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乒乓网-买正品,到精英。买蝴蝶,到精英。
标题: [原创]业余初级经验大杂烩 [打印本页]
作者: tntxxd 时间: 2014-1-1 20:52
标题: [原创]业余初级经验大杂烩
总结了 业余初级 的关于乒乓球的 一些小经验 , 希望能给初学者一些帮助 少走弯路 ,本人水平有限 有错误之处 欢迎批评指正 共同提高。
1》关于动作 :和正规动作接近 具有合理性 和协调性 就行,千万不要死套,就算是国家队每个运动员动作都有差别 这是个人习惯问题,但共同点就是动作具有合理性和协调性。有的初学者想学习正规动作拉球,可是老是很别扭,动作僵硬, 你告诉他 忘记动作, 保证足够的引拍,足够的侧身,不出三分钟,立马拉得有模有样 力道十足,这就是他个人的习惯和动作合理性有机的结合在一起的结果,比模仿教练的正规动作学得快。
2》关于发力:球友中最流行的词汇:“ 爆冲 ” 代表一种超级爽 和过瘾的感觉,但你看看混了几十年的瓦尔德内尔 ,至今为止是欧洲 发力控制最好的,比赛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控制自己的发力,有机会才爆发性发力,收放有度是打好乒乓球的关键。
3》关于长胶:非削球打法建议不要去尝试了,不利于与球友交流,还有点阻碍初学球友水平提高。原因:1。从专业角度看:全世界非削球类长胶选手基本绝迹,也没有取得过较好成绩的例子(连较好成绩都没有)2。技术角度分析:攻击性差,只能靠借转搞怪来让对方失误,现代器材进步和弧圈技术的发展使大批的业余爱好者具备相当强的拉球能力,不管上旋还是下旋 全部可以照拉不误,非削球长胶要防守几乎是很惨的。所有反胶和旋转强的正胶 都可以通过切 搓 模拟出长胶的上下旋球 ,旋转比长胶强太多,还可以控制上旋还是下旋,比靠借转的长胶 旋转方向固定要先进很多,在攻击防守控制各方面都强太多了。
补充一点关于正胶:从专业界看纯正的直板正胶快攻打法几乎绝迹,我个人认为其生命力并未完全终结,历史上由中国队利用这种打法取得的辉煌战绩可见一斑,在现代而言,自从刘国梁退役后基本后继无人。但令人欣慰的是老一辈国手何志文近五十岁高龄代表西班牙在国际赛场上以直板单面正胶左推右攻的打法将施拉格、柳承敏拉下马,可见其顽强的生命力。从联通杯看20岁组冠军(正胶直拍反胶横打)及35岁以上组冠军(直板单面正胶左推右攻)正胶还是应该有一席之地的。
谈一谈我对正胶的理解:当外国人不断的对器材高科技的领先创新,加碳、水晶、纳米、红木类面材、涩性套胶蛋糕海绵等眼花缭乱的技术产品,其主要目的就是加速,我也试过碳板确实有加速的感觉但有点虚有速度没质量。当我有一次看到球友一块老式红双喜球拍贴802正胶,怀旧的情绪涌上心头,抢着试打了一下,这才发现外国人的高科技逊毙了,这个推挡真的可以杀人,速度快,有力量,不虚弹,比碳板强过几条街了。这个圆形的老拍子有点重,当年是为单面正胶设计的,反面贴个长胶还是不觉得重。后来球友把拍子送给我了,内牛满面啊,那种老的手感带着儿时的记忆。
802是典型的近台型正胶,细颗粒、薄海绵,特点是非常容易起板,控短好,速度快,这是任何反胶无可替代的,反胶我也用过天极2应该是小球控制非常不错的套胶,和正胶比就明显差多了,反胶要主动发力才能克转,发力抵转的量度不好控制,所以都是多加转死搓下旋,落点和速度很难保证。正胶的控短精度要高得多,速度也快,因为颗粒有减转的作用,各类旋转被颗粒卡住而淡化,颗粒变形后的弹力对球有加速作用,所以摆短的球又快又准,放小三角很容易。当然正胶也有其缺点,要拉弧圈球也可以弧线还是有,即不转也不快,像喂球,毕竟弧圈 球是靠旋转来提高二跳速度的。对于退台和放过来高球,正胶比较难受,正胶的动作完全都是快速短暂带有制动动作的小发力动作,所以不适合远台相持。正胶发球还是很转的而且又转又快,是靠发力把颗粒打变形来产生强烈旋转的,这个旋转会不太规则。正胶配底板只有一个字:硬、两个字:死硬,有两个好处,1攻球势大力沉可控度高2越硬的底板颗粒越容易变形,越容易产生各类不规则旋转,飘、下沉 都是这钟原因。
弧圈化正胶802-40 ,这个是短颗粒、大颗粒的正胶,海绵厚度2.2mm比传统小颗粒正胶1.7mm左右要厚得多,我做了个6mm竹子单板,相当于全部纵向材的日直,但竹材的硬度是极硬的,由于无横向力材,其竹子的韧性和纵向变形能力还是比较强的,这种特殊结构天生就是块极硬的弧圈板,这听起来似乎很矛盾,但你理解为一只超级硬弹簧就可以了,并不是像OC那样的超级软弹簧。由于是用红双喜的版面做的,板面比较大,所以重量也超出不少背面贴反胶横打确实重得死(考虑减小板面并继续减薄厚度),但拉球的效果不错:快、爆、转,基本可以和反胶在中远台相持,注意尽量不要拉纯前冲的球,要以 双45度的来拉半侧上旋,即快又稳,你不用考虑高吊加转之类的弧圈,这个真没有,越发力越快越转,所以只有死命的打磨式弧圈。这个的天花板明显比802要高,要把矮个子的大颗粒打变形必须要发到一定力量才行,都说802-40球路正不下沉了,其实是发力的原因,当然你如果没有一块硬底板,发多大力都是徒劳,只要把颗粒打变形,所有的怪都会出来。
关于正胶打法特点的技战术运用:
发抢是正胶打法的生命线:其特点优势都在这里,发球优势:正胶可以发出又快又转的球,换句话说正胶只能发出快而转的球,慢球根本发不转,而且和反胶明显不同的是下旋球一样可以发得很转又很快,反胶的下旋要很转的球是发不快的。发球的动作请参照刘国梁同学,光看动作上下旋基本只能靠猜。台内起板是发球后发起进攻重要手段,也是正胶的天生优势,台内起板容易且稳定快速、稳定的来源还是颗粒的减转作用,不太吃转就可以更容易把落点速度控制好。
前三板技术:抛开一些反差技术,就正胶打法目前应大量应用的就是控短,只有控短才能致人死命,从发球 接发球 必须从控短优先考虑,只有把对手调至近台,你再起板杀死率才能有保证,如果对手退台你再攻球对于横板两面拉的选手是根本不惧怕的。
小球技术:针对一些不方便起板的台内球也可以通过一些小球技术给对手制造麻烦,正胶同样可以用切下旋,钩搓上旋等技术,在借对方旋转的情况下给反旋转过去这种情况在合力的作用下即使不发很大的力也很容易使颗粒变形,但动作一定要短促,这样回过去的球是很转的。撇也是快速摆短的利用率较高的技术,快速而落点刁钻的球即便不能直接得分也会创造的得分机会。
当不能控短被迫进入相持时的反差技术:在反手位这个应该是可玩性比较高的,正胶的推挡有加力推,推下旋,推上旋技术,有减力推。正胶的推挡应该还是相当强悍的速度非常快,所以横打要多结合旋转来进行反差配套,尽量配粘性旋转强的反手型反胶,多加侧旋这个也是直板横打的特色技术,容易出侧旋,同时也要强势运用反手弹击技术。这样的技术配套会令对手非常头痛,不知道你什么时候推挡,什么时候横打,横打也可能会弹一板也可能出个不好对点的侧旋,为什么必须要用一些技术,这里有个心理威慑作用,因为你面对的对手当你通过多项技术试验后会发现对手对哪些怕哪些不怕,哪些技术克对手的风格,这样你会有针对性的调整自己的控制手段往对手不熟悉的方向引导,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引导。有些球即便成功率不高也要强势运用,起的作用就是扰乱对手的技战术发挥,增加对手预判的难度,增加其失误的概率。
4》关于步伐:这个可以照着正规的步伐练,小朋友的步伐操很有用的,不管你水平多高 这个必须练,很多业余球友很注意左右的移动 ,但正真失分的球很多是前后移动的问题,包括站位的问题。
5》关于还原:
1。动作还原:当你爆爽的冲出漂亮一球,力度旋转之强你自己都不敢相信,手容易停在天上 欣赏对手的惨状,这是十分错误的,不管多厉害的杀球理论上都有被防过来的可能,越爆的球回来的速度越快,你打出一个好球只能说明你有可能取得一定的优势,你一定要迅速回到可以引拍及能进行下一个动作的状态,一般椭圆圆圈挥拍路线便于还原,业余爱好者由于缺乏专业高强度的训练,难免有还原不到位的情况特别是对方回防球质量高追身的情况,这时候有个妥协的小技巧,用你还停在半空的手自然往下切一板过去,既缓解了当前的被动又改变了节奏,改变了旋转性质(变下旋)第一次遇到的业余选手基本都吃这个下旋。
2.位置还原,在反手位用正手侧身进攻时这个比较重要,也是保护正手位不被攻击的保障。接发球的站位 业余球友会自动的移动本来的站位,这是很危险的,常见的陷阱例如:朝对方反手位小三角位置连续发三个以上短球,这时候非专业人士会自动的把站位移动得靠左,观察到这细微的变化后 再发一个偷袭正手急长球,就可能直接得分,就算勉强救到也失去重心第二板基本缴械了。
6》关于器材:这个话题是最纠结争论最多的话题,一个理性的爱好者可以参考一些评测,但不要坚信,很多是厂家采用赠送方式让球友写的评测套话多,而那些自己掏钱买的市场版写的可信度要高点。最科学的方法还是你对器材性能的理解和技战术打法的理解合理配置这个相对需要付出很多时间,最简单直接的办法就是多和球友交流 试试不同的器材 合手是硬道理。
7》关于发球和接发球:判断准确 出奇制胜 1.发球要观察对方的站位是否有漏洞,判断对方的接球习惯和方式,像猜拳一样变化发球,熟练掌握几种差别较大的发球,目的是让对方猜不到发球性质干扰影响接发球质量。2.接发球要盯着来球看,这个旋转方向是最准确的 ,你要看对方发球动作,他老会故意骗你。小经验:反胶的下旋球要发得很转 是不会很快的 肉眼可以看得很清楚,球还不太往前走,急球基本是上旋或不转,也有急下旋,但那个下旋是很弱的,这种发球要盯住对方站位靠近台突然发一个很顶的弱下旋,靠顶住对方使不上劲, 球打拍,那一点点下旋才会起作用。 正胶是可以发出又急又转的下旋的,刘国梁当年比赛发球得分率相当之高,因为上下旋的速度都很快又都很转,连老瓦都吃得一塌糊涂。补充:对于中级以上水平会遇到高手或专业人士,有个反常规发球,这个就是把下旋球发快,要保证一定的旋转这个难度相当大,但如果把上旋球发短发慢来接近下旋球的样子是可以保证旋转的,这个并不困难,遇到过一位校队的高手,发出的上下旋球无论长短速度高度都非常像,迷惑性很强。要控制好关键是发球时转手腕,请仔细观察刘国梁的教学片多体会就能发出非常像的上下旋
8》关于小球技术:小球技术种类繁多 马琳是全世界小球技术最为出众的球员 也是科班出身 打球甚至比野路子还野的奇才,这些五花八门的技术被马琳成套的应用,让对手成功道路上布满陷阱,马琳总能牢牢控制住比赛与系统的算计和手里有活密不可分的。比我水平高的多了去,在这里我分享一些小经验希望能帮到初学者 慢慢培养控制意识。反手拧发明以后在小球技术中几乎成了绝对的先进技术,业余界纷纷效仿,但我个人认为要合理使用才能见效,毕竟拧球的攻击力有限,又不可能拧出很短的球,只要对方判断正确的话基本会遭到疯狂的反拉而且还相当的好拉。马龙是相持能力超强 所以用拧迅速进入相持,在与直板比赛中更是拧得很多以摆脱小球纠缠,张继科是使用碳板经常借力还击,全世界还只有张继科敢于送对方正手打回头的,反手又相当厉害所以也用得多。许昕运用拧基本是偷袭,对方站位偏近台,在一些赛点关键球上接发球突然拧一个又转又顶的球形成绝杀。所以业余尽量不要滥用拧的技术这不是可以直接得分的。直板中用正面其实也可以拧,可能以前叫快抹,和挑打不同这个非常稳健摩擦多,形成侧上旋回球,如果对方发球后步伐稍慢这种轻快的拧球拧直线很有杀伤力,而且可以控得很短,对常规发到反手位的球是很适合用的与搓反手位下旋配套形成反差技术,令对手不适。业余经常遇到起下旋都有问题的两个人怕失误, 互相死搓下旋, 搓来搓去都不敢起板的情况,其实你只要懂得上旋球要搓成下旋是很困难的,你偷偷把搓过来的下旋 钩一下 回个上旋过去 对方立马会失误,搓轻了这个上旋球会搓不动 直接下网,搓重了会上天 你就等着直接扣死。而对方拉过来的上旋球是可以用切加上卸力的动作减速加转 变成下旋回过去的 一定要卸力 不然回过去不转,这种反旋转会对方第二板拉球造成很大的干扰,惯性思维会使其拉球下网。
9》关于打球的风度: 业余的打球一是锻炼健身,二是提高球技,三是娱乐交友 ,有人总觉得和水平差的打没意思,业余的都是从不会到会的,陪一些初学者练球 自己也会提高 你多喂球给他 他也能提高 打球的乐趣也多些 自己也可以提高防守能力 ,最忌讳不愿意和比自己差的打球 或者猛冲猛搞不留余地的 赢了也没啥意思 球友一起打球图个开心 水平高低不代表人品,朋友多总不是坏事,哪天看个病 ,办个事 或许碰到的是球友 大大的关照 呢,打球本来就是个愉快的事,愉快是可以相互传递的,你不管遇到什么水平的球友,适合对方的打球方式会赢得尊重,看淡输赢,多练技术,宽厚待人。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4/11/1 7:50:35编辑过]
作者: yz791 时间: 2014-1-1 21:39
说的很好,必修顶
作者: BARBARROSSA 时间: 2014-1-1 21:51
好贴,尤其是最后一条,必须顶起,要求版主加精!
作者: 老虎乖 时间: 2014-1-2 09:27
最后一条说得最好。
作者: mfklwxf520 时间: 2014-1-2 17:46
应该加精呀,太精彩啦!
作者: 等待1983 时间: 2014-1-3 14:08
赞
作者: 亮Sir 时间: 2014-1-3 18:14
强烈支持楼主观点,送鲜花一朵鼓励!
作者: siemon 时间: 2014-1-5 09:29
说的很好!!!
作者: tntxxd 时间: 2014-4-1 02:03
最近打正胶玩 补充了一些东东 有兴趣的可以翻翻
欢迎光临 精英乒乓网-买正品,到精英。买蝴蝶,到精英。 (https://bbs.cnpingpang.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