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一份背景资料,聊供参考 把冠军让给庄则栋 新闻午报 2005年04月25日
(第26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比赛开始后,中国男队打得很争气,男单前四名,全部都是中国选手,庄则栋、徐寅生、李富荣、张燮林,半决赛是两场不折不扣的“内战”。原本大家都皆大欢喜,反正冠军都是中国人的,谁拿都一样。不过,就在这个时候,问题产生了。 半决赛的前一天晚上,组委会在北京的华侨饭店开会,这个会议一直从晚上11点开到早上1点,商量的就是冠军的问题。“当时是贺老总亲自主持会议,他提出了一个问题让大家都感到很意外:‘这一次的男单,谁来当冠军?’那个时候谁不想当冠军啊,辛辛苦苦练了那么久不就是为了这个吗?何况还是在自己的国家举办的。我们很多人就迷惑了,这可是个难题。”矫老告诉记者当时他也非常意外,“沉默了很久,贺老总说话了:‘现在就得叫谁当谁就当了。’然后他向我们询问:‘是不是让庄则栋当冠军?’他解释说:让小庄当冠军有两个理由,一是他在团体赛当中立了功,二是他是首都的。” 矫老缓缓地说:“我们心里都很明白,让庄则栋当冠军的话更多的是因为后面一个理由。因为当时北京作为首都,在新中国成立之初,的确更具有宣传效果。后来贺老总就让我们几个人去做队员的工作,他亲自去找徐寅生,傅其芳负责跟李富荣谈,张燮林则交给了我。这怎么去做工作?不过,还得去谈。我记得贺老总第二天去找徐寅生,进门第一句话就是:‘寅生啊,我要委屈你了。’徐寅生是个很聪明的人,他当即就表示:贺老总,我知道了,您放心吧。我这边,张燮林的工作也比较容易,他很听我话的。但是在李富荣那边就不这么轻松了。” 贺老总为上海队调专机 比赛结束以后,贺老总对上海队的表现很满意,他跟矫领队说:感谢上海人民做出的贡献,感谢你们的无私精神。当上海队准备启程回家的时候,全体队员意外地收到了一份大礼:贺老总竟然特意调了一架专机来送他们! “当时这架飞机是陈毅老总刚刚从东南亚出国访问回来的专机,我们谁也没想到贺老总会如此重视上海队,可那一次我们所有人都是坐那架专机回到上海的。你知道什么人才能够坐专机吗?在那个时候,副总理要坐专机都很难的,我们球队坐专机回来,无论在当时还是现在,都是独一无二的。”矫老兴奋地说:“贺老总亲自为上海队调专机啊,我当时激动得很……坐在飞机上好一阵感叹。” 虽然上海队没有拿到男单的冠军,但当球队回到上海后,当时的曹荻秋市长在国际饭店设宴招待了全体队员。矫老回忆说:“24层高的国际饭店在当时算是上海最高的楼了,里面难得进去一次的。在晚宴上我向曹市长敬酒,他马上站起来说:‘应该我向你们敬酒,你们为上海人争了光’……” 李富荣差点让计划破灭 随后从半决赛开始,比赛的结果就已经纳入了“计划”中的范围。两场半决赛,徐寅生顺利地输给了庄则栋,张燮林败给了李富荣,到那天晚上决赛,是李富荣和庄则栋打,让人吃惊的是,李富荣的表现差点打破了“规矩”,把几位教练惊出一身冷汗——决赛开始后,第一局李富荣居然21:16把庄则栋给赢下来了,这下坐在场边的傅其芳傻眼了,下面知道内情的人也紧张得直冒汗:李富荣怎么了,怎么赢了小庄一局?当时可是三局两胜制的比赛,要是李富荣“一不小心”再赢一局,赛前制订的计划就全完了。“第一局打完以后换场地的时候,傅其芳赶紧上去问:李富荣,你怎么了?李富荣气鼓鼓地回答:我怎么了?让给他就一定要0:2啊,我1:2不可以呀?其实李富荣心里还是憋着气的,不过最后他还是1:2输掉了比赛,让庄则栋拿到了冠军。” 矫老回忆起来,满是感慨:“不了解内情的人并不知道这其中的秘密,直到今天知道这个的也不多。不是说我们上海的三个运动员打不过一个庄则栋,不是的!冠军是我们让的,为了大局,我们让了!” 再后来,其实还有几次内战的让球,这二让、三让都是为了一个复制的杯子——国际乒联当时规定,如果哪一个国家能连续三届拿到同一个奖杯,那么就将把一个奖杯的复制品永久留在该国。“接下来应该说在1963年、1965年两届我们还是接连让给了庄则栋,再下来就是文革开始了,那一批队员就再也没有机会在世乒赛上拿到冠军了,这也就是命吧……”矫老深深地叹了一口气,“现在来看,要和当时一样让球是根本不可思议的事情,参加比赛就是为了夺冠军,就是为了荣誉啊。我们的运动员觉悟很高的,委曲求全这么多年,不吵也不闹。”
这问题不少记者曾多次采访过庄。可能有一次庄被问烦了,毫不客气地说过:为什么让给我?因为我有那个实力!
从成绩看,庄这话虽然冲,但也确实不假。比如说在没让球存在的全国乒乓球锦标赛中和国家队内赛中,庄也照样是三连冠,徐寅生也罢,李富荣也罢,照样是打不过人家。而且同一时期,在庄的当打之年,庄则栋取得冠军的数量,超过同时期其他队员获得这个冠军的数量总和,这个记录至今无人能打破,还曾有国内队内赛一百多场的连胜。在对外成绩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团体赛的上场次数来说,庄也远远比李多。
从各方面的消息综合判断,最大的可能应该是:前两届决赛是真打的,后一场是为了保三连冠李让了庄。至于第一场,徐寅生和张燮林说法冲突,徐的说法是第一场也让了(15楼的消息应该出自叶永烈对方徐寅生后写出的,里面破绽百出,不足采信),张的说法是第一场是真打的,由于徐和庄关系不好,我更倾向于立场更中立的张说的是真的。张燮林这人比较老实,更爱钻些技术活,人很内向,说的话比较可信。
其实说起来李富荣在国家队中比较平庸,基本什么重要单打冠军也没拿过(无论是全国锦标赛还是全运会什么的),世乒赛的团体赛也几乎没上过场,最辉煌的时候就是世乒赛三届亚军,而且还有让球的说法也让他名声大振。
后补:李富荣在六一年是拿过全国冠军的,那也是他一生个人成就中的顶点,这点是我弄错了。不过自此后,正式比赛中他再没胜过庄则栋,不管是国际赛还是全国赛。其中全国赛中,两人对决次数较少,因为李富荣往往是早早就被淘汰了,碰不着。
在乒乓球上的战绩上,无论怎么比,李富荣也是远不能和庄则栋比的。
是的,这也是李富荣在世乒赛男团唯一上场的一次决赛,胜了两场。李富荣在世乒赛上的总体贡献别说比庄则栋,就是比张燮林也是差之甚远。
其实也是奇怪,李富荣打乒乓球基本没出过什么很厉害的彩,偏偏就在世乒赛男单上表现好,都闯入了决赛,因为是三连亚,又有让球的说法,因此,名声一下子响上去了。其实若不算世乒赛,他基本什么单打成绩都没了,而庄则栋就算不要这三个冠军,也有全国锦标赛三连冠,队内赛三连冠,同时期队内冠军头衔超过其他所有队友的总和、队内赛连胜一百多场等等耀人的成绩。
因此,将李富荣和庄则栋相提并论,本身就是不合适的,两人基本不具可比性。
十五楼的故事流传甚广,但却是人编的,并不真实。里面漏洞明显:
世乒赛男单决赛是五局三胜制(比如说五九年容国团三比一胜了西多),并非该文中写的三局两胜制。而五局三胜制下,李富荣才赢一场,傅其芳有必要那么紧张吗?除非是李富荣连赢两局才有可能那样(实际上庄则栋是3:1赢的)。再加上里面李富荣说“1:2输还是0:2输”,显然,该文作者就是按三局两胜制写的,并非一时笔误。因此,这个故事不足采信。
其实想要说明李富荣真因让庄则栋而委屈的话,只要举出他曾在全国重要比赛中和庄则栋的胜负率基本相当即可,但问题是庄则栋对李富荣的优势是全方位的,两人成绩对比悬殊,就连一场六一年后他曾在全国重要比赛中战胜庄则栋的战例也举不出——实际上全国比赛中,俩人碰面机会甚少,因为庄往往能闯入决赛并得冠军,李往往半路就被淘汰,这更进一步说明了两人实力不在一个水平线上。
再多说个贴吧:关于26~28届世锦赛李富荣给庄则栋让球的话把儿,庄李两人自己肯定都心知肚明。
李富荣虽然实力差些,但总觉得“乒乓球是圆的”,不是不可一争。庄则栋则认为平时训练赛队内赛李根本不是对手,打十局李最多拿三局,要是不让球真打也有把握拿下。但事实上毕竟也被让过,心里也多少有点过意不去,毕竟俩人关系不错,就觉得欠了李富荣什么。由于在其它全国赛事中庄李难得相遇(因为李富荣往往在半路就早被淘汰),所以庄则栋找不到还这个人情的机会。
在65年上海举办的全国锦标赛时,家门口作战的李富荣状态非常好,一路杀进了决赛。据庄自己说(大意如此):当时上场时他想李富荣让过他,这一次也想让给李富荣好还个人情。他在比赛中一直在让与不让中为难,而李富荣则在全场上海观众的助威声中打得虎虎生威,决胜局时曾领先很多,极想赢下比赛以证明自己并非在庄面前不堪一击。但是比赛在决胜局落后不少时,庄则栋忽然悟明白了:这球不能让,只能赢!输了就是政治问题,说明自己以前的三连冠军是带水的,以后就说不清楚了。他只能赢,而且必须赢,只有赢了才能证明他的三连冠货真价实!
结果庄则栋拿出真本领,噼里啪啦连取十一分干脆利落地赢下决胜局!当时上海观众鸦雀无声都傻了眼,完全没想到他们心中的英雄在领先那么多的情况下莫名其妙的就输了!
欢迎光临 精英乒乓网-买正品,到精英。买蝴蝶,到精英。 (https://bbs.cnpingpang.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