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乒乓网-买正品,到精英。买蝴蝶,到精英。

标题: [原创]套胶、打法和迎前(并就一个疑问求教) [打印本页]

作者: 余业余业123    时间: 2013-9-5 09:09
标题: [原创]套胶、打法和迎前(并就一个疑问求教)
套胶、打法和迎前(并就一个疑问求教)

很多朋友在学乒乓不久就敏感地发现【迎前】的重要性
本篇将从套胶、打法和迎前说开去

套胶除各种异型的长胶、正胶和生胶外
主要是反胶
打法除异型胶皮打法
主要是反胶的各种打法
有快攻型、弧圈型、快攻结合弧圈型、弧圈结合快攻型、削球型等

除开削球型和纯弧圈型打法外
几乎所有的打法
尤其是反胶的打法
都有一个【迎前】的问题

什么是【迎前】?
迎前有两种理解
道理却是一样的
第一种理解:从人的角度看。身体主动迎球去击球,拍主动上前去迎击球,都叫迎前。
第二种理解:从球的角度看。抢落点,球一跳起就击球,也叫迎前。
同一概念
两种表述
含义是一样的!

这里,有一个问题我一直都没想好[em1017]
特抛砖引玉
求高人解答[em1003]
问题:为什么在球刚弹起时击球(也就是迎前击球),更容易完成攻球技术(并对对手更有威胁)?
附加问题:从技术的角度看,纯弧圈技术并不需要迎前,却依然具有杀伤力!

下面回到主题
我们可以从套胶和打法之间的关系
发现很多有趣的东西

【纯】快攻型打法
套胶可以不需要粘性!只要攻击中实现力度的掌控,就足以实现完美的进攻!由于击球是如此地迎前,以至于我们对底板的要求可以并不需要那么高!快攻型打法至纯便是如此。

【纯】弧圈型打法
套胶只要有足够的粘性,只要给予足够的摩擦,就足以实现完美的进攻!但摩擦是需要正压力的,又由于击球不需要迎前,只要等球自己运行到攻击位后才发力击球,因此底板就显得特别重要!弧圈型打法至纯便是如此。

快攻结合弧圈型打法
这是以近台快攻为主,中远台弧圈为辅的打法。所以在套胶上要求有粘性,但可以不是那么足够强的粘性,底板允许偏软。

弧圈结合快攻型打法
仅仅和上面只是字词改变一下顺序,内涵却大大的不同了。这是以中近台弧圈为主,近台快攻为辅的打法。所以在套胶上要求粘性较强,底板偏硬些才好。

削球型打法
本人没做过深入尝试,没法给出观点。欢迎削球手上来说说,谢谢!

由于对套胶和打法的认识程度不同
于是就有了俺们业余选手的各种器材搭配
有些搭配确实是很有意思的
呵呵

最后,简单说一下技术
在业余圈快攻型打法是越来越少了
弧圈技术难掌握爱好者却越来越多
通过对两者学习的难易程度比较后我们会发现
学快攻技术学会比较难!
学会了就比较容易立竿见影
弧圈技术学会比较容易
谁都能摩擦几下
但深入学习彻底弄透弄懂却非常难!

无论我们准备让自己怎么走乒乓路
等球击球很容易,这不叫迎前
主动击球迎前击球是我们要攻克的一道难关[em1001]
因为这不仅仅是是否容易接球还击的问题
还关系到对对手的杀伤力和战局的主动性问题

笔者以为我们业余选手不会迎前的关键难点:在思想解放程度不够,不在个人能力大小!

欢迎大家批评指正,谢谢![em1003]

作者: 512332122    时间: 2013-9-6 11:38
笔者以为我们业余选手不会迎前的关键难点:在思想解放程度不够,不在个人能力大小!
这句经典

作者: csysunt    时间: 2013-9-7 03:05
迎前是一切的基础,因为来球软硬有别,所以只是迎多迎少的问题。
作者: pp36    时间: 2013-9-7 07:46
确实迎前很重要,我容易退台和后坐,结果就是回球没有威胁。 迎前应该是说身体迎前,或者说迎前的对象是人而不是球或落点,个人理解。
作者: 永远的直拍    时间: 2013-9-9 01:07

迎前确实很重要,她先要是种意识,然后是种习惯,然后是打好球的基础。

做到迎前有很多要求,对步伐,重心的控制等等,我就算和发球机打都不能做到每板迎前打。

应该对其他的要求太高了,如果想发点力,太消耗体力了。


作者: vv22    时间: 2013-9-10 03:52
  迎前击球是必须的 这样球才有质量。 但是一味的迎前 很容易变成“抢节奏”照成无谓失误,迎前该迎多少是个问题 个人理解是迎前拉球还有能力还原的前提下尽量迎前,也就是说在球弹起之后自己身体最舒服的击球点尽量迎前增加,这个对步伐的要求就非常高了。弧圈球出球是弧线,上台率肯定比攻球要高,有稳定的上台率基础上再提高球的质量。涩套和沾套都能拉出好的弧圈,而且弧圈球单单有摩擦质量是不高的。速度是出不来的,力量也不够,只有没到位的时候才会摩擦,正常到位的情况下都是拉前冲弧圈。
作者: shilei9899    时间: 2013-9-10 09:11
QUOTE:
以下是引用余业余业123在2013-9-5 9:09:00的发言:
套胶、打法和迎前(并就一个疑问求教)

这里,有一个问题我一直都没想好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问题:为什么在球刚弹起时击球(也就是迎前击球),更容易完成攻球技术(并对对手更有威胁)?
附加问题:从技术的角度看,纯弧圈技术并不需要迎前,却依然具有杀伤力!

======================
不是高人,就你的问题发表一下个人见解:
第一个问题:
这类球不叫迎前击球,叫“抢前点”。之所以容易完成主要是从球拍入射和反射的方面,更容易出现较好的过网弧线。另外抢前点要求积极主动,首先,从力量上,更容易合上来求的力量,是一种非常好的借力打力;其次,从突然性上,给对手的时间更短,不容易反应;再次,从选择时机上,可以抢前点,当然就可以打高点,甚至打下降,自己选择的余地非常大,掌控着击球的主动权。如果只会打下降,击球时机就只有一个了。
第二个问题:
弧圈球也需要非常好的迎前,只有这样才能拉出高质量的弧圈球。


我觉得楼主可能把迎前和抢点搞混了。
抢点需要迎前,但是迎前不止抢点。


作者: 南郊真人    时间: 2013-9-20 19:30
弧圈结合快攻的板子不能太硬




欢迎光临 精英乒乓网-买正品,到精英。买蝴蝶,到精英。 (https://bbs.cnpingpang.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