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到蓝羽,便紧锣密鼓的开始筹备如何配胶皮。经过这段时间的试打,确实这是一款相当有特点的国产新材料纤维底板。
蓝羽的外观设计相当惹眼,简洁干净,漂亮大方,很有大家风范,但是细节的表现还有待加强,比如标牌的镶嵌,我们看到,国产器材的外观进步,显而易见。
蓝羽的最大特点就是硬挺,大力量的球质量出奇的高,压制所有同档次纤维底板,板身硬,一速快,同时大力量也催化出板子本身很大的韧性。但蓝羽的缺点同样明显,手感模糊,方向感不是特别明确,借力不甚舒适,中小力量没有大优势。
我这次试打蓝羽,正手使用JOOLA快车冲锋号,反手使用DHS天弓3。
进攻犀利,大力量手感标新立异,既没有过度的震颤感,也没有死实的僵硬感,这是大力量下的一个惊艳的地方,蓝羽在中台以后,确实很难挑剔。进入相持以后,一板比一板加力的爽脆感,确实是纤维板子中少有的,充满力量和激情。
但是蓝羽的控制,蓝羽的中小力量摩擦,起板,相持,稳定性和手感都没有大力量发挥的好。很明显的硬挺的板身使得脱板的速度相当快,而阿尤斯大心的蓄力感觉在中小力量下提现的也不是敏锐,二代JL纤维高强度的纤维一定程度上弱化了整个板子细致的表现力,使得小球的控制既没有手感,也没有方向,这对于一块纤维板子来说,是比较致命的。纤维板子多用桐木也是有原因的,因为桐木虽然同比力量比阿尤斯要小,咬球感觉要差一些,但是通透感,细腻的传递会一定程度上中和纤维此类单层强度非常高的材料带来的整个板子的哽咽感。高强度JLc纤维和密实的阿尤斯大心的搭配虽然带来了大力量无可比拟的威力和畅快感,但我们的乒乓球,在业余运动中,超高强度的相持毕竟只是少数,青龙偃月也不是每个人都可以使用的。中小力量的清晰感和控制感的弱化使得很大程度上没有办法顺利的就如蓝羽强势的上旋进攻中,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战术在现代乒乓球运动中已经不是一个主流的手段。
我们可以看到,蓝羽是一块非常有个性的纤维板,他对使用者的要求非常高,如果非要在中小力量下能打出他的质量,就要求我们动作非常简洁紧凑,短时间发力非常到位,瞬间的爆发给蓝羽一个冲量,使得这个冲量进一步积蓄在板身中,再通过后续紧凑的衔接释放出来,这才是蓝羽的节奏。这样子的设计初衷注定了蓝羽不是一款容错性高,细腻而稳定的底板。一定程度上说,显得整个板子有点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味道。然而蓝羽虽然硬,但对顶手的球的处理却不是特别理想,缺乏一个方向感的调节,对于高速的对抗,对动作的精确性要求相当高。
但这款板子的能力,并不是每一个业余球友都能够发挥的,我也是一样。有一部分感受,也是身边一个专退的朋友给的建议。这款板子,太过追求绝对的能力而忽略了前期的先手和过渡,这样使得前期容易受到压制而无法顺利转入后期的强势进攻。而世奥德所谓的堪比某进口品牌之云,也要淡了许多。均衡但不失个性,中庸但不平庸,个性基于高度的基础之上,这才是一款成功底板所必备的。不要忘记经典的木桶原理,一个板子的性能,是由最缺憾的部分决定的。一个板子成功与否,也与最差的部分由最最直接的关系。
蓝羽是一款个性比较强的板子,并不厚实的板身中迸发出同档次板子无可比拟的力量与质量,但再柔和一点,再细致一点,再通透一点,再灵动一点,才名副其实的可称为蓝羽。
国产器材的进步,应该从务实开始。这里斗胆盗用宝版的名言:多一份兢兢业业,少一分夸夸其谈。蓝羽已经是一个好的开始。但这个开始只是国产器材的一个开端,虽然这个开端并不一定惊艳和精彩,但起码这是国产器材崛起的决心,请不要用虚妄和自负的态度来拔苗助长。蓝羽,一款有个性,有内涵的板子。
创新,稳定,流传。这是国产器材必须走过的路。
顶起,不知道重量多少?
听说蓝羽研发的初衷并不是为了满足手感或者业余上台率,而是为专业队员设计的适合比赛用的板子。
我个人感觉,蓝羽在阵地战中的容错性其实还可以的,小球可以通过调整手法改善下。
欢迎光临 精英乒乓网-买正品,到精英。买蝴蝶,到精英。 (https://bbs.cnpingpang.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