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乒乓网-买正品,到精英。买蝴蝶,到精英。

标题: 技术精华介绍 [打印本页]

作者: heweigang    时间: 2006-11-6 19:11
标题: 技术精华介绍

接隐蔽式发球 在接发球准备时身体应处在中近台,两脚与肩相平,脚跟提起,随时准备前后左右移动。球拍的位置应略高于台面,这样既可以接台内球,又可以拉出台球。 首先判断隐蔽式发球发的是长球还是短球,要看对方发球的第一落点离网的远近。离网近的过来的是短球,反而反之。 A。当判断来球是短球时:(同样是短球,对方同样的动作,第一落点下旋球离网略近,上旋球离网略远)。按以下顺序判断(1)要仔细观察来球落台后的第一跳的方向,如果是向上说明是下旋,如果向前冲则是上旋。(2)落台后稍有停顿的是下旋,连续的是不转,加速的是上旋。下旋球会给你一种立起的感觉是非常明显的。(3)第一跳的反射角小的是上旋,大的是上旋。(4)第二弧线陡的是下旋,低平的是上旋。整体感觉节奏变化,先快后慢的是下旋,先慢后快的是上旋。隐蔽发球发的好的,他主要靠手腕的爆发摩擦,实现转与不转的,在发短球下旋时动作通常较小,较平稳。看起来漫不经心,而发不转或上旋时却用力向下,依靠球触拍上边缘或向侧向发力来发不转球,这时你要注意他用力的方式。但这只是辅助办法,主要还是要靠对球的观察,因为他发出来的球是什么就是什么,诈你的全是他的“表演”。 在对方出手的第一弧线较长后,知道来球是短球时,就要及时上步,手臂迅速入台并放松。在球落台瞬间判断旋转,在来球过网的瞬间已经判断清上下旋的情况下,来球是上旋时,手腕要由松变紧,迎前,靠撞击回球。来球是下旋时,手腕在触住球后,突然紧张,向前向上发力,靠手腕的爆发力摩擦球。(可参考我以前发过的“乒乓球常见的11项新技术 ”一帖中,有关“点”的技术动作) B。当判断来球是长球,顺序判断同短球的判断。另整个弧线感觉球飘的是下旋,发贼向前钻的是上旋,稍有向上跳的是不转。注意:长球的上下旋比短球,更难判断且回球更易被攻。所以尤其是注意对方整个动作的结束前瞬间,是向前,还是向下,因为长球的隐蔽发球发的好的动作通常较大,(如果加上手腕球就很难骗人了,因为那样出来的球非常明显了)一种是他靠摩擦瞬间,球触拍的位置不同,来实现转与不转。为了保证球出来的弧线和速度区别不大,一方面要用大动作晃你的眼睛,另一方面用向下的摁的动作让你以为是加转的下旋。另一种向侧向发力,发不转球。 所有的判断都必须在球过网的瞬间判断清楚,否则会来不及作反应动作。另隐蔽式发球通常喜欢发到我们的反手位,因为一般人的反手进攻能力普遍较差,如果你不吃球他还能再找机会,至于正手位,隐蔽式发球通常不愿发,是因为1。怕你搏杀。2。由于正手能制造比反手强得多的摩擦,所以回球准确率回较高。 横拍对反手位来球应该用拉冲挑点等进攻的办法回接。至于直板,接反手位发球一定要用侧身正手接,这样回球线路活,进攻积极,才能给对方增加压力,并有效牵制对方。


作者: heweigang    时间: 2006-11-6 19:13

正手平击发球 1。特点、性能和作用 平击发球是一种一般上旋、一般速度的发球,它是初学者最基本的发球方法,也是掌握其它发球的基础。平击发球不会使球发生强烈旋转,对方容易回接,回接后进行正手攻球或反手推拨很容易形成来回球,使初学者很快对攻球和反手推拨形成正确的“动力定型”。 2。动作要领(以右手持拍为例,下同) (1)击球前 站位近台,含胸收腹、屈膝,身体重心移至前脚掌。左手托球向上抛起,同时右臂内旋,使拍面角度稍前倾,向身体右后方引拍。当球抛至高点后开始下降时,右臂从身体右后方向右前方挥动。 (2)击球时 当球从高点下降至高于球网时,击球中上部向左前方发力。球击出后第一落点在球台中央。 (3)击球后 手臂继续向左前方随势挥动,迅速还原成准备连续相持姿势。 3。注意事项 *发力部位以前臂带动手腕为主,动作过程中身体重心从右脚移至左脚。 *初学者容易出现不抛球、台内击球或犯规的合力击球。 *从开始学发球即力求做到技术动作规范、合法,为以后学练高难度发球打好基础。


作者: heweigang    时间: 2006-11-6 19:15

反手平击发球 反手平击发球的技术动作,从站位、引拍、转体到手腕摩擦用力方法和还原动作等都与正手平击发球的技术动作完全不同。初学者学习反手平击发球的主要目的应是为以后掌握高质量反手发球打下基础。 2。 动作要领 (1) 站位于球台偏左角,右脚稍前或平站,身体略向左转,左手掌心抛球置于身体左侧前方。同时,右臂外旋,使球拍角度稍前倾,向身体左后方引拍。 (2) 击球时 当球从高点下降至稍高于网时,右臂从身体后方向右前方挥动,击球中上部向前方发力,球击出后第一落点在球台中央。 (3)击球后 手臂和手腕继续向右前方随势挥动并迅速还原。

3。注意事项 * 发力主要部位以前臂和手腕为主,动作过程中身体重心从左脚移至右脚。 * 初学者易出现不抛球,台内击球,或用球拍向前下方切击使球产生急下旋,不利于基本功训练。 * 从初学反手平击发球开始,应重点体现出上、下肢及腰、髋关节协调用力。要求技术动作规范并符合规则。如练拍或直拍两面攻打法,则学练反手发球就显得更为重要。


作者: heweigang    时间: 2006-11-6 19:16

反手奔球

1。 特点、性能和作用 反手奔球多在训练中使用。特别是在基本功训练中,用反手发一个奔球,略带有一点急上旋,站住中、近球台,有利于打来回。比赛中有时根据战术需要,为了牵制对手,配合主要战术打法,偶尔使用一个反手急球,有目的地压住对方反手,再突变正手。 反手奔球的特点是球速快、落点长、冲力大,飞行弧线向对方左侧偏斜,具有较强的左侧上旋。

2。 动作要领 (1) 击球前 右脚稍前或平站,身体略向左偏斜,左手掌心托球置于身体前偏左侧,左手将球向上抛起,同时右臂外旋,使拍面稍前倾。上臂自然靠近左侧,向身体左后方引拍。 (2) 击球时 右臂以肘关节为轴心,前臂向左前方横摆,腰部也配合从左向右转动。球从高点下降至低于网高时,击球左侧中上部,触球一瞬间前臂加速向右前方挥动,手腕控制球拍加力摩擦球,腰部配合向右转动。 (3) 击球后 球第一落点接近球台端线。击球后,手臂继续向右前上方挥动并迅速还原。

3。注意事项

* 发力部位以前臂配合手腕转动摩擦为主,动作过程中身体重心从左脚移至右脚。 * 反手奔球与反手平击发球的最大区别在于:反手奔球速度快、带有上旋,球着台后反弹弧线偏低,飞行弧线略有偏拐。


作者: heweigang    时间: 2006-11-6 19:17

正手奔球 1。 特点、性能和作用

次种发球的特点是球速快、落点长、冲力强、角度大且突然性强。球的飞行弧线低并向左偏斜,具有较强的右侧上旋。有时根据战术需要,有目的要与对方形成中、远台相持球时,采用此种发球是很有效的。对初学乒乓球的少年儿童选手,由于脚步移动不快,两面照顾范围不大,故试用此种发球就会显得更为有利。迎战擅长搓攻打法的运动员,使用奔球也会很有效。

2。 动作要领

(1) 击球前 左脚稍前,身体略向右偏转,左手掌心托球置于身体前右侧,左手将球向上抛起,同时右臂内旋,使拍面角度稍前倾,前臂手腕自然下垂,肘关节高于前臂,向身体右后方引拍。 (2) 击球时 当球从高点下降至网高时,击球右侧向右上方摩擦,触球一瞬间拇指压拍,手腕从右后方向左上方挥动。球击出后第一落点接近端线。 (3) 击球后 手臂继续向左前方挥动并迅速还原。

3。注意事项

* 发力部位以前臂手腕为主,动作过程中身体重心从右脚移至左脚。 * 选位时,可站在侧身位发斜线和直线大角度快速长球,也可以站在球台中间,向对方正手位或反手位发两条线长球,要求两条线角度尽量偏大,球落到对方球台后,都要求从边线大角度出台。


作者: heweigang    时间: 2006-11-6 19:17

正手发下旋加转球 1。 特点、性能和作用 目前在国内外乒坛上,此种发球使用率为最高。许多高水平的选手应用极相似的手法迷惑对方,发出旋转反差较大的强烈下旋与不转球,造成对手判断错误而直接得分或为第三板进攻创造机会。下旋加转球的特点是:球速较慢,对发球落点的区域选择面较大,旋转反差变化较大。下旋加转发球与不转球配套使用时,由于发球手法近似,使对手回接困难,造成下网、出界或出高球。 2。 动作要领 (1) 击球前 正手下旋加转发球动作方法:左脚稍前,身体略向前倾,左手掌心托球置于身体右前方,引拍同时左手将球抛起,向前下方挥动。 (2) 击球时 当球从高点下降至稍高于或平于网高时,前臂由曲到伸加速向左前下方发力,同时直握拍手腕同时内收,击球中下部向底部摩擦,球击出后第一落点接近球网。如发长球,则球发出后第一落点接近自己球台端线。 (3) 击球后 手臂继续向左下方随势挥动并迅速还原。

3。注意事项 * 发力部位以前臂、手腕和手指为主。动作过程中身体重心从右脚移至左脚。 * 下旋发球的旋转质量如何,其关键取决于球拍对球的突然爆发摩擦力是否集中和摩擦角度是否适宜,以及前臂由曲到伸向前下方用力的程度。 * 在训练中加强质量意识,应重点体现出下旋发球具有强烈的旋转特点。


作者: heweigang    时间: 2006-11-6 19:18

正手发不转球 1。特点、性能和作用

正手发不转球多与正手发下旋球配套使用以取得更好的效果,正手发不转球动作在外形上大致与发下旋加转球相同,很容易造成对手判断错误而直接失分或出现机会球,形成间接吃发球。

2。 动作要领

(1) 击球前 从站位、准备姿势到抛球、引拍和挥拍动作都要与正手下旋加转发球完全相同。 (2) 击球时 不转发球与加转发球的区别在于:手臂外旋幅度小,减少拍面后仰角度,击球中部或中下部,减少向下摩擦的力量,使作用点接近球心,从而形成不转球。 (3) 击球后 击球后的拍面要尽快调整,近似发下旋加转球的动作,以达到迷惑对手的目的。

3。 注意事项

* 在比赛中,使用此种发球要根据对手的打法和技术特点,在落点上要灵活调整。 * 发不转球的假动作,所表现出的真实感要强,尽量做到以假乱真,这样才有威胁。


作者: heweigang    时间: 2006-11-6 19:19

反手发下旋加转球 1。 特点、性能和作用

反手发下旋加转球时,往往与反手发不转球相配套。直、横拍两面攻打法选手多采用此种发球。在落点上运用直、斜线,长、短球的巧妙结合,有利于第三板两面抢攻。

1。 动作要领

(1) 击球前 右脚稍后或平站,身体略向左偏斜,左手掌心托球置于身体左前方。引拍时,左手将球向上抛起,同时右臂内旋。直握拍手腕曲,横握拍手腕外展,使拍面后仰,向身体左后方引拍。迎球时,右臂从身体左后上方向右前上方挥动。 (2) 击球时 当球从高点下降至稍高于或平于网高时,前臂加力向左前下方发力,同时直握拍手腕伸,横握拍手腕内收,击球中下部向底部摩擦。球击出后第一落点接近球网。 (3) 击球后 手臂继续向右前下方随势挥动并迅速还原。

3。注意事项

* 发力部位以手腕和前臂为主,动作过程中身体重心从左脚移至右脚。 * 反手发球动作由于受身体限制,应充分发挥收腹、转腰协调用力作用。 * 在球拍触球的一瞬间,加大手腕、手指用力是提高发球质量的关键。


作者: heweigang    时间: 2006-11-6 19:19

反手发不转球 1。 特点、性能和作用

在比赛中,反手发不转球多与发反手加转下旋球配套使用。在反手发不转球与反手发加转下旋球动作外形上大致相同,很容易使对手判断错误直接失分或为第三板创造机会。

2、 动作要领

反手发不转球动作方法与反手发加转下旋球动作方法的主要区别在于:手臂内旋幅度小,减少拍面后仰角度,击球中部或中下部,减少向下摩擦的力量,稍加向前推球,使作用力靠近球心,从而形成不转球。

3、 注意事项

* 发正手位短球多半以不转球为主,发反手长球多半以加转为主。 * 在长、短球落点上,力求作到短则短、长则长,切忌发出半长不短、旋转反差不大的球。


作者: heweigang    时间: 2006-11-6 19:20

正手发左侧上(下)旋球 1。 特点、性能和作用

正手发左侧上(下)旋球,是运动员在比赛中运用较多的发球方法。这种发球以旋转变化为主,飞行弧线向对方左侧偏拐,对方回球也向自己左侧上(下)反弹。 使用近似手法发出两种不同旋转球,能起到迷惑对方的作用。

2。 动作要领

(1) 击球前 站位左半台。左手掌心托球置于身体右前方。引拍时,左手将球向上抛起,同时右臂外旋,直握拍手腕曲,横握拍手腕外展,使拍面方向略偏向左侧,向右上方引拍,腰部略向右转动,迎球时,右臂从右上方向坐下方挥动。 (2) 击球时 当球从高点下降至接近网高时,前臂加速向挥摆,直握拍者手腕曲,横握拍者手腕内收,腰部配合左传。击球中部向左侧上方摩擦为左上旋球,击球中部向左侧下方用力摩擦为左侧下旋球。根据发球的长短调整球的第一落点远近。 (3) 击球后 手臂继续向左方随势挥动并迅速还原。

3。 注意事项

* 左侧下旋发球动作方法大致与左侧上旋发球动作相同,区别在于:引拍向后上方,手臂向左下方挥摆,击球中下部向左侧下方摩擦,触球高度略高于网。 * 横握拍发左侧上(下)球时,最好将握拍的三个手指松开,以增加手腕的灵活性。 * 比赛中,可将正手发左侧上旋球与正手发左侧下旋球配套使用,以便用相似的手法,发出旋转反差较大的侧上、下旋球,为第三板创造机会。 * 如果对手是削球打法或接发球技术比较保守,则可用发侧上旋球开路以占据主动。 * 发球部位以前臂和手腕为主,腰部辅助。动作过程中身体重心从右脚移至左脚。


作者: heweigang    时间: 2006-11-6 19:21

反手发右侧上(下)旋转球 1。 特点、性能和作用

反手发右侧上(下)旋球以旋转变化为主,飞行弧线向左偏拐,对方回球向右侧上(下)反弹。由于运用近似手法发出两种不同旋转的球,故能起到迷惑对手的作用。

2。 动作要领

(1) 击球前 站位左半台,右脚稍前或平站,身体略向左偏斜,左手掌心托球置于身体左前方。引拍时,左手将球向上抛起,同时右侧稍内旋,使拍面几乎垂直,向左后方引拍,腰部略向左转动。迎球时右臂从左后方向右上方挥动。 (2) 击球时 当球从高点下降至接近网高时,前臂加速向右上方挥摆。直握拍手腕伸,横握拍手腕内收,腰部配合向右转动。击球中部向右上方摩擦会发出右侧上旋球,击球中部向右侧下放用力摩擦侧会发出右侧下旋球。根据发球落点调整球的第一落点远近。 (3) 击球后 手臂继续向右上方随势挥动并迅速还原。

3。 注意事项

* 右侧下旋发球动作方法大致与右侧上旋发球动作相同,区别在于:引拍向左上方,右臂向右前下方挥摆,击球中下部向右侧下方摩擦,触球高度略高与网。 * 横拍方反手上(下)旋球要加大上臂向右方挥拍幅度。


作者: heweigang    时间: 2006-11-6 19:23

反手发急下旋球 1。 特点、性能和作用

反手发急下旋球的特点是:球速较快并带有下旋,对方推、拨回接容易造成下网失误,而用搓球回接容易出现机会球。球发出后,飞行弧线低而长。

2。 动作要领

(1) 击球前 站位左半台,两脚几乎平站,身体正对球台,左手掌心托球置于身体前方。引拍时,左手将球向上抛起,同时右臂稍做内旋使拍面略向后仰,向腹前上方引拍。迎球时,右臂由身体后方向前上方挥动。 (2) 击球时 当球从高点下降至稍低于网高时,前臂加速向前下方推切,手腕同时稍外展,击球中下部。 (3) 击球后 球击出后第一落点接近端线。手臂向前下方随势挥动并迅速还原。

3。 注意事项

* 此种发球只能作配套及牵制使用。 * 发力部位以前臂和手腕为主,动作过程中重心在两脚。


作者: heweigang    时间: 2006-11-6 19:24

正手发高抛左侧上旋球 1。 特点、性能和作用

高抛发球是一种合法的合力发球,高抛球除具有低抛发球的特点外,由于将球高抛2--3米当球下落时,受其下降速度的影响,使球加大垂直下降的重力。同时,用拍加力由右向左摩擦球时,又会产生一个左、右的横向力。“二力合一”从而增大球速和旋转。

2。 动作要领

(1) 发球时 站位左半台,左手掌心托球置于身体右前方,引拍时,左手向上将球向上垂直高高抛起,同时右臂外旋,直握球拍者手腕伸,横握球拍者手腕外展,使球面方向略向左侧,向右上方引拍,腰部略向右转动。迎球时,右臂从右上方向左下方挥动。 (2)击球时 当球从高点下降至网高时,前臂加速向左上方挥摆,腰部配合向左下方转动,前臂手腕控制球拍,击球中部向左侧上方摩擦用力。 (3) 击球后 手臂继续向左下方随势挥动并迅速还原。

3。 注意事项

* 根据发球的长短调整球的第一落点远近。 * 发力部位以前臂、手腕和手指为主,腰部辅助。 * 将球上抛后,由于球体下降速度逐渐加快,处学者掌握准确击球时间有难度,容易出现漏球。经过练习熟练后即可避免这种情况。


作者: heweigang    时间: 2006-11-6 19:25

正手发高抛左侧下旋球 1。 特点、性能和作用

比赛中,可将正手高抛发左侧下旋球与正手高抛发左侧上旋球配套使用,使用相似的手法,发出旋转反差较大的侧上、下旋球,为第三板进攻创造机会。

2。 动作要领

正手高抛发左侧下旋球动作方法大致与正手高抛发左侧上旋球动作相同,区别在于:引拍向后上方,手臂向左下方挥摆,击球中下部向左侧下方摩擦用力。

3。 注意事项

* 横握拍运动员发左侧上(下)旋球球,最好将握拍柄的三个手指放松,以增加手腕的灵活性。 * 发力摩擦球时,加大向球底摩擦力是提高旋转质量的关键。


作者: heweigang    时间: 2006-11-6 19:26

正手下蹲发右侧上旋球 1。 特点、性能和作用

下蹲发球以旋转变化为主,多用于横拍选手。由于摩擦球的部位和方向与下手类发球不同,所以发出的旋转球落到对方台面时,反弹方向也不同于一般下手类发球。 下蹲发球在当今的乒乓球比赛中已运用较少,也正因为如此,在比赛中偶尔使用往往会令对手感到陌生、突然和不适应。如果根据对手的打法和技术特点有针对性地运用下蹲发球,有时在关键时刻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2。 动作要领

(1) 击球前 左脚稍前或两脚平行站立,身体向右偏斜,左手掌心托球置于身体右前方。引拍时,左手将球向上抛起,同时做下蹲姿势,右臂上举比肩高,手腕外展,拍面方向略向左偏斜。迎球时,右臂从左向右前上方挥动。 (2) 击球时 当球从高点下降至网高或稍高于网时,前臂加速从左向右前方挥动,手腕同时内收向右侧上部摩擦。 (3) 击球后 手臂手腕继续向前上方随势挥动,迅速还原准备下一板击球。

3。 注意事项

发力部位以前臂和手腕为主,动作过程中身体重心在两脚之间。


作者: heweigang    时间: 2006-11-6 19:28

正手下蹲发右侧下旋球 1。 特点、性能和作用

在比赛中,正手下蹲发右侧下旋球多与正手下蹲发右侧上旋球配套使用。用相似的手法,发出旋转反差较大的侧上、侧下旋球以迷惑对手,位为第三板抢攻创造条件。

2。 动作要领

从出球前的准备姿势到击球后的还原姿势,下蹲正手发右侧下旋球动作方法大致与下蹲正手发右侧上旋球动作相同。区别在于:球从高点下降高于网时,球拍要比球高,击球中上部并向右侧下方摩擦,前臂从左向右前下方挥动。

3。 注意事项

(1) 学练下蹲发球容易出现球在上升期时击球和向后侧抛球偏离角度过大等犯规动作。 (2) 为提高下蹲发球的威力,在球拍触球一瞬间突然改变拍面和手法。应做到正、反手都能发出不同旋转和落点的球。


作者: heweigang    时间: 2006-11-6 19:28

反手下蹲发左侧上旋球 1。 特点、性能和作用

在比赛中,下蹲反手发左侧上旋球可与下蹲反手发左侧下旋球配套使用。使用此种发球对接发球方法保守、以搓接为主的运动员比较有效。

2。 动作要领

下蹲发反手左侧上旋球的动作方法与下蹲发反手左侧下旋球动作方法大致相同。区别在于:击球中部向左侧上方摩擦,前臂和手腕从右向左上方挥动发力。

3。 注意事项

* 下蹲发反手左侧上旋球,对方回接速度较快,角度也可能很大。因此要求蹬地还原速度要快,以便接下板球。 * 此种发球的手法,拍形角度暴露较充分,对方判断旋转难度不大。从战术、打法需要的角度考虑,可做配套发球或在关键时刻作为非常规突然使用。


作者: heweigang    时间: 2006-11-6 19:29

反手下蹲发左侧下旋球 1。 特点、性能和作用

在比赛中,下蹲反手发球可与下蹲正手发球配套使用,两种发球在击球前的准备姿势、引拍及抛球动作完全一样,只是在击球时,突然改变拍形角度和用力方向,即可发出多种不同旋转、速度和落点的球。 反手下蹲发球落到对方球台后反弹弧线向左侧偏拐,有利于制约对方侧身抢攻。

2。 动作要领

(1) 击球前 两脚平行开立,身体正对球台,引拍时,左手将球向上抛起,同时做下蹲姿势,上臂向右下方引拍手腕内收。迎球时,右臂从右下方向 左上方挥动。 (2) 击球时 当球从高点下降至平行于网或稍高于网时,前臂加速从右上方向左下方挥动,手腕同时外展,击球中部向左侧下方摩擦。球击出后的第一落点应根据发球长、短合理调整。 (3) 击球后 手臂继续向左前上方随势挥动,迅速蹬起准备下一板击球。

3。 注意事项

(1) 在落点 选择上,以发对方正手位短球和反手位长球为宜。 (2) 下蹲发球在控制短球落点上难度较大。


作者: heweigang    时间: 2006-11-6 19:30

主要发球抢攻战术 1。 反手发侧上、下旋长、短球至对方中间偏右近网处,配合发大角长球伺机抢攻 这是横拍两面拉弧圈和直拍快攻打法常用的发球抢攻战术。具体运用如下: 无论是直横握拍,用反手发侧上、侧下旋球至对方中部偏右近网处,并配合发大角长球伺机抢攻。要求发至对方中间偏右近网,球一定要短。球在对方球台的第二跳不能从边线或端线出台,而且球的反弹弧线要低于网,并且有明显的旋转反差变化。手法要隐蔽,并有反手位长球加以配合。以达到制约对方接发球抢攻,迫使对方搓接,然后,根据对方回球落点伺机抢攻的目的。此外,在运用此套发球抢攻战术时还应根据对方情况加以灵活运用。例如:对方是削球打法,有时可发至中路偏右刚出台处,使对方既难加转、又不易回短,利于抢攻。对方是两面拉打法,有时可发中路长球,待对方轻轻将球托起时再进行抢攻。

2。正手高、低抛发转与不转球,配合发长球伺机抢攻 目前在国内外乒乓球比赛中,运用这套发球抢攻战术的选手最多。 一般选手在运用此套战术时,都是先发高、低抛的下旋加转短球,使对方回接感到很转、很沉,稍不加力搓、摆就会下网。然后,再用极相似的手法发不转球。由于发转与不转球的动作相似,但旋转变化大,故容易使对方回接下网或接出高球,甚至有时接出界外。 此种发球以发至中路偏右近网处为佳,使对方正手搓球不易控制;有时亦可发出台长球,由于有反差较大的旋转变化,可造成对方直接失分。 当今国内外优秀选手如孔令辉、王楠、瓦内德内尔等多运用此战术,而我国选手刘国梁运用的更为出色。

3。 侧身高、低抛发左侧上下旋球进行抢攻 目前,各类打法运用这套发球抢攻战术选手也比较多。采用此战术时,站位偏左角,发球落点以对方左大角为主,迫使对方不能侧身抢攻而只好用反手搓或挤,然后再进行抢攻。同时,要尽量把旋转发足、角度发开,控制对方用拉回接。只有发足了旋转,才能限制对方的发力拉或使其拉球失误。如对方回球质量不高,便可以主动反攻或主动加力,形成相持。

4.左手握拍运动员侧身发高抛球进行抢攻 左手持拍运动员,站在侧身位发出直、斜线相配合的长球要比右手持拍运动员发出的两条线长球更具特点。尤其是侧身回接左手持拍发出的直线长球难度更大,球出台后向右拐出,对方如不适应很容易漏接,若再配合发出高抛侧身位直线球就更有威胁

5. 正手发下蹲式左、右侧上、下旋球后抢攻 下蹲式发球抢攻战术,多半为横握拍选手所运用。他可以利用球拍正、反两面来摩擦球,发出的球旋转强、变化多,球飞行弧线向左、右两侧拐 ,造成对方不适应,在关键时刻运用此球尤显威胁效果。 运用这套发球要求能发出强烈侧下旋和侧上旋两种不同的旋转变化球,落点要左、右,长、短结合。由于弧圈球技术的提高和接发球能力的增强,下蹲发球已不多使用。但此种发球动作舒展、利于发力,在提高发球质量上是很有潜力的。 以上几套发球抢攻战术,要求运动员至少应掌握两套以上,并加以灵活运用。


作者: 哈哈564312    时间: 2006-11-6 20:47
hao  好好好/的确写的好,对我的帮助太大了,谢谢
作者: 哈哈564312    时间: 2006-11-6 20:48
hao 好好好/的确写的好,对我的帮助太大了,谢谢
作者: 日单桧    时间: 2006-11-7 13:57
别总发些扫盲篇啊 感觉楼主知道的不少 帖子不错
作者: 职业风帆    时间: 2006-11-8 11:23
很好谢谢!
作者: luoqingjun    时间: 2006-12-26 10:52
谢谢
作者: 空中ing    时间: 2006-12-31 12:13
不错....昨天练了一个晚上的发球.
作者: 0待云归1    时间: 2007-1-5 10:59
好,学习之!




欢迎光临 精英乒乓网-买正品,到精英。买蝴蝶,到精英。 (https://bbs.cnpingpang.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