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乒乓网-买正品,到精英。买蝴蝶,到精英。

标题: [原创]【技术进阶系列 之十五】教你如何做到发力集中 [打印本页]

作者: fgjdhb    时间: 2013-8-15 13:24
标题: [原创]【技术进阶系列 之十五】教你如何做到发力集中

    很多球友打球,感觉浑身的劲儿都使出来了,可球上台后没质量,被人轻易一板防回来;

    另外有些好学的球友打完球经常会求高手指点,高手们就会说:发力不集中。

    要害是点到了,但是还是没长进,因为自己不知道怎么才能做到发力集中。

    下面,结合自己的实践,说一下体会,希望还在这个阶段苦苦挣扎的球友早日脱离苦海。

    一、发力集中的前提是——会发力。

    1、发力得有前奏,就是步伐要到位,很多人的步伐很烂,移动和准备的意识都没有建立起来,甚至站那不动,也要谈发力集中,我认为那是假集中。

    2、发力方式上,有3点:

    一是无论任何时候牢记一句话:身体的大肌群更有力量。可以试一下,简单的蹬一下腿就会比你下肢不动、使劲抡胳膊力量更大。

    二是要两条腿协调用力。很多人只重视一条腿发力,忘记了自己还需要另一条腿来协调发力。

    三是转腰配合腿发力。很多人的腰都是右面晃到左面,对转腰的字体会不够,这也是为什么要写“转腰配合发力”而不写“腰配合发力”的原因。

    3、合理发力。知道力分几种,会用不同大小的力去回击不同的来球,李晓东关于力的解释很全面了,我没有更新的要说,呵。

        二、发力集中的核心——能放松。

    无论是台内的忍力,还是台外的爆发力,都需要足够的放松,因为只有彻底的放松,在肌肉发力收缩的时候,才会出来最大的加速度。力量的大会传递路线:脚与地面的反作用力———启动——顺势传导——腿和腰的大肌群协调发力——修正并选择用力方向——臂腕指的运动——作用到球上。但最主要的还是要记住蹬地在先、下肢大肌群发力这两条,这样有助于手臂的放松。

    放松的要求是:技术动作不变形。有的人一放松,板子都拿歪了,手腕也乱晃,那只是个无目的、表面的放松,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合理放松。

    三、发力集中的关键——会定板。

    此环节需要建立一个观念:减小后引拍动作幅度,加大前挥动作幅度。时刻提醒自己:向前、向前!

    很多人见了球就想全力抡一板,结果抡得身体都跟着转圈,抡完了被人打个回头,连还手的机会都没有。

    那么如何做到合理集中发力呢?

    1、不要大拉手地引拍。大幅度地向后拉手会造成:肌肉提前收紧、难以真正放松、挥拍节奏减慢、重心控制力下降、对不上击球点即错过高点期或上升期。

    2、尽可能地多向前。观察过很多业余朋友的动作,都是在向前不够的情况下就提前收臂,造成了上台率下降。

    3、把握击球节奏、定住板。从放松到尽可能地向前是一个加速挥拍的过程,那么,向前到一定范围时,重心转移结束会给自动给手刹车,此时应敏锐地把握撞和擦的感觉,借势定板。解释一下这个定板是在力量爆发完后放松和减速的运动,不要求发死力来停在那里。定板做得越好,板型能保持住,发力效果就会越好,动作幅度也会更加合理。在挥拍到定板的过程中,能否做到在放松和发力中有节奏的转换是考验自己发力集中的关键因素。多观察张继科的视频,他在这方面做的要远远好于其他选手,更有利于我们模仿。

    注意几个问题:

    一是关于顺势挥拍。顺势挥拍是发力后的自然缓冲动作,但很多人受视频动画影响做成了慢动作,顺势收住要求短、快才符合发力集中的原理。

    二是关于动量原理。球板和球撞击后,球板的动量越接近0(不可能为0),球速会越大,如果撞击后(球脱板后)你的球板仍然以很快速度运动的话,那么你的球速就会相对减弱,多体会这个原理的运用。

    二是关于中远台发力。中远台大幅度的对拉时,节奏本身就会减慢,需要大臂更多地参与发力,也需要尽量加大引拍幅度,要练发力集中,建议不要从中远台练起,这样不利于技术提高!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8-29 13:53:28编辑过]

作者: fgjdhb    时间: 2013-8-15 13:24

 

我对“ 要两条腿协调用力 ”这句话还理解不好,尤其是蹬地转腰的“蹬”字,蹬地的方向有讲究吗?
======================================
      蹬主要是向前蹬,向着来球的方向蹬叫迎前,迎着来球蹬可以使自己做到身前击球、主动找球;蹬地越有力,手就会越放松,就越有利于加速;另外,蹬也有上下高度调节,高度的调节主要是为了使重心更好地适应来球的高度和不同旋转而做出来的。

      非持拍侧脚负责支撑重心和找球,持拍侧脚负责迎前发力,发力后非持拍侧脚要再蹬回来还原。这样,重心就形成了一个非持拍侧脚预动(也可以在原地预动)-持拍侧脚发力-非持拍侧脚稳定重心并促进还原。

      这样重心的运动就形成一个接近椭圆形的完整的周而复始的运动,这样一个完整的重心转移会使你的击球充满了节奏感和稳定性。

      如果只注重一条腿发力(其实就是我说的一只脚发力),另一只脚不会动,则会出现生硬、击球不稳、还原慢、衔接慢的问题。另外,击球的瞬间其实是在两脚重心转换的过程中实现的,而不是重心转移的起始点击球,也不是重心转移的结束点击球。所以我说是要协调用力(其实两只脚的协调用力)。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9-3 14:14:28编辑过]

作者: pp36    时间: 2013-8-15 14:01
我自己的问题可能就是步伐不到位,在徒手练习的时候,动作还行,有点感觉,到到了台子上一找球,就啥也不会,没有感觉了,更谈不上集中发力了。
作者: cyanbrink    时间: 2013-8-15 14:21

强烈建议加精,说得太好了


作者: 006469    时间: 2013-8-15 14:54
楼主介绍得很具体,学习了,谢谢!
作者: 庄周迷蝶    时间: 2013-8-15 15:02

有些内容似是而非的解释。


作者: 大平子    时间: 2013-8-15 15:24
[em1011]
作者: wfr10    时间: 2013-8-15 15:37
[em1002]
作者: giii    时间: 2013-8-16 14:08
练习多年,就是为了那一下!
作者: fgjdhb    时间: 2013-8-19 10:47
QUOTE:
以下是引用庄周迷蝶在2013-8-15 15:02:00的发言:

有些内容似是而非的解释。

可能语言真的不够准确,重新修改了一下!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8-29 9:36:28编辑过]

作者: 尛賸    时间: 2013-8-19 11:00
[em1002]
作者: szhydhaha    时间: 2013-8-19 11:15
又有新体会,赶紧上台感受一下。谢谢!
作者: 我爱横拍    时间: 2013-8-19 12:03
很养眼的帖子,顶楼主!
作者: 我爱横拍    时间: 2013-8-19 12:03
很有技术含量的帖子,必须顶!
作者: 33961680    时间: 2013-8-19 13:59

动着打


作者: 大平子    时间: 2013-8-21 15:31
[em1011]
作者: haotud    时间: 2013-8-27 22:18
  强烈支持楼主观点,送鲜花一朵鼓励!
作者: dulala521    时间: 2013-8-27 22:2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追求完美    时间: 2013-8-28 08:35
  强烈支持楼主观点,送鲜花一朵鼓励!
作者: 乐棋    时间: 2013-8-28 09:17
xuexi
作者: siemon    时间: 2013-8-28 09:24
楼主介绍得很具体,学习了,谢谢!
作者: 大平子    时间: 2013-8-28 10:29
[em1002]
作者: wangdian7754    时间: 2013-8-28 16:51
精英有这么好的写手,当然人气火爆!
作者: 山东老杨    时间: 2013-8-28 21:12
2、挥拍击球后要能收住,这一点非常重要。曾经也在论坛出现过关于动量原理的争论,我可以肯定,在实践中,这一原理还是管用的:球板和球撞击后,球板的动量越接近0,球速就越大,如果撞击后(球脱板后)你的球板仍然以很快速度运动的话,那么你的球速就会相对减弱,大家可以认真体会运用。把起始点和结束点控制住了,你的动作幅度会更加合理。


---------理解不了,现在不是让击球后再送一段吗?

作者: xianbuzhao    时间: 2013-8-28 21:37
QUOTE:
以下是引用山东老杨在2013-8-28 21:12:00的发言:
2、挥拍击球后要能收住,这一点非常重要。曾经也在论坛出现过关于动量原理的争论,我可以肯定,在实践中,这一原理还是管用的:球板和球撞击后,球板的动量越接近0,球速就越大,如果撞击后(球脱板后)你的球板仍然以很快速度运动的话,那么你的球速就会相对减弱,大家可以认真体会运用。把起始点和结束点控制住了,你的动作幅度会更加合理。


---------理解不了,现在不是让击球后再送一段吗?

lz显然把因果关系搞反了。

 

传递给球的动量越多,球板的动量就越少,这是对的。但是反过来,刻意减少球板的动量,是会减少能传递给球的动量,而不是增加。

 

如果是做到充分放松和集中发力以后,因为手臂充分放松产生的被动回弹和停顿,是可以的。但如果刻意去收住,刻意停顿,肯定是影响而不是促进发力的。


作者: fgjdhb    时间: 2013-8-29 09:27
QUOTE:
以下是引用xianbuzhao在2013-8-28 21:37:00的发言:

lz显然把因果关系搞反了。

 

传递给球的动量越多,球板的动量就越少,这是对的。但是反过来,刻意减少球板的动量,是会减少能传递给球的动量,而不是增加。

 

如果是做到充分放松和集中发力以后,因为手臂充分放松产生的被动回弹和停顿,是可以的。但如果刻意去收住,刻意停顿,肯定是影响而不是促进发力的。

这个提得很对,原文表达不清,其实这个收住是腰的收住,腰收住后,手臂才能产生被动回弹和停顿,不够严密,引起歧义,已作适当修改!~感谢!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9-10 9:18:42编辑过]

作者: qdppq    时间: 2013-8-29 14:24
  强烈支持楼主观点,送鲜花一朵鼓励!
作者: 止步水    时间: 2013-8-29 16:52

好文章


作者: 006469    时间: 2013-8-31 11:23
很有技术含量的帖子,必须顶!
作者: cocoan    时间: 2013-9-1 16:29
 [em1002]
作者: 尛賸    时间: 2013-9-1 17:45
说得太好了
作者: joehe    时间: 2013-9-1 19:03
关于反应这方面如何提高?
作者: dbslh    时间: 2013-9-2 09:45

好!“盯球”、迎前、定板、“还原”


作者: gzhh1976    时间: 2013-9-3 11:52
精英有这么好的写手,当然人气火爆!
作者: 90277    时间: 2013-9-3 13:36
我对“ 要两条腿协调用力 ”这句话还理解不好,尤其是蹬地转腰的“蹬”字,蹬地的方向有讲究吗?
作者: fgjdhb    时间: 2013-9-3 14:06
QUOTE:
以下是引用90277在2013-9-3 13:36:00的发言:
我对“ 要两条腿协调用力 ”这句话还理解不好,尤其是蹬地转腰的“蹬”字,蹬地的方向有讲究吗?

已经在二楼回答了这个问题,不对的地方请多提宝贵意见!


作者: 90277    时间: 2013-9-4 00:49
谢版主解惑 受益非浅!
作者: 大平子    时间: 2013-9-4 09:56
[em1011]
作者: 乒鱼迷    时间: 2013-9-4 19:47
很有技术含量的帖子,必须顶!
作者: yskcyj    时间: 2013-9-9 01:16
学习了   
作者: fengxinghui    时间: 2013-9-9 11:10
受益匪浅啊
作者: 大平子    时间: 2013-9-17 16:24
[em1011]
作者: nndzry    时间: 2013-9-21 21:37
进来学习一下
作者: MKK1231    时间: 2013-9-22 22:45
[em1001]
作者: 大平子    时间: 2013-9-23 08:08
[em1011]
作者: 正手张反手龙    时间: 2013-9-23 17:36
学习了,支持
作者: 钓鱼岛打乒乓    时间: 2013-9-23 20:26

楼主说的太好了,我的毛病就是拉球动作大,发力太早不集中,不发大力球根本不上台,所谓发傻力。打球后肘腕关节会很疼。

 

今后打球要注意放松,引拍小,迎前,定拍。

 

 送花了!


作者: 钓鱼岛打乒乓    时间: 2013-9-23 20:27
  强烈支持楼主观点,送鲜花一朵鼓励!
作者: 大漠苍狼f    时间: 2013-10-6 22:37
标题: 楼主大神呀
楼主大神呀,点睛之笔呀,便于理解,让我找到了自己的不足,知道怎么改了。太谢谢了。
作者: 天下纵横    时间: 2013-10-8 11:42
楼主介绍得很具体,学习了,谢谢!




欢迎光临 精英乒乓网-买正品,到精英。买蝴蝶,到精英。 (https://bbs.cnpingpang.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