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见过新材料乒乓球前对它的了解是从媒体上得到的:击球声音似赛珞璐坏球;球飞行速度比赛珞璐球快;旋转性能比赛珞璐球差。但见到红双喜的新材质有缝乒乓球后,把我之前从媒体得到的对新材质乒乓球球性的担忧一扫而光。红双喜造的新材质乒乓球整体综合性能与传统的赛珞璐球的差异几乎为零,球的脱拍声和落台声仍是十分熟悉赛珞璐球声,“击球声似赛珞璐坏球声”于红双喜新材质有缝球来说只是个传说。真要挑出差异的话那就时旋转性能,红双喜新材质有缝乒乓球的旋转性能比赛珞璐球稍低。具体到感觉上就如一个人以同一手法、同拍型角度分别用粘性的狂飚套胶和涩性的蝴蝶T05去拉冲弧圈,防守方球拍上感受到的旋转差异就如对手用狂飚分别去拉冲传统赛珞璐球旋转性和红双喜新材质有缝球的差异。
我手上得到的新材质无缝乒乓球应该比市面上销售派利奥纪念版无缝球有了很大的改进。击球声和球落台声基本上和传统赛珞璐乒乓球相差无几,近台快攻练习时手感与赛珞璐球也没啥区别。区别较明显的方面在旋转性能上!在昨晚的试打中我尽力爆冲的弧圈球虽然球的飞速度上与传统赛珞璐球没啥明显区别,但落台后第二弧线段所表现出来的旋转性能就明显比赛珞球衰减得厉害,对手只要把球拍封在球的飞行轨迹内,基本上可轻描淡写地把球回到我的台面上来,真有点“把腰拉闪了、把胳膊关节拉脱了也拉不死对手”的懊恼感。
另所谓的无缝乒乓球在球壁上也有一段十至二十厘米的“工艺收口痕”,只过这个“工艺收口痕”仅能在全新球状态且在灯光才能隐约看见。这说明无缝球并非传说完全没有重心,这个“工艺收口痕”所在处就是球体的受力处。但由于这“工艺收口痕仅”十到二十厘米上,并非环绕一圈均布球的“赤道”,故发旋转球时若击球点不在这个“工艺收口痕”附近时,出球的旋转性能会远远低于发球者的预期。也就是说以同一手法同一拍型发球,出球的旋转性能会因为拍触球时离“工艺收口痕”的远近而出现差异。
无论是红双喜的新材质有缝乒乓球还是新材质发明人所造的无缝乒乓球,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球的直径公差都取上差值(40+0.2),而以前的赛珞璐乒乓球基本上是取公差的下差值(40-0.2),故新材质乒乓球的球体会比赛珞璐球要稍大。这样一来飞行中的乒乓球无论是飞行速度还是自转转速衰减性是挺厉害的。我个人感觉若采用新材质、特别是新材质未缝乒乓球作为今后的标准赛事用球,那红双喜狂飚粘性套胶的好日子就要走到头了,而进口涩性套胶将会成为主流套胶。相反颗粒打法中的短正胶和中粒生胶打法会迎来第二个春天,而颗粒打法中的长胶打法和远台削球打法则会面临全面退出专业和业余的尴尬局面。颗粒控有人欢喜有人愁
不同意
......
我还是老看法
反胶弧圈的先进性在于:从物理学角度来讲,弧圈旋转,既有径向力,也有切向力
而最终的综合结果是,径向力+切向力,明显大于撞击型的基本以径向力为主的发力
在竞技对抗中,抢险发力,发力更大的模式,占优
即使不抢先,人家过来的球上的力,你也总要想办法抵消才行
撞击模式难以一种模式的发力,抵消人家两力之和,如果单纯只是以增加径向发力来进行抵消的话
除非扣杀等机会特好,否则弧线问题会导致加力后命中率明显下降
我的理解是這樣,
摩擦的減少, 固然使弧圈球威力下降, 但對正膠小弧圈的影響更大,
小球變大球時, 球速平均降低13%, 旋轉度平均降低21%, 結果對正膠的影響更大, 更不利.
另一個例子是, 空氣潮濕, 球易打滑時, 對正膠的影響也是大於反膠.
欢迎光临 精英乒乓网-买正品,到精英。买蝴蝶,到精英。 (https://bbs.cnpingpang.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