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乒乓网-买正品,到精英。买蝴蝶,到精英。

标题: 如何加大正手拉弧圈球的力度和速度???? [打印本页]

作者: 陈赞特    时间: 2003-11-30 21:09
标题: 如何加大正手拉弧圈球的力度和速度????
我拉弧圈球的应该说还可以,腰部,手臂的用力我自己觉得也很到位,不过就是拉球多是以摩擦。为主拉完以后第二板球事物很大。
比如对方放正手不转球,{很短}我上前挑一板或者弧圈球拉起来多很容易被对方挡到我的反手位,而我很难就回到位,即使反手横打那命中率就很低了。所以我觉得是不是自己的力量还不够请各位高手指教。
http://
作者: nblg0823    时间: 2003-11-30 22:25
如果你拉的是真正的弧圈球,一般业余的是很难压住的,可能你只能算是拉球了.除非对方是很高水平的,你只能学学反打了,很实用的.
作者: dawanwan    时间: 2003-11-30 23:16
打磨结合的不够好、动作过大就会还原不好造成不能连续的进攻,还是要从动作上多找原因。
作者: rubberman    时间: 2003-12-4 15:35
我也这么觉得!!唉,业余选手的通病.
作者: 陈赞特    时间: 2003-12-4 18:42
说的是呀!!我想我就是动作过大的缘故吧~~
作者: 令弧爆冲    时间: 2003-12-4 21:15
力量在于从脚趾到手指扭转,速度在于触球的一瞬爆发,旋转在于迎球时手腕的向后延展和球在拍上停留的时间。

建议多跟孔令辉学习,他对自己的动作控制得非常到位,幅度恰到好处,能够迅速还原。前冲弧圈的动作是“两个三点成一线”,第一个是引拍的时候球拍、右肩、左肩成一线,与来球的弧线平行;第二是击球后左肩、右肩、球拍再成一线,与去球的弧线平行。如何实现这“两个三点成一线”呢?关键是身体重心的转移,击球后重心从右脚转移到左脚。击球时拍型不能过分前倾,一定要先打后磨。打的力是与球垂直的力,即击球时向前的力;而磨的力是与球平行的力,即击球时向上的力,所谓先打后磨就是击球时先向前再向上发力。视线要始终跟着球,否则被对方挡回来会找不到球的哈哈。仅供参考,避免误导。

[em12]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3-12-5 13:56:43编辑过]

作者: sunyi    时间: 2003-12-4 21:40
同意楼上的观点,但是如何打磨结合能否说的再详细一点,我拉球就是刚有一点旋转,而且速度不够,经常让对手打回头,根本不是真正的弧旋球,应该如何改正还请各位大虾指点一下,尤其是拉球的速度,总是没有"暴冲"的感觉,该如何加强击球的力量,就是鞭打的感觉.
作者: dawanwan    时间: 2003-12-4 21:45
速度没有跟上,主要是发力不够合理,我建议参看一下楼上令狐爆冲个们的帖子,写的非常到位!
作者: nola    时间: 2003-12-6 03:39
"第二是击球后左肩、右肩、球拍再成一线,与去球的弧线平行"

How to understand this?  To me it's impossible.  Please elaborate a bit further.

Thanks,
作者: 球球王    时间: 2003-12-6 16:53
1
作者: KINKO    时间: 2003-12-6 19:52
hehe
作者: 矩阵    时间: 2003-12-18 12:53
以下是引用nola在2003-12-6 3:39:26的发言:
"第二是击球后左肩、右肩、球拍再成一线,与去球的弧线平行"

How to understand this?  To me it's impossible.  Please elaborate a bit further.

Thanks,


应该是左肩,右肩和右肘成一线吧?哈哈,瞎猜。
作者: yzhxbest    时间: 2004-1-11 22:36
以下是引用令弧爆冲在2003-12-4 21:15:23的发言:
第二是击球后左肩、右肩、球拍再成一线,与去球的弧线平行。如何实现这“两个三点成一线”呢?关键是身体重心的转移,击球后重心从右脚转移到左脚。击球时拍型不能过分前倾,一定要先打后磨。打的力是与球垂直的力,即击球时向前的力;而磨的力是与球平行的力,即击球时向上的力,所谓先打后磨就是击球时先向前再向上发力。
[em12]
请多指教,“击球后左肩、右肩、球拍再成一线”,何时?如何成一线?
谢谢!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3-12-5 13:56:43编辑过]

作者: 安用足    时间: 2004-1-12 11:50
正手位的不转短球,对付的方法有白、挑、劈长、晃撇、快点等,应根据对手情况决定应用哪一种最多,但应有变化(方式和速度和落点),变化要突然。楼上所说挑或拉后被推倒反手位后回球吃力,应先注意步伐还原,然后反手过渡再相持相对容易些。或直劈对方大角等待搓攻或反撕或推龄以大角。我有一损招,你可以一试:挑、劈、摆都不行,可以正手反勾对方正手小三角,球略带侧旋,对方又准备后再撇反手长球,对一般业余选手效果不错。
作者: stiga_lzc    时间: 2004-1-12 21:08
我看是还原的问题,还原要引腰。
作者: kyo81742    时间: 2004-1-14 10:09
令狐暴冲写得太棒了!!!!!
作者: 大辣椒    时间: 2004-1-14 15:07
可能有以下几点原因造成的:
1)打磨结合的不好。
2)击球点太晚了,没有在高点或下降前期击球。
3)发力不合理,要体会脚登地,转腰。收小臂,和手腕的包球感觉。真正的高手是有手指感觉的(我在学校的时候教练是这么说的。我们当时的教练是国家集训队下来的,)
4)力量发出来了,很难防的,不用考虑下一板了。要知道力量和你的动作幅度是成正比的。
5)还原不好的主要原因可能是你的引拍不到位,拉完球整个人的中心都跑过去了,就没法还原了。
6)发力的方向问题,是从后向前,不是从右向左。
作者: Dricimitar    时间: 2004-1-14 22:02
动作太大还原太慢
如果能一板暴冲搞定
不还原打个转都行
不能一板搞定
为什么不牺牲点威力追求一下稳定性和连续性呢
作者: keyuan8    时间: 2004-1-17 09:16
传统的教科书上讲的发力是蹬腿、转腰----大臂带动小臂,从大关节到小关节。但是,最近看了一些高手的发力好像不是这样,而是转腰加小臂的快速内收。特别在高速中,有时连手臂都不内收,只是用了腰。看来腰力是非常重要的。
作者: keyuan8    时间: 2004-1-17 09:26
为什么实践和理论上不同呢?因为速度更为重要,速度比力量来的重要。对付力量对方可以退台,但是对付速度,反应时跟不上,就输了。理论来源于实践,乒乓球技术的发展看来会对乒乓球理论进行改进。从生理学、解剖学与力学角度讲很合理的东西,放到特殊的场合的实践中也许就不正确。人类的认识就是这样,否定之否定,走螺旋型上升的道路。
作者: 水中望月62616    时间: 2021-11-2 17:25
正手弧圈球技术的高低是衡量乒乓球技术的核心要素。我想这一点大家都会有同感吧。我以为要提高正手弧圈球的威力,无非在四点上取得突破。一是旋转,二是力量,三是落点,四是稳定性。增加旋转我以为要拍形适度下压,重心下沉,用拍头接触球,手臂加速度快收与重心下上起伏协助发力相配合,接触球瞬间吃住球加速向前上方发力。增加力量主要靠拍头、迎球瞬间接触球垂直用力以及重心转动手指辅助用力
作者: 水中望月62616    时间: 2021-11-2 18:08
增加旋转的第一要持拍手较大幅度向右后引拍,加大拍球摩擦时间,适度把握拍球摩擦厚薄程度,在尽可能薄的前提下要加厚一些,以吃住球裹住球。保证落点。落点有前中左右边直斜,选择让对方难受的落点,可以增加回击难度。运用好高吊和前冲。稳定性就很好解释。对上下旋和下降期各阶段的拉弧圈要得心应手。先补充这么多,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欢迎光临 精英乒乓网-买正品,到精英。买蝴蝶,到精英。 (https://bbs.cnpingpang.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