多与强于自已一层的球友多交流 对于明显高于自已水平的则应报学习态度 完全放松的态度去博 打个几局便可 一来高手一到 谁都想交上一把 时间不充许 二来与自已明显差距比较大的球友交手 大部分时间 是在左突右奔中进行 点对不上 脚跟不上 动作完成不了 平时能打到的 现在都打不到(因为被控制了) 其实最终对自已的技术成型 坏处还是很明显的。所以我的对战球友 与我差不多占大半 比我差点的占小半 比我明显高很多的很少 使我有足够的时间去强化基本功 把新技术应用到对战中[em1006] 。。。。。。。。。。。待续
作者: 狂奔的蜗牛1    时间: 2013-8-13 14:21

哈哈 上来的好巧 更了

都爱乒乓 都是球友 互勉共强 多与强于自已一层的球友多交流 对于明显高于自已水平的则应报学习态度 完全放松的态度去博 

很对 很赞成


作者: gzhh1976    时间: 2013-8-13 14:41

我和我的小伙伴们都惊呆了~~~~~~~


作者: 工业发展局    时间: 2013-8-13 16:07
不错不错,赞一个!
作者: 奋力一挥    时间: 2013-8-14 11:01

我和我的小伙伴们都惊呆了~~~~~~~



作者: 街霸    时间: 2013-8-14 11:50

呵呵呵、

楼主一直在进步啊。

加油。

喜欢楼主分享快乐、分享进步。


作者: 耕宇电脑杨    时间: 2013-8-14 12:39

《不经意间 发现乒乓占了我太多的 脑力 精力 体力 需要休息 闭关 暂停更新》


作者: cyanbrink    时间: 2013-8-16 14:00
看帖是学习,回帖是美德,好贴就要顶!
作者: cyanbrink    时间: 2013-8-16 14:16
不错的感悟,给我帮助很大,赞!
作者: 奋力一挥    时间: 2013-8-16 16:23

晕,脑哥

千万不能太监了啊~~~


作者: 狂奔的蜗牛1    时间: 2013-8-17 11:05
可以出关咧&nbsp; 2哥
作者: 耕宇电脑杨    时间: 2013-8-17 15:18
《息了几天 人也有了点精神 贴子有人赞 心中也开心 有了续贴的动力 球友们一再鼓励!谢谢大家》    一旦认准哪件事 总想把它做好做完整甚至做到优秀为止 基于这点 我就了一名球痴 天天球馆报到  第一个到 最后一个走 一周除一晚给家人 其它都被乒乓占据[em1004] 对于乒乓理论痴痴于网络 细听球友间不经意间对球的交流 实践中体会 日思夜想:都是乒乓 走路都会模拟乒乓动作 在家有空便做空手挥拍[em1010] 起初被家人 看作是“痴鬼” 久而久之 他们也习惯了 [em1007] 在这里我想从我现在的认知告诉新人们如何对待网络的各种标准动作 标准理论 在我看来:乒乓是没有标准教科书的 只要动作协调 收放自如 上台率高的前提下能发得出力的动作便是优秀的 我们可以参照 却不可以完全死记照搬 甚至于网络上的有些理论 不同的人会出现相反的标准 而这却都会被一些佣护者奉为金科玉律 [em1011] 混迹于球馆 聊天于球群 认识的球友也随之越来越多 一个整天在各球群码字:“XX老师指导我”的乒乓爱好者 进入我的视线 相约球馆相见交流。。。。。。。。。。待续[em1032]
作者: xlf3000xp    时间: 2013-8-17 23:38
好文章,长了不少见识,谢谢楼主分享!
作者: 狂奔的蜗牛1    时间: 2013-8-18 09:34

哈哈 **老师指导我

我晓得是囊个"痴鬼"了


作者: 耕宇电脑杨    时间: 2013-8-18 10:24

球友驾临 喜事一桩 相互问好 得知其叫达 三四年球龄(不久后便知 乒乓江湖中 人称“达冠”[em1002])拿球上台对练 只见达冠 登腿 转腰 大臂挥挥 我自伸身便挡 接一个还行 第二个每每就下网 每一次下网 达冠便会大笑几声 搞得我甚是郁闷 打了几个回合 达便大笑着告诉我“我是正胶 回球是沉的 要给点向上的力”  这使得我在原来只知反胶和长胶基础上以又知一个胶皮 正胶[em1004] 练了十个球未到 达便叫“开” 估计是开始比赛的意思 [em1010] 比就比 反正是向你们学习 达发球 下旋 噢[em1020] 又快又转 下网 至我发球 下旋开路 达搓过来 不高近台 我再搓再摆 达爆哈[em1022] 什么玩意儿 开始被他搞得 狼狈不堪 还有那周星驰般 爽朗的笑声 声声入耳[em1019] 第一局大败 达便再次大笑 时间更长 结束语“开”[em1005] (为了这事 我还特意找了度娘 度娘说打乒乓喜欢哈的人 性格直爽 很有道理噢) 我先从搓的角度上给达制造麻烦 稍有起色 不过还是下风明显 受制于人 总是难过 思来想去 即然你能哈 为什么我不能哈呢[em1005] 我也哈 比你提前一板“哈”[em1012] 居然成功率不低 至此与达冠开始了真正的较量 虽说总体下风 但也能打打了 在此大笑三声 以解心头之郁 [em1005] 达没有什么基本功 但练过发球机 动作不算正规 但也顺畅 一旦有机会 球如弹头 势大力沉 加之打球时间较长 搓功历害 手感较好 接手相当地好 有时虽没接好 但基本都能碰到球 比之我要强了许多[em1002] 赛后(已是十局开外的事了 达体力特好)与达交流了下 告诉我许多胶皮器材知识 加之后来后来我再找度娘帮忙总结 终于对胶皮有了一个基本的认识:反胶以我为主 正胶弱转下沉 长胶反旋转 生胶旋转更弱带下沉 防弧相对于生胶更甚之 无胶皮“光板”类同长胶 即然是弱转 找准点哈球便成为可能 至今也是如此做的 但所谓道高一尺 魔高一丈 。。。。。。这是后话了。。。。。扯了。。。。。。[em1004]  见了达冠 且水平没有质的差距 有了达的介绍 。。。。。我的球友面 更广了[em1013]。。。。。。。。。。待续。。。。。。[em1032]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8-18 10:48:02编辑过]

作者: 狂奔的蜗牛1    时间: 2013-8-19 13:47

达冠是个奇才

而且谁的队伍里有他 总归得冠

 


作者: 奋力一挥    时间: 2013-8-19 14:59

达冠是个奇才

而且谁的队伍里有他 总归得冠

 福将也~~~~~~~


作者: 耕宇电脑杨    时间: 2013-8-20 11:26

《花哥 牛群 一再顶贴 我都有点不好意思 不来写写》 对于成年人 没有童子功 没有基本功 学打乒乓球 一般情况下 已不适合再接受严历的乒乓训练 我们只能依赖于对球的理解 对动作原理的理解才能把动作相对定型 在长时间的乒乓路上 坚持 努力 实践 有招破招 无招想招 象一个武侠书的一名剑客 四处比武 四处学招 有孤独 有无奈 有欢笑 有悲伤 这么一路走来终于 到达了第一个小高峰 接下来便是下坡 下坡一定要走稳 不能被摔着 不能尚气 走好这段下坡 下面的高峰更高 等着去攀登[em1001]  言归正转 接着写我的故事! 第二天 达冠便带了三五球友 来到了丽馆 年纪相对较轻 相对于大球友 我更喜欢小球友 他们有激情 有杀气 技术也更新!记忆中最深刻的便是一个年轻帅气 横板两面反胶的球友 现在我对他的称呼是“牛群” 与之第一次交手 完全找不到球 记得四局一局都没过5[em1004] 与我平时交流的球友 球路完全不一样 站位右脚在前 用反手居多 大部分球 过去就是一板反手挑 紧接就是一板弹 且落点大部分在我正手白线处 来不及反应 球就走了[em1022] 我惊异于他的挑 什么都挑 如论我怎么加转 落败 落败 还是落败。。。。。。。。但我第二次与之交手 便胜了他。。。。。。。。。。。。。。且听下回分解。。。。。。。。。。。。。[em1011]


作者: 狂奔的蜗牛1    时间: 2013-8-20 12:03

[em1004]偶就是一个小罗罗

站位错误,动作错误,不按套路线路出球哈

但我相信 负负得正[em1012]


作者: 耕宇电脑杨    时间: 2013-8-20 12:34
  强烈支持64楼观点,送鲜花一朵鼓励!
作者: 耕宇电脑杨    时间: 2013-8-20 12:35
  强烈支持62楼观点,送鲜花一朵鼓励!
作者: 耕宇电脑杨    时间: 2013-8-20 17:21

《看的人倒是多出来了 抛点砖头色 天么这么热 落点雨也好 暴雨也能接受的瓦 提个问题? 反正什么都行 表来了 看了 就走》[em1004]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8-21 16:44:15编辑过]

作者: 奋力一挥    时间: 2013-8-21 10:51
不希望看见这样的设置!!!!!!!![em1030]
作者: 耕宇电脑杨    时间: 2013-8-21 16:59

《哈哈 给花哥批评了》 与牛群的第二次交流 不象第二次那么急于进攻 而是把大部分精力 放在了防守上 试着去了解对手 基本前期对脚的认识 防守还是不错的 牛群对于打球的落点 相当好 但力量不是很足 所以每每我都能挡回去一些 形成相持  基于第一次交流的体验 牛群打球放松 精神不集中 所以。。。。。。第二次交手 我四比二胜之[em1004]   其实到至今 我还是想不太明白 第一场与第二场 会有如此大的区别 原因在我 还是在牛群?。。。。。即使放水 也不能放到我赢瓦  不管怎样 经过第二场 本人信心大增 对他们同行的几位新球友 都一一交流 明显比第一次交流 成绩好的多。。。。。写到这儿 我自已明白 “信心对于比赛的重要性”   认识了达冠 牛群 这些资深球友后 我的球友面 变得相对较宽了  各种类型都有 一一交流  技术也在不断完善 克服之。。。。。。。。。。。。。关健在与球友的交流中 我得到了莫大的快乐。。。。。。。。。谢谢广大球友支持我。。。。。。。[em1012]


作者: 狂奔的蜗牛1    时间: 2013-8-23 08:44

好几天没来了

俺打球佛放水个 也没资格去放  主要还是当时状态和对手状态

所以赢球输球难说的嘿

另外:我觉得或者我一直贯彻的就是“不按套路出牌”[em1004]

 


作者: 耕宇电脑杨    时间: 2013-8-25 10:14
近期打球成绩很不好 可以信任的正手 没有了 反手更不用说 旁人看来我一直找不到点 迷糊了 要休息几天?要涨球了?[em1005]
作者: 狂奔的蜗牛1    时间: 2013-8-27 15:12

球打的多容易疲,主要体现在不专注,随意性太强

偶尔休息几天也挺好的 哈哈

 


作者: 耕宇电脑杨    时间: 2013-8-28 10:30

以力制转 以转制转 前者更具威胁 但上台率低 后者稳定性高 但有被对手抢先之先机 纠结中!


作者: 奋力一挥    时间: 2013-8-28 11:34
顶贴中~~~~~~
作者: 耕宇电脑杨    时间: 2013-8-29 12:14
&nbsp;昨晚参加活动 狼指点了下我的反手 很有道理 要改些小臂太靠前的弊病 要留有空间 不光是要用到推力 也要用上摆的力量! 成绩还行 发挥了水平 练练杀杀 正手有点小恢复 上台率还行 估计场子大 空间大 有地胶 人就敢做动作了。。。希望自已保持 还是要多体会正手 拉与打的平衡!
作者: 耕宇电脑杨    时间: 2013-8-31 12:56
昨去一私人地方打 发现个问题 居然不会接弧圈球 一般的可以 太转的就不行 大部分飞落 手感问题 看来要找此球友 多打!
作者: 奋力一挥    时间: 2013-9-5 16:50
[em1012]
作者: 狂奔的蜗牛1    时间: 2013-9-7 11:32
[em1002]
作者: 狂奔的蜗牛1    时间: 2013-9-10 11:00
杀杀杀杀杀
作者: 耕宇电脑杨    时间: 2013-9-15 17:35

海大师 居然说出了我的动作有问题:有抬肘现象 太牛了!


作者: 刘小t    时间: 2013-9-15 22:08
顶一个
作者: 大平子    时间: 2013-9-17 16:50
[em1011]
作者: 狂奔的蜗牛1    时间: 2013-9-18 10:18
晚上杀杀杀[em1004]
作者: 狂奔的蜗牛1    时间: 2013-10-16 08:58
楼主宁呢?
作者: 耕宇电脑杨    时间: 2013-11-20 11:07
什么时候引拍?来球性质!什么时候收拍?停住!&nbsp; 看看一个正手攻 研究地越来越细了! 近台 中台 远台 距离不一样 动作也不一样!近期才发现[em1004]
作者: 奋力一挥    时间: 2013-11-21 16:59
加油~~~~~
作者: lbsliutao    时间: 2013-11-23 19:22
&nbsp;好贴
作者: 耕宇电脑杨    时间: 2013-12-10 15:58

近期时间 反手有了进步 出台拉球 成功率很高 个人感觉还是要敢于去拉 拉中敢于甩出来 对于强强下旋(高手发出的)一定要带点转腰动作 不然很难拉出!反手有一板起球 有很大意义 对于一般平时不做什么基本功练习的球友 占有优势 上来就相持 不与他们对搓 摆角度 相互缠绕!想在球上有所突破的球友 敢快在这方面 加强吧 你能一下站在另一高度!

即然反手有进步 正手就有退步 此长彼消 这是一个正常的地程 很大球友 肯定会有这方面的困惑 我虽然打球时间不长 但这种情况 已多次习以为常了[em1005]所以又开始 加强对正手的注意 正手的练习 在这过程中 对正手攻又有了新的认识(其实理论上都有,我没有认识到) 不管是正手攻还是正手拉 都不要有大的拉手 而我现在觉得 对于我们初学的 就不能有后拉手现象 手永远在腰边 手要在后 就必须转腰 具体的实际意义在什么地方 练一些时间长知 后告知 且我也看了些视频 国手们基本无拉手现象! 看到文章的球友 可以看下自已有没这毛病!


作者: tiansheng    时间: 2014-1-19 23:35
我也来顶一下哈!




欢迎光临 精英乒乓网-买正品,到精英。买蝴蝶,到精英。 (https://bbs.cnpingpang.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