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练球的时候看着打得很像样,一到比赛就好像全忘了,甚至打不过动作很不规范的老球油子。根本的原因,是没有良好的预判和步法。
要动作不变形,发出力,有一个前提条件,就是来球必须在一个相对身体固定的位置,如果不在,那么你不可能为了做动作去故意漏球,而是会为了迁就球去变形动作。所以说,良好的预判和快速的步法让身体重心及时到位,是做到用基本动作击球的前提。对来球的预判准确,对其长短、强弱、弹跳后的弧线有个很精确的判断,这样才能步法和身体及时到位,获得合适的击球点。
现在动作和如何发力讨论的很多,但是很少有人谈预判的技术细节,大家都在讲动作和发力,认为预判是一个随着经验增多可以自动解决的问题,如何预判、如何把步法和上身动作结合起来,在业余界还没有像动作和发力那样形成一套理论体系。
先讲讲对落点中线路的预判。线路的判断,我认为是所有预判中时间上最优先的,它直接决定了步法和身体重心的预动。
首先,线路的预判,根据自己的回球的线路和侧旋转。
你回球除非是近网球,否则对方的回球线路范围是有限的,而不是任意的。这个范围,应该是回过去的球,跟你这边球台两角或者侧边中点(对方回斜线球的时候,可能会从球台侧面出台,但直线球除非侧旋强烈,否则不会)形成的三角形。比如你打向对方反手位的长球,对方回来,极限位置是反手位直线延长线和正手位斜线延长线,不可能回到反手位斜线。这样你在自己的球出手后就预动到这个范围偏中间的地方(偏哪边取决于你预想用正手还是反手回击),以便把整个范围照顾到。
另外,你回球(发球)的侧旋比较强烈的时候,对方有吃转的可能,那么下一板的回击,就要准备往那个方向移动。这样就进一步缩小了判断范围。
其次,线路的预判要根据对方的重心移动。这个是预判中份量最重的。
在观察了大量专业比赛运动员的身体移动以后,注意到运动员步法的预动是有一定规律的。
专业运动员都是用身体重心打球的。回球路线多数情况下,与重心移动方向相反。比如对方从反手位往正手位移动,那么这个球回你正手位的几率比较大。一旦对方击球违背了这个规律,则哪怕是专业队员也往往出现严重误判。
欢迎光临 精英乒乓网-买正品,到精英。买蝴蝶,到精英。 (https://bbs.cnpingpang.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