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乒乓网-买正品,到精英。买蝴蝶,到精英。

标题: 弧圈球拉下旋的误区 [打印本页]

作者: 宁谧青枫    时间: 2014-7-12 16:28
标题: 弧圈球拉下旋的误区

      拉下旋,是每个弧圈爱好者都会遇到的问题,但是,我觉得有些球友,还没有跨过拉下旋这道坎,或多或少都会有些疑问。在此,我已个人亲身体会,谈谈我的认识,说的不对,就当抛砖引玉,说的对,我希望拉下旋这个问题到此“观止”了。

      拉下旋,遇到的最大两个问题是,要么拉不起下旋来,要么低估了旋转,拉出界去或者下网。

      拉下旋失误的原因也有两种,一是不会拉,那么这没得说,先要学好理论让后多练习,二是拉的失误多,这可能是因为理论不对,一知半解,时而瞎猫碰见了死耗子拉上,时而莫名其妙失误。在此,我要澄清几个关系,对这几个关系认识错误,也是拉下旋不过关的原因。

      第一,下旋可以打过去,但是不可以摩擦过去。

     很多球友都问过高手,如何拉下旋,得到的回答基本也一直,就是要加大摩擦。这句话害了多少球友,苦苦追寻摩擦,一般练到最后就废了,废不了,也只能练成个“托”下旋,没准都能拉到球的4点钟方向(经常有人说拉下旋拉球,要拉球的中下部,就是3点—6点钟方向,对于这种无知,我只能呵呵了。这种球只能是神来一笔,从底下抄球上来有可能,指着这招为主拉下旋,悬了)。现在想一想这个问题:如果我打球的话,我可以用100%的肯定把球打出界或打下网。这说明问题?说明打球在理论上是可以把下旋打过去的,一定有一个至少大于一种的拍形和力量,正好可以把球打过网但不出界。但是拉球呢,正常的拉球,你能保证你拉的球板板下网或者不出界吗?这说明什么?说明要想拉下旋,必须有撞击。摩擦要有,但是是次要的!7、3开的摩擦撞击足以拉一大片下旋了。

     这其实有引出一个老问题,就是打磨着拉球的问题。这个问题基本上已经共识了,我只总结一句,就是:球拍一定不能沿着球的切线去拉球。打的比例在一定范围内越多,球其实越稳。8、2开的打磨比例,那点摩擦经过击打的放大后感觉就是“钻”、“贼”。

      第二,拉下旋是有一定容错范围的。

     如果说每秒10转的下旋我用30度拍形拉,每秒23转的球只能用45度拍形拉,那么乒乓球就没人打了,这种精确电脑也算不过来。拉球一定是有容错的,所以才有不失误。这个容错哪里去找?就是在撞击里去找。其实,打磨结合拉球里面的撞击,增加速度只是其一方面的作用,另一方面的作用就是加成摩擦,说白了,就是吃住球。仔细想想一定是,只有打球,球才能进胶皮里面,你越拉,越追求薄摩擦,越犯了打球的大忌:“碰球”,下网概率极高。那么,小白们经常说波尔的高吊摩擦好薄啊!是怎么回事?一是波尔拉高吊都是在台下,拉球低并不是因为纯摩擦多,而是起手低,他这板在台上拉会出界或出高球的;二是波尔拉的高吊速度比一般快,所以一定不是纯摩擦,一定有向前的力量。所以,他的高吊转一定是吃住球拉的,我觉的他的打磨比例是在5:5。

     所以,要想找到容错就得打磨结合,记住,“打”的直接目的并不是为了爆,为了冲,而是为了加成摩擦的威力。“爆冲”只是附属品而已。

      第三,业余比赛里,很多下旋都不强。

     我觉的拉下旋分为两种,一种是普通下旋,就是搓球中拉,接发球搓过来这种,这种球都属于可拉下旋球。当然,还有一种,比如用了手腕力气,用了拍子前端触球摩擦,对方摩擦手感也好,这种球属于不可拉。但是,不可拉的下旋毕竟是少数,很多球友都拉下旋下网,我觉的问题还在自身。原因很简单,不可能有很多强下旋、削球手。那种很转的,对搓几下,托两个,马上旋转就弱了。所以,拉下旋不行一定要从自己身上找问题。

 

      第四,拉下旋失误多的木桶原理。

     理论上,只要给我足够的力气和足够的摩擦感觉,用打磨比例9:1是可以拉起目前所以一直下旋的。有的球友说,我也打了,我也磨了,还是下网,那么你就要找自身的短板了。比如,在你扑正手的时候,你觉得是打磨结合了,但客观的是,在脚下即将拌蒜扑向正手的时候,到手上的力实际是多少?而不是感觉是多少!练球的时候拉定点下旋一个一个都很好,一比赛,位置变了,手上的感觉也不到位了。另外,同样一个下旋,有的人拉过去,有的人拉不过去,可能是因为力量差异。你的爆冲一板在人家看来的小力量碰球,所以张继科可以爆冲朱世赫的,人家臂力大。打乒乓球是一个综合实力的体现,这样一个情景也是不可想象的:我力量不大,步伐也不好,旋转强弱判断不准,但是我就是拉弧圈好,只要有下旋我就全部冲掉。我可以胜马龙,因为他发下旋我就冲,我发下旋他回摆我也冲,我就是靠一手弧圈吃遍天。可笑吗?乒乓球界一招吃遍天是不可能的,玩的是综合实力。但是,很多球友都泛着一个如此夸张的错误。

   

     总之,拉下旋不行,或者弧圈球不行,一要改变认识,体会打磨结合;二是减少自身的短板,在某些阶段,有些球友怎么提高认识也不能解决问题的,说白了就是目前水平到这了,要从步伐啊、意识啊、体力等方面找原因,千万别研究弧圈球走了火,把这精力放在其他方面进步会更快。   

 

 

 

 

作者的观点也是我一再强调的:拉下旋要有一定的撞击,撞击和摩擦不是矛盾的。

作者提出的这些,对于业余球友很有借鉴意义。

加精鼓励原创!

---------zs730712

[此贴子已经被zs730712于2014-7-25 17:34:02编辑过]

作者: alinbaba    时间: 2014-7-13 06:55
  强烈支持楼主观点,送鲜花一朵鼓励!
作者: hlbp    时间: 2014-7-13 10:32
 先收了,慢慢消化吸收。
作者: 琴剑飘香    时间: 2014-7-13 21:51
说得好
作者: tdxxfox    时间: 2014-7-25 16:11
我拉一般的下旋球就是把拍子立起来一些,向上的力摩擦。对强下旋还是总下网。看了楼主的文章很有启发,看来以后对强下旋多加一些向前的力,效果会好!!感谢楼主!!
作者: wpillar    时间: 2014-7-25 17:05

吃住球往前上摩擦,拉下旋的基本道理吧

 

击球中下部,那是传统的小提拉,现在用的少了而已


作者: wpillar    时间: 2014-7-25 17:18
台下的球,不管上旋还是下旋,摩擦产生旋转保证稳定的上台
作者: seven1970s    时间: 2014-7-25 17:19

作者: 西凉锦    时间: 2014-7-25 18:30
我拉球高调多,都是拉2,3点的位置。

拉到3点以下,那是放高球。

作者: STIGATOTO    时间: 2014-7-25 20:08
拉下旋唯一的出路就是多球练  找感觉   其他都是白扯
作者: wpillar    时间: 2014-7-25 21:02

入乡随俗,支持一下精华帖子

  强烈支持楼主观点,送鲜花一朵鼓励!


作者: wpillar    时间: 2014-7-25 21:02
哈哈哈,精华帖子呀,好的很
作者: wpillar    时间: 2014-7-25 21:04
还在学习中,不辨真假
作者: wpillar    时间: 2014-7-25 21:06
为了肯定而否定,有木有?
作者: 神鬼莫测    时间: 2014-7-25 22:50
不错不错,赞一个!
作者: lphustc    时间: 2014-7-26 12:18
[em1002]
作者: 始于普木    时间: 2014-7-26 22:00
其实我觉得楼主说的很有道理,尤其是使用涩性套胶,感觉更甚
作者: 酷爱乒乓01    时间: 2014-7-27 09:12
好文
作者: 止步水    时间: 2014-7-27 10:33
精华贴,好啊,回头试下
作者: GXQ    时间: 2014-7-27 11:16
[em1002]
作者: xingyiyi    时间: 2014-7-27 13:19

楼主说业余很多球都不是很转,你太小看中国的业余了,,


作者: Demonb    时间: 2014-7-27 14:12

严重同意


作者: azrk97    时间: 2014-7-27 14:58
顶一个
作者: ivanwang    时间: 2014-7-28 05:52
hhhhhhh
作者: ネ斤╃ネ壽    时间: 2014-7-28 13:0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江南左派    时间: 2014-7-28 15:04
  强烈支持楼主观点,送鲜花一朵鼓励!
作者: rghjz    时间: 2014-7-29 01:14
楼主写的很专业,一定是高手了。
作者: 我本无心    时间: 2014-7-29 10:53
不完全同意楼主观点,夸大了打的成分,只能说是磨擦的厚一些,不要太薄皮了对拉球有利。打和拉还是有明显的区别,例如,张继科的拉下旋就磨擦很多,马龙就比较接近楼主的说法,两种我认为都可以。就业余来讲,我更觉得张继的手法适合业余,球转了有一定的稳定性,并且吃厚一些速度也不差,这就是为什么张继科的球比马龙更有威胁的原因,另外,波尔起下旋的时候我认为拉的比例比打要多好多,几乎打的很少,只不过波尔是例用小臂手腕的爆发来使球更转,波尔拉球的最高点并不在网上,而是在自己的台上,这样他的球由高点向对台上是冲过去的,这就是“高调不高”的原因,一味强化打磨结合,忽视磨擦的作用会使部分球友走上弯路,有的小孩子打了十多年球就是搞不好旋转,就是不会磨擦。
作者: WOACCN    时间: 2014-7-29 13:05
这篇章写得不错。以我个人的感觉认为,业余选手拉下旋不过关,主要还是吃不住球。单纯靠向上前摩擦的力量是不够的,加上腰腿配合又差,即使能拉上台,弧圈球的质量也不高,所以要增加手上撞球的感觉。没有撞击无从有好的摩擦,顶多是那种轻飘飘所谓的高吊,产生不了威胁。话要说回来,如果只有撞击,而不会合理摩擦,又变成抽打。不少业余选手误以为是爆冲,其实两者在技术要领和质量上根本不同。要有一手好的拉弧圈球的本领,对业余选手来说是难,很难无师自通。
作者: laohu10    时间: 2014-7-29 23:19
  强烈支持楼主观点,送鲜花一朵鼓励!
作者: 志哥    时间: 2014-7-30 10:05
精英越来越强大了!由衷地表示祝贺!
作者: 志哥    时间: 2014-7-30 10:05
QUOTE:
以下是引用我本无心在2014-7-29 10:53:00的发言:
不完全同意楼主观点,夸大了打的成分,只能说是磨擦的厚一些,不要太薄皮了对拉球有利。打和拉还是有明显的区别,例如,张继科的拉下旋就磨擦很多,马龙就比较接近楼主的说法,两种我认为都可以。就业余来讲,我更觉得张继的手法适合业余,球转了有一定的稳定性,并且吃厚一些速度也不差,这就是为什么张继科的球比马龙更有威胁的原因,另外,波尔起下旋的时候我认为拉的比例比打要多好多,几乎打的很少,只不过波尔是例用小臂手腕的爆发来使球更转,波尔拉球的最高点并不在网上,而是在自己的台上,这样他的球由高点向对台上是冲过去的,这就是“高调不高”的原因,一味强化打磨结合,忽视磨擦的作用会使部分球友走上弯路,有的小孩子打了十多年球就是搞不好旋转,就是不会磨擦。

一直寻找答案,终于找到了。谢谢!
作者: 尛賸    时间: 2014-7-30 15:42
增长见识、快意人生.
作者: kzf123    时间: 2014-7-30 17:16
乱写!
作者: wpillar    时间: 2014-8-1 05:14
不好,不要人云亦云,坚持自己的观点!
作者: 龙游四海    时间: 2014-8-1 11:10
不错不错,赞一个
作者: wpillar    时间: 2014-8-1 12:54
精华帖子,一定要顶!
作者: sun2001779    时间: 2014-8-1 16:42
[em23]
作者: wpillar    时间: 2014-8-1 16:47
  强烈支持28楼观点,送鲜花一朵鼓励!
作者: 大脸猫7    时间: 2014-8-3 08:12
说的看起来有一定道理!
作者: wpillar    时间: 2014-8-3 22:10
好的很,好的很 好文章,长了不少见识,谢谢楼主分享!
作者: jcf800    时间: 2014-8-3 23:01

说的有道理,边打边体会吧


作者: 狂飙王680    时间: 2014-8-4 01:04
精英有这么好的写手,当然人气火爆!
作者: 狂飙王680    时间: 2014-8-4 12:32
腰腿力量用上就好多了
作者: hblmhq    时间: 2014-8-6 16:18
半出台不出台的下旋球, 也能打过去?  呵呵,真的不相信这样的看法
作者: 太原野人    时间: 2014-8-6 17:05
很有技术含量的帖子,必须顶!
作者: ydhyzx    时间: 2014-8-6 17:07
精英越来越强大了!由衷地表示祝贺!
作者: 胡望    时间: 2014-8-6 17:27
楼主写的很专业,一定是高手了。
作者: laimingzhen    时间: 2014-8-7 13:20
支持28楼,楼主也说得有一定道理,但不完全
作者: vv22    时间: 2014-8-7 15:34
    拉下旋撞拉比例?!你试试上升点或高点借力往前摩擦的拉球方法!绝对比你说的要稳定有威胁!现在弧圈都在朝摩擦的方向走,保证上台率!撞拉爆冲可以有,但是肯定动作大准备时间长到位要求高,比赛水平相当的 时候哪有这么好打的球给你打!不推荐初学者学习你的方法! 初学者应该学会朝前发力摩擦球 而别朝上!经常掉网的原因是你只有往上的力作用在球上而没有往前的力!
作者: 风中行者    时间: 2014-8-10 08:35
[em1002]
作者: fishcpu    时间: 2014-8-12 15:59
精英有这么好的写手,当然人气火爆!
作者: 海阔天空2002    时间: 2014-8-13 12:24

有用


作者: OCCR暴力王    时间: 2014-8-13 13:32
有一定的道理,但实际临场具体还是看个人吧。
作者: zrgzrg    时间: 2014-8-17 00:07
看帖是学习,回帖是美德,好贴就要顶!
作者: carvershu    时间: 2014-8-18 00:24
个人觉得攻球厉害的还是以打为主,以摩擦为辅;如果以摩擦为主而已打为辅那只是身体没有协调好,但是必须控制球的过度球而已,这种球要追求好落点让对方防守出现乱象,然后正手一板打死。传统的打球绝对是杀人之必备武器,后来结合了摩擦不过是提高击球的容错率,让攻击变得更加的保险和可控性,一味的摩擦而没有击打落点也不很好,在比赛中就是送分球,对方一板就拍死你,或者对方调你落点,你反而被动了。


作者: carvershu    时间: 2014-8-18 00:28
听水平高的人说他们在打球时会讨论控制板型,控制好出球的弧线,不管什么打啊什么摩擦的,你把球的弧线,落点控制好了,自然就得到了打磨的效果。
作者: 思念远方的你    时间: 2014-8-20 10:47
楼主写的很专业,一定是高手了。
作者: wang19820311    时间: 2014-8-20 12:08

精彩好文章


作者: szplmp    时间: 2014-8-22 08:14
没那么深奥,吃住球,保证足够的力量和速度就行
作者: 竹很寸    时间: 2014-8-22 08:39
[em1002]
作者: zrgzrg    时间: 2014-8-24 21:23
看帖是学习,回帖是美德,好贴就要顶!
作者: rain_timy    时间: 2014-8-26 22:03
分析得很彻底! [em1002]
作者: ysunick    时间: 2014-9-2 16:40
其实没那么难,楼主过分强调了打磨,千万别忽略腿和腰的作用,还有就是击球时间问题。用不上腿和腰,光靠手臂是没用的,我以前拉上旋球爆的很,但是一到下旋就下网,原因就是用不好腰和腿,后来练习之后就没问题了。还有就是击球的时机,如果等到球已经下降再出拍已经晚了,击来球的上升和高点期,不需要太多摩擦,球一样能过去,而且质量还高。
作者: st1984    时间: 2014-9-3 06:45
楼主,你的看法和我之前的感受和练习当中的体会比较一致

通过系统训练和一些前辈的教导还有一个更深层次的看法,就是打‘磨 结合之后,还应该有包裹这个动作。

也就是一些前辈说的制造弧圈。



作者: bps    时间: 2014-9-4 03:53
精英有这么好的写手,当然人气火爆!
作者: 青皮楞    时间: 2014-9-4 09:34
及时雨啊,现在刚刚在这个阶段。向楼主学习
作者: 尛賸    时间: 2014-9-4 11:06
看就要顶 .太精辟了!
作者: jcf800    时间: 2014-9-5 14:13

有道理,赞

 


作者: bbcwl3713    时间: 2014-9-5 20:25
和来球关系很大,很多对手发过来的下旋带侧旋,经常被闪或者撞到手上
作者: 大平子    时间: 2014-9-5 22:11
精英有这么好的写手,当然人气火爆!
作者: hijackhit    时间: 2014-9-6 09:54
一直寻找答案,终于找到了。谢谢!
作者: hijackhit    时间: 2014-9-6 13:23
不错不错,赞一个!
作者: 风行河洛    时间: 2014-9-14 20:41
头有点乱了,看不懂啊。有好多错别字啊
作者: dym938    时间: 2014-9-15 16:27
精英有这么好的写手,当然人气火爆!
作者: 竹很寸    时间: 2014-9-16 10:30
要从步伐啊、意识啊、体力等方面找原因
作者: coolman111    时间: 2014-9-18 00:54
标题: 有话说
对于拉下旋。我的感受是一般发过来的下旋球都较转,不易拉起来,但不是不能拉起来,是自己手上功夫不到位。在搓过来的下旋中来回板数越多越不转。再就是你使用的胶皮有关系一般国产粘性套胶比外套要好很多,其中729起源起下旋最好,这不是吹的真像挂着球一样。所以我不同意楼主观点,这要分情况你用个德套,日套和国狂比起下旋就是扯淡,为什么国家队的正手都是狂飙和天极,反手才是外套。所以楼主观点是部分正确部分错误,起下旋:粘性和粘涩结合正手摩擦多击打少。涩性外套是击打多摩擦少。
作者: 34088721    时间: 2014-9-19 13:46
如果能再分析得深入一些,就更好了! 如果能再分析得深入一些,就更好了!
作者: 丸散膏丹    时间: 2014-9-20 09:57
曲腿,沉肩,展臂,等下降点,蹬腿,收臂,转腰!根据球的旋转,判断收臂的向前角度和拍形的角度!
作者: 尛賸    时间: 2014-9-20 16:36
有道理.使用涩性套胶.
作者: 名泉居士    时间: 2014-9-23 14:05
楼主写的很专业,一定是高手了。
作者: 掩耳倾听    时间: 2014-9-24 15:24
[em1001]
作者: 掩耳倾听    时间: 2014-9-24 15:24
[em1002]
作者: 掩耳倾听    时间: 2014-9-24 15:27
[em1006]
作者: 掩耳倾听    时间: 2014-9-24 15:28
[em1002][em1001]
作者: 你行你上啊    时间: 2014-9-27 20:49
[em1002]
作者: 你行你上啊    时间: 2014-9-27 20:50
[em1008]
作者: 你行你上啊    时间: 2014-9-27 20:50
[em1014]
作者: 一根葱    时间: 2014-10-17 18:00
[em1006]
作者: 李均    时间: 2014-10-29 11:26
有八个环节注意。
作者: 神棍    时间: 2014-11-28 15:56
[em1002]
作者: 乒乓球拍迷    时间: 2014-11-28 23:39
QUOTE:
以下是引用神棍在2014/11/28 15:56:00的发言: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怎么每个贴子都有你的身影出现,求你别灌水了好不好,这样浪费论坛资源。


作者: 啤酒肚    时间: 2017-4-26 00:48
好文章,非常感谢
作者: aidapingpang    时间: 2017-5-25 17:11
学习了,谢谢分享




欢迎光临 精英乒乓网-买正品,到精英。买蝴蝶,到精英。 (https://bbs.cnpingpang.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